- 年份
- 2024(8991)
- 2023(12778)
- 2022(11233)
- 2021(10369)
- 2020(8745)
- 2019(19864)
- 2018(19597)
- 2017(37628)
- 2016(20564)
- 2015(22786)
- 2014(22409)
- 2013(22218)
- 2012(20059)
- 2011(18100)
- 2010(17643)
- 2009(15985)
- 2008(15335)
- 2007(13046)
- 2006(11235)
- 2005(9409)
- 学科
- 济(77295)
- 经济(77211)
- 管理(57373)
- 业(55801)
- 企(45052)
- 企业(45052)
- 方法(38486)
- 数学(33708)
- 数学方法(33364)
- 农(22763)
- 中国(18984)
- 学(18745)
- 财(18741)
- 业经(17808)
- 贸(16038)
- 贸易(16033)
- 农业(15720)
- 易(15604)
- 地方(15036)
- 技术(13095)
- 理论(12923)
- 环境(12857)
- 制(12438)
- 和(12256)
- 务(12147)
- 财务(12089)
- 财务管理(12069)
- 企业财务(11383)
- 划(10946)
- 银(10732)
- 机构
- 大学(290338)
- 学院(288342)
- 管理(116911)
- 济(109820)
- 经济(107524)
- 理学(103289)
- 理学院(102151)
- 管理学(100303)
- 管理学院(99817)
- 研究(95375)
- 中国(67788)
- 科学(64050)
- 京(61140)
- 农(56780)
- 业大(51639)
- 所(48507)
- 财(46274)
- 研究所(45211)
- 农业(45170)
- 中心(42971)
- 江(39672)
- 财经(38716)
- 北京(37782)
- 范(36956)
- 师范(36467)
- 经(35404)
- 院(34419)
- 州(32376)
- 经济学(31815)
- 经济管理(31194)
- 基金
- 项目(211932)
- 科学(164953)
- 基金(153603)
- 研究(147836)
- 家(137107)
- 国家(136000)
- 科学基金(115663)
- 社会(92137)
- 社会科(87272)
- 社会科学(87248)
- 省(83394)
- 基金项目(83077)
- 自然(78698)
- 自然科(76873)
- 自然科学(76850)
- 自然科学基金(75484)
- 划(70850)
- 教育(67079)
- 资助(62345)
- 编号(59681)
- 重点(47304)
- 成果(46097)
- 部(45437)
- 发(44568)
- 创(44367)
- 科研(41369)
- 创新(41360)
- 计划(40940)
- 课题(40016)
- 大学(38542)
- 期刊
- 济(110868)
- 经济(110868)
- 研究(77554)
- 学报(55564)
- 农(50463)
- 中国(48671)
- 科学(47673)
- 大学(40614)
- 管理(39062)
- 学学(38579)
- 农业(35051)
- 财(32591)
- 教育(28512)
- 技术(22829)
- 业经(19871)
- 融(19684)
- 金融(19684)
- 经济研究(18336)
- 业(17811)
- 财经(17654)
- 科技(16117)
- 图书(15835)
- 业大(15707)
- 版(15102)
- 经(14958)
- 问题(14685)
- 理论(13892)
- 技术经济(13606)
- 商业(13146)
- 资源(13014)
共检索到393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嘉舟
作为数字经济的新兴业态,直播电商已成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如何更好地捕捉公众需求、认知用户行为、提升发展质量、推动行业升级成为直播电商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以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理论为基础框架,结合感知风险与路径依赖理论,建立直播电商用户使用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对用户行为意愿和使用行为的影响作用,以及感知风险、路径依赖与上述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加快推进直播电商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直播电商 技术接受 感知风险 路径依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明伟 魏亚楠
电商直播作为近两年发展迅速的商业模式,通过视频及实时互动的方式,给观看用户带来亲临现场般的沉浸式体验。电商直播平台的快速发展取决于用户的持续使用和口碑传播,在观看直播时主动向他人分享推荐,故电商直播平台用户持续使用和推荐意愿的作用机理亟待探索。本文在电商直播情境下,研究直播社会临场感对平台用户持续使用和推荐意愿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引入愉悦和唤醒二维度情绪状态作为中介变量。对样本数据分析表明:直播社会临场感通过愉悦和唤醒情绪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电商直播平台用户的持续使用及推荐意愿。基于此,应利用科技赋能提升用户直播临场感,多元化激发用户愉悦和唤醒情绪,增强用户持续使用和推荐意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刘伟利 贾沣琦 张闯
[目的/意义]以网络直播为代表的新兴交互媒体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精神文化需求,对网络直播APP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让网络直播平台更好地了解网络直播用户的采纳特征,帮助平台运营商提供更好的服务。[方法/过程]基于TAM和UTAUT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网络直播APP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针对典型群体对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网络直播APP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最大的是感知交互性,其次是用户感知价值;感知风险性对网络直播用户使用意愿产生负向影响,社会因素对使用意愿不产生影响。
关键词:
网络直播 APP 用户使用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宜苗
电商直播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模式,而电商直播离不开用户参与。电商直播中用户或主播通过弹幕发送表情符号的现象司空见惯,如何利用表情符号增强电商直播中的用户参与,对电子商务运营商建立用户关系、提高用户忠诚度从而改善电商直播的潜在营销效果至关重要。从信息交流和互动体验的角度看,表情符号自身具有视觉吸引、信息解释和内容呈现三个特征。基于SOR框架、言语行为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阐述表情符号的三个特征(视觉吸引、信息解释和内容呈现),通过感知愉悦性对电商直播中用户参与的影响机制模型界定主播响应性的调节作用。通过SPSS27和AMOS23软件对404份有效问卷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电商直播中,表情符号的视觉吸引、信息解释和内容呈现既直接影响用户参与,又通过感知愉悦性间接影响用户参与;主播响应性在表情符号的视觉吸引、信息解释和内容呈现与感知愉悦性之间的关系中具有正向强化作用,即主播响应性越强,表情符号的视觉吸引、信息解释和内容呈现对感知愉悦性的影响均越大。为激发和保持电商直播中的用户参与,有必要设计和发送更具吸引力的表情符号及其组合,通过优化直播间尤其弹幕区操作功能、改进直播间场景布置、积极调动直播间气氛等途径增强用户的感知愉悦性,主播在回应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还应对用户发送的弹幕和表情符号给予积极回应。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杨根福
当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存在用户学习完成率低、中途退出率高问题,本文从MOOC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视角,基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引入内在动机、基本心理需求因素(感知自主性、感知能力、感知关系性)和MOOC设计因素(内容质量、自主性、社交化互动),构建了MOOC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外在动机(感知有用性)和内在动机对MOOC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有显著直接影响,其中感知有用性还通过满意度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间接影响;二是满意度对MOOC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有显著直接影响,期望确认对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和内在动机有直接影响,并通过它们对MO...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常蕾 陆伟刚
消费者在选择运营商前会对几个运营商在价格、服务、用户感知等方面做一定的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预期并做出选择。不同的用户预期在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对平台的定价行为、平台均衡配置及获利能力都有一定影响。本文采用网上发布问卷与街头随机发放问卷的方法,对380名手机用户做了预期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应用SPSS与SmartPL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信效度分析、路径分析与显著性分析,得出了影响用户预期的因素及影响程度。结合本文分析的结论,为移动互联网运营商进行预期管理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
响应性预期 结构方程模型 影响因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卓四清 王博 乔路
文章从移动电商用户角度出发,引入风险容忍度的概念并将其划分为功能性和情感性两个维度,提出了风险容忍度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的假设,构建了移动电子商务用户风险容忍度对其持续使用意愿的假设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结合样本数据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用户行为惯性正向作用于功能性和情感性风险容忍度,功能性和情感性风险容忍度又进一步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瑜
伴随消费模式多元化转变,消费者对产品适用性、实用性要求日益增加。本文以社交网络嵌入为切入点,实证探究感知有用性对电商用户消费意向的影响机制与路径差异。研究结论显示:感知有用性可促进社交网络嵌入;社交网络嵌入有助于电商用户消费意向提升;社交网络嵌入的三个方面(关系网络嵌入、结构网络嵌入、双重网络嵌入)在感知有用性与电商用户消费意向之间存在中介作用。电商企业应借助社交网络嵌入优势,以提升产品感知有用性为营销战略、以强化产品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突出产品价值为宣传重点、以增强与消费者共鸣为突破关键,增强用户消费意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美玲 白兴瑞 林艳
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发展为移动学习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许多企业、学校等纷纷关注和开发移动学习系统和平台,各种移动应用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系统能否被长期广泛地使用,与用户的初始接受行为、持续使用行为等有很大关系。本文在Bhattacherjee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移动学习的相关特性,增加感知易用性和感知移动性价值变量,构建了移动学习用户持续使用研究模型,设计问卷并以本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数据,利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和Amos 18.0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进行信效度分析、验证模型假设,找出影响移动学习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关键性因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容 蔡立燕 王傅强
移动购物作为新兴的购物途径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现有研究对用户移动购物的行为特点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开发用户移动购物持续使用行为的期望确认模型ECM-MB。研究发现,感知有用性、优惠政策和满意度共同影响持续使用意愿,用户确认程度、感知风险和优惠政策显著影响满意度,优惠政策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确认程度,而广告和一致性分别影响感知有用性和确认程度。依托上述发现,本文获得了针对性的管理启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克文 赵宇翔 朱庆华 郑华 谈晓洁
用户动因一直是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从用户对信息系统的初期采纳到持续使用,一系列的理论模型被提出并得到了检验。性格作为反映用户个体特质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得到了社会心理学、市场营销等领域的关注,然而在信息系统领域关注较少。本文选择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模型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作为反映用户初期采纳和后期持续使用动因的典型模型,试图将性格五因素理论与这两个模型相整合,以深入理解不同用户性格特质对于用户信息系统使用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季忠洋 李北伟 朱婧祎
以社会认知理论中个体认知、环境、行为为智慧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基本框架,结合计划行为理论、网络外部性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丰富理论模型内容。根据理论模型提出假设并设计、发放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假设。结果表明:个体认知维度中的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与环境维度中的主观规范和网络外部性均显著影响用户行为意愿,但自我效能对结果预期的影响不显著;行为维度中用户的行为意愿显著影响使用行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晓宏 朱洪涛
[目的/意义] 探究用户视域下影响图书开放获取资源利用的因素,并依据影响因素提出可行建议,以提高图书开放获取资源的利用率。[方法/过程] 通过问卷调查与文献调研,构建用户使用图书开放获取资源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 感知有用性、用户期望、社群环境和便利条件对用户使用图书开放获取资源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科专业和语种会对用户的使用意愿产生干扰。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赵保国 姚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爆发,在消费升级和分享经济的大背景下,各类知识付费APP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知识交换、自由讨论和提升知识储备的崭新渠道。文章在期望确认理论、感知成本理论和持续使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内容付费APP的特点,构建了用户持续使用内容付费APP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期望确认程度、感知有用性、主观参照、满意度正向影响用户对知识付费APP的持续使用意愿,感知成本对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知识付费APP的运营者提供了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与版权意识、保证内容与付费相匹
关键词:
持续使用意愿 知识付费APP 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国方 李孟凯
为研究智能网联汽车用户的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灵活探索用户个性需求,以现有智能网联汽车用户为研究对象,结合顾客满意度理论,建立了智能网联汽车用户的满意度模型,利用神经网络思想在结构方程基础上建立BP神经网络,以优化满意度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验证智能网联汽车用户满意度优化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优化模型能够定量地分析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影响用户满意度的主要路径是使用态度,重要路径是感知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