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21)
- 2023(8077)
- 2022(6896)
- 2021(6383)
- 2020(5396)
- 2019(12654)
- 2018(12593)
- 2017(24302)
- 2016(13035)
- 2015(14522)
- 2014(14150)
- 2013(13996)
- 2012(12871)
- 2011(11669)
- 2010(11603)
- 2009(10884)
- 2008(10793)
- 2007(9460)
- 2006(8432)
- 2005(7805)
- 学科
- 济(51912)
- 经济(51825)
- 管理(40595)
- 业(33550)
- 企(28909)
- 企业(28909)
- 方法(19379)
- 数学(16763)
- 数学方法(16537)
- 财(15121)
- 制(14657)
- 农(14232)
- 中国(12476)
- 业经(11836)
- 地方(10903)
- 体(10307)
- 贸(9526)
- 贸易(9519)
- 易(9230)
- 学(8829)
- 理论(8815)
- 务(8773)
- 财务(8746)
- 财务管理(8723)
- 融(8560)
- 金融(8556)
- 体制(8552)
- 银(8472)
- 银行(8463)
- 企业财务(8170)
- 机构
- 大学(178347)
- 学院(175321)
- 济(74721)
- 经济(73042)
- 管理(66082)
- 研究(60016)
- 理学(56345)
- 理学院(55662)
- 管理学(54706)
- 管理学院(54333)
- 中国(48212)
- 财(38684)
- 京(37909)
- 科学(33033)
- 财经(29612)
- 所(28830)
- 中心(28546)
- 江(28161)
- 经(26762)
- 研究所(25402)
- 农(25183)
- 北京(23747)
- 经济学(23541)
- 范(23170)
- 业大(23058)
- 师范(22988)
- 院(22039)
- 财经大学(22037)
- 州(21732)
- 经济学院(21058)
- 基金
- 项目(114575)
- 科学(91320)
- 研究(86415)
- 基金(84632)
- 家(72583)
- 国家(72002)
- 科学基金(62600)
- 社会(56331)
- 社会科(53441)
- 社会科学(53431)
- 基金项目(44545)
- 省(43682)
- 教育(39858)
- 自然(39199)
- 自然科(38289)
- 自然科学(38281)
- 自然科学基金(37604)
- 划(36683)
- 编号(35035)
- 资助(34288)
- 成果(29642)
- 制(27024)
- 部(26194)
- 重点(25672)
- 课题(24372)
- 发(24060)
- 创(23852)
- 国家社会(23692)
- 教育部(23077)
- 创新(22401)
共检索到279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靳景涛
从规范分析的角度看,“二选一”的行为已经构成垄断行为。李佳琦陷“二选一”事件的发生,展现出直播带货行业纵向价格垄断的行为,其原因在于带货主播方滥用话语主导权和商家亟须获客提高效益。以该事件为契机,中国法律体系应当重视带货主播的商业主体属性,在立法层面制定带货主播行业反垄断指南,出台带货主播行业执业规范;在执法层面建立执法主体联动机制,出台执法细则;在司法层面完善司法解释,发出司法建议,发布指导性案例与典型案例,以规制直播带货行业的纵向价格垄断行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丹
近几年来纵向价格垄断协议案件频发,不仅产生市场进入障碍、破坏市场竞争秩序,还严重侵蚀消费者利益。对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规制路径可从执法与司法维度展开,在执法维度应明确单一执法机关、确立本身违法执法原则、实施激励性执法措施;在司法维度应构建完善的私人诉讼制度、鼓励私力救济,同时以适度加大惩罚力度为基调构建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内的完整法律责任体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翎翔
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规定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给潜在竞争者增加了市场进入的障碍,同时也侵犯了消费者的正当利益,给市场正常经营带来了负面影响。当前中国市场运行中出现了很多纵向价格垄断问题,影响了市场运行秩序的公平性,侵害了消费者的正当利益。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完善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总体路径,要求不断完善相关法律,细化纵向价格垄断协议中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明确反竞争效果的认定、抗辩、救济,明确执法考量等因素,提高在市场执行中的灵活性,细化罚款计算基础,为此要求完善相关法律责任体系,对相关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干预,更好地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公平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会志
限定转售最低价格的纵向垄断协议对市场公平竞争、经济运行效率和消费者利益等都具有不利影响。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是判断其是否违法的两项重要原则。美国在一系列经典判例中实现了从本身违法原则到合理原则的转变。欧盟的立法模式是原则性禁止加豁免,倾向于本身违法原则。随着茅台五粮液案等执法实践的积累,应完善我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采用合理原则来认定价格垄断协议的合法性,对其市场竞争效果进行经济分析。应进一步明确认定垄断行为的标准,在案件审理中实行专业审理和专家介入,进一步完善举证责任等相关法律制度保障,以确保适用合理原则有效规定限定转售最低价格的纵向垄断协议。
关键词:
限定转售最低价格 纵向垄断协议 反垄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世杰 李伟
原料药市场垄断问题近年来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也成为反垄断部门的重点规制对象。从理论层面来看,原料药市场垄断折射出产业链纵向关系下的中间产品市场垄断问题;而传统经济学研究多聚焦于最终产品市场,对中间产品市场垄断及其机理等问题关注不足。本文构建由中间产品市场和最终产品市场组成的纵向产业链模型,从分析产业链纵向价格形成机制入手,探究中间产品市场垄断加价导致的福利损失,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中间产品市场的垄断加价会通过"传导效应"、"协同效应"、"抑制效应"3种途径影响产业链效率与社会福利。基于3种效应的模型化讨论,本文构建测度中间产品市场垄断加价损失的理论公式,并予以仿真分析;进而结合中国原料药市场垄断案例,探讨当前原料药市场垄断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反垄断规制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丽君 黄明涛
美国在纵向非价格限制规制上,从1963年的White Motor公司案适用合理规则,到1967年Schwinn案的本身违法规则,再从本身违法规则重回1977年Sylvania案的合理规则,美国在纵向非价格限制领域规制问题上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执法和司法经验。通过了解美国在该领域的经验,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运行的中国语境,不断完善我国的《反垄断法》纵向非价格限制条款,明确本身违法规则和合理规则的适用,注重纵向地域限制和顾客限制规制的经济分析,制定中国版本的反垄断指南,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完善我国反垄断法律体系提供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伟
纵向垄断协议作为垄断协议的一种,是我国《反垄断法》的主要规制对象之一。然而,我国目前对纵向垄断协议的规制尚不完善,有待改进。本文以规制纵向垄断协议的反竞争效果为研究核心,在阐述纵向反垄断协议规制整体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纵向垄断协议实体规制规则和程序规制规则完善的方法。
关键词:
《反垄断法》 纵向垄断协议 垄断竞争规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雄
"二选一"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类型中的限定交易,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制框架下,面临诸多分析与挑战。特别是在双边市场环境下,相关市场界定、市场支配地位认定和反竞争效果评估都需要考虑新的因素,并且需要对现有的分析工具进行革新。与在传统行业中分析限定交易不同,平台的诸多特点要求对限定交易的竞争分析方法进行改进,包括增加新的考虑因素如网络效应、动态创新、"大数据"等,它们都直接影响限定交易的竞争效果。
关键词:
“二选一” 限定交易 电商平台 反垄断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嘉 袁波
我国汽车零配件市场现存的纵向垄断协议问题严重限制了汽车零配件市场的有效竞争,损害了汽车消费者的利益,应该受到我国《反垄断法》规制。本文结合我国汽车零配件的经销模式,详细梳理了该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而依据我国现行的反垄断法律法规,对该问题进行了违法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制该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汽车零配件 纵向垄断协议 反垄断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叶明 郑淑媛
"洋奶粉案"等案反映我国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影响比较恶劣,尽管国家发改委已对相关企业进行了重罚,但很难有效遏制我国比较严重的纵向价格垄断行为的再次发生。究其原因,我国《反垄断法》对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责任设置不够合理是重要诱因。因此,应健全我国《反垄断法》对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法律责任体系。从责任主体来看,主要是经营者及其相对人,应包括经营者的分公司或者代理商;从责任形式来看,反垄断法规定了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建议增加刑事责任。此外,基于该类行为对竞争的两重效应,建议对于那些正效应大于负效应的行为豁免其法律责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许丽
“二选一”行为的本质是排他性交易,是电商平台获取优势地位的有效手段,其目的是最终实现市场独占。电子商务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规制电商平台“二选一”排他性交易的法律依据,但囿于相关法律条文本身的局限性,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十四条和第十七条面临现实障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三十五条缺乏理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和第十二条无适用可能等,“二选一”行为在我国当前竞争法规制框架下难以受到法律制裁。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对美团“二选一”案进行分析发现,“二选一”行为会导致市场单寡头竞争性垄断格局的形成,以反垄断法为核心进行规制是破局关键。在当前竞争法体系对电商平台“二选一”行为规制不足的情况下,应从行为豁免、事前控制、消费者保护、市场界定、相对优势制度引入等方面入手,完善反垄断法关于“二选一”排他性交易的规制规则。具体而言,就是在反垄断法修订中建立“二选一”白名单规则,完善“二选一”事前规制措施,加强“二选一”消费者隐私保护,引入“二选一”相对优势地位条款,优化“二选一”相关市场界定规则,提升反垄断规制协同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国峰
双边平台“二选一”行为对市场竞争的损害普遍存在,但其反垄断规制却一直效果欠佳,归根结底是忽视了双边平台与线上交易市场相互融合所产生的理论与实践上相关竞争失序、权益失衡的消极影响。双边平台不仅为平台企业提供线上交易服务内容,还是商家线上经营与竞争的虚拟市场空间,由此平台企业同时具有了服务者与市场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加之,平台因不能互联互通而具有独立性,高昂的转移成本产生了平台企业较强的锁定能力,多渠道模式则进一步削弱了平台企业间的可替代性,由此加强了平台企业的市场优势力量。因此,双边平台的“二选一”行为与传统排他性交易行为有着显著区别,具有更直接且更严重的排除或限制竞争效果,在双边平台“二选一”行为的规制过程中,既要解决反垄断法的适用难题,高效作出反垄断法规制模式的选择,亦要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排他性交易和反垄断规制理论的适用进行适当的解释、创新和突破,最终实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双边平台及其平台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平衡,规范平台企业经济主体的竞争规则,促进双边平台公正自由的竞争秩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赞谨
传统垄断的认定经历了从“行为论”到“结果论”的认知演变,而平台垄断的认定逐渐从“静态认定”发展到“动态判断”。以平台经营者“二选一”行为为样本,可以把握平台反垄断实践中的现实状况。“二选一”行为属于《反垄断法》规定的限定交易行为,但是平台经营的多边市场已经不同于《反垄断法》制定时的市场环境,《反垄断法》的规则在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上略显局限性,且在反垄断监管中也存在忽视平台特殊性的现象。应当完善平台反垄断的规范体系,在审慎监管的理念下促进平台创新,并优化平台反垄断的监管方式,采取科学的方法认定相关市场,从而提升平台治理的实效。
关键词:
反垄断 平台经济 垄断监管 垄断认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立 吴绪亮
本文分析了纵向限制的内涵和主要类型,通过整合并扩展近期关于纵向限制行为的理论研究,重点考察了纵向限制的私人和社会福利效应。本文提供了一个针对纵向限制行为的“动机→条件→效应”三阶段经济分析框架,借此甄别在何种情况下何种纵向限制的“恶性”效应会超过“良性”福利效应(或相反),以期为中国的反垄断立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纵向限制 抗衡势力 芝加哥学派 零售势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国际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应当肯定,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增长机制、增长速度、增长质量和增长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华跨国公司凭借其运营经验、技术水平、管理理念、品牌优势以及产品影响力,能够比较容易获取到某个行业领域的市场主导权。部分跨国公司往往会向中国市场中的下游分销商、零售商植入包括RPM在内的多种纵向约束策略,以便更好地控制下游市场的零售领域,强化其产品在中国市场中的垄断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