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5)
- 2023(10200)
- 2022(8585)
- 2021(7945)
- 2020(6797)
- 2019(15407)
- 2018(15458)
- 2017(31337)
- 2016(16261)
- 2015(18123)
- 2014(17252)
- 2013(16850)
- 2012(14986)
- 2011(13476)
- 2010(13617)
- 2009(12968)
- 2008(12019)
- 2007(10345)
- 2006(8851)
- 2005(7788)
- 学科
- 济(74612)
- 经济(74545)
- 管理(47132)
- 业(46221)
- 方法(42273)
- 数学(39164)
- 数学方法(38597)
- 企(38253)
- 企业(38253)
- 财(18588)
- 农(17160)
- 中国(15700)
- 贸(14144)
- 贸易(14138)
- 易(13709)
- 业经(13484)
- 务(12284)
- 财务(12245)
- 财务管理(12223)
- 地方(11826)
- 农业(11740)
- 企业财务(11666)
- 理论(11458)
- 制(10876)
- 融(10135)
- 金融(10133)
- 学(9817)
- 银(9605)
- 银行(9598)
- 行(9110)
- 机构
- 学院(223921)
- 大学(221426)
- 济(97500)
- 经济(95850)
- 管理(90696)
- 理学(79738)
- 理学院(79075)
- 管理学(77545)
- 管理学院(77169)
- 研究(64127)
- 中国(51276)
- 财(45395)
- 京(43266)
- 财经(37297)
- 科学(35439)
- 经(34047)
- 经济学(31489)
- 中心(30977)
- 江(30708)
- 所(29706)
- 业大(29060)
- 经济学院(28734)
- 农(28626)
- 财经大学(28036)
- 北京(26610)
- 研究所(26589)
- 范(25988)
- 商学(25896)
- 师范(25756)
- 商学院(25655)
- 基金
- 项目(151573)
- 科学(121382)
- 基金(113373)
- 研究(110859)
- 家(96882)
- 国家(96157)
- 科学基金(85063)
- 社会(73648)
- 社会科(70298)
- 社会科学(70285)
- 基金项目(58814)
- 省(58388)
- 自然(54477)
- 自然科(53396)
- 自然科学(53391)
- 教育(53207)
- 自然科学基金(52454)
- 资助(48700)
- 划(48219)
- 编号(44882)
- 成果(34685)
- 部(34438)
- 重点(33451)
- 创(31690)
- 国家社会(31073)
- 发(30935)
- 教育部(30929)
- 人文(30406)
- 课题(29863)
- 大学(29698)
共检索到312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爱萍 王晨光
直播带货模式成为当下品牌开展营销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同时也备受消费者青睐。在参与性文化盛行的背景下,采用消费者增权视角分析直播带货模式受到企业和消费者认可的内在机理,以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影响因素和结果变量的角度提出消费者增权的概念框架,从信息技术和市场竞争结构的变化、公共政策/制度的保障性、企业主动实施增权策略、消费者主导下的增权实现四个方面系统探讨影响消费者增权的形式和具体路径,并围绕消费者增权的测量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消费者增权的效用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促成对影响者的认同,进而形成品牌购买意向,这是即时、显性的影响路径;二是经由对影响者的认同溢出到品牌,形成正向的品牌态度,这是较为持久、隐性的影响路径。在直播带货营销模式下,企业应当积极关注实现消费者增权的机制与方式,采用多种方式提升消费者的权力感知,引导消费者积极参与价值共创;加强消费者增权的过程管理,推进正向品牌态度和购买意向的形成;精心筹划、谨慎选择合作的主播及直播间,以充分发挥网红主播等影响者在消费者品牌态度塑造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红波
本文以体验经济为背景,以农产品直播带货为切入点,分析当前农产品直播带货的消费体验价值特征以及消费者在直播带货情景下的心理体验路径,以消费者对“体验”的价值感知为主导,指出影响农产品直播带货体验的因素。研究认为,增强和优化消费者对农产品直播带货的体验感,需要关注消费体验,并以体验为导向设计农产品直播带货的整体流程,从丰富直播内容和加强互动来唤醒消费者情绪投入,而农民应充当直播带货的主体力量。
关键词:
体验经济 农产品 直播带货 消费者心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冬芹
在直播带货模式下,网红代言属性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淘宝平台数据与调研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探究直播带货模式下,网红代言属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网红代言属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差异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专业知识显著促进消费者购买意愿,而吸引力与可信度并不会显著促进消费者购买意愿;准社会交往在网红代言属性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即吸引力、可信度以及专业知识均能通过准社会交往促进消费者购买意愿;品牌一致性在网红代言属性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具有差异化的中介效应,即专业知识则通过品牌一致性显著促进消费者购买意愿,而吸引力与可信度并不能通过品牌一致性显著促进消费者购买意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劼 王璐
新冠肺炎疫情催热了我国"直播+电商"新业态,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直播电商支持政策,推动新经济发展。从物流和平台两个维度刻画直播电商购物特征因素,即订单效率、物流质量、促销折扣、意见领袖、平台服务和购买情境,以消费者满意度为中介变量,基于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2)框架,构建消费者重购意愿影响研究模型,明晰直播电商购物特征对消费者重购意愿的影响机理,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物流和平台维度的直播电商购物特征因素对消费者满意度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物流维度比平台维度对消费者重购意愿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平台维度中的促销折扣和平台服务对消费者重购意愿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显著影响消费者满意度进而对其重购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消费者满意度对消费者重购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直播电商购物特征因素影响消费者重购意愿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直播电商应通过升级物流模式、完善供应链管理、规范对主播群体及直播平台的监管、制定个性化电商营销策略等,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并通过满意情绪的刺激促使消费者产生重购意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雪 张金凤
网络直播带货的售后服务持续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成为网红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梗阻。本文在厘清网红主播,直播平台和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构建直播生态下的三方主体演化博弈模型,并仿真分析不同主体行为在收益类、损失类和系数类参数变化下的演化博弈过程及规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本文兼顾直播平台、网红主播和消费者的“多元”属性,延伸了消费者在直播消费过程中的情感收益。主要洞见:网红主播在高效售后的状态下,对带货收益敏感度较高,对消费者冲动消费带来的超额收益敏感度较低;消费者对网红主播的情感依赖与消费意愿呈现同向变化趋势,网红主播的售后态度与平台的监管强度同步变化;在网红主播高效售后的情形下,即使消费者的功能收益较低和退换货率较高,其消费意愿并不会明显下降。
关键词:
直播电商 情感依恋 演化博弈 冲动性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武雪
本文基于信息采纳模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等手段,对电商平台可用性的影响因素与配置方式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不同类型电商平台下,人们对可靠性的理解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电商直播的社会认知度、专业性和互动性,以及电商直播的信息质量、服务可靠性和推荐准确性等,均对用户认知主播的有用程度形成显著正面作用。模糊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电商+直播”中,基于主播高技能和高质量推送信息的配置模型鼓励消费者看到有用的价值。在“直播+电商”中,主播是专业的互联网主播为关键条件的配置模式最能激发目标受众了解产品的有用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蓓蓓
本文基于我国10个省份的微观调查数据,通过假设检验方式对网红直播带货、品牌认同和消费者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网红直播带货有助于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基于此,文章提出通过发挥网红品牌效应、增加平台支持力度、加强产品宣传定位,有效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激发网红直播消费者购买活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少勇 黄孝武 吴成亮
文章利用Matlab软件,运用分段回归和逐步回归方法,实施长短期交替的数据测试,观测了不同时期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动与同层次货币供应间的关系。其结果显示周期性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动与不同周期阶段M0、M1、M2比重变化有关,且呈现影响程度次序涨落的特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拓
“实质性关联”关系指经营者内部的物质利益关系,影响网络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现今直播营销的模式的变化促使经营者内部关系越发复杂,虽立法层面不断出台法律法规期以缓解消费者弱势地位,但是已有的披露制度难脱于形式,对于足以影响消费者判断的关键利益关系信息未有触及。鉴于此,有必要将营销方内部的关联信息的内涵厘清,通过立法手段构建“实质性关联”信息披露制度,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维护良好的网络市场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瑛
文章基于2001-2011年的季度数据,采用Carroll两步处理法和非参数方向分析分别检验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对居民消费的预测作用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1)控制变量为可支配收入或历史消费时,消费者信心指数及其分指数对居民总消费和衣着、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分项消费的变动存在解释能力,对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分项消费几乎无解释能力,对其他分项消费的解释能力随控制变量的不同而不同;(2)消费者信心指数及其分指数可有效预测居民总消费、杂项商品及服务消费等的变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丽群 王渊
电商直播情景中,消费者的临场感对其购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构建一个电商直播情景下消费者临场感对其购买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以考察消费者粘性的中介作用和直播模式的调节作用。运用直播大样本数据实证分析表明:消费者临场感会显著影响其购买行为;消费者的直播粘性在消费者临场感和购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直播模式对消费者临场感与直播粘性的正向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由此,在电商直播行为合规的前提下,适当改善消费者的临场体验,可以提升直播粘性。
关键词:
电商直播 消费者粘性 临场感 直播模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宝生 张庆普 赵辰光
网络直播购物实现了从图片到多维互动、实时视频的过渡,高度可视化界面从多个感官增加消费者的临场感,在不同程度上会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基于SOR模型,以心流体验理论为基础,研究直播带货特征如何通过消费者的感知作用于消费者购买意愿,在采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310份问卷进行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对研究假设给予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直播的可视性、互动性、真实性、娱乐性不仅会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推动作用,还会对消费者感知产生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在网络直播特征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网络直播应关注消费者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主播可全方位展示产品,强化产品真实性和现场代入感,为客户营造线下购物的感受;丰富主播专业技能,增强消费者信任,主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了解产品的性能和构成,增加消费者的感知信任和感知有用性;增设娱乐性的环节,强化消费者心流体验,形成对消费者情绪刺激的最大化,在娱乐性环节中吸引消费者参与主播互动,让消费者与主播建立情感联结并形成情感共鸣,对主播所推荐的产品产生购买意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晶 李霞
文章从信息处理视角研究在线点评对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影响,引入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来解释产品卷入度的调节作用;通过被试者间因子实验设计方法验证研究的各项假设,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检验在线点评的传播方向、信息类型和产品卷入度之间的交互效应,并检验其与消费者行为意向之间的主效应等。实验结果显示交互效应和主效应都是显著的,研究提出的六项假设均成立。
关键词:
网络经济学 在线点评 消费者行为意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静 郑伟军 刘德菁
在现实的消费情境中,收益和损失常常不是同步的,这种分离与人们心理帐户相结合,产生了心理贬值。文章提出在心理贬值机制的影响下损失厌恶程度可能会降低,并且可能进一步带来其经济行为决策的变化;通过情境实验证实了耐用品的持有时间和使用频率会造成个体的心理贬值,进而影响个体的经济决策,使其行为更具有对损失的不敏感性。
关键词:
心理帐户 心理贬值 耐用消费品 损失厌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首元 孔淑红
期望效用理论以财富最终值作为消费者的决策依据,但效用函数形式不明确;前景理论以财富变化值作为消费者的决策依据,但是主观概率不确定。将变化量与最终持有量的比例值作为效用值将得出更全面的结论,并且适用于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和确定性条件下决策。同时,比例值效用理论使得消费者的效用量可以明确的计算,可以用于人民生活福利水平的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