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5)
- 2023(8964)
- 2022(7603)
- 2021(6909)
- 2020(6062)
- 2019(14417)
- 2018(13924)
- 2017(27271)
- 2016(14309)
- 2015(16124)
- 2014(16283)
- 2013(16407)
- 2012(15323)
- 2011(13976)
- 2010(14579)
- 2009(14227)
- 2008(13590)
- 2007(12446)
- 2006(10862)
- 2005(10019)
- 学科
- 济(64938)
- 经济(64876)
- 业(39976)
- 管理(38748)
- 企(33298)
- 企业(33298)
- 方法(30003)
- 融(26849)
- 金融(26847)
- 数学(25993)
- 数学方法(25733)
- 银(24330)
- 银行(24308)
- 行(23541)
- 中国(22923)
- 财(18413)
- 农(16524)
- 制(14978)
- 地方(14266)
- 业经(13603)
- 学(13441)
- 贸(12535)
- 贸易(12525)
- 务(12175)
- 易(12152)
- 财务(12143)
- 财务管理(12117)
- 理论(11647)
- 企业财务(11558)
- 农业(11250)
- 机构
- 大学(211498)
- 学院(209211)
- 济(91569)
- 经济(89630)
- 管理(78188)
- 研究(70380)
- 理学(66734)
- 理学院(66002)
- 管理学(64852)
- 管理学院(64452)
- 中国(60619)
- 财(44206)
- 京(44189)
- 科学(40894)
- 所(35875)
- 财经(35011)
- 农(34915)
- 中心(34793)
- 研究所(32374)
- 江(31727)
- 经(31655)
- 经济学(30125)
- 业大(29440)
- 北京(28187)
- 农业(27521)
- 经济学院(27397)
- 范(26670)
- 师范(26421)
- 财经大学(26035)
- 州(26028)
- 基金
- 项目(131828)
- 科学(102980)
- 研究(97862)
- 基金(95418)
- 家(81905)
- 国家(81216)
- 科学基金(69133)
- 社会(62214)
- 社会科(59065)
- 社会科学(59044)
- 省(51428)
- 基金项目(50067)
- 教育(45160)
- 划(42945)
- 自然(42867)
- 自然科(41880)
- 自然科学(41864)
- 自然科学基金(41127)
- 编号(40420)
- 资助(39845)
- 成果(33926)
- 重点(30093)
- 部(29885)
- 发(29013)
- 创(27660)
- 课题(27623)
- 教育部(25881)
- 创新(25825)
- 国家社会(25719)
- 性(25630)
共检索到320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银香
随着我国储蓄水平的不断高速增长,给金融体系带来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近来,“分流储蓄存款,加大直接融资比重”的呼声不断高涨。但目前急切加快直接融资的比重是否适宜,不得不让人深思。本文运用协整建模技术,对我国直、间接融资方式与GDP的关系作了协整分析,以研究长期以来我国两种融资方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从而探析适宜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融资方式,并对未来的融资决策提出一定的经济思考。
关键词: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康霖
以银行信用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起主导作用是因为银行信用有着不同于证券信用的特点以及其他信用对银行信用的依存关系决定的。采用什么形式融资要着眼于融资的效率和成本,影响融资效率和成本的有七大因素。我国应当采取"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政策。是贷款创造储蓄存款,不是储蓄存款创造贷款,大力吸收储蓄存款是为了减少由贷款而产生的现金量,并把其中相当部份转化为潜在性货币。以股份制直接融资,能将收入转化为资金,也能将资金转化为收入;微观增加了资金,宏观未必增加了资金;增加了资金,未必作用于价值增值;增加了价值,未必增加了物质财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汝芳 杜勇宏
探索转型时期我国直接融资的功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直接融资市场还很不完善,但直接融资效率还是高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与固定资产投资比率的提高对经济有着积极的作用,且其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资本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东方 孔淑红
通过构建不完全契约理论下的一般均衡模型,对比分析了PPP模式中的融资约束和融资激励对公共产品提供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并探讨了融资约束条件下的效率损失。结果显示:私人融资的专业性可以提高公共产品合意程度,但是私人部门的融资约束会抵消其专业性带来的好处,导致社会福利损失。最后针对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对政府提出建议:必须打破融资约束和制度歧视,完善和规范金融市场,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引入专业机构参与公共产品提供的各个领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东方 孔淑红
通过构建不完全契约理论下的一般均衡模型,对比分析了PPP模式中的融资约束和融资激励对公共产品提供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并探讨了融资约束条件下的效率损失。结果显示:私人融资的专业性可以提高公共产品合意程度,但是私人部门的融资约束会抵消其专业性带来的好处,导致社会福利损失。最后针对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对政府提出建议:必须打破融资约束和制度歧视,完善和规范金融市场,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引入专业机构参与公共产品提供的各个领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建堂
随着以扩权让利为主要特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所有制形式的日益多元化,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正在从过去以财政为主导的相对集中的分配格局向以金融为主导的相对分散的分配格局转化,金融日益成为主要的集中资金、分配资金的工具。这一变化是改革的必然,是不可逆转的。目前,由于居民收入迅速提高,实物资产的相对日臻饱和和投资、增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傅斌
论我国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合取向——对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关系的分析●傅斌所有的融资业务一般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大类,亦即证券业和银行业两大部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业务关系问题主要就是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合取向问题;对此,国内外在理论界和实业界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伟 王汝芳
探索转型时期资本市场效率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严格按照资本市场的定义,将中长期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都纳入综合考虑,对转型时期我国资本市场效率、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动态模型实证,发现我国资本市场间接融资(中长期贷款)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的提高对经济具有负作用影响,但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其负面影响逐步降低;相对来说,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的提高对经济有着积极的作用,且其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为此,建议在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开放中,要不断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建立多层次、多产品的市场体系。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资本效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傅斌
论我国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合取向对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关系的分析傅斌所有的融资业务一般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大类,亦即证券业和银行业两大部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业务关系问题主要就是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合取向问题,对此,国内外的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荣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选择,购入租赁物交予承租人使用,定期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租赁期满租赁物所有权以象征性价格转让给承租人的交易行为。由于物权的存在,使得融资租赁交易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和工具,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它涉及流通领域,以融物代替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德会
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主要是通过银行主导型的间接融资来进行,这种转化机制在现有的银行体制和企业治理结构下导致了资金配置的高成本和低效率,并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作为储蓄向投资转化渠道的直接融资市场即资本市场,但是不是就可以不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毅夫 沈明高
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市场发育初期阶段条件下股票直接融资的效率和风险,现阶段股票直接融资的局限性和银行间接融资的积极作用,认为我国目前出现的股票热、证券热不能证明股票直接融资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是反映了由于金融体制方面存在的弊端造成银行间接融资供给不足,指出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渠道,配合以其他融资方式,是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长期选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斌 谢文君 谢华模
本文针对我国融资市场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协调困难,分析、揭示在融资实践中存有的制度缺陷,进而提出对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及实务对策。
关键词:
融资方式 协调发展 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元梁
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与结构,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及其工具,保持货币稳定,促进国家经济政策的实现和国民经济持久协调地发展,是我国中央银行的基本任务。为了实现这一基本任务,中央银行货币、信贷宏观调控理论、制度和方法,必须适应金融体系的融资方式的发展。中央银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综合平衡问题,实质上是发展直接融资后的货币、信贷宏观调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