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14)
2023(12472)
2022(10948)
2021(10013)
2020(8497)
2019(19483)
2018(19471)
2017(38110)
2016(20426)
2015(22969)
2014(22957)
2013(22979)
2012(21124)
2011(19028)
2010(19176)
2009(17605)
2008(16881)
2007(14740)
2006(13158)
2005(11633)
作者
(60073)
(50057)
(49962)
(47613)
(31976)
(23991)
(22551)
(19842)
(19037)
(17828)
(17059)
(17045)
(16019)
(16006)
(15415)
(15341)
(14851)
(14561)
(14281)
(14145)
(12495)
(12445)
(12110)
(11459)
(11364)
(11129)
(11088)
(10784)
(10091)
(9681)
学科
(102136)
经济(102043)
管理(57675)
(53110)
(43940)
企业(43940)
方法(41173)
数学(35930)
数学方法(35560)
地方(22954)
(22345)
中国(21820)
(21472)
(19987)
业经(19537)
农业(14930)
(14512)
贸易(14503)
地方经济(14467)
(14303)
(14153)
环境(14015)
(13916)
理论(13858)
(12172)
财务(12113)
财务管理(12095)
技术(11875)
(11856)
金融(11855)
机构
大学(297993)
学院(295248)
(125451)
经济(122874)
管理(117107)
研究(103185)
理学(101791)
理学院(100601)
管理学(98798)
管理学院(98286)
中国(74715)
科学(64047)
(63082)
(54661)
(52329)
研究所(47916)
(45370)
中心(45085)
财经(44345)
业大(43340)
(42140)
(40274)
北京(39979)
(38910)
师范(38580)
经济学(38164)
(37496)
农业(35335)
经济学院(34115)
(34113)
基金
项目(203047)
科学(159697)
基金(148325)
研究(146775)
(129454)
国家(128432)
科学基金(110172)
社会(93010)
社会科(88120)
社会科学(88095)
基金项目(79324)
(78085)
自然(72200)
自然科(70481)
自然科学(70467)
自然科学基金(69199)
教育(66017)
(65850)
资助(61215)
编号(58775)
成果(47368)
重点(45392)
(44520)
(43775)
(41455)
课题(40198)
科研(38973)
创新(38679)
国家社会(38122)
教育部(38121)
期刊
(141056)
经济(141056)
研究(90547)
中国(51200)
学报(46697)
科学(43918)
管理(43476)
(40201)
(40004)
大学(35004)
学学(33220)
教育(28025)
农业(28020)
技术(25058)
经济研究(23576)
(22386)
金融(22386)
财经(21845)
业经(20650)
(18671)
问题(17933)
技术经济(15925)
理论(14513)
图书(14311)
(13936)
科技(13842)
现代(13524)
资源(13479)
统计(13053)
实践(13048)
共检索到431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苑立波  
文章从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最大特征值的性质出发,寻找其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中国本国和国际比较分析表明,最大特征值揭示了中国的增长模式一直为粗放型增长,可以将其作为经济增长模式的简洁的定量指标。还得出了经济体发展的一般模式为:以中国、巴西为代表的低效率高增长模式,演变为以韩国、奥地利为代表的较高效率较高增长模式;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效率稳定增长模式。中国的发展模式具有时代特征,不能作为长远发展的必然手段,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天营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本文以1987年、1992年、1997年和2002年我国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以灰色GM(1,1)模型和RAN法为工具,对2007年和2012年我国部门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可以预测且理论预测误差较小,解决了投入产出表编制成本高及其滞后性问题,可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提供一个超前的研究平台。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孔祥强  
利用特殊双曲型交换四元数的实表示,首先给出了特殊双曲型交换四元数矩阵的实表示及系列性质;其次得到了此类矩阵特征值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最后给出求特殊双曲型交换四元数矩阵的逆矩阵的新方法,并利用算例说明了结论的正确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玲玲  李华  
对于矩阵乘法我们都很了解,但是Hadamard积和Fan积都是特别重要的乘法,比如积分方程核的积,概率论中的特征函数,偏微分方程中的弱极小原理等.是Hadamard积和Fan积在保持矩阵的条件下最小特征值的估计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矩阵理论里的研究重点、热点.很多学者都对矩阵Hadamard积谱半径上届和Fan积最小特征值下界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继续对此问题进行探究,给出新的估计式,使其更有效、更精确的进行计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永  李德新  
利用对称矩阵特征向量和分块对角矩阵运算性质,证明一个对称矩阵特征值反问题的唯一性,并给出计算公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荣虎  
文章提出了基于经济增长意义的社会核算矩阵更新模型,该模型可以很方便地在GAMS、Matlab等平台上用非线性优化的方式求解。模型的结果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更新后的矩阵;二是经济增长系数,说明该更新期间的经济增长水平;三是误差矩阵,说明在新的时刻矩阵中的各分量是落后还是领先于经济增长。采用本方法计算出的经济增长是一种总体结构上的增长,它对于研究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仿真表明,该方法相对于广义交叉熵(GRAS)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金平  孙晓雨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对我国30个省的产业结构分类,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不同产业结构下省域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间的关系,以及同一产业结构内部不同省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保持长期协整关系,不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对于相同产业结构内部的不同省,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间的关系存在差异。最后,本文针对不同省域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新育  汪辉  
本文运用广义最小平方法和处理面板数据的固定影响模型,利用我国各省市1995-2009年物质消耗指数、人均GDP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等跨部门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的关系。其主要结论如下: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呈现正向关系,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去物质化。固定资产投资对物质消耗趋势在统计上具有很好的解释力。固定效应模型下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对于处理跨部门的时间序列数据有明显的效果,固定效应模型的省际差异项有效地刻画了物质消耗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省级差异。我国目前仍处于有形资产的积累阶段,为了达到发达国家的固定资产积累水平,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缺少。产业结构的差异会影响物质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强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甄国红  刘海东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能源的消耗,因此研究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系,能够揭示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根据相关统计年鉴对吉林省各年的能源消耗总量、煤炭消耗量、石油消耗量、天然气消耗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表明,1980~2014年吉林省GDP、煤炭、石油、天然气及能源消耗总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1980~2014年,吉林省能源消耗总量、煤炭消耗量与GDP的弹性脱钩指数,大部分年份处于弱脱钩状态。这说明,一方面,吉林省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过高,直接影响吉林省能源消耗总量与GDP的弹性脱钩指数;另一方面,吉林省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较高的趋势短时间还无法改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绪言  
对于给定的具有可逆马氏链的Q-矩阵,在构造其可逆马氏链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个状态来构造一个新的可逆马氏链,然后利用增加状态的击中时分布,刻画了Q-矩阵的全部特征值,并给出了数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陶为群  陶川  
为了借鉴现代经济增长模型的数量方法对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本文基于马克思两部类经济增长模型的特殊结构,将特征值方法探索运用于对其的研究。通过解析两个部类积累相互约束的关系,以及每个部类新创造价值增长与本部类积累和两个部类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获得两个部类新创造价值的唯一特征值,也就是唯一的均衡发展速度。给出与特征值对应的全社会和每个部类积累率算式,指出产生特征值的模型结构条件,以及特征值的最大值。从经济均衡和非均衡增长的视角,通过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对比分析,阐述了马克思两部类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特征值的理论蕴涵。最后引用和借鉴《资本论》中的举例,对所论析做了算例验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维华  诸大建  周新宏  
在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的今天,产出水平进一步提高将日益明显地表现出受制于自然资源稀缺性的特征。因此,经济理论在今后所关注的问题将是如何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费。为此,本文借鉴弹性的定义提出了资源消费弹性的概念,进而分析了资源弹性系数中各数值之间的关系。由于资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资源消费的必然联系,本文又试图揭示在经济保持增长而又能降低资源消费时,资源生产率及其增长速度、节能率、经济增长速度和资源消费弹性之间的关系;其后利用1978-2003年的中国数据进行了验证,资源消费弹性是一个分析资源消费变化的有用指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小乐  孙慧  
本文对1995~2013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碳生产率、人均能源消费与人均GDP进行单位根检验,并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平稳面板数据进行GranGe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碳生产率与能源消费之间为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为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碳生产率的单向GranGer原因。当每多消费一单位的能源,对非资源型省份碳生产率的负向影响将比资源型省份大,即非资源型省份碳生产率下降的水平比资源型省份下降的要多,同时非资源型省份经济增长带来的碳生产率水平上升幅度要大于资源型省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龙  孙芳芳  黄涛  
生态资源消耗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是否脱钩,是影响一个地区能否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07—2016年深圳市及各区的有关数据,运用脱钩理论,首次尝试构建生态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模型,利用Tapio脱钩体系中的8种状态定量分析深圳市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其脱钩关系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深圳市及各区的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均实现了脱钩,整体变化趋势是弱脱钩到强脱钩,且原特区内的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状态优于原特区外,说明深圳市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生态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取得重大进步。另外,由于深圳市2016年开展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侵占了部分生态资源用地,导致当年脱钩效应为弱脱钩,整体脱钩状况出现了局部变动。最后,为保持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最理想的强脱钩状况,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流涛  马凯  杨渝红  
采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利用1979—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聚集效应、投资效应与耕地消耗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各变量与耕地消耗之间均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显示经济规模扩大和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增长指标在短期内对耕地消耗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同时经济增长的聚集效应在短期内具有减少耕地消耗的趋势,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在短期内对耕地消耗的作用不明显;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投资效应与耕地消耗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