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57)
2023(13661)
2022(11528)
2021(10458)
2020(8404)
2019(18810)
2018(18329)
2017(34429)
2016(18843)
2015(20537)
2014(20076)
2013(19647)
2012(18809)
2011(17281)
2010(17352)
2009(15974)
2008(15715)
2007(14257)
2006(13066)
2005(11923)
作者
(57700)
(47815)
(47777)
(45174)
(30547)
(23268)
(21394)
(18572)
(18549)
(17009)
(16504)
(16099)
(15703)
(15293)
(15091)
(14798)
(14248)
(14208)
(13944)
(13897)
(12246)
(11881)
(11541)
(11195)
(10892)
(10700)
(10584)
(10532)
(9689)
(9624)
学科
(82013)
经济(81832)
管理(52382)
(49806)
(39513)
企业(39513)
方法(29538)
中国(26371)
(24247)
数学(23368)
数学方法(23138)
地方(22802)
业经(20684)
(19562)
(19075)
环境(17345)
农业(16403)
(15303)
贸易(15289)
(14995)
(14730)
(14076)
(13780)
金融(13777)
理论(13636)
(13527)
银行(13479)
(13367)
(13076)
技术(12568)
机构
大学(275128)
学院(273604)
(111168)
经济(108887)
研究(102885)
管理(97537)
理学(83263)
理学院(82097)
管理学(80615)
管理学院(80129)
中国(76171)
科学(65449)
(60276)
(53946)
(53571)
(51712)
研究所(48956)
中心(45353)
业大(43087)
(42979)
农业(42109)
财经(40518)
(40460)
师范(39960)
北京(38228)
(36958)
(36764)
经济学(34265)
(34234)
(32482)
基金
项目(182272)
科学(143741)
基金(132636)
研究(128934)
(118748)
国家(117686)
科学基金(99294)
社会(85684)
社会科(80191)
社会科学(80164)
(71434)
基金项目(70351)
自然(64226)
自然科(62730)
自然科学(62711)
自然科学基金(61615)
(61353)
教育(58165)
资助(52592)
编号(49874)
(44283)
重点(42004)
成果(40820)
(39792)
(37832)
课题(36056)
国家社会(35533)
创新(35361)
科研(35055)
发展(34694)
期刊
(131067)
经济(131067)
研究(86032)
中国(60547)
学报(51373)
(49867)
科学(45592)
(39107)
大学(38212)
管理(36411)
学学(35898)
农业(33913)
教育(32909)
(26226)
金融(26226)
业经(21988)
财经(21502)
经济研究(21110)
技术(20233)
(18565)
(17813)
问题(17531)
(14652)
图书(13881)
(13652)
科技(13368)
世界(13106)
资源(12932)
业大(12891)
技术经济(12514)
共检索到424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付海  张积家  董琳  赵瑜  李艳梅  
通过2个实验考察盲青少年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并与明眼青少年比较。实验1采用语义判断任务考察盲青少年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发现道德词出现在空间上方的反应显著快于出现在空间下方,判断道德词反应显著快于判断不道德词。实验2采用相同范式考察明眼青少年在遮眼条件下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整个研究表明,汉语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在听觉通道具有心理现实性,而且受到社会环境和生活经验的影响。盲青少年和明眼青少年在听觉通道中的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不完整,但明眼青少年对不道德词的掌握好于盲青少年。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晟  刘恩山  
2012年,美国正式发布了《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通用概念及核心概念》最终版。作为全美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指导性文件,该框架使用了学习进阶连贯地表征出学生在各学段应达成的学习目标。学习进阶的提出与定义、组成要素、理论基础及其构建与呈现方式决定了其对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生活经验的关注,使其成为教育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的桥梁,也是设计与实现少而精、连贯一致的中小学科学课程的必然需求。当前,国际科学教育领域已由学习进阶的研究与设计阶段迈向应用与实践层面,而我国对学习进阶的认识与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在中小学科学教育领域展开对学习进阶的深入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武建鑫  
超越概念隐喻的学科生态系统研究,应当统筹学科组织发展的生态规律和社会价值,以期实现公众利益与组织效率的最大化。学科生态系统不仅包括由学科组织、组织种群、学科群落等要素构成的组织生态子系统,还包括由知识共享、获取、内化、创新等活动构成的知识生态子系统,两大子系统的协同耦合为世界一流学科的生长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认为要培育和谐的学科生态系统,就必须从开放度和关联度两个维度探寻学科系统演化的可能路径。比较而言,首先优化学科组织的内部结构,将学科组织独立生长阶段过渡到学科组织之间的合作创新阶段,然后侧重解决学科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纪兰香  
近代小说家对上海城市地理空间清晰而精确的描写,客观上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独特的上海小说地图:以四马路为核心的英租界处于中心区域,法租界和美租界处于次中心区域,边界则在显性空间和隐性空间之间。近代上海小说地图,不仅勾勒出上海城市空间的分布形态,同时还具有家国焦虑、都市困惑以及乡土情结等多重空间隐喻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铃  李恒  
中国手语中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共有"上-下"、"前-后"和"左-右"三种类型的时间空间隐喻。分析表明,中国手语中的时间空间隐喻发生的理据性和动因与汉语大致相同,均符合认知语言学中提出的"体验性"观点。但也应同时看到,中国手语和汉语对某些时间空间隐喻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如前者缺乏"未来在后-过去在前"的隐喻表达,因此在对聋人进行汉语教学时,应当着重厘清两种语言的不同,以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聋人的汉语水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雨圻  陈穗清  张积家  
通过2个实验,考察听觉通道缺失和使用手语和对聋人时间空间隐喻的影响。实验1发现,聋人在动作水平上和视觉水平上都存在"左/过去,右/将来"的水平方向的时间空间隐喻:对表征过去的词或句子按左键反应和对表征将来的词或句子按右键反应的反应时更短;对表征过去的词或句子,呈现在左边错误率低,对表征将来的词或句子,呈现在右边错误率低。当材料呈现在右边时,出现呈现位置与反应方式的同侧优势效应。实验2发现,聋生无论在动作水平上还是在视觉水平上都不存在"上/过去,下/将来"的竖直方向的时间空间隐喻。整个研究表明,听觉通道缺失和使用手语并未影响聋生的时间的水平方向隐喻,却影响了时间的竖直方向隐喻的形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东红  周国祥  
垂直专业化是跨国公司推行全球化和本地化的一种典型战略演变。本文以跨国公司垂直专业化的实现模式 ,其在外部和内部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及垂直专业化发生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 ,对我国企业的战略反应做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红艳  张斯贤  
空间隐喻是以空间位置概念映射于非空间领域概念的表达。本文基于现有文献,将空间隐喻主要分为垂直空间隐喻、水平空间隐喻、空间距离隐喻和空间密度隐喻四类,分别梳理了这四类空间隐喻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并讨论了相关研究对企业营销实践的启示。本文还基于概念隐喻理论、解释水平理论、躯体特异性理论和文化心象理论探讨了空间隐喻影响消费行为的心理机制,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楠  
盲盒是指在外包装无具体款式标注的不透明盒子中存放不同样式的商品。文章从盲盒消费迭代历程及现实状况出发探究盲盒消费热的因由,并结合青少年消费的非理性、情绪化、盲目性特点,通过对“盲盒”消费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消费”时代下青少年的消费观念、行为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磊  杨倩雯  
本文首次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金融市场因素引发一国垂直专业化分工地位变迁的作用机理,并采用中国横向经济区域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和对比了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的规模与效率对不同区域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效果。结果发现,各类金融因素都是影响各区域垂直专业化分工地位高低的显著原因,并且效率指标的作用大于规模指标。但是,不同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且对各类金融市场的依赖程度存在着差异。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于文浩  
本研究分别对工作中有关学习的三种隐喻,即获取隐喻、参与隐喻和知识创造隐喻进行了剖析和阐释,论述了各种隐喻的核心和代表思想,并在每种隐喻的场域内分别阐释专业能力及专业能力发展的不同内涵和范畴。虽然各种隐喻之间具有不兼容性,但我们对各种隐喻仍需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理解工作实践中学习的复杂性。通过对这三种隐喻视域之间联系和演变的分析,笔者勾勒出学习隐喻的变迁对于专业能力发展的概念空间,指出协作性的和变革性的专业能力正成为一种更全面理解专业能力的视角。该研究的启示在于,专业能力的发展并非仅为培训的事情,而与组织发展息息相关。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娟  
政治演说不同于其他演讲语篇,其主要特征在于它包含了演说者的意识形态倾向。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指出,隐喻建构着人类的思维活动和语言,具有普遍性和无意识性。文章运用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选取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作为语料,主要探讨其中所蕴含的三则概念隐喻,即"旅程隐喻""汽车隐喻"和"潜水艇隐喻",试图分析演说者如何通过概念隐喻来建构话语,通俗地传达其政策理念。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秀芝  
英语习语教学一直是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教学的需要,概念隐喻理论的出现为习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许多研究表明:大多数习语是有理据的,而非任意的。因此,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习语教学是有效的补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盛亚军  孙丽辉  
本研究从品牌、名牌到其生态学含义的阐释,通过综合回顾名牌群落概念的演化过程,分析了名牌群落的演化过程。进而采用生态隐喻的方法将名牌群落定义为某一产业集群空间内由相似的名牌产品或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名牌企业组成的名牌群体,这些名牌群体如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一样彼此聚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魏宏聚  
生活世界是胡塞尔后期现象学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的意识世界。教育学中的"生活"是指事实性的、被知觉的日常生活。学术界借助现象学"生活世界"理论诠释教育脱离生活的种种问题,其并非在严格意义上应用"生活世界"概念,因为现象学中的"生活世界"与教育学中的"生活"内涵没有共通性。教育学者之所以借用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可能并未考虑其内涵的差异,而是学术界或教育学者借物言志的一种表达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