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9)
2023(9410)
2022(8299)
2021(7545)
2020(6562)
2019(14726)
2018(14555)
2017(27969)
2016(15551)
2015(17528)
2014(17549)
2013(17367)
2012(16158)
2011(14699)
2010(14918)
2009(14349)
2008(14375)
2007(13444)
2006(11432)
2005(10287)
作者
(45400)
(38262)
(37748)
(36109)
(23969)
(18372)
(17466)
(14740)
(14223)
(13492)
(12813)
(12782)
(11978)
(11921)
(11862)
(11783)
(11701)
(11181)
(11069)
(10892)
(9542)
(9372)
(9189)
(8705)
(8702)
(8558)
(8537)
(8369)
(7597)
(7579)
学科
(66979)
经济(66919)
管理(41641)
(39227)
(32429)
企业(32429)
方法(30098)
数学(25078)
数学方法(24815)
(18239)
中国(17221)
地方(16998)
(15787)
(15207)
业经(14232)
(12603)
贸易(12599)
理论(12242)
(12158)
农业(12004)
(11763)
(11720)
环境(9838)
地方经济(9714)
(9646)
银行(9624)
(9576)
(9555)
金融(9550)
财务(9544)
机构
学院(228817)
大学(228263)
(88905)
经济(86818)
管理(82888)
研究(74996)
理学(70590)
理学院(69681)
管理学(68327)
管理学院(67874)
中国(56032)
科学(48015)
(47720)
(41868)
(38969)
(37893)
(36296)
研究所(35269)
中心(34931)
(34208)
师范(33938)
财经(33284)
业大(32774)
农业(30015)
(29839)
北京(29766)
(29262)
经济学(27634)
师范大学(27003)
(26210)
基金
项目(145785)
科学(113610)
研究(108767)
基金(103047)
(89075)
国家(88238)
科学基金(74558)
社会(67734)
社会科(64016)
社会科学(63995)
(58661)
基金项目(54541)
教育(50807)
(49295)
自然(46690)
编号(46508)
自然科(45543)
自然科学(45529)
自然科学基金(44687)
资助(41641)
成果(38926)
重点(33456)
(32757)
课题(32139)
(31892)
(30004)
项目编号(28049)
科研(27980)
创新(27939)
(27469)
期刊
(103409)
经济(103409)
研究(67098)
中国(42619)
学报(37404)
(34637)
(34445)
科学(32890)
教育(29263)
管理(28181)
大学(27515)
学学(25558)
农业(23185)
技术(19870)
(18813)
金融(18813)
业经(17868)
财经(17652)
经济研究(15927)
(15255)
问题(14016)
图书(13831)
(12485)
(12390)
技术经济(11656)
(11485)
商业(11447)
理论(10564)
统计(10563)
资源(10300)
共检索到339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馨培  隋晓冰  张彦玲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全面实施,我国同周边及世界各国在经贸文化领域的合作层次不断升级。我国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历史文化沉淀中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俗特色。随着新时代文化战略与国际高水平文化交流的推进,少数民族民俗的英译现象在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文章从赫哲族文化中传统服饰、民俗节日和文学典籍等英译本出发,以德国功能学派目的论为理论框架,探索目的论对龙江赫哲族文化外宣实践的指导意义,以期对赫哲族打造民俗文化品牌及文化传承外宣拓展新渠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田玉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高度普及,当前"互联网+"已经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有效的利用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与赫哲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相结合,需将赫哲文化和历史放入"互联网+"背景下进行研究以增强其适应性。赫哲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传承和弘扬必将依靠与互联网的结合对接,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董迪雯  
为对外传播中华民族特色文化,近年来,我国旅游业逐渐向文化旅游方向发展,因此,对于旅游文本的翻译必须贴合实际,且满足外国游客对中华文化的了解需求。文章通过访谈、实地考察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南岳特色旅游文本的翻译现状作出调查,对南岳特色旅游文本翻译的现存问题作出分析,然后提出了目的论视角下,遵循目的论三大原则对文本进行翻译的有效策略,从而提高南岳旅游文本翻译的质量,促进南岳旅游业的长期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淑艳  
冰雪体育教学是北方高校体育课程中一项比较特殊的教学内容,在多年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与特点,但是也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内容简单等问题。赫哲族是黑龙江境内的少数民族,在长时间的历史文化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有的冰雪文化。文章首先介绍了赫哲族体育教学的特点,接着分析了这种体育资源在冰雪类体育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最后重点提出了一些教学实践的策略。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吕丽贤  
语篇语言学中平行文本概念的引入为企业简介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比中英企业简介平行文本的异同,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梳理出科学的翻译企业简介的一系列方法,对提高企业简介的翻译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曾利沙  
汉英翻译不仅要求译者掌握好中、英两种语言 ,熟悉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还要求译者了解所译材料的文体特色 ,并根据不同的文本及其特定的翻译目的确立相应的翻译原则。本文就投资指南翻译的特殊性进行了论述 ,指出了目前一些投资指南汉译英的译文质量问题 ,提出了“表达准确、信息突出、简明易懂”的翻译原则。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楠  谭杰  
赫哲族是我国的六小民族之一,世代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流域。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富有"渔猎"特色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鱼皮文化更是其精粹。赫哲族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种类丰富的鱼类资源、历史悠久的渔业生产活动、勤劳智慧的创造力创造了多彩的鱼皮文化。鱼皮文化蕴含有巨大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在其传承过程中面临着渔业资源萎缩、传承保护意识淡薄、传承后继乏人、抢救工作滞后等困境,应积极采取增强鱼皮文化保护意识、积极扶植培养传承人及合理开发特色旅游业等措施保护和开发赫哲族鱼皮文化,从而使赫哲族鱼皮文化绽放勃勃生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淑玉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受生存环境的影响,长期过着渔猎生活,形成了捕捞文化、狩猎文化、采集文化和农耕文化为标志的经济文化。改革开放后,赫哲人的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赫哲族人赖以生存的经济文化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经济文化的变迁引发精神文化的变迁,从而导致民族文化的变迁危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洪伟  杨柏勤  
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六个较少的小民族之一,保护和发展赫哲族文化,从而使赫哲文化走入大众传播的视野,挖掘其最大的民族文化价值,从而升华赫哲族历史文化地位。文章以赫哲文化的特点开始,分析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赫哲族文化的必要性,探讨赫哲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实施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馨培  孙秀英  林青青  
随着新时代"振兴东北"的进程不断深化,旅游业逐渐扛起发展转型大旗,在推动龙江地区经济产业升级、外资及外来游客吸引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比拟的先导效用。文章旨在分析当前龙江赫哲族旅游文化产业的对外发展现状,特别是景区及旅游项目的文化外宣与对外文化活动对经济格局多元化的辅助意义,阐明赫哲风情民俗旅游在文化成果外译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生态发展意识统领下提出赫哲族景区文化项目英译效度的反思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佳雨  谭杰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文章以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为指导,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疏理赫哲族-满族-汉族在赫哲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影响的涵化关系,探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满、汉、赫高度重视团结合作、积极搭建共同发展平台、牢固树立共建共享观念等共同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丽丽  
文章围绕"一带一路"视域下,经过分析晋商文化外宣翻译的现状,需求,发现存在翻译文本不准确、译出语种单一,媒体融合度低、翻译文本缺口大、文化负载不足等特点,提出通过翻译策略的研究和对晋商文化外宣翻译工作给出具体建议,这两条有效途径来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些难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尤玉秀  
中西方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很多不同的翻译标准,其中"信达雅"和德国翻译目的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翻译理论。严复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是"达"的基本要求,"达"是"信"的提升,而"雅"是对"信"和"达"的升华。德国翻译目的论包括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目的法则是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它的适用具有普遍性,而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的适用则具有特殊性,是目的论的附属原则。"信达雅"中的"信"和翻译目的论中的"忠实法则""信达雅"中的"达"和翻译目的论中的"连贯法则"以及"信达雅"中的"雅"和翻译目的论中读者反映论均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正如  
汉语新词承载了一定的当代社会内涵和中国文化特色,己成为语言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在翻译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重新梳理翻译实例,总结出汉语新词英译应遵循的两个主要目的:一是让译文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使其更好地理解译文所传达的内容;二是使译文保留中国特色,传播特色中国文化。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策略。通过研究发现如果译者倾向于传播中国当今文化,文献型翻译策略可以从保留新词形式,内容或情景角度来实现宣传源语言文化特色的目的。但如果译者注重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就应采取工具型翻译策略。因此,作者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帆  谭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体现,其展现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对地方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我国"六小民族"之一的赫哲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内涵丰富、极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非遗项目开发的商业化、传承人缺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困境。文章在梳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著作权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探究依托立法,保护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