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53)
- 2023(6211)
- 2022(5452)
- 2021(4812)
- 2020(4150)
- 2019(9880)
- 2018(9792)
- 2017(19484)
- 2016(10948)
- 2015(12385)
- 2014(12833)
- 2013(13035)
- 2012(12469)
- 2011(11463)
- 2010(11506)
- 2009(10529)
- 2008(10565)
- 2007(9782)
- 2006(8376)
- 2005(7347)
- 学科
- 济(49640)
- 经济(49604)
- 管理(29781)
- 业(26357)
- 方法(25143)
- 数学(21642)
- 数学方法(21475)
- 企(19736)
- 企业(19736)
- 农(14112)
- 学(12937)
- 环境(12784)
- 财(10824)
- 中国(10647)
- 地方(9988)
- 农业(9656)
- 业经(9146)
- 贸(8982)
- 贸易(8982)
- 易(8687)
- 和(8508)
- 划(7491)
- 制(7271)
- 资源(7246)
- 理论(7111)
- 务(6628)
- 财务(6613)
- 财务管理(6591)
- 企业财务(6183)
- 银(6160)
- 机构
- 学院(166564)
- 大学(165583)
- 济(66294)
- 经济(64817)
- 管理(63116)
- 研究(56563)
- 理学(54065)
- 理学院(53405)
- 管理学(52453)
- 管理学院(52140)
- 中国(41907)
- 科学(37641)
- 京(35150)
- 农(32838)
- 所(29749)
- 财(29222)
- 业大(27688)
- 研究所(27328)
- 中心(26369)
- 农业(26174)
- 江(25470)
- 财经(23719)
- 范(23542)
- 师范(23308)
- 北京(22161)
- 经(21331)
- 经济学(20433)
- 州(20150)
- 院(20107)
- 师范大学(18811)
- 基金
- 项目(110304)
- 科学(85595)
- 基金(79308)
- 研究(77855)
- 家(70091)
- 国家(69560)
- 科学基金(58309)
- 社会(48323)
- 社会科(45771)
- 社会科学(45754)
- 省(44379)
- 基金项目(43272)
- 自然(38723)
- 自然科(37688)
- 自然科学(37675)
- 划(37300)
- 自然科学基金(36983)
- 教育(35220)
- 资助(32977)
- 编号(31475)
- 重点(25270)
- 发(25261)
- 成果(24437)
- 部(24189)
- 创(22023)
- 科研(21902)
- 课题(21545)
- 计划(21540)
- 创新(20704)
- 大学(20188)
共检索到234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承财 穆松林
旅游道路是影响旅游目的地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作为案例区,运用生命周期理论与物质流理论,构建旅游道路间接能耗与碳排放测度模型,运用自下而上法测度与分析1979~2010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旅游道路间接能耗与碳排放。结果表明:(1)我国不同等级公路的每功能单位年均间接能耗与碳排放量呈现明显等级差异,高速公路八车道最高(5751.04 GJ与693 t),五级公路最低(38.34 GJ与4.62 t)。(2)武陵源旅游道路在1979~1989年间旅游道路间接消耗各类能源与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年均增长率最高,分别均高于18.5%与18.63%,此后逐年下降,2005~2...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普
离岸岛屿目的地旅游交通能耗与排放的测算能更加清晰地反映旅游交通、乘飞机旅行造成的环境影响。国内现有的旅游业能耗与排放的测算几乎都使用的是国外5年甚至10年前的经验参数。文章采用自下而上法,最大限度地使用符合我国实际的各种交通方式能耗及排放强度的关键参数,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细化旅游交通组织,较为准确地测算了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首府海口市2011年旅游交通的能源消耗与CO2排放量。结果表明,2011年海口市旅游交通能耗为27.40PJ(皮焦,1皮焦等于1015焦),占当年全市总能耗的22.10%;旅游交通C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广梅
旅游社交平台在国内旅游目的地营销组合中的价值已经初步展现,而如何粘住旅游者并激发他们故地重游成为其运作机制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旅游者点评的商业价值体现,旅游社交平台的国内运作模式与国外成熟模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此首先探讨了旅游目的地社交营销的发展现状及其现实定位,其次明确了旅游者点评在旅游社交平台"用户生成内容"机制中的重要地位,最后重点分析了当前国内旅游目的地社交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姚艳虹 罗焱
本文借鉴消费者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构建了一个旅游目的地选择的TPB模型,并对各层次构成要素的作用进行分析,试图通过模型研究揭示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心理及行为特征。本文认为,意向、情境、旅游群体是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基本影响要素,而态度、主观规则和主观感知对意向产生重要影响;目的地形象、旅游经历、动机等9个因素是最直接的影响要素。
关键词:
旅游者 目的地选择 影响因素 TPB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宏霞 罗芬 向晶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行前形象认知是影响其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旅游者信息涉入的差异对其旅游目的地行前形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以旅游信息传播为视角,采用便利抽样方式对408名旅游者仅从旅行社和既从旅行社又从互联网来获取行前旅游目的地信息涉入差异进行调查,探讨旅游者感知的旅游目的地行前形象与旅游信息涉入来源、信息涉入程度和个人互联网体验能力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当旅游者在行前同时从旅行社和互联网两种途径获得旅游目的地形象信息,与单一从旅行社获取目的地信息相比,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行前形象感知更差,但是这种感知效果会随着旅游者的互联网体验和旅游者信息收集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得到改善,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圆刚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拥有的价值观和原先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出旅游的农村居民人数逐年增多,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然而却没有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受到诸多方面的因素限制。文章基于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因素,针对目的地选择方案偏好,确定群体专家的权重,提出关于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的群决策方法,通过对区间数向量内积的定义,对于专家评判的差异度和相似度进行计算,确定专家的权重,对最小化偏差的目标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对综合属性值进行排序得出结果。
关键词:
区间型 群体决策 农民旅游 目的地 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房建磊 赵希勇
基于根据重点国有林区2010—2017年旅游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技术分析旅游资源质量、基础设施条件、资源投入、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区参与这5个因素对重点国有林区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区之间旅游产业规模和带来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差异;基础设施条件和资源投入因素对各林区旅游目的地建设正向影响显著;旅游资源质量因素的影响较小;影响不同林区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关键要素差异较大。最后,提出提升目的地设施服务和资源投入质量;拓宽社区参与渠道;加快引进科技与文创人才等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红贤 游细斌 白伟杉 黄瑛
将目的地接待的游客量和目的地与客源地的距离结合起来,采用空间交互模型测算目的地旅游吸引力,以浙江省为案例,测算不同城市的旅游吸引力。结果表明:旅游吸引力与接待游客量成显著的正比关系,游客量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其旅游吸引力越大;在接待游客量相当的情况下,能够吸引更多远距离游客的目的地,其旅游吸引力越大。浙江省旅游吸引力呈现"镶嵌式圈层结构"的空间分异规律。该圈层以杭州市为中心,形成了Ⅰ级旅游吸引力区域;在杭州市外围,由湖州市、嘉兴市、宁波市、台州市和丽水市形成了圈层结构的第Ⅱ级旅游吸引力区域;在第二圈层的外围,由舟山市、温州市形成了圈层结构的第Ⅲ级;在第一圈层和第二圈层的南部地区,由衢州市和金华市组成的区域形成了镶嵌式的旅游吸引力第Ⅲ级区域。目的地旅游吸引力的强弱与旅游吸引物的等级、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数量及质量等高度相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袁宇杰
文章运用投入产出法核算了中国旅游间接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结果发现:与煤炭类能源、二次能源比较,石油与天然气类能源受旅游消费间接诱发的影响更明显;2007年,中国旅游间接碳排放为44.41MtC,占终端能源间接消耗碳排放总量的2.93%,其市场构成是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分别占50.05%、20.63%与29.32%,其部门构成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讯业占44.72%,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占34.55%,其他服务业占20.73%;城镇居民国内旅游间接碳排放的最大碳源是电力,并且其部
关键词:
投入产出法 旅游 能源消耗 碳排放 中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文 何桂培
本文以全国范围内的23个旅游目的地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一手数据资料,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其差异,得出了六大旅游影响感知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正面感知普遍占主导地位;个人内在因素是导致感知差异的主要因素;旅游目的地居民大致可分为三类:具有大局观的积极支持者、矛盾的理性支持者和关注自我的积极支持者。
关键词:
居民 旅游影响 感知 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曲颖 李天元
随着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目的地定位的重要性变得格外突出。然而,当前国内外关于目的地定位的系统研究还很有限,特别是这一研究分支表现出对旅游者非功用性消费需求关注不足、滞后于最新旅游需求发展态势的局限。鉴于此,文章构建并实际阐释了一个以目的地品牌个性为核心定位分析指标的目的地非功用性定位模型。阐释案例为大连作为一个海滨城市目的地在国内消遣旅游市场上相对于其北方4个紧密竞争对手的定位分析。调研工具为自填式问卷,其中的海滨城市目的地品牌个性量表通过实施文献回顾法、经验调查法和预测试加以确定。通过采用探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鲍黎丝
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关系着旅游目的地能否在良好的状态下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而影响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利益,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自然状态下各个阶段不可避免出现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及延长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对策。
关键词:
耗散结构 熵 旅游目的地 生命周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丹萍
策划摄影节、摄影赛事已成为众多旅游接待地感兴趣的营销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尚没有针对“赛事主办方 (发起人 )、协办方与参赛人、普通游客之间的诉求是否一致 ?实际结果如何 ?举办此类赛事是否真正有助于目的地形象建立和营销 ?”等问题进行节事旅游产品策划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实际上 ,在旅游地摄影比赛中 ,摄影者 (游客 )、信息(图片 )、传播媒介 (广播、电视、互联网、私人社交圈 )、公众(潜在游客 )等各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实质上构成一个典型的传播过程。本文即以某旅游地摄影比赛为例 ,以传播学的视角 ,通过定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Alastair Morrison 邵隽 陈映臻
为进一步提高本刊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本栏目2013年起进行了全新改版,特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本栏目的特邀责任编辑,由这些特邀责任编辑约请各自领域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任春
作为一个多因素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其整合营销传播就是把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推向消费者,以满足消费者和目的地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建立长期的相互信任的关系。一个良好的整合营销传播的实施模型是有效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的思考基础,利用整合营销传播模式使目的地建立起独特的、有吸引力的整体形象,同时又可实现旅游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