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0)
2023(6689)
2022(6058)
2021(5459)
2020(4941)
2019(11587)
2018(11363)
2017(22264)
2016(12513)
2015(14102)
2014(14427)
2013(14430)
2012(13681)
2011(12476)
2010(12612)
2009(11862)
2008(11896)
2007(10938)
2006(9418)
2005(8261)
作者
(39167)
(33063)
(32975)
(31363)
(20624)
(16034)
(15115)
(13033)
(12036)
(11758)
(11250)
(11118)
(10729)
(10553)
(10266)
(10262)
(10241)
(9691)
(9632)
(9516)
(8413)
(8090)
(8006)
(7572)
(7505)
(7424)
(7390)
(7282)
(6778)
(6749)
学科
(54480)
经济(54437)
(30418)
管理(30250)
方法(29036)
数学(25123)
数学方法(24913)
(23070)
企业(23070)
(15624)
(12877)
(12152)
中国(11584)
农业(10699)
地方(10610)
业经(10560)
(10198)
贸易(10198)
(9860)
理论(8533)
(8104)
环境(8003)
(7851)
(7607)
财务(7594)
财务管理(7571)
企业财务(7119)
(6714)
银行(6676)
(6429)
机构
学院(188202)
大学(187725)
(73256)
经济(71612)
管理(70386)
研究(63823)
理学(60728)
理学院(59948)
管理学(58794)
管理学院(58435)
中国(46555)
科学(43310)
(39822)
(39598)
(33948)
业大(32854)
(32274)
农业(31775)
研究所(31315)
中心(29607)
(28935)
(26677)
师范(26372)
财经(26303)
北京(24764)
(23686)
(22681)
经济学(22415)
(22265)
农业大学(21357)
基金
项目(126188)
科学(97768)
基金(90691)
研究(87572)
(80619)
国家(79971)
科学基金(66954)
社会(54398)
社会科(51536)
社会科学(51515)
(50870)
基金项目(49383)
自然(44830)
自然科(43703)
自然科学(43687)
自然科学基金(42948)
(42726)
教育(40494)
资助(37819)
编号(35290)
重点(28810)
成果(28020)
(27936)
(27584)
(25406)
科研(25001)
计划(24954)
课题(24371)
创新(23804)
大学(23183)
期刊
(78414)
经济(78414)
研究(47915)
(35007)
学报(34505)
中国(32971)
科学(30976)
(24956)
大学(24788)
农业(23756)
学学(23585)
管理(20691)
教育(16344)
技术(14878)
业经(13707)
(12934)
金融(12934)
(12920)
财经(12479)
经济研究(12072)
问题(11245)
(10720)
(10324)
资源(10037)
技术经济(9517)
(9492)
统计(9460)
商业(9035)
业大(8870)
(8516)
共检索到264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红贤  游细斌  白伟杉  黄瑛  
将目的地接待的游客量和目的地与客源地的距离结合起来,采用空间交互模型测算目的地旅游吸引力,以浙江省为案例,测算不同城市的旅游吸引力。结果表明:旅游吸引力与接待游客量成显著的正比关系,游客量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其旅游吸引力越大;在接待游客量相当的情况下,能够吸引更多远距离游客的目的地,其旅游吸引力越大。浙江省旅游吸引力呈现"镶嵌式圈层结构"的空间分异规律。该圈层以杭州市为中心,形成了Ⅰ级旅游吸引力区域;在杭州市外围,由湖州市、嘉兴市、宁波市、台州市和丽水市形成了圈层结构的第Ⅱ级旅游吸引力区域;在第二圈层的外围,由舟山市、温州市形成了圈层结构的第Ⅲ级;在第一圈层和第二圈层的南部地区,由衢州市和金华市组成的区域形成了镶嵌式的旅游吸引力第Ⅲ级区域。目的地旅游吸引力的强弱与旅游吸引物的等级、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数量及质量等高度相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国琴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可能影响海岛型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27个指标,并以浙江海岛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因子分析把这些指标综合成了六大因子,即海岛自然旅游资源、海岛人文旅游资源、海岛旅游形象认知、海岛旅游产品、海岛旅游设施及海岛旅游区可进入性。依据这些变量因素,结合浙江海岛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浙江省海岛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艳  厉新建  
文章提出了旅游吸引力三层次和目的地发展创新的三阶段假说,并以此为全文论证的逻辑起点,认为旅游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种“制度创新”是地区发展旅游经济竞争的必然结果,目的地旅游发展应该从旅游产业的概念回归到旅游经济的层面上来,对于目的地旅游吸引物资源也应该完成从资源性管理向资产性管理的跳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意峰  保继刚  丁培毅  
关于旅游经历对旅游者目的地感知的影响,现有的研究文献从感知形象和感知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尚未出现从目的地感知吸引力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目的地的初游者和重游者代表着两类具有不同旅游经历的目的地游客,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二者对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感知及其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地感知吸引力包含了整体环境吸引和观光体验吸引两个维度,重游者在整体环境吸引上的感知显著高于初游者,二者在观光体验吸引的感知上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伟伟  林迎星  
基于S-O-R理论模型,本研究构建并且实证分析了摄影美学、环境美学、视觉感知和旅游目的地选择意向这些因素的关系模型。研究将眼球追踪方法和问卷调查方法相结合,采集30个被试者样本。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摄影图片比建筑环境摄影图片具有更高的视觉吸引力和积极的审美情绪,同时专业美学摄影图片比业余美学摄影图片具有更高的视觉吸引力和积极的审美情绪。游客的视觉吸引力和审美情绪对其目的地选择意向具有正向的影响。本文不仅扩展了目的地形象的美学在影响游客吸引力和审美情绪中的作用,而且以新颖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现有旅游领域中的视觉美学研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谌贻庆  毛小明  甘筱青  
本文认为,旅游吸引力的本质是旅游资源子系统与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之间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中,并不只存在旅游吸引力,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作用力,在这些作用力中,有一些推动旅游的实现,另一些阻碍旅游的实现。根据对旅游吸引力和其他作用力的分析,本文建立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最大可能旅游吸引量的理论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游富相  吴三忙  
旅游吸引力分析在旅游学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旅游吸引力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制定旅游营销策略和有针对性的开展旅游营销活动。本文在回顾已有旅游吸引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型旅游吸引力分析方法,即通过对某旅游资源介绍网站的访问者的IP地址进行测定和统计,计算出某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情况。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岩英  
旅游地的吸引力是一种结构性的吸引力 ,它由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服务吸引力、旅游环境吸引力等要素共同构成 ,这一结构系统中的吸引力要素存在演化逻辑上的差异。从形成过程看 ,旅游地吸引力系统要经历运作结构形成、运作结构被感知、结构形象树立和结构吸引力定型等基本阶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骏  古风  卢凤萍  
人居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资源系统观的具体体现。基于人居环境资源视角研究城市旅游吸引力,是保持和发展城市"人居环境"优势,并将其转换为现实旅游竞争力,从而彰显城市特色,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扩展资源开发视野,开展相关研究的新角度。优秀的人居环境应坚守以人为本、天人和谐的理念,彰显出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和对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心向,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从这一角度出发,城市旅游的开展也应该以人为本,进行整体论上的思考。通过量化研究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人与人的和谐程度、人与社会的和谐程度不仅是人居环境资源水平的体现,与城市旅游的吸引力也呈显著性正相关,因此可从自然环境治理、民众教育以及目的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欣  
资源吸引力是旅游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了解旅游景区资源吸引力状况对景区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景区的长期发展。以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和IPA分析方法,研究著名旅游目的地——海南的总体旅游景区资源吸引力和分类型旅游景区资源吸引力状况。结果表明:海南旅游景区资源吸引力中游客的实际感知程度均低于游客认为的重要性,且存在显著性差异;自然风光是游客相对满意之处,景区知名度建设需要加强。因此,在旅游消费升级背景下,应从加强旅游景区建设的角度提升景区知名度;从细节入手,增加旅游景区的旅游舒适度;通过"旅游+"战略丰富景区文化元素,建设差异化景区文化并增加文化交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瑞  
采用网络调查法,通过与三组城市对比,得出公众对宁波商业经济感知度比较高,经济因素对宁波城市形象认知贡献度大,宁波在长三角第二梯次城市和我国东部滨海城市中,城市旅游吸引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又通过对宁波各类景区产品的公众认知分析,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前述结论。因此提出了重视探亲访友目标市场、多元化开发传统文化景区、整合开发品牌产品以提升城市形象魅力和旅游吸引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圆刚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拥有的价值观和原先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出旅游的农村居民人数逐年增多,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然而却没有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受到诸多方面的因素限制。文章基于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因素,针对目的地选择方案偏好,确定群体专家的权重,提出关于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的群决策方法,通过对区间数向量内积的定义,对于专家评判的差异度和相似度进行计算,确定专家的权重,对最小化偏差的目标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对综合属性值进行排序得出结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梅良  钟志平  
旅游产业已经作为南岳支柱产业点而迅速发展,要科学地、客观地定位南岳的旅游业现状,就必须对其吸引力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综合评价,其评价结果可作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南岳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据,同时从宏观上把握南岳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并进一步发掘其"注意力资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申跃  孟芊  
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留学选择的角度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由学校教育、社会声望、地区特点和文化氛围构成的大学吸引力四因子模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安禧  黄福才  杨晶  孙雪飞  王纯阳  
随着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市场竞争加剧,如何吸引旅游者重游成为旅游业界和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厦门市为例实证研究了目的地形象对感知吸引力及重游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情感形象、总体形象以及认知形象中的目的地品牌、自然和文化维度对感知吸引力有显著正向影响;(2)情感形象、总体形象以及认知形象中的目的地品牌、自然和文化维度通过感知吸引力对重游意向产生间接影响;(3)认知形象中的接待环境维度对感知吸引力没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重游意向有显著直接正向影响;(4)目的地品牌、情感形象、总体形象对感知吸引力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