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6)
2023(10756)
2022(9738)
2021(9278)
2020(7734)
2019(18251)
2018(18190)
2017(35063)
2016(19326)
2015(21694)
2014(21735)
2013(21448)
2012(19816)
2011(17625)
2010(17348)
2009(15641)
2008(14819)
2007(12497)
2006(10956)
2005(9174)
作者
(54428)
(45210)
(44721)
(42572)
(28975)
(21821)
(20404)
(17815)
(17361)
(16072)
(15977)
(15000)
(14457)
(14178)
(13914)
(13646)
(13528)
(13355)
(13106)
(12951)
(11228)
(10895)
(10739)
(10393)
(10133)
(10055)
(10021)
(10000)
(9078)
(9023)
学科
(74103)
经济(74018)
管理(51163)
(48053)
(38668)
企业(38668)
方法(34761)
数学(29551)
数学方法(29221)
(21291)
地方(19209)
(17925)
中国(17551)
(17045)
业经(16400)
农业(14823)
理论(12873)
环境(12403)
(12122)
贸易(12115)
(12104)
(11626)
(11560)
技术(10975)
(10113)
财务(10048)
财务管理(10031)
(9855)
教育(9743)
企业财务(9401)
机构
大学(263161)
学院(262989)
管理(107903)
(95953)
理学(93963)
经济(93595)
理学院(92835)
管理学(91249)
管理学院(90780)
研究(86219)
中国(62572)
科学(57283)
(57147)
(42797)
(42780)
(42367)
业大(41568)
(41537)
中心(39657)
研究所(39586)
(37678)
师范(37348)
北京(35433)
财经(34580)
农业(33498)
(32079)
(31620)
(31323)
师范大学(30430)
技术(27612)
基金
项目(188822)
科学(147628)
研究(137756)
基金(135542)
(118040)
国家(117043)
科学基金(100691)
社会(84313)
社会科(79638)
社会科学(79614)
(75011)
基金项目(74206)
自然(67425)
自然科(65724)
自然科学(65712)
自然科学基金(64478)
(62538)
教育(62234)
编号(57647)
资助(55289)
成果(45225)
重点(41701)
(40503)
(40284)
课题(38843)
(38623)
科研(36079)
创新(35927)
大学(34655)
项目编号(34645)
期刊
(105123)
经济(105123)
研究(72391)
中国(46641)
学报(42053)
科学(39841)
(37792)
管理(36156)
大学(31034)
(30089)
教育(29060)
学学(28933)
农业(26751)
技术(22088)
业经(18846)
(18069)
金融(18069)
图书(17061)
经济研究(15345)
资源(15219)
财经(15005)
问题(13882)
(13576)
科技(13279)
理论(13140)
(12611)
实践(12396)
(12396)
(11969)
现代(11844)
共检索到371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薛宝琪  刘长运  范红艳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感知态度因旅游发展阶段不同而不同。以丹江口水库南部东岸及南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核心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居民潜在旅游影响感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居民对潜在旅游影响的一般感知态度,并就居民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潜在旅游影响感知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探索,揭示了不同居民群体对研究区旅游开发潜在影响的感知态度差异,为研究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成  李飞  
本文以迁移到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滩桥镇的丹江水库移民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移民的迁移意愿进行描述性分析。最终发现:移民对水库建设持肯定态度,但迁移愿意不高;认识到迁移的各种风险,主要希望政府解决;普遍认为补偿应高于实际经济损失,偏好就地后靠集中安置;对补偿标准和政策落实的满意度偏低,对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满意度较高。由此,移民的迁移态度与转型背景下更加注重个人主义价值观有关,政策设计应兼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均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洪波  洪为善  
水库泥沙淤积量的预报,对水库合理调度,使其发挥应有的综合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高斯——牛顿下降法,对水库泥沙淤积量W(t)的非线性拟合进行了探讨,并以丹江口水库泥沙淤积量W(t)预测为例,依据汉江几十年的实测统计资料,阐述了基于MATLAB的高斯——牛顿法非线性拟合的方法和步骤。从本文提出的丹江口水库的库淤积量非线性拟合的实际算法可以看出,用所得非线性拟合函数来预测的结果与实测的结果非常接近,这说明本文的分析研究结果提出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曹庭珠  杨朝兴  
从分析丹江口水库的外部性对云南省淅川县的直接影响,概述了库区林业建设的初步成效,在查找判断了库区林业及环境的主要问题后,阐述了库区林业发展的需求导向,即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和增加库区居民收入。围绕林业发展的需求导向,提出了库区林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建设重点等举措。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庭珠  杨朝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保证水质达标是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这对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库区的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河南省淅川县辖丹江口库区为例,研究丹江口库区的生态安全,从库区生态安全的状况出发,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了实现库区生态安全的建设内容和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国宾  刘轶  邹响林  邹振华  蔡涛  
随着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汉江径流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江生态系统的健康。为分析人类活动对汉江径流特性的影响,以白河、皇庄和仙桃3个水文站为研究对象,以丹江口水库关闸蓄水时间划分研究时段,利用3站1955~2006年的日流量资料对比分析了研究时段内汉江中下游年、汛期、非汛期、月及日径流量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的运行对其下游的年径流特性无明显影响,而对汛期、非汛期、日径流量和径流年内分配有显著的影响,汛期径流量所占比例显著减少,非汛期径流量所占比例显著增加,径流量年内分配过程均匀化,中小量级日流量出现频次增加,大量级日流量出现频次减少,但影响随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方方  黄薇  
基于黄家港水文站1954~2000年的日径流量资料,以1967年为节点,将47年水文序列划分为节点前的"近自然状态河流"和节点后的"人工干扰状态河流"两种水文情势。采用Richter提出的变动范围法,基于包含32个水文参数的水文改变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了黄家港水文站1967年前后水文情势的变化。根据分析,把1967年之前的各个水文参数的第1至第3四分位数间的数值范围设为管理目标。进一步分析了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汉江中下游生态水文的影响。结果表明,1967年以后,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较为显著:极大地改变了径流的年内分配,使流量过程均化,使极值流量出现日期提前、历时缩短等等。在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欣贝  彭涛  由星莹  刘伯娟  董晓华  郭家力  林青霞  刘冀  王高旭  
开展水库径流调节作用下水文干旱演变研究对于干旱监测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56~2020年汉江中游黄家港和皇庄2个水文站逐月实测径流资料,选用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对丹江口水库运行前后水文干旱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基于Copula函数评估水文干旱特征变量联合概率和重现期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丹江口水库蓄水前相比,蓄水后2个站冬季旱情明显趋缓,而夏秋季干旱略有加重,其中黄家港站表现尤为明显;(2)蓄水后黄家港站轻旱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而皇庄站轻旱略有增加,但2个站的中、重和特旱事件发生频率均显著减少;(3)就干旱历时和烈度平均值而言,蓄水后黄家港站有所增加,皇庄站则略有减少。从烈度峰值平均值来看,蓄水后2个站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在给定某一重现期下,蓄水后2个站干旱特征变量的联合重现期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而同现重现期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5)在来水偏枯年份,丹江口水库加大下泄流量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汉江中下游冬春季旱情,但汛末蓄水减少了下游河道径流量,则有可能会加重旱情。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熊满堂  王普泽  叶少文  虞功亮  苑晶  刘家寿  张堂林  
为了解丹江口水库在完成高位水蓄水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动态特征,于2017年5月、8月、11月对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其鱼产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共记录浮游植物7门114种属(包含变种),以绿藻门种类最多(65种);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为7.71×10~6 ind/L,平均生物量为3.37 mg/L;绿藻、蓝藻及隐藻门藻类密度合计占比达86.31%,且均超过硅藻门藻类(占比13.50%);浮游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N)都主要分布在1~2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N)主要介于0.4~0.7之间,平均值依次为1.35、1.78、0.58;据估算,浮游植物所能提供的鱼产力为101.1 kg/hm~2。相似性分析(ANOSIM)、多元置换方差分析(PERMANOVA)及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表明,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且基本都是由优势种丰度的变化引起的;空间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库区间具有一定的同质化趋势。对比以往的研究发现,目前丹江口水库库区藻类密度与生物量有所增加;硅藻占比明显下降,蓝藻门、绿藻门藻类已成为库区主要种类;多样性指数处于较低水平,群落结构较为简单,稳定性不高。本研究结果为丹江口水库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优化及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显强  杨文俊  尹炜  金峰  叶闽  
生态修复是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与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重要手段。为了改善丹江口水库生态环境,保障大坝加高后水库水质安全,分析了库区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负荷来源,结果发现点源污染得到逐步控制后,面源污染上升为丹江口库区的主要污染来源,氮磷等营养盐的输入和聚积是水质恶化和生态受损的重要原因,极大威胁到库区长期可持续安全供水。在丹江口大坝加高和调度运行情景下,以氮、磷削减和水体富营养化控制为目标,介绍了岸边带、人工湿地、植物浮床、沉水植物恢复、水生动植物联合系统、前置库等主要生态修复技术的污染净化原理和水体修复性能,总结和比较了这些修复方法的技术特征、适用范围和管理要求,探讨了适合丹江口水库环境特征的生态修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魁浩  袁弘任  徐葆华  李自勇  
采用丹江口水库 1987~ 1996年间的水环境常规监测资料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丹江口水库不同区域水环境要素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分析表明 :丹江口水库目前水质良好 ,大多数情况下能满足地面水一类水质标准要求 :库区不同断面水体水质要素及污染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 6个主导因子表达。同一主导因子不同断面标识因子的差异反映了库区不同区域水质分布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环境过程 ;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因素是上游随降水产生的面源污染、库周点源排放、水体自净以及气候因素 ,不同断面水质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川  张玉龙  许秀贞  张全发  
位于湖北和河南两省交界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库的水域变化监测与评估,对保障水库调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收集了2002~2011年47幅Landsat TM/ETM和HJ-1A/B卫星遥感影像,采用基于阈值分割的归一化水体指数法(NDWI)提取了过去10a的水库水域动态信息。结果表明:水库各月份平均水域面积从12月至次年3月,呈现下降趋势,而从3月到12月,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最小水域面积出现在3月份,最大水域面积出现在12月份;由于受上游明显季节性降雨及水库运行管理的影响,丹江口水库丰水期(7月~次年1月)水域面积较枯水期(2月~6月)波动更为明显。而四季之中,春夏季节水库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海  殷杰  陈晶  陈晓玲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库水域面积的动态变化研究,对保障调水有重要意义。针对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变化较快、短期波动明显,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稳定调水有较大影响的问题,采用2000年3月~2015年10月逐月遥感影像,基于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提取水体,研究了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近16 a来月际平均水域面积均超过400 km2,2~7月份为枯水期,8月份~翌年1月份为丰水期。按季节来看,夏季至秋季水库水域面积呈增大趋势,冬季至次年春季水库水域面积呈减小趋势,同时水库水域在秋季波动最为剧烈,冬季较为平缓。自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受大坝...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明勇  党海山  谭淑端  陈正洪  张全发  
降雨侵蚀力(R)指数是估算土壤侵蚀量的一个基本因子,但如何利用气象站常规降雨统计资料估算R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利用湖北丹江口水库库区4个观测站(丹江口、十堰、郧县、郧西)的多年逐日降雨资料,通过比较分析多个经验模型对该地区的降雨侵蚀力的计算结果,优选出了表现最佳的估算模型,并用其计算结果分析了库区年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湖北丹江口库区丹江、郧西、十堰、郧县的年均降雨侵蚀力分别为3331.94、3272.40、3501.21、3187.94 MJ.mm/hm2.h.a,4个测站的均值为3 323.37MJ.mm/hm2.h.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与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布类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珍  张利平  秦琳琳  杨艳蓉  段尧彬  
选取汉江中上游流域作为研究区域,根据丹江口水库1969~2008年日入库流量资料和IPCC第4次评估报告多模式数据结果,分别采用广义极值分布(GEV)模型和广义帕累托分布(GPD)模型拟合流域1d最大洪量和3d最大洪量系列,遴选出描述流域1d最大洪量和3d最大洪量分布规律的最优概率模型,推算了其重现期对应的设计值,并分析了该流域极端洪水事件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响应情况。结果显示:汉江中上游流域1d最大洪量和3d最大洪量系列符合广义极值分布和广义帕累托分布,相同重现期下广义极值分布预估的极值比广义帕累托分布预估值略有偏大;未来气候变化各情景下,用广义帕累托分布所拟合的汉江中上游流域1d最大洪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