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7)
2023(5174)
2022(4401)
2021(4253)
2020(3566)
2019(8158)
2018(8149)
2017(15098)
2016(8426)
2015(9448)
2014(8940)
2013(8851)
2012(8226)
2011(7261)
2010(7077)
2009(6294)
2008(6021)
2007(4943)
2006(4497)
2005(3690)
作者
(24182)
(20520)
(20257)
(19191)
(12833)
(10117)
(9078)
(7953)
(7713)
(7228)
(7156)
(6941)
(6790)
(6321)
(6288)
(6276)
(6169)
(6003)
(5904)
(5857)
(5168)
(4911)
(4761)
(4753)
(4691)
(4524)
(4467)
(4448)
(4291)
(4209)
学科
(28541)
经济(28517)
(16397)
管理(16238)
方法(11366)
(11079)
企业(11079)
(10829)
(9569)
地方(9331)
数学(8724)
数学方法(8595)
农业(8219)
中国(6602)
业经(6505)
(6267)
土地(5672)
环境(5355)
理论(5317)
(4562)
(4437)
资源(4319)
(4149)
贸易(4144)
(3929)
地方经济(3896)
(3718)
(3570)
(3502)
生态(3381)
机构
学院(110565)
大学(108916)
研究(40720)
管理(38911)
(35379)
经济(34368)
理学(33527)
理学院(32936)
管理学(32158)
管理学院(31948)
中国(30025)
科学(29953)
(24108)
(23583)
(21186)
研究所(19773)
业大(19378)
中心(19174)
(18937)
师范(18716)
农业(18659)
(17434)
(17000)
(15537)
师范大学(15431)
北京(14785)
(14085)
(13793)
财经(13363)
科学院(12824)
基金
项目(80996)
科学(63845)
基金(58922)
研究(55671)
(53569)
国家(53120)
科学基金(44642)
社会(33707)
基金项目(33135)
(32743)
社会科(31775)
社会科学(31769)
自然(31561)
自然科(30696)
自然科学(30693)
自然科学基金(30100)
(28175)
教育(24607)
资助(22758)
编号(22307)
重点(18772)
(18453)
成果(17162)
计划(16607)
(16566)
(16130)
科研(15984)
课题(15612)
创新(15157)
科技(14321)
期刊
(40701)
经济(40701)
研究(28237)
中国(21930)
学报(21793)
(21381)
科学(21138)
大学(15271)
农业(14611)
学学(14379)
(12615)
管理(11074)
教育(10285)
资源(9537)
(8216)
业经(7705)
(7442)
技术(7206)
(6515)
(6454)
旅游(6454)
(6454)
(6404)
金融(6404)
(5887)
问题(5853)
业大(5824)
图书(5739)
林业(5657)
科技(5605)
共检索到159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董引引  曲颖  
目的地依恋的动态演化在旅游营销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海南岛为案例地,引入时间轴,借鉴认知网络模型和选择性注意机制,重点探讨随着旅游经历的积累,游客个体身份从初游者向重游者转变的过程中,其目的地依恋情感记忆网络的动态表征规律。结果表明:(1)依恋记忆网络密度和网络效率不断增强,小世界特征凸显,网络发育逐渐成熟;(2)海洋风光是永恒的主题,旅游宣传作用(如影视宣传)呈衰弱之势,而社会文化(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在重游阶段得到发掘,具身实践(社交活动)和精神情绪(逃逸遁隐)载体在网络中的中介作用呈强化之势;(3)关键性网络路径具有继承、断裂性并存和极化效应减弱等复杂的特征;(4)在同一社团内部元素间和不同社团间均存在不同程度“调整“”重构”“合并”等变化。自然景观抱团联动不断地向人文景观跨越,并兼容具身实践社团,最终实现旅游情景依附。研究丰富了时间框架下对目的地依恋动态表征的理论支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普  葛全胜  齐晓波  王凯  
独特的气候条件是滨海旅游目的地优势之一,气候要素对旅游决策、旅游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海南这一典型滨海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引力模型的、整合经济因素和日照时数、温度、降水、海岸线长度等非经济因素的旅游需求模型,着重分析气候因素对赴琼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日照时数、降水对旅游需求有明显影响,但显著性水平低于经济因素。夏季,温度对赴琼旅游需求有正向作用,影响仅次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日照时数负作用于旅游需求,其影响占到了第三的位置;冬季温度和日照时数对旅游需求影响不显著,可能和游客先验的"海南无冬季"印象有关。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曲颖  董引引  
本文基于海南营销战略需从"交易型"向"关系型"转变的现实背景,针对性选择重游目标市场,从供需主体的心理认知网络视角出发,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思想,对海南"官方投射形象—游客目的地依恋"网络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度表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投射网络的联接密度和网络效率均低于依恋网络,投射网络的整体态势具有脆弱性;(2)核心类元素在投射和依恋网络中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依恋记忆中被率先激活的元素(美食、气候天象、旅游设施和生活方式)不被官方所重视,而官方所重点投射的民俗文化、服务质量、户外游憩、免税购物却并未被依恋游客所同等认可;(3)依恋网络中海洋风光—美食和海洋风光—旅游设施的组合被游客所偏好,而投射网络中海洋风光—民俗文化和海洋风光—户外游憩组合间的联系最为紧密;(4)依恋子群规模较小,以核心元素和重点元素为主,而投射子群冗长,构成元素复杂多样,极化效应却不显著。研究证实交易型营销策略下的官方投射在吸引依恋型重游客方面的失控和低效率,并为DMO关系型营销策略的调整和重游市场的维护提供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曲颖  周曦  
"记忆"效应和"说服"效应是口号设计的两大核心诉求,但当前研究多基于其中某单一视角来确立口号指导原则。为探究这一做法的科学性,本文以国内海滨旅游目的地口号为素材,关注八条重要口号特点,探究这些特点(整体上和品牌熟悉调节下)在"记忆"效应(口号识别)和"说服"效应(目的地访问意愿)上的表现情况。研究发现:整体上,"使用修饰性词语"和"包含目的地名称"兼具记忆和说服的双驱动功效;但"品牌熟悉"显著调节了诸多口号特点的作用效度以及这两个变量的双驱动功效。研究得到的重要启示包括:当前学界对口号的单一效应研究范式及相关口号特点效应的认识存在缺陷;熟悉和不熟悉品牌的口号在实现设计的双驱动功效上形成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小君  林晓言  
基于不同地理特征将海岛分为远岸岛、陆连岛和近岸岛,分析了不同类型海岛的资源特征,探讨了海岛旅游交通的设计理念,实例分析了国际上著名的度假海岛的旅游交通模式,提出了适合海南岛资源特征的近岸岛旅游交通模式,以促进海南岛旅游交通模式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窦璐  
本文以养老旅游者安全感知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养老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情感凝聚对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模型;并以哈尔滨赴海南的养老旅游者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养老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情感凝聚的3个维度均显著地正向影响养老旅游者安全感知,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养老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情感亲密性、养老旅游者感知的受欢迎程度、养老旅游者对目的地居民的认同感;养老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情感凝聚通过养老旅游者安全感知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重游意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金悦  胡涛  冯学钢  
为了探究初游者与重游者时空行为差异,通过对海南省旅游者的调查获得基础数据,采用概率统计、聚类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系统比对了初游者和重游者时空行为特征。结果表明:初游者与重游者在时间行为、空间行为、时空行为模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初游者停留时间比重游者短,各景点游玩时间逐渐递减,而重游者各景点游玩时间基本一致;初游者空间到访范围小,景点到访率高,集聚程度高,重游者空间到访范围广,景点到访率低,分散程度高;初游者时空行为模式较为单一,而重游者时空行为模式更具多样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海波  汤腊梅  许春晓  
本文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发现重游者的重游动机有场所依恋、私人事务、差旅活动、寻求新奇和满意经历等5个;基于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场所依恋型、私人事务型、寻求新奇型和差旅活动型等4种类型。各类型重游者在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以及部分历时行为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场所依恋型与私人事务型重游者在期望比和各时段重游意愿上均显著高于寻求新奇型和差旅活动型;场所依恋型的总体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寻求新奇型和差旅活动型。相比其上次到访,各类型重游者在人均和六要素花费、停留时间以及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春晓  成锦  
旅游目的地市场细分方法改进是意义巨大的基础性工作。旅游体验记忆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与旅游市场多元化演进趋势密切关联,基于旅游目的地体验记忆细分市场,十分贴近旅游市场的真切状态。提炼旅游体验记忆要素,构建旅游体验记忆模型,计算旅游体验记忆要素的权重,使用基于复杂网络的图谱分析得到旅游市场细分结果,这套方法可称为"记忆图谱市场细分法"。以凤凰古城为案例地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体验记忆作为市场细分的描述变量合适,旅游体验记忆模型的构建科学可行,图谱构建实现旅游目的地市场细分效果理想。记忆图谱市场细分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描述变量概念化、结果属性模糊化和结果类型模式化的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春晓  成锦  
旅游目的地市场细分方法改进是意义巨大的基础性工作。旅游体验记忆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与旅游市场多元化演进趋势密切关联,基于旅游目的地体验记忆细分市场,十分贴近旅游市场的真切状态。提炼旅游体验记忆要素,构建旅游体验记忆模型,计算旅游体验记忆要素的权重,使用基于复杂网络的图谱分析得到旅游市场细分结果,这套方法可称为"记忆图谱市场细分法"。以凤凰古城为案例地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体验记忆作为市场细分的描述变量合适,旅游体验记忆模型的构建科学可行,图谱构建实现旅游目的地市场细分效果理想。记忆图谱市场细分法克服了传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建峰  王桂玉  张晓萍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与其说是一系列旅游产品的组合,不如说是一个过程、一组实践。以此为基点,文章从符号表征的视角重新审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及其建构过程,解释其中所发生的意义生产、嬗变和争斗的过程,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具有社会、文化、心理3个层面的概念,并具有以下特征:群体共享性和差异性;社会根源性和规范说明性;相对稳定性和长期动态性。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构过程本质上是符号表征功能的运作,而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的意义就在于规范和组织旅游目的地社群和旅游者群体内的旅游活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丽卿  
中国海岛资源蕴藏丰富、景观奇特秀丽,是理想的海洋旅游目的地。就目前的开发现状而言,海岛旅游产品类型多样、体验性特色明显、开发热潮初现,但其自然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落后、开发投资成本较高,目的地成熟程度不高。文章对舟山群岛海洋旅游目的地进行实证分析,归纳出特色主题旅游岛、大旅游产业、城市(镇)旅游化、海岛生态旅游4种单岛型开发模式,区域联动开发和期限性有序开发2种群岛型开发模式,并建议从健全海岛管理体制、发挥社区参与作用、以特色化塑造海岛旅游整体形象、改善海岛旅游交通环境、提升海岛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五个方面入手,促进我国群岛型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新良  刘纪远  庄大方  曾澜  
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为林地资源的调查和时空变化分析提供了有效手段。该文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利用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1985年、1995年和2000年3期林地类型空间分布数据,通过建立林地资源时空演变模型,对海南岛林地资源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85年~2000年15年内,海南岛林地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而且空间差异非常明显,其中最近5年林地变化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前10年。1985年~1995年海南岛林地资源总量出现大幅度增加,尤其是有林地的增长特别明显;而1995年~2000年大量的林地转为耕地和城镇建设用地,该时期有林地、灌木林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万津津  刘泽华  沙润  
岛屿旅游在岛屿经济发展中凸显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例,利用SPSS和GIS等技术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了重视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政策、市场、生态环境、危机管理、人力资源、基础设施与服务保障体系;多元化、品牌化和特色化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策略,加强岛屿旅游的国际吸引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以期长远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我国沿海岛屿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雷石标  
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是农村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之一。日益受青睐的农村旅游直接再生性地利用海南岛自然风光,以低碳环保特色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阳光、海水、沙滩等美丽的热带风光也为游客放松身心、开阔眼界、洗涤心境创造了良好条件。本文立足于海南岛农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对海南岛农村旅游与海岛风光、低碳特色的交融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二者在交融中和谐发展、互利共进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