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4)
- 2023(10395)
- 2022(9150)
- 2021(8782)
- 2020(7137)
- 2019(16771)
- 2018(16742)
- 2017(32087)
- 2016(17460)
- 2015(19584)
- 2014(19625)
- 2013(19398)
- 2012(17700)
- 2011(16042)
- 2010(15815)
- 2009(14481)
- 2008(13999)
- 2007(11921)
- 2006(10413)
- 2005(9093)
- 学科
- 济(69231)
- 经济(69148)
- 管理(49355)
- 业(46136)
- 企(39539)
- 企业(39539)
- 方法(33111)
- 数学(27678)
- 数学方法(27346)
- 学(17781)
- 农(17424)
- 中国(17100)
- 财(16330)
- 业经(15620)
- 理论(14041)
- 地方(13350)
- 和(12229)
- 农业(11765)
- 贸(11629)
- 贸易(11625)
- 易(11219)
- 制(11097)
- 环境(10850)
- 技术(10563)
- 务(10532)
- 教育(10504)
- 财务(10472)
- 财务管理(10454)
- 企业财务(9930)
- 划(9704)
- 机构
- 大学(250100)
- 学院(245846)
- 管理(101465)
- 济(94117)
- 经济(91953)
- 理学(88685)
- 理学院(87704)
- 管理学(86238)
- 管理学院(85812)
- 研究(81524)
- 中国(58792)
- 京(53926)
- 科学(51746)
- 财(42160)
- 所(40458)
- 业大(37275)
- 农(37222)
- 研究所(37178)
- 中心(36010)
- 财经(34526)
- 北京(34174)
- 范(34152)
- 师范(33912)
- 江(33679)
- 经(31427)
- 院(29885)
- 农业(29163)
- 州(27949)
- 师范大学(27816)
- 经济学(27344)
- 基金
- 项目(172390)
- 科学(135227)
- 研究(127299)
- 基金(124928)
- 家(108463)
- 国家(107561)
- 科学基金(92445)
- 社会(78375)
- 社会科(74110)
- 社会科学(74092)
- 基金项目(67301)
- 省(66278)
- 自然(60850)
- 自然科(59356)
- 自然科学(59345)
- 自然科学基金(58260)
- 教育(57999)
- 划(56313)
- 编号(52915)
- 资助(50981)
- 成果(42856)
- 重点(38141)
- 部(37958)
- 发(35988)
- 创(35773)
- 课题(35597)
- 创新(33247)
- 科研(32873)
- 项目编号(32803)
- 教育部(32575)
- 期刊
- 济(101322)
- 经济(101322)
- 研究(73144)
- 中国(42898)
- 学报(39063)
- 科学(36628)
- 管理(36180)
- 农(33159)
- 财(30488)
- 教育(29843)
- 大学(29433)
- 学学(27332)
- 农业(23544)
- 技术(20553)
- 融(17187)
- 金融(17187)
- 财经(16216)
- 业经(16129)
- 经济研究(15652)
- 图书(15485)
- 经(13735)
- 理论(13154)
- 问题(12934)
- 科技(12691)
- 实践(12112)
- 践(12112)
- 业(11697)
- 技术经济(11481)
- 资源(11279)
- 现代(11243)
共检索到347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晔 曹智辉 易柳夙 陈欣欣
本文对国内外986篇目的地依恋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文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目的地依恋的相关理论演进、概念界定和研究主题等。在消费关系导向下,本文构建了旅游者视角的目的地依恋研究框架,揭示了目的地依恋的基本影响因素、形成逻辑与结果效应,并提出六个未来值得研究的主题:(1)完善旅游者视角的目的地依恋研究框架;(2)探索非惯常情境下目的地依恋的形成过程与规律;(3)揭示旅游者自我概念变化对目的地依恋的影响;(4)动态描述目的地依恋形成的阶段特征;(5)探讨旅游者对不同目的地类型的感知差异及目的地依恋的形成机理;(6)开展数字时代的目的地依恋研究。本文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目的地依恋的本质和影响因素,为旅游目的地提供管理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旅游者 目的地依恋 自我概念 综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毛端谦 刘春燕
旅游目的地映象概念自亨特1971年提出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国外旅游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外有关旅游目的地映象研究文献的分析,从旅游目的地映象的内涵、目的地映象的形成、目的地映象研究的意义、测量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与评述。最后指出,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研究较多,但至今国内旅游目的地映象研究成果有限,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
旅游 目的地映象 述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梁肖梅 汪秀琼 叶广宇 吴小节
绩效反馈理论为组织学习、问题搜寻、风险承担与战略变革等组织决策提供了解释。然而,随着研究深入,绩效反馈理论的内涵和情境应用得到不断地拓展,但是该理论的研究现状缺乏整合和系统梳理。本文以1986-2019年在Web of Science上发表的200篇文献为样本,通过文献计量和多维尺度分析识别出绩效反馈理论的知识模块,并构建起“前因-过程-情境-行为”的APCB知识框架。接下来,针对126篇高质量的文献,基于内容分析框架,从“简单因果视角”、“权变视角”和“过程视角”阐释该理论的研究现状。最后,根据现有研究的不足,从研究主题、理论视角和研究设计三个方面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对于全面而有逻辑地归纳绩效反馈理论的研究现状和为后来研究提供指导性建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白凯
旅游目的地意象自20世纪70年代初产生以来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此类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以对此类研究成果的述评为基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旅游目的地意象的构成和发展过程,提出"destination image"的翻译应体现该概念的心理学构成,从旅游者心理研究角度将其译为"旅游目的地意象";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应着力将抽象的概念推理和具体的实证测量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借助认知心理学理论成果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中的讯息加工过程及阶段模式。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意象 心理学 属性定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政原 刘志高
由于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多元和综合属性,其研究内容往往呈现跨学科的属性,涵盖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进化论和复杂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强调历史过程和空间异质性的演化经济地理学,因其超越原有的单线逻辑的叙事而受到旅游研究者的关注。作为旅游目的地研究的新范式和新理论,演化经济地理学被应用于旅游目的地的演化路径和演化动力机制,并为其提供了"结构—过程"分析视角。而另一方面,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及演变,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有着较大区别,只有在充分立足于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实际状况和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的旅游目的地理论体系,探索更为多元化的旅游研究方法。加强与政治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研究的结合能够为中国的旅游实践提供较为宏观尺度的政策分析视角,进而有助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转型升级;加强中微观层面的多尺度耦合机制和多元主体行为研究,将有助于探索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下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庄贵军 邓琪 卢亭宇
在全渠道或多渠道营销的背景下,跨渠道整合成为企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新的研究领域。然而现有文献缺乏对于跨渠道整合相关研究的系统性回顾和梳理,存在概念内涵表面化、测量方法不统一以及缺乏理论框架指导等问题。这为后续研究带来困扰。鉴于此,文章回顾、梳理和分析了中外跨渠道整合的相关文献,在归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跨渠道整合的内涵、维度和测量工具,并以前因、直接后果和企业绩效的逻辑关系构建了一个跨渠道整合的理论框架,识别出一些重要的研究缺陷,为未来的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营销渠道 跨渠道整合 多渠道 全渠道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仇晓春 肖龙海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教师数字胜任力研究的日益丰富,但相关概念与框架难以系统理解与对比。本研究通过数据库搜索和文本分析,系统梳理了教师数字胜任力研究发展阶段,提炼出较有影响力的框架,从组织类型、框架目标、建构理念、胜任力要素及社会伦理责任等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现有框架可分为概念型与内容型(清单型与发展型),总体涉及技术、教学、伦理和态度四大胜任力域,在流行地域、影响范围、表述术语和基础能力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对数字化应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侧重程度及对社会伦理责任的理解各有不同。研究有望为数字时代我国教师数字胜任力理论建构、实践探索及教师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欣美 徐文忠 颜逸帆 施懿恬
近年来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越来越多,本研究从一般管理领域的角度出发,将产业集群依理论与分析单位分成"Marshall产业区理论—产业政策影响与集群"、"折衷理论—产业集群之国际化"、"网络理论—产业集群与创新"、"资源基础理论—产业集群与组织绩效"此四个层级进行系统性回顾。从宏观到微观的理论概念,本研究回顾近十年来在西方与台湾一般管理领域重要期刊中,43篇产业集群的相关文献,得以体现现今不同层级的研究贡献,并提出未来在此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回顾 展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朝武 黄锐
在风险社会背景下,集群化旅游安全事件是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但目前学界对于聚合化、群落化形态的旅游安全事件集群尚缺乏基本的概念界定和测度指标。研究对“集群”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并从本体论视角建立了旅游安全事件集群的概念框架,同时基于多学科基础建构了目的地旅游安全事件集群的测度体系。研究发现:(1)安全领域“事件集群”的产生依托于主体对象集聚的二元结构效应。(2)本体论的“实体-结构-属性-功能/作用”的理论结构为认知旅游安全事件集群的概念框架提供了逻辑基础,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时空尺度和压力强度是构成事件集群概念框架的重要结构维度。(3)密度、重心、轮廓、多样性、集中性、演化性、压力、烈度、强度等多维指标构成了事件集群的综合测度系统。研究为科学认知旅游安全事件集群的本质内涵以及测度事件集群的内部结构特征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工具支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靳代平 王新新 刘伟
消费者文化理论自2005年提出以来,引起了学者们的热议。八年来,该理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国内学者目前对该领域关注较少,缺乏相应的文献来对该理论进行整体性的介绍。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介绍了消费者文化理论的产生背景、理论框架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该理论及其发展进行了评析,并结合我国的相关消费行为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国内学者对该理论的关注,推动本土的该领域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磊 胡安安 黄丽华
企业追求有价值的客户,这就引出了客户价值衡量的问题。回顾了客户价值的定义及经典的计算模型,从"随机环境"和"货币化"两大主流研究方向对客户价值计算的相关理论与模型展开述评,在此基础上对客户价值计算理论的扩展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分类,探讨了客户价值计算理论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的重点突破口。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肖凌 罗峥汉 章卫东
本文梳理了有关IPO抑价的理论及影响IPO定价效率因素的相关研究文献,结合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和IPO定价机制的实际,重点归纳和分析了影响我国IPO定价效率的相关文献,通过总结有关IPO抑价的理论及影响IPO定价效率因素的最新进展及其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全面注册制实施后开展IPO定价的研究及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陆军
心理资本理论是近年来心理学和组织行为领域的新兴理论之一,心理资本已成为理解、分析和预测员工行为及绩效的一个重要视角。国内外学者已在心理资本理论建构、实证研究等方面已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对组织的管理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对心理资本的概念与结构、前因和后果变量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就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心理资本 影响因素 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德宏 苏雪梅
认同理论是社会学中的重要本源性概念,是个人与组织间关系的一种作用机制,顾客与企业之间也存在着认同的关系,这与企业用营销手段拉动而形成的交易关系是不同的,但对企业绩效会产生影响。本文在梳理顾客与企业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挖掘了顾客认同的概念渊源和构成要素,构建了顾客—企业认同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整体框架,并进一步分析了顾客认同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
顾客认同 口碑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形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玮娜
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是任何一个旅游者都必须做出的最重要的决策。多年来,国外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出发,提出了大量的相关理论模型,这些模型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对实证主义范式下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进行了回顾,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其进行了评述;通过对其理论渊源、主要贡献和不足之处进行梳理,以期为旅游目的地选择的相关研究和营销实践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