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0)
2023(10541)
2022(8569)
2021(7704)
2020(6461)
2019(14289)
2018(13761)
2017(25980)
2016(13948)
2015(15405)
2014(14588)
2013(14397)
2012(13012)
2011(11113)
2010(11556)
2009(10865)
2008(10899)
2007(10064)
2006(8728)
2005(8137)
作者
(36783)
(30678)
(30625)
(28723)
(19724)
(14477)
(13790)
(11727)
(11419)
(11075)
(10327)
(10244)
(10090)
(9538)
(9328)
(9178)
(9152)
(8896)
(8774)
(8772)
(7416)
(7393)
(7196)
(7063)
(6918)
(6757)
(6749)
(6740)
(6118)
(5831)
学科
(79281)
(75120)
企业(75120)
(62632)
经济(62565)
管理(61756)
业经(26842)
方法(26200)
(25117)
(21647)
技术(19822)
(19113)
财务(19096)
财务管理(19081)
数学(18249)
数学方法(18115)
企业财务(18063)
农业(16119)
中国(15720)
(14911)
贸易(14897)
(14609)
技术管理(13674)
(13535)
(13451)
(13289)
理论(13278)
企业经济(12230)
(12058)
(11921)
机构
学院(196643)
大学(189412)
(89013)
经济(87594)
管理(85769)
理学(73391)
理学院(72828)
管理学(72159)
管理学院(71801)
研究(57123)
中国(47820)
(42146)
(38517)
财经(32905)
(31215)
科学(30207)
(29862)
(28949)
(26724)
中心(26634)
经济学(26207)
商学(25785)
商学院(25571)
业大(24899)
(24098)
财经大学(23964)
北京(23806)
经济学院(23724)
经济管理(23587)
研究所(23498)
基金
项目(125385)
科学(102583)
研究(97517)
基金(92279)
(77548)
国家(76777)
科学基金(69666)
社会(65186)
社会科(62121)
社会科学(62108)
(51110)
基金项目(48648)
教育(43970)
自然(42751)
自然科(41893)
自然科学(41887)
自然科学基金(41270)
(40121)
编号(38644)
资助(36063)
(33593)
(32964)
创新(30177)
成果(29452)
(28007)
(27763)
重点(27452)
国家社会(27166)
(27070)
课题(26332)
期刊
(102087)
经济(102087)
研究(59333)
中国(41465)
管理(39316)
(37522)
(27586)
科学(22765)
技术(21523)
教育(20489)
学报(20100)
农业(19300)
业经(19228)
(18189)
金融(18189)
大学(17185)
财经(16878)
经济研究(16267)
学学(16174)
(14721)
(13802)
技术经济(13774)
问题(13036)
(12406)
财会(11735)
现代(10841)
世界(10787)
商业(10643)
科技(10606)
国际(10303)
共检索到303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小明  宋华盛  
在不确定性加剧的国际市场中,如何实现出口质量升级是中国经济转型期面临的挑战。文章基于Aghion等(2018)的框架,引入产品质量,构建了目的国需求影响企业出口质量的理论模型,结果发现需求会通过直接的规模效应和间接的竞争效应影响出口质量。总体上,需求扩张有助于出口质量的升级,且这种积极效应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增强。文章运用2000~2006年中国企业层面微观数据,稳健地证实了理论命题:创新能力强化了需求扩张的出口质量升级效应。进一步的作用机制表明需求增长加剧了市场竞争,企业为了改善盈利能力,会抓住规模效应的机会进行产品质量升级。文章结论与中国所提倡的"促进共同发展"理念相契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鑫霞  朱晶  
本文对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剖析,将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统计数据进行匹配,并运用规范的计量方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显著抑制了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在企业异质性视角的实证下,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加工贸易型企业及不享受政府补贴企业的抑制效应明显小于一般贸易型企业及得到政府补贴企业;在变换测度出口产品创新能力指标及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衡量方法的情形下,上述结论依然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对此,政府应强化对内资企业的金融扶持政策,化解其融资约束难题;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符合现代企业治理、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原生创新能力的企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出口目的国市场消费者偏好对企业最终产品与中间投入品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企业的微观数据,同时控制出口成本、企业规模与企业出口密集度等变量,验证理论模型的结论。结果表明,企业最终产品质量会随着出口目的国市场收入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于中间投入品的质量升级。最后,分别采用海关数据与世界银行数据构建相关替代指标与目的国收入水平的工具变量,在控制内生性问题的情形下,进一步考察目的国市场对于出口企业产品升级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以验证模型的稳健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何欢浪  师艳敏  章韬  
本文借鉴Aghion等(2018)的方法,测度中国企业基于目的国—产品层面的出口需求指标,实证检验国际市场出口需求冲击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创新行为。研究发现:(1)国际市场出口需求上升总体上促进了中国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但创新质量的增长要低于创新数量的增长。(2)国际市场出口需求上升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但是,国际市场出口需求增加也使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该竞争效应会使国际市场出口需求扩张的创新效应随着企业生产率的增长呈倒“U”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洪俊杰  蒋慕超  张宸妍  
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采用文本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企业微观层面的数字化指数,进而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提升出口质量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在分别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替换变量测度指标进行验证后,该结论也依然保持一致;中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企业创新存在明显的U型中介作用,即当企业数字化能力较低时,可能会因数字化转型风险或数字化投入增加而阻碍创新活动,降低出口质量,而随着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升,又能显著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出口质量;异质性分析还表明,相比中西部地区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有利于促进出口质量,而创新的U型中介效应在东部地区企业样本、非国有企业样本以及中低质量产品样本中更为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巫强  刘志彪  
本文从进口国产品质量管制角度来研究出口国企业创新和被动产业升级的内在机制。进口国产品质量管制构成出口国出口企业的市场进入障碍,后者必须通过工艺创新来达到最低质量标准并降低成本保持优势,由此出口国实现被动性产业升级。本文构建理论模型证明了出口企业进行创新必须满足的条件,并且出口企业创新利润会随着进口国质量管制水平高低而变化,存在令出口企业创新利润最大化的质量管制水平。同时出口企业定价能力提高能促进被动性产业升级,出口国政府也能在被动性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积极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瀚迪  袁逸铭  
基于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搜寻成本的设定,文章拓展了Liu&Serfes(2005)的模型,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丰富的数据信息,将使企业选择更高的产品质量水平,而搜寻成本降低会进一步强化这一作用。采用2008~2013年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的匹配样本,文章证实了数字经济对于企业出口质量的正向促进效应,目的国搜寻成本对这一效应发挥门限作用与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搜寻成本对数字经济的调节作用只存在于本土企业与一般贸易企业,对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则发挥直接的质量提升效应。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进口中间品质量、进口中间品种类以及数字产品进口渠道作用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谭智  王翠竹  李冬阳  
本文使用2000~200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制度质量的角度,描述了出口企业在目的国的动态特征;采用企业—时间固定效应和赫克曼两步法两种方法,研究企业在目的国的生存状况和出口增长情况,同时,分别对不同地区企业和不同所有权企业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目的国的制度环境越好越有利于出口企业的生存,但越不利于企业的出口增长。这些结论可为中国企业选择出口目的国以及保持出口的稳定和持续增长提供丰富的政策含义。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昭河  徐双丽  张凤云  
文章将创新函数引入一般均衡方程,构建加成率、生产成本、市场规模、竞争参数、创新投资为一体的模型,由此得出出口需求变动、创新活动冲击企业加成率的理论命题。而后,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对理论命题进行实证检验。得到的研究结论是:出口需求变动导致的竞争增加对企业加成率的提高存在负向效应,而企业的高生产效率和创新活动在较大程度上能弱化这一负向冲击,但初始生产率较低企业的创新活动并不能有效削弱竞争带来的负向冲击,初始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能否通过创新活动最终完全削弱竞争的负效应则具有不确定性;从要素密集度、地区、贸易方式的比较分析发现,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和一般贸易类型的企业,其各自的加成率受需求变动的负向影响较小,受创新活动的正向影响较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国达  王蕾  李建琴  
本文拓展了Mayer等的多产品理论模型,在多产品异质性框架下纳入企业创新行为,从微观视角揭示了外部需求变动对于多产品出口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企业生产率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外部需求扩张对多产品出口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外部需求扩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生产率门槛,高生产率企业可以在需求扩张中提高创新水平,低生产率企业则降低创新水平;机制检验表明,外部需求扩张通过规模效应促进企业创新,通过竞争效应抑制企业创新,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分别随企业生产率提高而强化和弱化;异质性分析表明,外部需求扩张对于多产品出口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具有普遍性,一般贸易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在外部需求扩张中提高创新水平的生产率门槛较低。本文为多产品企业有效应对外部需求变动、制定合理创新决策和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官建成  马宁  
本文以企业能力论为基础,利用213家工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与企业出口能力的加强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二者之间密不可分。我国企业的国内市场份额对出口比率的影响不明显,大型企业比小型企业更有能力进行出口;另外,劳动生产率对出口也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还发现,核心创新能力的单独作用并不能促进出口能力的持续增长,而辅助创新能力则使企业获取持续国际竞争力成为可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祚宇  李敬子  陈强远  
当前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世界市场动荡加剧,欧美发达国家出现了“再工业化”甚至“去中国化”的呼声,同时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出口目的市场组合将发生转变。因此企业所面临的目的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将对企业的创新产生怎样的影响,尚没有研究给出答案。基于此,本文首次研究了出口目的市场非位似偏好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目的市场消费者的非位似偏好对中国出口企业创新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非线性影响。第二,产品的价值构成、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追求以及对产品需求的稳定性是导致目的市场非位似偏好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倒U”型非线性影响的机制。其中,产品的价值构成会同时影响“倒U”型关系的顶点和曲率,随着产品价值构成的增加,“倒U”型关系变强,并且顶点左移;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和对产品需求的稳定性则影响“倒U”型关系的曲率,当产品质量较高、需求稳定性较强时,“倒U”型关系变弱。第三,非位似偏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会随着企业所有制类型、贸易方式以及价值链位置的不同均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本文的研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创新强国提出了新的路径和可能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常德鸿  
将企业创新与出口产品质量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随后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上看,企业创新显著地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在进行异质性分析之后,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对加工贸易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大,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也会增强创新因素对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影响更多地是通过集约效应的传导。研究为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调整外贸结构提供了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胜旗  佟家栋  
加成定价是研究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和市场竞争环境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对中国出口企业基于边际成本加成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分析了产品质量、出口目的地市场、汇率和其它变量对加成率的影响。分析发现产品质量与加成率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距离对中国企业出口加成率产生负向影响,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加成率有显著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创业企业和退出企业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出口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在"走出去"的背景下不断拓展产品的国际销售市场,同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不利于出口企业加成定价,出口企业需要预防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兵兵  田曦  
文章运用2000~2013年美国等11个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企业-产品层面的海关统计数据,从宏观-微观视角实证分析了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导致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这一结论不论是在是否引入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等控制变量或在变换不同产品质量测度指标的情况下,均呈现出较好的稳健性。通过考察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异质性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发现,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显著提高加工贸易企业、贸易型企业、生产中间品及消费品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而对生产差异化产品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对企业出口单一产品数量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明显降低企业出口单一产品的数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