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5)
- 2023(10516)
- 2022(8678)
- 2021(8028)
- 2020(6712)
- 2019(15292)
- 2018(14519)
- 2017(27612)
- 2016(14497)
- 2015(16322)
- 2014(15503)
- 2013(15732)
- 2012(14704)
- 2011(13356)
- 2010(12907)
- 2009(12028)
- 2008(11688)
- 2007(9877)
- 2006(8541)
- 2005(7598)
- 学科
- 济(69561)
- 经济(69488)
- 管理(39272)
- 业(38458)
- 方法(36470)
- 数学(33441)
- 数学方法(33309)
- 企(28996)
- 企业(28996)
- 贸(26370)
- 贸易(26360)
- 易(25710)
- 中国(20120)
- 财(17383)
- 农(16719)
- 出(14301)
- 业经(12091)
- 农业(11187)
- 制(11019)
- 学(10784)
- 融(10557)
- 金融(10556)
- 地方(10547)
- 口(10465)
- 出口(10454)
- 出口贸易(10454)
- 关系(10388)
- 银(10023)
- 银行(9992)
- 环境(9827)
- 机构
- 大学(218140)
- 学院(213213)
- 济(106072)
- 经济(104816)
- 管理(81812)
- 研究(77378)
- 理学(72235)
- 理学院(71485)
- 管理学(70662)
- 管理学院(70298)
- 中国(59237)
- 财(44758)
- 京(44363)
- 科学(43473)
- 所(38214)
- 农(37910)
- 财经(37345)
- 经济学(35871)
- 研究所(35125)
- 经(34625)
- 中心(33707)
- 经济学院(32918)
- 业大(32115)
- 农业(30342)
- 财经大学(28365)
- 北京(27804)
- 院(27720)
- 江(27579)
- 商学(24365)
- 范(24188)
- 基金
- 项目(149334)
- 科学(119139)
- 基金(115374)
- 研究(103653)
- 家(102796)
- 国家(102061)
- 科学基金(86930)
- 社会(72693)
- 社会科(69493)
- 社会科学(69480)
- 基金项目(60349)
- 自然(55501)
- 自然科(54340)
- 自然科学(54322)
- 自然科学基金(53482)
- 省(52781)
- 资助(47512)
- 教育(46432)
- 划(46220)
- 编号(36444)
- 部(35692)
- 重点(33905)
- 国家社会(32942)
- 发(31689)
- 创(31346)
- 教育部(31088)
- 中国(30470)
- 创新(29529)
- 科研(29483)
- 人文(29403)
- 期刊
- 济(101222)
- 经济(101222)
- 研究(63480)
- 学报(36850)
- 中国(35198)
- 科学(32997)
- 农(32385)
- 财(31867)
- 大学(28083)
- 管理(27923)
- 学学(26906)
- 农业(22200)
- 贸(21599)
- 经济研究(20361)
- 融(20062)
- 金融(20062)
- 财经(19201)
- 国际(19109)
- 经(16509)
- 问题(15481)
- 业经(14381)
- 世界(14124)
- 技术(13956)
- 业(13317)
- 教育(12137)
- 技术经济(10684)
- 统计(10610)
- 商业(10550)
- 易(10299)
- 贸易(10299)
共检索到306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冯国强 孙瑞
探讨难民涌入对进口贸易的影响机制,事关中国如何应对欧洲遭遇的难民冲击,从中优化贸易结构、稳定贸易水平。文章基于2013年欧洲发生的难民危机设置准自然实验,结合双重差分估计与贸易引力模型检验难民流入欧洲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欧洲遭遇的难民冲击导致中国出口贸易额下降12%~14%左右。机制检验发现,难民涌入促使左翼民粹政党支持率上升,进而推动主流政党采取贸易保护举措,限制了中国的出口贸易。异质性分析显示,欧洲难民冲击对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品出口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而非劳动力密集型贸易品出口不受影响;受中国贸易冲击越多的国家或年份,难民冲击负面影响越大;难民冲击主要对中国的燃料与润滑剂类、除运输设备外的资本物品及其部件和零部件类、运输设备及其部件和零部件类商品出口有显著负向影响。上述结果表明,一旦在经济政策的分析中考虑难民社会融入的因素,兼顾对用工成本造成的影响,难民涌入就更可能抑制而非促进贸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克菲
本文运用VAR模型考察了2004年1月至2014年8月国际油价变动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通过两个子样本比较了后危机时代前后国际油价变动对中国贸易差额和出口额的冲击效应,着重分析了不同形式的国际油价冲击对中国出口贸易的非对称影响。结果显示,全样本内正向的国际油价冲击在短期会导致中国贸易差额显著下降,对出口额的增加则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全样本中国际油价下降序列的冲击形式对中国贸易差额和出口额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形式的国际油价冲击,相对而言净石油价格增量的冲击效应最小。且在样本I区间内的油价冲击对中国贸易差额和出口额的影响普遍强于样本II区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杰 金钊 项后军 赵婷
当需求跨越国境后,"质量恩格尔曲线"效应是否存在,且影响几何?由此本文从质量维度这一新切入点出发,应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外部收入冲击、质量差异与出口变动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下外部收入冲击对高质量产品出口的抑制作用强于低质量产品,安慰剂和稳健性检验均证实了估计的可靠性。本文也估计了不同特征企业、地区,以及一些增长未受影响国家在质量维度上对中国出口需求的差异表现。本文未发现中国出口产品在金融危机前后经历显著的质量升级。依靠自主研发提升产品质量既需要时间,也需要市场。发达国家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大了我国通过技术引进提高产品质量的难度。在全球深度调整期,收入增长缓慢意味着我国低质产品仍有相当的出口市场。本研究将为我国比较现实地选择出口贸易方式、国别政策、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等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美 佟家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人才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使用2000~2016年中国企业出口数据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等数据考察了国际人才网络对中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人才网络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这一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出口额的增长上,还体现在出口产品种类数的增长上,且上述结论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发现,降低贸易中的不确定性和贸易成本是国际人才网络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拓展分析表明,相比于非"一带一路"国家,国际人才网络对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促进作用更大,且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这一促进作用有所增强;此外,国际人才网络对出口的积极作用主要来源于来华留学生中的学历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上国际人才网络与出口目的国的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成替代关系,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目的国制度的缺失。文章证实了国际人才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为中国加大力度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一带一路"人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世杰 涂冰晶 蔡祖国
基于2004—2016年的出口产品数据,计算每类产品在此期间出口的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运用4个反补贴代理变量测算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反补贴状况,就反补贴对中国出口贸易出口边际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中国出口繁荣与反补贴相共存的理论假说。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常以增加出口总值作为首要应对策略,稳定出口目的地市场份额,形成反补贴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但这一措施并未真正促进对中国出口贸易更为重要的扩展边际。因而,不存在所谓贸易壁垒促进中国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
关键词:
反补贴 出口贸易 二元边际 贸易壁垒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章艳红
中国经济增长的特殊模式使得其容易受到外部经济表现的影响,其中外需冲击是重要的渠道。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一方面为外部需求所拉动,另一方面其竞争力体现为成本优势。在前期出口成本上升和目前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相继进入衰退的情况下,为稳定出口增长,中国应在短期适度回调出口退税率和稳定人民币升值幅度,在长期致力于技术进步。
关键词:
中国出口 需求冲击 协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军
加快同世界各国自贸区的建设成为当前欧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举措。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究竟欧盟自贸区建设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对欧出口成为研究重点。文章对欧盟自贸区建设对中国对欧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并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提出了中国应对欧盟自贸区战略挑战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自贸区建设 贸易战略 政策性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军 陈磊
本文通过引入马氏距离法来测度文化异质性,在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3)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具有微观理论基础的扩展引力模型,并使用Baier和Bergstand(2009)一阶泰勒近似的方法来控制多边阻力,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文化异质性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1)文化因素是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异质性对中国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向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随着文化差异的增加而显著减少;(2)相对于高收入贸易伙伴国,向低收入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受文化异质性的影响相对更强;(3)文化异质性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产品差异。文化异质性对初级产品的出口抑制作用较大,对...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方静
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数据研究企业自身特征和出口目的地市场特征与企业选择出口目的地和出口贸易额之间的相关关系。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企业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产值以及人均工资水平等都与企业出口目的地选择和出口贸易额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出口目的地的GDP、人均GDP、英语虚拟变量也与企业出口目的选择以及出口贸易额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本国的地理距离则与企业出口行为决策呈负相关关系。因企业自身特征和出口目的地个体特征差异导致的企业出口贸易成本差异是促成以上相关关系的核心因素。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企业当期的出口行为决策显著受到前一期的出口行为决策的正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厚双 汪海峰 张倩
选取BACI数据库1995—2019年产品级贸易数据,将中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量化为贸易冲击效应并加以比较,研究发现:中国进口贸易对其他RCEP国家的需求效应大于出口贸易产生的供给效应,RCEP的签订有利于促进亚太经济一体化和其他成员国的经济增长;中国对东盟国家产生的需求效应更大,距离中国越近的RCEP国家受到的经济增长的辐射效应越强;中国对其他RCEP国家价值链下游行业产生的需求效应更大,对价值链上游行业存在影响但不显著。因此,中国应加强与RCEP国家的贸易往来,充分发挥供需交互效应,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亚太经济一体化 需求效应 供给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厚双 汪海峰 张倩
选取BACI数据库1995—2019年产品级贸易数据,将中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量化为贸易冲击效应并加以比较,研究发现:中国进口贸易对其他RCEP国家的需求效应大于出口贸易产生的供给效应,RCEP的签订有利于促进亚太经济一体化和其他成员国的经济增长;中国对东盟国家产生的需求效应更大,距离中国越近的RCEP国家受到的经济增长的辐射效应越强;中国对其他RCEP国家价值链下游行业产生的需求效应更大,对价值链上游行业存在影响但不显著。因此,中国应加强与RCEP国家的贸易往来,充分发挥供需交互效应,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亚太经济一体化 需求效应 供给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静波 孙晓艳
美国次贷危机引致世界经济发展减速、国内外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导致成本提高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对广东省出口形成冲击。文章基于月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减速、原材料价格上升、国外需求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人民币升值都是导致广东省出口贸易减速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分散出口风险、优化进口结构、增加内需及适度调整人民币币值。
关键词:
经济冲击 广东省出口贸易 协整分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邵丽丽 孙铮
本文以2008-2015年有出口收入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Heckman两阶段回归方法,检验了包括地理分散、客户稳定、加快生产速度、紧缩商业信用、汇率衍生工具和配对借款在内的六项风险对冲手段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中的使用状况及使用效果。研究表明:经营对冲手段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而金融对冲手段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地理分散、客户稳定、汇率衍生工具和配对借款能显著提高出口收入;宏观汇率冲击程度较高时,调整成本较高的对冲手段的风险管理效果会被削弱,而调整成本较低的对冲手段的风险管理效果反而有所增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邵丽丽 孙铮
本文以2008-2015年有出口收入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Heckman两阶段回归方法,检验了包括地理分散、客户稳定、加快生产速度、紧缩商业信用、汇率衍生工具和配对借款在内的六项风险对冲手段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中的使用状况及使用效果。研究表明:经营对冲手段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而金融对冲手段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地理分散、客户稳定、汇率衍生工具和配对借款能显著提高出口收入;宏观汇率冲击程度较高时,调整成本较高的对冲手段的风险管理效果会被削弱,而调整成本较低的对冲手段的风险管理效果反而有所增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娅 刘阳 鲁庭婷
文章测算了2007—2017年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利用IO-SDA模型按照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经济结构、贸易结构及贸易规模因素对工业品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从工业部门和国家收入水平两个维度分析工业品出口贸易隐含碳变动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呈现上升态势,其中,贸易规模因素起主导的正向促进作用,经济结构等因素起负向促进作用,且经济结构起主导的负向促进作用。另外,中国促进低碳密集指数工业品出口,而抑制高碳密集指数工业品出口;中国对低及中低等收入国家工业品出口中低碳工业品占比高,而对中高等及高收入国家工业品出口中高碳工业品占比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相对出口结构的非对称性影响——来自产业层面的经验证据
技术水平提升中国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了吗?——来自跨国的经验证据
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制度型开放对城市出口结构升级的影响——来自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证据
贸易自由化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FTA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来自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证据
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对贸易中介作用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出口产品的经验分析
中国出口贸易之谜:一个生产率冲击层面的解释——基于中国对35国(地区)出口贸易的面板协整分析
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源于中国工业证据
碳排放强度下降对我国出口贸易冲击的J曲线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