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71)
2023(15933)
2022(13532)
2021(12464)
2020(10134)
2019(23404)
2018(22775)
2017(43401)
2016(23319)
2015(26266)
2014(26144)
2013(25966)
2012(24578)
2011(22740)
2010(23149)
2009(21919)
2008(21934)
2007(19953)
2006(18253)
2005(17234)
作者
(66330)
(55310)
(55149)
(52472)
(35638)
(26441)
(25033)
(21470)
(21173)
(19994)
(19154)
(18534)
(18101)
(18081)
(17726)
(17133)
(16534)
(16079)
(16078)
(15723)
(14343)
(13473)
(13287)
(12761)
(12505)
(12485)
(12331)
(12196)
(11121)
(10983)
学科
(104267)
经济(104139)
管理(70795)
(67182)
(54509)
企业(54509)
方法(37161)
中国(35078)
数学(31277)
数学方法(30940)
(30673)
贸易(30650)
(29855)
(29610)
(28342)
(25291)
地方(25004)
业经(24119)
(19946)
银行(19931)
(19356)
农业(19113)
(19112)
金融(19109)
(18349)
(17359)
(16864)
环境(16129)
(15830)
(15585)
机构
大学(342667)
学院(341744)
(155478)
经济(152464)
管理(126171)
研究(125735)
理学(105700)
理学院(104477)
管理学(103116)
管理学院(102434)
中国(99159)
(75948)
(73934)
科学(68763)
(62798)
财经(57858)
研究所(55757)
中心(55676)
(54166)
(52425)
(49672)
经济学(49199)
北京(48039)
(46891)
师范(46538)
(45375)
经济学院(44077)
(42687)
财经大学(42489)
业大(41322)
基金
项目(210155)
科学(167606)
研究(161088)
基金(154053)
(132188)
国家(131042)
科学基金(112231)
社会(106143)
社会科(100864)
社会科学(100844)
(78787)
基金项目(78610)
教育(73647)
自然(67240)
(67056)
自然科(65674)
自然科学(65657)
编号(64568)
自然科学基金(64531)
资助(64099)
成果(55372)
(49865)
(48960)
重点(47778)
课题(46539)
国家社会(44907)
(43979)
(43412)
教育部(42950)
(42268)
期刊
(186236)
经济(186236)
研究(118323)
中国(77944)
(58479)
管理(52248)
(47859)
学报(45971)
科学(45575)
教育(41672)
(41094)
金融(41094)
大学(36808)
学学(34048)
农业(32192)
经济研究(31073)
财经(30623)
业经(29415)
技术(28945)
(27011)
(26565)
问题(25381)
国际(24524)
世界(20495)
(17494)
技术经济(16854)
(15925)
论坛(15925)
现代(15875)
商业(15678)
共检索到560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乐俊杰  
互联网与世界经济的快速融合推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各国间贸易便利度水平不断提升,不同国家的进口偏好随跨境电商进入产生根本性改变。本文基于跨境电商和物流平台的企业发包数据,匹配HS6位国际贸易数据构建数据集合,在跨境电商出口的双重边际框架下考察了目的国进口偏好和贸易便利度对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目的国进口偏好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我国跨境电商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随着目的国进口偏好复杂度提升,我国跨境电商贸易的贸易总额显著提升,且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向更多目的国出口更多品类产品的动力持续提升。第二,采用绝对泰尔指数、基尼系数、相对平均偏误对核心解释变量进行替换,相关结论依然具备稳健性,说明目的国进口偏好对跨境电商的稳定发展有着长期作用。第三,从贸易便利度的中介效应来看,目的国进口偏好对集约边际的作用随着贸易便利度的提升而提升,证明贸易便利度在扩大跨境电商贸易规模方面具备较强的渠道效应;对扩展边际的作用随贸易便利度提升而呈现出倒“U”型结构,证明目的国进口偏好差异度在贸易便利度适中的国家作用最强,在贸易结构相对稳定的国家作用会下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群  周瑞芳  
本文基于双循环视角下,采用我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模型就出口贸易结构(不同类别商品出口贸易占比)对我国跨境电商的反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反哺效应存在,且不同类别商品贸易占比的变化对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反哺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从反哺效应的贡献度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对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跨境电商出口)的贡献最强,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的贡献度排第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的贡献度相对较低。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政策中介效应存在,但并非所有类别商品中均存在。具体而言,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数量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之间的交互中介效应存在,而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数量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之间的交互效应不存在(中介效应不存在)。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我国出口贸易与跨境电商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为学术界和政策当局开展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价值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中海  王小月  
跨境电商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降低了国际贸易的"冰山成本",传统的地理距离因素、时间成本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断减小,贸易便利化的水平将直接影响跨境电商的贸易行为和交易选择。本文阐述了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发展的环境、现状,利用问卷调查数据构建灰色关联模型,定量分析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便利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电子物流技术的运用严重影响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时效性与安全性;国际网络营销能力决定跨境电商出口交易的规模;通关便利程度影响着外贸企业是否开展或持续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网络平台建设对跨境电商出口影响最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薇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出口贸易增长速度也进一步加快,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逐渐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在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中面临的贸易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在对外贸易中占据很大比重,对于促进我国外贸企业产品的国际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1世纪,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带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步入快车道,占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半壁江山的跨境电商也受到格外重视,其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我国跨境电商的兴起条件、原因及发展特点,剖析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现状,找出跨境电商在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提升我国跨境电商对出口贸易促进作用的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雯  
本文探索了国际贸易中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困境,表现为国际物流发展滞后且不稳定,销售业务受限,跨境支付不方便,同时采用协整检验、ARCH模型建立实证研究跨境电子商务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研究表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长期和短期弹性系数为0.038、0.033,均能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规模的增加,尤其是在长期中更能发挥跨境电子商务的正面带动效果;另外,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一方面来源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来源于上一期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均衡水平之间的差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凯雁  
在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转型升级背景下,金融便利化对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发展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构建金融便利化、跨境电商双元模式、出口贸易三者之间的理论概念模型,运用SPSS25.0和Mplus7.0对380份有效调研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金融便利化分别对B2B模式、B2C模式以及出口贸易产生正向影响;金融便利化通过B2B模式中介效应对出口贸易产生正向影响。金融便利化通过B2C模式中介效应对出口贸易不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邓新杰  牛元帅  
中国跨境电商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而杭州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其发展呈现出喜人的态势,并不断发展壮大。但其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它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遭遇海关程序繁琐、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等不便利问题。因此,研究杭州跨境电商出口贸易便利化问题对于深化跨境电商出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实践调研对杭州跨境电商企业在出口过程中获取贸易便利化所存在的问题及出口的贸易便利化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郝涵宇  陈伟雄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快速发展,出口额大幅增加,而RCEP协定电子商务章节首次在亚太区域内达成了范围较广、水平较高的多边电子商务成果,为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带来巨大机遇。本文采用RCEP成员国2010-2019年的相关面板数据,基于扩充的贸易引力模型,进一步引入SYS-GMM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区内成员国的便利化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前期出口额以及GDP均对当期出口额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地理距离起到制约作用。政府规制环境、基础设施质量、金融电商环境以及海关环境4项贸易便利化分指标均对贸易流量起正向作用,其中金融电商环境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国际金融合作等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牟彬   黄浩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加速发展,如何通过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提升跨境电商出口产品附加值,进而改善出口贸易技术结构,成为我国当下在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力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实证分析产业智能化发展对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作用机制,旨在引导我国产业界重视引入智能化设计与生产技术,提升我国出口产品附加值,进而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迁移。研究结果显示:产业智能化发展对跨境电商出口贸易技术结构起到正向优化作用;产业智能化对跨境电商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优化作用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劳动力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三种中介途径实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益丰  王晨  
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模式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运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表明:在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8个主要市场中,美国和韩国属于潜力再造型市场,欧盟、俄罗斯、日本、印度、东盟和巴西属于潜力开拓型市场,中国对新兴市场的跨境电商出口潜力大于成熟市场;同传统国际贸易一样,进口地的市场规模、贸易开放程度及其到中国旅游人数与跨境电商出口贸易规模正相关,贸易双方间的贸易距离与跨境电商出口贸易规模负相关;贸易双方间的消费差距与跨境电商出口贸易规模负相关,表明当前跨境电商出口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应优选贸易伙伴,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从硬件上改善市场的通达性,从软件上提高市场的同一性;创新跨境电商贸易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强化个性化、多样化生产,促进中国跨境电商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旭华  刘彩霞  
本文基于过程理论,通过对跨境电商相关从业者的深度访谈和应用扎根理论,将影响跨境电商“走出去”知识产权风险因素的14个因子分别归结为关键基础性、过程性和救济性知识产权风险三个层次。据此,按照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对外出口阶段、出现纠纷阶段,分析了知识产权风险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候杰  介颖  
近些年来,RCEP成员国积极发展数字贸易,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快速提升。随着RCEP的落地生效,中国与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贸易迎来了发展新机遇。通过构建数字贸易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量了RCEP成员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并选取2010—2020年中国与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和研究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对中国对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研究表明,RCEP成员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明显,其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的提升能显著促进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必须加强与RCEP成员国的沟通交流,以RCEP生效为契机推动跨境电商合作;集中资源加快共建数字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与RCEP成员国数字贸易合作,推动中国跨境电商出口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娜  张睿  
本文通过构建跨境电商指标体系和门槛模型,探究跨境电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对我国出口贸易基准回归呈显著正向影响,且加入控制变量后依旧产生正向影响。跨境电商对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说明跨境电商对我国出口贸易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关系,且不同维度跨境电商均对出口贸易产生正向影响。最后,本文提出统筹规划跨境电商发展、加强培育自贸区和保税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万欢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带动了一批企业和产品“出海”,为出口贸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但现有研究中针对跨境电商平台促进出口贸易规模的作用机制仍缺乏直接证据。本文构建2003-2021年的两阶段准自然实验基础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及双重差分法(DID)深入分析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出口贸易品类和规模的影响,同时从结构边际分解角度来观察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跨境电商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出口贸易增长,在规模经济效应发挥之后,整体出口额增长了4.3%;从时间维度来看,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规模经济作用出现在2012年,实现了约12.3%-16.1%的增长;从结构边际的角度来看,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对出口贸易的正向作用主要沿扩展边际发挥,集约边际的作用相对较弱,我国跨境电商贸易的规模经济作用主要出现在2012年之后,在此节点之前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燕  
本文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选取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跨境电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对进口和出口贸易发展水平均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当将跨境电商作为门槛变量时,随着跨境电商发展程度越高其对出口贸易发展水平促进作用显著提升,并呈现非线性影响关系。当以进口贸易发展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时,随着门槛值提升进口贸易发展水平受到跨境电商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最后,本文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