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1)
2023(9218)
2022(7619)
2021(7030)
2020(5411)
2019(11859)
2018(11552)
2017(21858)
2016(11380)
2015(12287)
2014(11774)
2013(10954)
2012(9640)
2011(8306)
2010(8842)
2009(8639)
2008(7739)
2007(6734)
2006(5886)
2005(5157)
作者
(28229)
(23210)
(23194)
(22317)
(15014)
(10995)
(10472)
(8922)
(8714)
(8173)
(7788)
(7781)
(7073)
(7050)
(7029)
(6915)
(6910)
(6859)
(6639)
(6568)
(5593)
(5479)
(5455)
(5310)
(5307)
(5147)
(5134)
(4999)
(4561)
(4491)
学科
(41012)
经济(40960)
管理(36118)
(30680)
(28549)
企业(28549)
方法(16626)
(15093)
业经(13200)
中国(12806)
审计(12152)
(12059)
理论(11094)
数学(10792)
数学方法(10619)
(9247)
(8524)
(8300)
财务(8281)
(8274)
财务管理(8212)
农业(8042)
企业财务(7791)
(7565)
地方(7361)
国家(7309)
(7282)
贸易(7268)
(7050)
(6992)
机构
学院(152479)
大学(149472)
(60635)
经济(59373)
管理(59078)
理学(51413)
理学院(50952)
管理学(50264)
管理学院(49971)
研究(45142)
中国(35293)
(33923)
(30202)
财经(26649)
科学(24892)
(24270)
(22199)
中心(21439)
(20686)
财经大学(19960)
(19704)
师范(19560)
经济学(19237)
北京(18022)
研究所(18007)
(18005)
业大(17409)
经济学院(17263)
(16982)
(16843)
基金
项目(101278)
科学(81322)
研究(80738)
基金(73504)
(62195)
国家(61630)
科学基金(54159)
社会(53136)
社会科(50152)
社会科学(50140)
(39824)
基金项目(38066)
教育(37640)
编号(34356)
(32925)
自然(32030)
自然科(31230)
自然科学(31225)
自然科学基金(30658)
成果(28512)
资助(28172)
课题(23552)
重点(22928)
(22689)
(22286)
(22049)
项目编号(22024)
国家社会(21914)
(21716)
(21568)
期刊
(69301)
经济(69301)
研究(47039)
中国(31423)
(29031)
管理(21543)
教育(19357)
学报(17999)
科学(17766)
(16467)
大学(14743)
学学(13872)
财经(13047)
业经(12731)
(12526)
金融(12526)
经济研究(12363)
技术(11707)
(11314)
农业(11102)
审计(9688)
财会(8977)
问题(8586)
会计(8423)
商业(7258)
(7034)
现代(6826)
(6751)
职业(6399)
理论(6142)
共检索到223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孟焰  孙永军  
政府职能转变引发了政府责任审计目标的多元化和审计职能转型,这种转型是社会实践的需求,也是审计运行过程中必然的结果。政府责任审计应该定位于服务型政府审计目标之下。为此,以政府责任审计及委托关系重构为基础,构建目标视角下的政府责任审计理论框架,并结合现实中政府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政府责任审计目标、体系、实现机制以及调整政府组织结构、理顺政府服务职能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邢秀英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的财政管理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到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公共财政框架逐步建立,与之相呼应的政府会计改革也日渐提上议事日程。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如何指向,进程如何设计,关键改革部位落点在哪,怎样从系统的角度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整合思考,理论界仍未给出较满意的答案。本文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视角,针对我国特殊国情,将政府会计改革按照履行受托财务责任、履行受托管理责任和履行受托社会责任分别明确了三个渐进式改革目标,分别...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宇立  郑石桥  
政府审计目标是政府审计关系人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希望得到的结果。审计终极目标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审计目标,委托人希望政府审计能抑制代理问题或次优问题,代理人希望政府审计帮助自己更好地履行经管责任或证明自己不存在代理问题或次优问题。审计直接目标是审计机关的审计目标,分为总目标、项目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生产让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审计产品,体现在审计产品内容、审计产品定位和审计产品种类方面;项目目标是政府审计机关希望通过特定的项目审计所得到的结果,它是总目标在特定审计项目的体现;具体审计目标是特定审计主题所承担的审计目标在特定审计事项上的分解。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冯均科  陈淑芳  张丽达  
从科学的高度剖析政府审计,以受托责任理论为切入点,利用审计的三方关系构建政府审计理论框架,是政府审计理论研究的突破口。政府审计是基于受托责任产生的,在政府审计中也存在着审计委托人、审计人和被审计人三方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是政府审计的本质体现,也是政府审计理论框架构建的逻辑基础和科学基础。基于受托责任构建的政府审计理论,有利于调整审计人在关系中的定位,对审计实务具有特殊的意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唐秋凤  谷爱明  
当前,环境保护责任的履行状况已然成为评价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实现情况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以经典经济学理论明确了环境的公共资源属性与环境问题的负向外部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将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归结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负向外部性的受托经济责任,由此推论出环境保护责任审计应纳入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体系。同时,从审计的重点与评价指标两方面探索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审计的实施路径,旨在为我国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审计的执行提供借鉴。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马志娟  韦小泉  
近年来,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的恶化开始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更高的战略高度。生态环境问题与领导干部任期环境责任不清、环境治理不作为和环境责任追究不力存在很大的关系。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依托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文章首先探讨了政府环境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和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政府环境责任审计及环境责任问责的实施路径,即细分环境责任、明确审计内容、规范审计实施,多元化审计主体和问责主体、完善环境责任问责机制,优化政府环境责任审计方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欧阳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降低行政成本。李金华同志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深化政府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不仅要建立一个廉洁的政府,还要建立一个廉价的政府,政府的成本太高,就是再廉洁也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如何有效地降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洁  寇铁军  
我国《预算法》和《担保法》明确指出,除法律和国务院特别批准外,地方政府不得发债,不得为担保人。但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各类债务合计达178908.66亿元,这部分公共财政资金一直脱离于预算监管体系之外,隐匿性风险日益严重。编制债务预算是切实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框架的初步构想,并对推进实施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目标是人们期望通过这种审计得到的结果,委托人期望得到的结果称为终极目标,审计人期望得到的结果称为直接目标。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这种审计来抑制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履行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直接目标是找出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履行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并推动审计整改和审计成果应用。不同的审计主题,审计直接目标不同,对于资源环境业务行为和财务行为,审计直接目标是合规性;对于资源环境相关信息,审计直接目标是真实性;对于资源环境相关制度,审计直接目标是健全性。上述审计直接目标称为审计总目标,还需要以审计标的为基础,分解为审计具体目标。审计直接目标通过揭示路径、威慑路径和抵御路径来实现审计终极目标。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胡志华  吴松华  
将寻租理论与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相结合,以进一步完善政府自身监督机制为目标,从公共寻租行为的危害性、经济责任审计对遏制权力寻租腐败的作用以及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促进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有效预防寻租腐败行为的产生。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许百军  
寻租理论揭示了在政府干预经济的情况下,人们非生产性追求经济利益行为的危害及其表现,为对权力的监督与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方法论依据。寻租的本质是权钱交易,是官僚主义者向市场机会行为者、甚至少数利益集团盗卖政府“政策”的行为,从而使政府调节经济的杠杆偏离甚至脱离资源配置效率的轨道。强化政府审计监督,提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既是对权力监督的权益之举,也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制度保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盛纹  
关于政府审计目标的主要观点目前有公共受托责任论、权力制约与监督论、公共资金管理与控制论以及审计信息论,而对政府审计对象的表述更是琳琅满目。将政府审计置于国家治理系统内来考虑,可以将政府审计的最高目标定位为维护国家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政府审计对象抽象化为权力、谁来使用权力和如何使用权力。这种认识从国家治理和权力视角诠释了政府审计的本质,它可以提高政府审计自身的权威性,还可以更好地让政府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工具的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耘通  
政府以治理理论作为变革的导向,政府审计需要以独立的精神和专业的水准参与治理,通过权力监督、绩效评价、风险预测、系统修复等职责回应治理需求,选择公共财政、资金绩效、经济责任等领域作为治理的变革重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宋准  夏添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求日益迫切,而中国区域政策的成效并不显著,府际关系为审视区域政策体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由区域政策分类为切入点,结合地方分权改革背景来看空间干预政策和空间中性政策,并辅以2个情景案例,最终导出两种政策非对立性的属性特征。同时,基于区域政策形成的现实来源,构建了一个双"政府-市场"分析框架,并提出调整区域政策体系的思路:转变政策侧重,重视政府角色和府际关系,并发挥市场化对政策工具的优化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唐大鹏  王璐璐  武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