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52)
- 2023(15959)
- 2022(13043)
- 2021(12458)
- 2020(10124)
- 2019(23067)
- 2018(22780)
- 2017(43198)
- 2016(22957)
- 2015(25397)
- 2014(24865)
- 2013(24171)
- 2012(21992)
- 2011(19628)
- 2010(19850)
- 2009(18492)
- 2008(17184)
- 2007(14668)
- 2006(13204)
- 2005(11673)
- 学科
- 济(91050)
- 经济(90930)
- 业(68126)
- 管理(60382)
- 农(50908)
- 企(47684)
- 企业(47684)
- 方法(36768)
- 农业(34003)
- 数学(32330)
- 数学方法(31885)
- 中国(29963)
- 融(27821)
- 金融(27820)
- 业经(26567)
- 银(26239)
- 银行(26206)
- 行(25332)
- 财(24678)
- 制(23709)
- 地方(19829)
- 学(17209)
- 体(16684)
- 理论(15335)
- 贸(15249)
- 贸易(15233)
- 易(14904)
- 务(14758)
- 财务(14714)
- 财务管理(14675)
- 机构
- 学院(308646)
- 大学(304754)
- 济(128928)
- 经济(126328)
- 管理(118265)
- 研究(104542)
- 理学(102134)
- 理学院(101112)
- 管理学(99323)
- 管理学院(98760)
- 中国(86271)
- 农(67026)
- 京(62673)
- 科学(61923)
- 财(60445)
- 中心(51791)
- 农业(51411)
- 所(51064)
- 业大(50014)
- 财经(47121)
- 江(46885)
- 研究所(46219)
- 经(43212)
- 范(39929)
- 经济学(39492)
- 师范(39424)
- 北京(38673)
- 院(37479)
- 州(37212)
- 经济学院(35617)
- 基金
- 项目(211371)
- 科学(167424)
- 研究(157911)
- 基金(153800)
- 家(134092)
- 国家(132855)
- 科学基金(114639)
- 社会(101386)
- 社会科(95706)
- 社会科学(95681)
- 省(83814)
- 基金项目(81122)
- 教育(72970)
- 自然(72696)
- 自然科(71017)
- 自然科学(70997)
- 自然科学基金(69728)
- 划(69556)
- 编号(64410)
- 资助(61535)
- 成果(51916)
- 重点(48092)
- 部(47435)
- 发(46734)
- 创(45254)
- 课题(44596)
- 国家社会(42452)
- 创新(42199)
- 教育部(40918)
- 制(40646)
- 期刊
- 济(144387)
- 经济(144387)
- 研究(91539)
- 农(69464)
- 中国(67627)
- 学报(48104)
- 农业(46727)
- 财(46181)
- 科学(44858)
- 融(44331)
- 金融(44331)
- 管理(42091)
- 大学(38743)
- 学学(36671)
- 教育(36420)
- 业经(29125)
- 技术(27688)
- 财经(23258)
- 业(22135)
- 经济研究(21398)
- 经(20058)
- 问题(19794)
- 版(16727)
- 农村(16022)
- 村(16022)
- 世界(15243)
- 农业经济(15046)
- 理论(14398)
- 经济问题(13754)
- 技术经济(13743)
共检索到469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亦民 叶明欢
纵向观察新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变革的轨迹,基于"机构观"的变革主要按照"结构→功能→行为绩效"思路,围绕金融机构自上而下从微观上进行强制性变革,虽然初步形成和完善了农村金融体制,但后期存在视角、方式与方向上的局限。而基于"功能观"的变革则是在"机构观"基础上以金融功能为中心,按照"需求→功能→结构"的思路,以多样化的组织结构增进了对市场多元化需求的适应能力,却存在底层设计局限和改革成果复制困难等诸多不足。根据机构观和功能观的实践演进和经验教训,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组织改革应基于"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的"目标观",坚持功能发挥与机构建设并重,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良好金融生态为保障,为最终实现普惠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来武 刘玉平 卢宇荣
就当代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矛盾来看 ,基于金融“机构观”的改革道路已走到尽头 ,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 ,需要拥有一种新思路和选择一条新路径。创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整体思路 ,是金融“功能观”。据此思路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 ,应注重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的协调 ,在对现有农村金融机构重新定位的基础上 ,着力推进农村资本市场建设 ,完善农村金融竞争机制。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创新 资本市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修华 周再清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一直都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走的是典型的"机构式"路径,并且表现出很强的"路径依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功能不健全,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缓慢。文章基于"功能观"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提出了要给予内生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民间金融以合法地位,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
关键词:
农村金融制度 路径依赖 创新 功能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红
“三农”问题的解决将有赖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入,本文将从金融功能观的角度,探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在实现金融功能上存在的诸多不足,建议应从分析农村微观金融需求出发,得出恰当的金融功能要求,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层次、梯度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同时宏观上通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公共政策以保证金融体系更有效率地行使金融基本功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惠春
"机构观"和"功能观"是关于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两种分析范式。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微观效率和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不一致,仅以机构为主体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深层次矛盾。同时,在二元目标约束条件下,以"功能观"为指导的农村金融改革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与"机构观"同样的困境。因此,从"机构观"和"功能观"的综合视角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必须立足于政府和农村金融主体的现实需求,遵循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通过建立多层次、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将基础性和实体性农村金融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效率为前提最终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的功能。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改革 机构观 功能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冉光和
农村金融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学术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围绕农村金融组织更好地服务"三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进入21世纪,在"功能观"的指导下,中央政府希望以"增量创新"取代"存量调整"的改革思路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
关键词:
中央政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史建平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当前及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都将处于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村经济离不开金融支持。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以商业性、政策性与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导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我们离一个规范、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相去甚远。已有的农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志道
本文在剖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的基础上,对造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原因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认为长期指导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的“机构观”已经与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不相符:中国农村金融领域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金融机制。提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应以“金融功能观”为理论指导,注重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的协调,着力推进农村资本市场,完善农村金融竞争机制。
关键词:
构建 金融功能观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官兵
本文以公共选择视角来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历史和现实变迁。本文认为,农村金融制 度的决定和变迁是国家及其代理人、农户和其他城市利益集团之间利益互动的产物,其中国家的角色非常 重要。农户阶层对金融资源支配权的完整与否决定了农村金融制度未来变迁的效率。建立一种渐进市场化 的、综合配套的、符合农户利益的农村金融和经济制度安排,才是正确的政策设计。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变迁 公共选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耀军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未能有效发挥金融资源的配置功能。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体系正常金融功能的复归。背离金融功能观的农村金融改革,仅仅局限于既有金融结构内部的修补,而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根据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出能够实现金融功能的规则、制度等具体的金融形态,并且进行金融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金融功能范式 配置功能 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樊耘 邵芳 张翼
本文在组织文化的价值层面、事实层面及其两层面差异的视角上,研究组织文化友好性和一致性对组织变革的认知反应和行为反应的影响,并以我国302个中高级管理者代表的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价值层面的组织文化友好性,事实层面的组织文化友好性对变革认知反应和行为都具有推动作用;两层面文化友好性的差异仅推动变革认知反应;相对于价值层面的组织文化一致性,事实层面的组织文化一致性仅对变革行为反应具有阻碍作用;两层面文化一致性的差异阻碍变革认知反应和行为反应。
关键词:
组织文化 友好性 一致性 变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昀
农村金融目前的状况是严重供给不足,改革试点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试点之初即存在先天性的制度缺陷,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谋求制度突破,给予非正规金融以合法地位、允许自然人、民营资本、企业法人成为村镇银行的控股股东、明晰股东的产权职能,从而使民间资本可以通过法律允许的方式进入金融领域;放开金融业管制,避免形成外国人可以从事的金融业而本国居民却不可以涉足的不平等的歧视性管制,形成金融主体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深化 制度突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亚男 刘钟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艳梅
金融监管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而金融监管理论是金融监管实践的抽象总结,它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金融监管实践的发展变化。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村监管存在的功能缺陷和问题,这些缺陷和问题的产生都是与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机构视角联系在一起的。然后,结合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的特殊性,阐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监管的制度选择问题。最后,以金融体系的功能视角为出发点,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