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3)
- 2023(6840)
- 2022(5590)
- 2021(5370)
- 2020(4453)
- 2019(10316)
- 2018(10352)
- 2017(20407)
- 2016(11035)
- 2015(12416)
- 2014(12475)
- 2013(11958)
- 2012(10735)
- 2011(9647)
- 2010(9867)
- 2009(8857)
- 2008(8688)
- 2007(7914)
- 2006(6765)
- 2005(5929)
- 学科
- 济(43599)
- 经济(43443)
- 管理(29104)
- 业(28353)
- 企(25248)
- 企业(25248)
- 方法(25142)
- 数学(21132)
- 数学方法(20536)
- 理论(11915)
- 中国(11037)
- 农(10748)
- 财(10195)
- 业经(9993)
- 学(9686)
- 和(8142)
- 制(7636)
- 教学(7097)
- 技术(6741)
- 务(6606)
- 财务(6567)
- 财务管理(6551)
- 农业(6481)
- 教育(6421)
- 企业财务(6273)
- 贸(6212)
- 贸易(6209)
- 地方(6061)
- 易(6047)
- 银(6011)
- 机构
- 学院(154448)
- 大学(154134)
- 管理(58776)
- 济(57498)
- 经济(56165)
- 理学(51669)
- 理学院(51014)
- 管理学(49589)
- 管理学院(49310)
- 研究(49201)
- 中国(34977)
- 京(32145)
- 科学(31438)
- 财(27167)
- 所(24709)
- 农(24408)
- 业大(22901)
- 研究所(22651)
- 中心(22484)
- 江(22451)
- 范(22339)
- 师范(22116)
- 财经(22091)
- 经(20105)
- 北京(19967)
- 农业(19159)
- 技术(18183)
- 州(18177)
- 师范大学(17868)
- 经济学(17531)
- 基金
- 项目(106333)
- 科学(83974)
- 基金(76896)
- 研究(76325)
- 家(67544)
- 国家(66991)
- 科学基金(57839)
- 社会(48940)
- 社会科(45320)
- 社会科学(45300)
- 省(42057)
- 基金项目(39683)
- 教育(38488)
- 自然(38480)
- 自然科(37715)
- 自然科学(37706)
- 自然科学基金(37052)
- 划(35812)
- 资助(32960)
- 编号(31189)
- 成果(25639)
- 重点(24221)
- 部(23713)
- 课题(22349)
- 创(21964)
- 发(21383)
- 教育部(20626)
- 科研(20568)
- 创新(20419)
- 大学(20215)
共检索到219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丽娟 郑三元
目标问题是任何课程设计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目标模式是课程设计模式的一种。目标模式在幼儿园课程编制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 ,对于幼儿园社会性课程设计与实施在某些方面是有借鉴意义的。建构儿童社会性课程目标时必须超越目标模式的局限 ,实现社会性教育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的同构。
关键词:
目标模式 课程设计 幼儿园 社会性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罗岩
本文从分析我国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令人忧思的现状入手,明晰了课程目标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本着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原则,提出了教育学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全面进行高师教育学课程改革,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师教育学 课程目标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荣
当代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需要我们具备国际视野,教育也不例外。学习掌握国外课程目标的基本特点,廓清我国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与应然选择,有助于认清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应然选择,从而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建设与发展步伐。
关键词:
课程目标 中职 三维目标 理念 课程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有升
本文运用社会学的分析视角,采取分类分析与综合分析的分析方式,对中国大陆与台湾现行初中课程目标进行比较,并探讨其与各自社会脉络之间的结构性关联。文章分析了两套课程目标所体现的“个人”、“家庭”、“他人与群体”、“社会”等诸方面素养的异同,以及在话语方式及学科视野方面的差异,并简要论述了对当前制定新的课程目标的启示。
关键词:
课程目标 比较社会学分析 素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康宁
“课程目标”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教育知识中的一种价值宣言。“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教学目的)部分明示着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代言人的课程编制者对于课程的价值定位,其“内容”、“纲要”及“要点”之类的部分则显示着课程被锁定的价值取向的基本架构。课程目标是在价值观念上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吻应程度最强的一个课程范畴,其吻应程度远超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授受”等其它课程范畴。
关键词:
课程 课程目标 价值 社会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何平 沈晓敏
课程目标在目标结构(包括横向维度和纵向层次)、具体内容(包括认知目标、技能和方法目标、价值观目标)和表述方式三个方面是否科学和明确,影响着教材编写者和教学实践者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美国社会课程标准和我国社会课程标准,可以发现我国社会课程在目标设计和表述上存在一些不科学、不明确的现象,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在深化课程改革之际,我们有必要根据国情,适当借鉴美国社会科的经验,改进课程标准对目标的设计。
关键词:
课程目标 社会课程 社会科 品德与社会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名 韩增霞 王志丹
本研究采用目标定向任务探讨社会性沟通、年龄和目标情境三因素对学前儿童模仿学习的影响。108名3至5岁学前儿童被随机分配到有社会性沟通和无社会性沟通两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中儿童分别在有目标和无目标两种情境中接受测试。研究结果发现:(1)有目标情境下,社会性沟通提高了儿童对实验人员演示行为方式的模仿;(2)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实验人员演示方式模仿的忠实程度显著增加;(3)当实验人员与儿童无正常社会性沟通时,儿童在无目标情境中比在有目标情境中模仿了更多的行为方式。
关键词:
社会性沟通 学前儿童 模仿 目标定向任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漫
文语和口语的问题,涉及到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选择。本文对这一论域中概念使用的混乱和思想观点的偏颇予以审理,对主流话语和民间话语、文化传承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民族共同语和方言、语言教学的规范性等问题进行清思,旨在反拨对“课程生活化”的狭隘理解,反对课程研究中社会学模式的泛化,为书面语、共同语的教学正名张本,提倡语文教学对日常口语层面的超越。
关键词:
文语 口语 书面语 口头语 共同语 方言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尧成 李利平
指出通过科学设计研究生教育课程目标来优化研究生教育课程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基于对课程目标来源三要素的分析,指出"创新"应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指向,并从人格、知识和能力三个维度,对研究生教育课程目标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课程目标要素 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晓梅
对三种典型的课程目标取向的本质特征进行阐述,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应然取向:"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整合。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目标 价值取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田凤兰
从理论的角度看,国内职业教育课程系统、教学体系是一个薄弱环节。不仅制约了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而且制约了课程教育体制实践的提升。因此,实践导向视域下职业教育课程门类的开发探讨势在必行。
关键词:
实践性思考 职业教育 课程目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磊 姜言霞
课程目标的编制是课程研制的首要问题,确立合理的课程目标对于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7个国家和地区高中化学课程目标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研究表明:高中阶段化学课程目标的内涵要素呈现多样化,并具有多维性;化学课程目标呈现能力导向是一个基本趋势,科学探究能力受到普遍重视;认识科学本质成为国际科学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为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是课程目标表述的重要形式;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仍然是国际化学课程目标水平确定的主要依据;化学课程目标关注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因素,强调目标的统一和融合。国际化学课程目标在呈现出一系列共性的的基础上,也表现出一些独特的个性,均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连松
1998年至 1 999年 ,日本对中小学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本文介绍了改革后高中理科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 ,并对各门课程如何实现其目标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日本 高中 理科 课程设置 课程目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仁龙 潘艺林
对本科学生基础素质、实践能力的重视,对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的重视,已成为一种值得特别关注的教学改革倾向。它表明,本科课程体系难当“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而在课程目标上充分重视和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和国际性,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本科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通过努力,可以使新的课程目标具有重基础、重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素质教育、重实践能力培养、重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的复合型人才”模式等特点。
关键词:
社会转型 课程目标 教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