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0)
2023(10018)
2022(8444)
2021(7865)
2020(6593)
2019(15086)
2018(15446)
2017(28325)
2016(16091)
2015(18130)
2014(18293)
2013(17552)
2012(16217)
2011(14550)
2010(15156)
2009(14489)
2008(15024)
2007(13899)
2006(12634)
2005(11882)
作者
(46690)
(38859)
(38549)
(36866)
(24717)
(18272)
(17474)
(14773)
(14732)
(14174)
(13457)
(13153)
(12816)
(12714)
(12572)
(11897)
(11534)
(11426)
(11373)
(11219)
(10013)
(9749)
(9550)
(9044)
(9012)
(8782)
(8651)
(8523)
(7922)
(7764)
学科
管理(59196)
(54844)
经济(54744)
(48849)
(46202)
企业(46202)
(22594)
(21738)
方法(19176)
业经(16342)
中国(16195)
(15571)
(14720)
财务(14669)
(14666)
财务管理(14624)
数学(14619)
数学方法(14374)
(14203)
银行(14173)
企业财务(13891)
(13386)
(13307)
理论(12691)
(12401)
金融(12393)
体制(12280)
(11158)
(10543)
(9919)
机构
大学(224556)
学院(223391)
(86846)
经济(84614)
管理(83358)
研究(80026)
理学(68089)
理学院(67247)
管理学(66132)
管理学院(65662)
中国(64963)
(49893)
(49872)
科学(47077)
(41743)
(38498)
(37339)
研究所(37049)
中心(36594)
财经(36227)
(32522)
北京(31839)
业大(30789)
(29685)
(29668)
师范(29327)
(29189)
农业(29042)
(27227)
财经大学(26600)
基金
项目(136818)
科学(106980)
研究(102857)
基金(97511)
(85289)
国家(84549)
科学基金(71603)
社会(63188)
社会科(59646)
社会科学(59632)
(53535)
基金项目(50525)
教育(48758)
(45475)
自然(45467)
自然科(44333)
自然科学(44317)
自然科学基金(43557)
编号(42336)
资助(39692)
成果(37808)
重点(31718)
课题(31341)
(30779)
(30241)
(28544)
(28415)
(27474)
创新(26794)
教育部(26318)
期刊
(109790)
经济(109790)
研究(73014)
中国(57653)
(44510)
管理(37862)
学报(35304)
(34115)
科学(32705)
教育(32656)
大学(27317)
(27229)
金融(27229)
学学(25265)
农业(21941)
技术(20597)
财经(19227)
(16587)
业经(16232)
经济研究(16109)
问题(13175)
(13057)
会计(12327)
财会(12252)
(11899)
现代(10681)
理论(10672)
(10578)
图书(10518)
国际(10268)
共检索到373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治栋  黄威  
目标导向牵引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形成和改革。在赶超战略下,为实现宏观目标,传统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表现为政治和经济委托代理关系薄弱以及明显行政色彩和条块分割的特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呈现一种逆层次推进的趋势,这是发展战略下对传统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的解构。但在改革中也存在明显的局限:追求宏观效率目标形成了超越法人财产权的行政管理权;国资委难以实现向微观效率目标的转变;国有资产监督链条断裂使保值增值目标产生偏离。未来改革的基本趋势是:保证法人财产权有利于国有企业实现向微观效率目标的转变;及时调整资产管理范围有利于国资委实现向微观效率目标的转变;强化终极所有者监督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维  
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其机构改革○罗维本文认为,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当建立在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基础之上,其理论前提是要确立具有国家调节的市场经济观念,并据此形成经济化、系统化、价值化和复合化进行资产管理。文章提出,现阶段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可设置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碧萍  
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总体上是将国有资产区隔为经营性、公务性和资源性分门别类地加以分析研究并实施管理,只是在公共财政预算、决算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资产负债表中才可见到它们以不同科目彼此汇合。2017年底《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出台,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着力落实相关改革措施,已经正式拉开了我国权力机关层面加强对各类国有资产配置运营实施通盘监督的序幕。这项改革由于明确由各级财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碧萍  
按照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不仅决定其本质属性,而且决定其运行规律。因此,合乎规律地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必须通过对国有资产内部联系的分析才能发现客观趋势,从而把握正确方向。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国有资产的内在联系,据此从单一类别和跨类别两个层面提出了国有资产横向维度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与实现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冀湘  
在确立了国有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地位的基础上,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府宏观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这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试图对此做一些初步探讨。一、国家“双重经济职能”分离可行吗国家“双重经济职能”(即作为国有企业资产所有者的经济管理职能和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者职能)分离理论可以说是我们从宏观层次上改革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独立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理论基点。对此,目前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认识。例如,有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华林  管清友  夏靖铧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为主线,通过提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诺思悖论不断化解的过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高度相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制度变迁过程是冲击回应型”等命题作为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各博弈利益主体在改革进程中的行为模式及其绩效,并认为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道路。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宝庆  张爱兰  王萍  何志方  周仲利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不断变革,对国家审计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体制下,应重建国家审计监督的基本框架,强化国家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地位,强化国家审计的服务功能,加强对民间审计的质量监管,建立国家审计机关与其他国资监管机构的协同机制,完善国家审计准则体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曹钢  
国有资产经营具有“非自体性”特征 ,从这一特征出发 ,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下经营运行必须实现“四个转化”。与此相适应 ,要对“统一所有者主体”进行实在化形象定位 ,进而建立“统一所有、分类、分层监管”的国有资产总体管理体制和“三分开、四主体”的国有资本营运机制及体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毛程连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指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各种制度安排的总和。以公共产品理论观之,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本文按照符合公共产品理论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标准,提出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设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庄序莹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关系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好坏的制度因素。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已不适应变化了的国有资产格局 ,为此 ,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应根据公共财政理论的要求来设计和改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石磊  
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和经营体系应进一步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 ,在体制和机制上有所创新 ,真正实行政经分开、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利用市场机制选聘其所出资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和经营班子成员 ,健全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昆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公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国资委行使出资人权能 ,有助于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和上市公司的重组 ,为国有股减持提供制度保障 ,也有助于经理市场的培育和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