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6)
- 2023(13681)
- 2022(11408)
- 2021(10520)
- 2020(8826)
- 2019(19736)
- 2018(19307)
- 2017(36855)
- 2016(19269)
- 2015(20812)
- 2014(20052)
- 2013(19301)
- 2012(17018)
- 2011(14841)
- 2010(14244)
- 2009(12776)
- 2008(11835)
- 2007(9882)
- 2006(7871)
- 2005(6084)
- 学科
- 济(72233)
- 经济(72164)
- 管理(60459)
- 业(59851)
- 企(51063)
- 企业(51063)
- 方法(37462)
- 数学(33186)
- 数学方法(32790)
- 财(19887)
- 农(19067)
- 中国(18551)
- 技术(18475)
- 业经(17433)
- 贸(14823)
- 贸易(14813)
- 易(14472)
- 技术管理(13201)
- 务(13035)
- 农业(13012)
- 财务(13002)
- 财务管理(12979)
- 学(12730)
- 地方(12617)
- 企业财务(12365)
- 制(11899)
- 环境(11794)
- 划(11560)
- 理论(11422)
- 和(10572)
- 机构
- 学院(256788)
- 大学(255148)
- 管理(108068)
- 济(106976)
- 经济(105252)
- 理学(96409)
- 理学院(95467)
- 管理学(93938)
- 管理学院(93467)
- 研究(77411)
- 中国(56627)
- 京(49823)
- 科学(48163)
- 财(45475)
- 农(42214)
- 业大(40995)
- 财经(38129)
- 中心(37472)
- 所(35502)
- 经(35099)
- 江(34978)
- 农业(33542)
- 经济学(33247)
- 研究所(33118)
- 经济学院(30371)
- 范(30344)
- 师范(29908)
- 商学(29682)
- 商学院(29404)
- 经济管理(29320)
- 基金
- 项目(193962)
- 科学(155952)
- 基金(144632)
- 研究(137546)
- 家(127695)
- 国家(126658)
- 科学基金(111084)
- 社会(91540)
- 社会科(87155)
- 社会科学(87139)
- 基金项目(77833)
- 省(76717)
- 自然(73547)
- 自然科(72035)
- 自然科学(72016)
- 自然科学基金(70783)
- 划(64727)
- 教育(63748)
- 资助(56241)
- 编号(52426)
- 创(46559)
- 重点(43561)
- 部(42709)
- 创新(42703)
- 发(41250)
- 国家社会(39112)
- 成果(38758)
- 科研(38039)
- 教育部(37287)
- 人文(36860)
共检索到340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艳 黄勇 彭纪生
基于自我调节的视角,文章检验了三种目标取向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对387对主管-下属配对样本的分析发现,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证明目标取向显著正向影响创造力,绩效回避目标取向对创造力负向影响不显著;员工反馈询问行为在学习目标取向、绩效证明目标取向和创造力关系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绩效证明目标取向和反馈询问行为的关系,而对学习目标取向、绩效回避目标取向和反馈询问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艳 黄勇 彭纪生
基于自我调节的视角,文章检验了三种目标取向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对387对主管-下属配对样本的分析发现,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证明目标取向显著正向影响创造力,绩效回避目标取向对创造力负向影响不显著;员工反馈询问行为在学习目标取向、绩效证明目标取向和创造力关系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绩效证明目标取向和反馈询问行为的关系,而对学习目标取向、绩效回避目标取向和反馈询问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瑾琏 徐振亭 钟竞
个体和团队创造力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对其影响因素和形成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目标取向理论与创造力成分模型,通过构建多层次模型(HLM),探讨团队目标取向对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对81个研发团队样本(81个团队主管,410个团队成员)的调查分析,得出实证研究结果:团队学习目标取向与证明绩效取向分别对个体和团队创造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团队回避绩效取向则对两者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团队自省对个体和团队创造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团队学习目标取向与团队证明绩效取向通过团队自省对个体和团队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士健 高文超 权英
差序式领导是华人企业组织中普遍存在且蕴含独特文化价值的领导风格,对提高员工创造力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基于347份实证调查数据,构建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检验差序式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理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差序式领导有利于员工创造力发挥;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差序式领导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庸思维在差序式领导影响员工创造力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且部分调节作用通过创造力自我效能感进行中介传递。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君 樊子立 闫嘉妮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为保护员工弥足珍贵的自我创造空间,个性化工作协议成了越来越重要的工作范式。已有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揭示个性化工作协议促进个体创造力,但忽视了缺乏组织约束下可能带来的潜在消极影响。文章从创造蕴含的高失败风险特性和个性化工作协议潜在的身份认同特性出发,基于自我归类理论,由自我归类过程的"自我提升"和"减少不确定性"两大动机引入个性化工作协议和上级发展性反馈,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个性化工作协议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区间估计Bootstrap法以及Johnson-Neyman法对325个有效样本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个性化工作协议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内部人身份认知发挥中介作用;上级发展性反馈正向调节内部人身份认知在个性化工作协议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文章拓展了个性化工作协议的研究视角,表明它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时的协议,还蕴含着高度的情感连带与主体互动,这为组织实施个性化工作协议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栋虹 张翔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研究创造性自我效能对于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是创新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为更好地了解创造力自我效能的影响机制,本文引入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从个体层面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同时对员工的创造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内在动机则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隐性知识共享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的效应;在创造力自我效能对于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三条路径中,创造力自我效能通过内在动机,进而影响到员工创造力的路径,其正向影响效应最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栋虹 张翔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研究创造性自我效能对于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是创新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为更好地了解创造力自我效能的影响机制,本文引入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从个体层面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同时对员工的创造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内在动机则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隐性知识共享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的效应;在创造力自我效能对于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三条路径中,创造力自我效能通过内在动机,进而影响到员工创造力的路径,其正向影响效应最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磊 尚玉钒
本研究从心理学的调节焦点理论切入,构建了基于调节焦点理论的领导对下属创造力影响机理模型。具体探讨领导的"行为示范"、"语言框架"及"反馈",通过对个体调节焦点与群体共享调节焦点两个层面的共同引导,进而影响下属创造力的作用过程。本研究将丰富并厘清人们对领导提升下属创造力的影响路径与作用规律的认识,并为领导通过日常管理来激发下属创造力提供借鉴与指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智宁 刘丹丹 叶新凤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创造力成分理论和自我肯定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探讨自我反思、个体智力资本、感知面子威胁与员工激进/温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自我反思对个体智力资本及员工激进/温和创造力均具有正向影响;个体智力资本在自我反思和员工激进/温和创造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感知面子威胁调节上述中介作用(Ⅰ阶段)。最后,提出相应建议:企业可通过培育自我反思氛围、提升员工个体智力资本、消除员工感知面子威胁等方式提高员工创造力水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莹 张剑 张大龙
基于目标内容理论的观点,探讨了企业员工的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追求对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并检验了代际差异对上述路径的调节效应。基于不同企业的247对上下级匹配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目标促进员工的渐进性创造力,内部目标促进员工的突破性创造力;员工的目标内容对突破性和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相比新生代员工,外部目标对老一代员工的渐进性创造力产生更显著的影响,相比新生代员工,内部目标对老一代员工的突破性创造力产生更显著的影响。针对上述结论,进一步讨论了本文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志成 祝养浩 占小军
基于自我损耗理论考察创造力对职场不文明行为的影响,以及在以上关系中员工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和职业认同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23名员工-同事两阶段的配对调查发现:创造力对职场不文明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损耗中介了创造力与职场不文明行为之间的关系;职业认同减弱了创造力与自我损耗之间的关系,员工职业认同越高,创造力与自我损耗之间的正向关系以及自我损耗在创造力与职场不文明行为关系中的间接作用越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浩 杨百寅
基于信息加工理论和当代创造力理论,利用来自225份有效的领导-下属配对问卷的调研数据,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了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创新认知投入在变革型领导影响员工创造力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员工的积极情绪正向调节创新认知投入的中介作用,即员工的积极情绪较高,创新认知投入的中介作用会被加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涛
本文研究表明:上司不当督导会显著降低员工创造力;上司不当督导会显著破坏员工心理安全感知与对组织的认同感;心理安全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对组织的认同;上司不当督导会破坏员工对组织认同,进而会降低员工创造力;心理安全在上司不当督导与员工创造力不发挥直接中介作用,而是间接通过影响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从而影响员工创造力。
关键词:
不当督导 心理安全 组织认同 创造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鲜苗 徐振亭 霍伟伟
如何正确处理员工未被实施的创意,达到既能激发其创造力,又能使组织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的目的,是领导者关注的重要议题。整合自我决定理论、领导与成员交换关系理论,探究研发团队成员创意越轨行为对其创造力的作用,以及领导反馈行为与个体创新自我效能感交互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创意越轨行为对个体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创意越轨行为与创造力之间起正向调节效应。领导反馈的3种行为在创意越轨行为与创造力之间的跨层次调节效应有所差异,创新自我效能部分中介领导反馈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不仅为个人及领导在创意失败后采取何种应对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营造创意产生的支持氛围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俊锦 张昊民 马君
过去已有研究指出创造力具有较高的失败风险,但较少发现有关研究针对创造失败情景下的创造力研究。文章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切入点,引入失败学习行为、人—工作匹配和自我决定感三个变量,构建一个三阶调节效应模型,系统探讨失败学习行为对创造力的深层次作用机理。基于302套上下级配对样本,文章发现:失败学习行为正向影响员工的创造力;人—工作匹配正向调节失败学习行为与创造力的关系;人—工作匹配对失败学习行为与创造力的调节关系受到自我决定感的正向再调节。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管理实践启示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自我归类视角下个性化契约对创造力的影响——基于“自我提升”和“减少不确定性”两大动机研究
任务意义与奖励对创造力的影响——创造力角色认同的中介作用与心理框架的调节作用
数字创造力:数字技术对创造力的影响
反身性在工作自主性与创造性问题解决间的中介作用:创造力自我期望的调节效应
创造力与员工创新:上下级关系与目标导向的调节作用
学习目标导向对员工创造力和工作绩效的影响
个体目标导向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信息型团队断裂对员工创造力的跨层研究——基于创造性自我效能和时间压力的中介调节机制
教练型领导、双元学习与团队创造力:团队学习目标导向的调节作用
团队科学创造力的提升需重视团队成就目标导向——被调节的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