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4)
2023(10174)
2022(8964)
2021(8597)
2020(7019)
2019(16544)
2018(16627)
2017(31851)
2016(17389)
2015(19579)
2014(19688)
2013(19244)
2012(17598)
2011(15788)
2010(15630)
2009(14188)
2008(13967)
2007(11971)
2006(10320)
2005(8911)
作者
(49949)
(41181)
(40891)
(38853)
(26347)
(19700)
(18574)
(16306)
(15700)
(14702)
(14242)
(13708)
(12914)
(12884)
(12700)
(12465)
(12317)
(12259)
(11737)
(11596)
(10142)
(10074)
(9877)
(9370)
(9226)
(9123)
(9121)
(9073)
(8280)
(8119)
学科
(68522)
经济(68444)
管理(50589)
(46729)
(40455)
企业(40455)
方法(34101)
数学(28763)
数学方法(28317)
(16686)
(16599)
(16520)
中国(16491)
业经(15521)
理论(14412)
地方(12970)
(12084)
(11319)
贸易(11315)
农业(11216)
(10961)
(10959)
(10932)
财务(10895)
财务管理(10870)
环境(10805)
技术(10775)
教育(10330)
企业财务(10283)
(9980)
机构
大学(247271)
学院(244680)
管理(101002)
(92503)
经济(90309)
理学(88317)
理学院(87351)
管理学(85731)
管理学院(85301)
研究(78983)
中国(57155)
(53414)
科学(50582)
(41602)
(39126)
业大(36709)
(36021)
研究所(35948)
中心(35319)
财经(34017)
北京(33913)
(33573)
(33151)
师范(32885)
(30897)
(29088)
(28283)
农业(28278)
师范大学(26758)
经济学(26751)
基金
项目(171349)
科学(134032)
研究(126591)
基金(123223)
(106733)
国家(105830)
科学基金(91214)
社会(77140)
社会科(72957)
社会科学(72937)
(66791)
基金项目(65914)
自然(60216)
自然科(58756)
自然科学(58744)
教育(58224)
自然科学基金(57667)
(56299)
编号(52809)
资助(51177)
成果(42866)
重点(37808)
(37338)
课题(35856)
(35621)
(35458)
项目编号(32986)
创新(32919)
科研(32717)
大学(32185)
期刊
(98665)
经济(98665)
研究(70650)
中国(42066)
学报(38407)
管理(36450)
科学(35404)
(31957)
(30762)
教育(30436)
大学(28905)
学学(26930)
农业(22944)
技术(22278)
(16788)
金融(16788)
财经(15801)
业经(15772)
图书(15319)
经济研究(15234)
(13308)
理论(13160)
问题(12503)
实践(12329)
(12329)
科技(12265)
技术经济(11990)
情报(11539)
(11407)
现代(11107)
共检索到344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莹  张剑  李精精  
关于目标的研究一直是激励问题研究的活跃领域。从最初的目标设置理论,以探讨目标的属性为特征;到随后出现的成就目标理论,开始将目标区分为成绩与掌握两大类;到后来的期望理论,从目标的"数量"角度研究目标的激励作用;再到最近提出的目标内容理论,认为对个体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目标内容的"质量",从目标内容本身能够解释目标对个体行为的激励影响。研究成果在管理实践当中被广泛应用。本研究综述了目标内容理论的主要思想,讨论了个体目标内容的来源,介绍了目标内容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该理论的管理实践意义及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莹  张剑  李精精  
关于目标的研究一直是激励问题研究的活跃领域。从最初的目标设置理论,以探讨目标的属性为特征;到随后出现的成就目标理论,开始将目标区分为成绩与掌握两大类;到后来的期望理论,从目标的"数量"角度研究目标的激励作用;再到最近提出的目标内容理论,认为对个体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目标内容的"质量",从目标内容本身能够解释目标对个体行为的激励影响。研究成果在管理实践当中被广泛应用。本研究综述了目标内容理论的主要思想,讨论了个体目标内容的来源,介绍了目标内容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该理论的管理实践意义及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盛科荣  樊杰  杨昊昌  
国家"十三五"规划将主体功能区建设提高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高度。在国家战略需求的带动下,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及应用研究成果日益增多。通过对近10多年来的现代地域功能理论方法探索和应用实践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梳理,发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域功能与区域发展均衡模型、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功能识别与功能区划技术方法、地域功能格局变动机制与区域政策4个领域。相对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区域治理体系,以及完善地域功能理论体系的研究需求,目前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在基础研究、综合地理区划实践以及区域治理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围绕完善理论体系建设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未来研究应着力在5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地域功能生长发育驱动机制的集成分析、地域功能的空间结构与时空过程规律研究、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的进一步推导、地域功能空间尺度转换与综合地理区划、空间规划与现代区域治理体系构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盛科荣  樊杰  杨昊昌  
国家"十三五"规划将主体功能区建设提高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高度。在国家战略需求的带动下,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及应用研究成果日益增多。通过对近10多年来的现代地域功能理论方法探索和应用实践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梳理,发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域功能与区域发展均衡模型、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功能识别与功能区划技术方法、地域功能格局变动机制与区域政策4个领域。相对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区域治理体系,以及完善地域功能理论体系的研究需求,目前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在基础研究、综合地理区划实践以及区域治理体系建设方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崔孟修  
克鲁格曼于1991年在《经济季刊》上发表题为《目标区和汇率动态学》的文章,首次提出了一个标准的描述目标区汇制下汇率行为的理论模型,从而开创了对汇率目标区进行实证性理论研究的新纪元。此后,几乎所有关于汇率目标区的理论研究都直接或间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翠美  吴泽宁  胡彩虹  
水资源价值理论是价值核算的基础,在水资源价值研究中举足轻重。水资源价值研究是在对传统自然资源价值观反思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伴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已认识到传统的价值观念难以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要,水资源价值理念必须进行重新认识并加以完善。旨在分析水资源价值理论的研究进展,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给水资源价值理论研究以启示。首先分析了水资源价值的构成和内涵,指出水资源价值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价值的统一;接着详细介绍了各价值论的主要观点,并分析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在展望部分从生态经济学角度出发,将能值价值论引入水资源价值研究中,提出水资源能值价值理论的想法,以期为水资源价值评估提供...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查先进  黄程松  严亚兰  郭佳  
认知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能力,即信息处理的过程和能力。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是一种资源消耗,个体在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时需要进行认知加工从而消耗认知资源,影响认知负荷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体的先前经验、学习材料内部的本质特征、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认知负荷理论已在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商业经济、图书情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提出认知负荷理论的论文为种子论文,借助SSCI/SCI数据库,对引用了该论文的所有文献进行关键词词频统计,从施引文献视角展现认知负荷理论应用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然后,利用文献研究法,结合施引文献的内容抽取了四个主题:认知负荷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态、认知负荷对学习的影响、认知负荷对信息系统用户行为的影响、认知负荷对协同行为的影响,再针对这四个主题对认知负荷理论应用研究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述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严亚兰  张勇  查先进  
[目的/意义]旨在展现国外结构洞理论应用研究进展。[研究设计/方法]美国学者Ronald Burt以多种方式对结构洞理论进行了阐述,他于2004年发表的一篇阐述结构洞理论的论文得到了广泛引用,施引文献主要分布在商业经济、计算机科学、图书情报等领域。将这篇论文作为种子论文,对图书情报领域引用该论文的所有文献进行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再通过文献研究法,结合引用该论文的更多领域的文献以及Ronald Burt的相关文献,对结构洞理论应用研究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述评。[结论/发现]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展现了图书情报领域结构洞理论应用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结构洞理论应用研究的发展动态主要体现在:结构洞的位置优势、结构洞对创新的影响、结构洞对行为的影响。[创新/价值]结合施引文献展现了结构洞理论应用研究进展,对图书情报领域应用结构洞理论开展研究的未来方向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柳会珍  
本文介绍了极值理论方法的发展过程,重点阐述了该理论方法在自然科学和金融保险领域的应用,并总结了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典范  王超  龙睿  
在生产高度分工、全球贸易联系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一国经济活动的开展往往需要多个国内外企业的中间产品予以支持。企业间形成的复杂供应、销售网络不仅便利了贸易来往、降低生产成本,也带来了外部负面冲击跨区域、跨行业传播的潜在风险。梳理和分析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生产网络研究发现:(1)生产网络理论的发展在考虑要素替代弹性、市场扭曲和网络内生调整后对现实的解释力增强;(2)生产网络分析在准确刻画产业网络结构特征、合理评估外部冲击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3)中国复杂的国内外产业网络体系、产业政策的应用、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面临的不确定性冲击都为生产网络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场景;(4)生产网络除了广泛应用于评估各类冲击的传播外,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还在于挖掘大样本的供应网络数据、考虑网络内生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和企业经营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云   蔡艳蓉  
减少农业碳排放,提高农业碳汇能力,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潜力所在,故厘清农业碳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助力我国“双碳”目标早日实现,本文基于农业碳排放、农业碳汇以及农业低碳发展驱动因素3个维度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全面梳理:首先,明确了农业碳排放的基本概念并介绍了常见的测算方法,同时基于时序演变、空间分布、效率特征、减排路径等视角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其次,界定农业碳汇的基本概念,进而引申出森林碳汇、土壤碳汇和海洋碳汇并介绍各自的测算方法,而后则围绕农业净碳汇与碳汇市场化展开重点阐述;最后,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探讨影响农业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前者着眼于政策、经济、社会等方面,而后者则侧重于户主的内在因素和农户面临的外部环境。针对未来农业碳问题的研究方向,本文认为可重点围绕以下4个方面,即农业碳达峰的科学预测与差异化减排路径设计、农业减碳固碳潜力的科学评估与实现路径探讨、农业碳市场的构建与碳汇价值变现的思路探索以及农户低碳生产技术供需匹配探究与其制度优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张怡筠  
伴随快速城镇化,乡村地域正经历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导的人文过程,前瞻性地研究乡村转型发展过程格局、演进机理及空间优化重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梳理乡村发展转型内涵、过程格局、驱动机制、类型模式、乡村空间重构、农村发展理论及农村空心化等系列成果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研究评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的研究核心内容和逻辑主线加以凝练总结。未来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研究应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揭示不同地域类型区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及演进机制为核心,以建构乡村空间优化重组理论和探究模式途径为目标,综合集成遥感与GIS、抽样调查和模型方法,重点研究不同典型地域的乡村转型发展的多尺度过程规律、地域类型、动力机制,深化乡村空间体系演化规律和优化重组的内外机制,及乡村社会文化网络、技术制度转型重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乡村多维空间重组的情景模拟。结合典型案例实证研究,解构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理论与模式的成长机制与区域主导地理要素;比较分析典型模式的演化过程和要素互馈作用机制;探寻推进乡村良性转型发展及空间优化重组的地域模式和科学途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陶陶  
从分析生态环境安全和生态用地保护的重要性入手,在生态用地的界定与分类、规模量化与空间布局、生态服务价值估算与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生态用地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相关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进一步开展我国生态用地研究的思路和方向。今后应重点加强5个方面的研究:1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生态用地界定和分类方法;2"生态最优"和"最少保护"合力下的生态用地规模量化;3刚性与弹性框架下的生态用地分类保护制度;4基于栅格数据格式的生态服务价值估算和生态补偿机制;5不同尺度下生态用地的空间规划与地图综合。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栾琨  谢小云  
本文基于国外团队认同研究的已有进展,首先介绍了组织内部认同的研究焦点从"组织认同"到"团队认同"的迁移;然后分析了团队认同构念从个体层次向集体层次的发展;接下来围绕群体动机和社会粘合剂的二元视角,对团队认同作用于团队过程和产出的效能机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就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邵晓梅  刘庆  张衍毓  
土地集约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对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疏理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未来土地集约利用应加强4个方面的研究:①在研究视角上,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耦合关系有待于深入探索;②在研究内容上,土地集约利用标准体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制力度仍不能满足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求。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调查标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标准和审核标准体系的制定工作急需开展;③在研究尺度上,应加强开展多层次、分区域,包括大城市以外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④在研究方法上,改变传统的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定量分析,积极开展基于GIS技术、系统动力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等现代方法、模型和技术的融合和应用研究。研究结果和结论将对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