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3)
2023(13235)
2022(11596)
2021(11015)
2020(9350)
2019(21377)
2018(21476)
2017(41134)
2016(22858)
2015(25985)
2014(26141)
2013(25539)
2012(23581)
2011(21029)
2010(20919)
2009(19298)
2008(19132)
2007(17053)
2006(14979)
2005(13083)
作者
(67118)
(55867)
(55461)
(52701)
(35635)
(26779)
(25150)
(22070)
(21259)
(19980)
(19239)
(18671)
(17790)
(17729)
(17361)
(16958)
(16830)
(16661)
(16071)
(15875)
(13994)
(13868)
(13697)
(12778)
(12422)
(12390)
(12386)
(12263)
(11182)
(11058)
学科
(84523)
经济(84398)
管理(71265)
(67310)
(59099)
企业(59099)
方法(40214)
数学(34062)
数学方法(33592)
(27426)
(22454)
(21983)
中国(21305)
(19830)
业经(19128)
(19109)
财务(19029)
财务管理(18992)
企业财务(18175)
理论(16538)
地方(16164)
(15336)
(14727)
农业(14511)
(14113)
贸易(14103)
(13647)
技术(13445)
(13273)
银行(13224)
机构
大学(323902)
学院(321066)
管理(128141)
(118486)
经济(115565)
理学(110811)
理学院(109564)
管理学(107511)
管理学院(106957)
研究(106114)
中国(80017)
(70048)
科学(68592)
(57787)
(54366)
(54041)
业大(49848)
研究所(49434)
中心(48490)
(47630)
财经(45963)
北京(44305)
(42841)
农业(42412)
师范(42347)
(41793)
(38940)
(38602)
技术(35126)
财经大学(34315)
基金
项目(219612)
科学(171535)
基金(158686)
研究(158174)
(139244)
国家(138083)
科学基金(118097)
社会(96303)
社会科(90947)
社会科学(90921)
(85427)
基金项目(85056)
自然(79770)
自然科(77898)
自然科学(77878)
自然科学基金(76469)
教育(73169)
(72655)
资助(65709)
编号(65424)
成果(53739)
重点(48979)
(48034)
(44888)
(44864)
课题(44810)
科研(42508)
创新(41730)
项目编号(40776)
大学(40760)
期刊
(132078)
经济(132078)
研究(92984)
中国(62183)
学报(55435)
科学(49426)
(48365)
管理(47782)
(46417)
大学(41407)
学学(38897)
教育(38413)
农业(33278)
技术(27686)
(26306)
金融(26306)
财经(22314)
业经(21461)
经济研究(19819)
(18775)
图书(18171)
(17544)
问题(16604)
(16134)
理论(16008)
科技(15583)
技术经济(15026)
实践(14739)
(14739)
业大(14147)
共检索到471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袁天荣  
企业并购会引起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控制权的转移是企业的重大事件,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从长远来看,企业并购中的利益相关者在外延上与公司利益相关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彤  贺丹  
运用ANOVA和Logit回归方法探求我国并购目标公司区别于非目标公司的财务特征,并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并购动机做出检验。结果表明,替换无效率的管理层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对并购上市公司的动机具有较强解释力,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并购出于投机动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若琪  孙自愿  
立足于政府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本文以2008~2014年间发生并购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并购行为特征上的差异,并考虑政府的利益诉求对这种差异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具有显著的跨领域投资惰性,比较热衷于提升自身在区域内或者行业内的主导地位,且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利益诉求动机明显加剧了这种投资惰性。本文的研究为我国有针对性地推进经济"新常态"改革进程提供了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兆同  高伟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华宝  
本文以2003~2012年的我国上市公司中的270起目标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考察了公司特征以及CEO偏好对目标公司并购成功概率的影响。研究表明,CEO年龄、任期、有无官方背景、薪酬的自然对数这些因素会影响CEO的并购偏好,从而促使其改变并购的决策,并进而影响并购成功的概率,它们以及交易总价的自然对数与目标公司并购成功的概率呈显著相关的关系,而CEO的学历、是否兼职这些因素也会影响CEO的并购偏好,从而影响并购成功的概率,它们与公司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比,市盈率、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与目标公司并购成功的概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宏利  
预测目标公司的一般特征成为并购方选择理想目标公司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实证分析,笔者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和启示:一是目标公司被并购后的价值升降可以预测。二是不同模型预测的准确率是不同的,logistic模型的远期预测不稳定。三是目标公司被并购后价值升降的有效预测期以并购前2年为起点。四是指标在各年预测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在并购前的3年里,每一年的预测过程中,资产管理能力起了截然相反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其在预测上的"信号作用"。五是目标公司被并购后价值降低来自其资本结构不合理,财务风险过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祝文峰  左晓慧  
以2009年我国证券市场上发生并购的45家并购公司和51家目标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分析的实证方法,从微观层面出发,验证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中是否能够给并购双方带来收益、目标公司是否获得更多收益,并对目标公司的收益问题进行深层次剖析。期望通过研究,揭示导致并购绩效结果的原因,提供提高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艳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在六十多年的历史变迁中,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两个经济体制的转轨。利益主体间的合作与博弈,一直存在于高等教育结构的变迁过程中,清晰地反映了政府、市场和大学三个主体之间的力量博弈。然而,制度环境的差异,导致高等教育结构变迁中的三个利益主体存在本质区别。文章在分析不同制度环境下三个利益主体本质差异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中出现的三种制度变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会芳  冯根福  
本文主要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总体并购活动的时间统计特征。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国上市公司总体并购活动呈现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但增长速度逐渐下降;与此同时,上述增长还伴随有随机波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蒋晓萌  
在"资本多数决"为基本原则的公司制度中,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经常是得不到保护的。在公司并购过程中,中小股东承担的投资风险将更高,而中小股东又是证券市场繁荣发展的基础,所以对中小股东在并购中予以特殊保护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建立系统的中小股东利益的综合保护机制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凌春华  楼晓霞  廖忠梅  
本文通过ANOVA、Logit回归统计方法 ,对上市公司并购目标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 ,发现目标公司具有管理效率低下、财务杠杆高、流动性低但差异不显著、经营发展能力低的财务特征 ,而无偿划拨的目标公司区别于非目标公司的财务特征不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旭  徐朝霞  李卫民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6—2008年A股144家制造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应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广义线性模型和次序logistics回归等方法,研究上司公司高管的相关背景特征对企业并购行为存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越小,企业越倾向于采取并购行为,企业的战略变革程度越大;高管团队的平均任期越短,企业越倾向于采取并购行为,企业的战略变革程度越大;高管团队中女性高管比例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企业并购行为的发生,企业的战略变革程度越小;高管团队规模越大,企业发生并购行为的主动性越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彬  潘爱玲  杨洋  
定增并购的出现为追溯探讨定向增发的价值驱动性或利益输送性提供了新证据。本文采用2006—2013年交易数据对定增并购中大股东参与效果及其双主体关联性的经济后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大股东参与行为虽然短期内可能给市场传递涉嫌利益输送的不利讯号,但从长期看却能起到提升内部资本配置效率及公司价值的战略效能,且大股东参与程度越高,其提升效果越显著;进一步观察双主体差异性发现,只有大股东未参与时,定增主体关联度才与利益输送呈现正相关性,而并购主体关联度则以积极效应为主。由此不仅能够自然破除"大股东剥夺假说",同时还可为定增并购的科学决策以及"全要素"监管模式的架构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芦亚伟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资本形式分为货币资本利益相关者、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和人力资本利益相关者。本文以2012-2018年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发生前三年和并购后三年的经营业绩水平,评价其并购价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孙世攀   田昆儒   杨青   徐霞  
本文认为,控制权转移市场作为一种交易平台和系统,除具有外部潜在威胁和影响以外,因权力转移所发生的控制主体变更将给目标公司带来新的治理能力来源,从人本角度将会改变目标公司的经营轨迹,对目标公司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上述设想,本文沿着“控制主体变更——新控制主体——控制主体来源——股权遗留”这一主体变更细节分解思路,详细分析了不同控制主体和遗留股权对目标公司溢价的影响,并以1996至2019年发生并购的公司为样本对上述理论设想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控制主体变更的目标公司存在显著的溢价;利用和放大目标公司的独特性资源优势以及提高管理效率是新控制主体掌控公司后提升公司绩效的重要抓手,构成了控制主体变更后实现公司溢价的重要内推机制,然而,控制主体变更没有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对公司溢价形成应有的贡献;内源性和外源性控制主体对目标公司溢价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差异,与内源性控制主体相比,外源性控制主体更有利于目标公司溢价的提升;本文还探讨了原有控制主体的股权遗留对目标公司溢价的影响。本文发现,股权遗留的影响也呈现差异化,在外源性主体取得控制的情况下,股权遗留不利于目标公司溢价,而在内源性主体取得控制的情况下,股权遗留则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在考虑内生性检验后,结论稳定。本文成果对拓展并购价值研究、指导中国企业并购实践和提高并购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