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26)
2023(20022)
2022(16692)
2021(15551)
2020(13328)
2019(30269)
2018(29853)
2017(56594)
2016(30816)
2015(34568)
2014(33774)
2013(33679)
2012(30762)
2011(27549)
2010(27428)
2009(25836)
2008(25960)
2007(23190)
2006(20006)
2005(18030)
作者
(88895)
(74477)
(74258)
(70424)
(47439)
(35837)
(33569)
(29076)
(28177)
(26463)
(25281)
(25066)
(23592)
(23551)
(23163)
(22954)
(22301)
(22179)
(21509)
(21439)
(18437)
(18189)
(18143)
(16981)
(16793)
(16717)
(16536)
(16377)
(14941)
(14793)
学科
(132101)
经济(131958)
(110604)
管理(101216)
(97744)
企业(97744)
方法(62790)
数学(52889)
数学方法(52330)
(40704)
(37752)
业经(35467)
中国(34524)
(28641)
财务(28583)
财务管理(28532)
(27359)
企业财务(27160)
(26215)
贸易(26197)
农业(25716)
(25487)
技术(23763)
(23087)
地方(21381)
理论(21320)
(21017)
(20716)
银行(20656)
(20322)
机构
学院(442568)
大学(440361)
(189187)
经济(185740)
管理(176255)
理学(151846)
理学院(150319)
管理学(148041)
管理学院(147229)
研究(145540)
中国(115460)
(91924)
(87913)
科学(87303)
(78618)
(73501)
财经(70399)
中心(67560)
业大(66601)
研究所(66379)
(65954)
(64176)
农业(62144)
经济学(57940)
北京(57669)
经济学院(52375)
财经大学(52278)
(51767)
(51729)
(51649)
基金
项目(293081)
科学(232487)
基金(216535)
研究(209121)
(189932)
国家(188369)
科学基金(162700)
社会(135630)
社会科(128809)
社会科学(128773)
基金项目(114189)
(113797)
自然(106942)
自然科(104617)
自然科学(104583)
自然科学基金(102845)
(96135)
教育(95861)
资助(88700)
编号(81980)
重点(65873)
(65306)
(65027)
成果(64855)
(62257)
创新(60231)
国家社会(56996)
科研(56854)
课题(56271)
教育部(56209)
期刊
(205301)
经济(205301)
研究(125991)
中国(84992)
(73013)
(70905)
管理(69567)
学报(69404)
科学(65086)
大学(52645)
学学(50165)
农业(47895)
(43606)
金融(43606)
技术(39714)
教育(38475)
财经(36168)
业经(33830)
经济研究(33438)
(31111)
(29296)
问题(27039)
技术经济(24608)
(23689)
统计(22142)
(21311)
商业(20965)
(20918)
世界(20871)
国际(20560)
共检索到657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桂全  刘晓曦  谭庆美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的2 143件并购交易为样本,以并购溢价和短期超额收益作为并购收益的测度指标,分析目标企业创新能力对并购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购溢价与目标企业的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且创新能力水平越高,并购溢价越显著;并购企业获得的短期超额收益也与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因此,以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为目标的并购交易能够使双方获得更大的短期收益,资本市场的并购是反映创新的市场价值的重要途径,能够提供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孝华  傅能普  
选取公司市值、账面市值比、净营运资产、市净率和管理费用作为解释变量来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7—2011年我国A股市场中573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析这些财务指标对中国A股市场的股票月收益率的解释力度。研究结果显示:上述解释变量对股票月度收益率具有显著影响,说明这些财务指标对股票收益的解释力度较强;公司市值和账面市值比与股票收益率正相关,在研究期间存在明显的账面市值比效应;净营运资产、市净率和管理费用与股票收益率负相关;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弱式有效市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四国  李怀祖  
超额收益的来源可以判断股票市场发展是否健康。本文通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成长性和价格操纵三类因素对中国A股市场股票投资超额收益影响的显著性分析 ,发现超额收益主要来源是价格操纵 ,并根据这一现状 ,提出了加强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白雪洁  孙红印  汪海凤  
并购行为是否必然影响企业的市场势力?在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市场有何不同?这是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2007-2013年中国A股工业类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在新产业组织生产法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计量方法直接测度企业的市场势力,考察企业并购行为对市场势力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不同于其他市场上的显著关系,在中国A股市场中,上市企业的并购行为与企业市场势力的形成和变化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邵新建  巫和懋  肖立晟  杨骏  薛熠  
根据战略目标的不同,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可分为战略资源类并购和创造性资产类并购,如何评价战略目标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公告为切入点,通过事件研究发现:无论是战略资源类并购,还是以先进技术、知名品牌等创造性资产为目标的并购,总体上都获得了市场的积极评价,公告日附近的累计异常收益率高达5.22%。这意味着投资者预期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能够成功地创造协同效应。并购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国有性质以及并购目标的战略资源资产能够让市场对并购绩效产生更加积极的评价,并且管理层的能力表现越强,预期其创造的协同价值越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佳意  方壮志  
以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企业研发创新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从"委托—代理人问题"和"投资者有限关注"两方面对其传导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与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高创新型的专利与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对其传导机制探究发现,高额的研发投入一旦失败将产生负面信息,而当高管自利行为严重或投资者非理性追捧时,公司内部与市场外部的信息不对称提高,负面消息积累,与早先有关研究提出的"捂盘理论"相符,而当负面消息最终释放,股价出现快速下跌。结论表明,加强公司内部控制监督,防范市场投资者对研发成果的非理性炒作,能够有效缓解研发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岳上植  严鹏  任秋珍  
公司高管作为企业重大战略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对企业并购行为的成败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在"高阶理论"基础上,选取244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公司高管背景特征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的平均性别和平均教育水平与企业并购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随着团队中女性高管比例的增加和高管团队教育水平的提升,企业并购绩效能够获得显著提高;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和企业并购绩效之间显著负相关,高管年龄越小,企业并购绩效越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慧琳  杨望  王振山  
本文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6年间的跨国并购为样本,构建"外部资源+内部能力"分析框架,研究基于跨国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东道国创新资源集聚作为外部资源,企业吸收能力和跨文化整合能力作为内部能力,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跨国并购不仅对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绝对量及变化量有积极影响,对企业创新质量也有显著积极作用。进一步发现,当并购企业属于制造业或在发达东道国并购时,并购企业所在省份的创新资源集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越高,企业创新提升越显著。经过工具变量法、Heckman两阶段模型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结论为中国企业以基于跨国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促进自主创新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鲍新中  陶秋燕  盛晓娟  
文章研究了企业合并后资源整合效果对创新的影响。选取了信息技术行业129个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息系统整合、文化整合和技术整合产生的经营协同效应以及战略整合产生的管理协同效应都对企业的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财务协同效应和一些企业运营方面的协同效应对创新没有非常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企业在实现合并后应加强资源整合,实现最大程度的协同效应,特别是合并为了增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应加强信息系统、企业文化、技术和战略方面的整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范少君  宋小明  
管理层预测对隐含资本成本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文章在关注到管理层预测作为重要的会计信息逐渐受到重视的基础上,利用隐含资本成本采用无偏预期收益估算权益资本成本的优势,实证分析并研究管理层预测对隐含资本成本的影响。首先收集A股市场2009—2018年的数据;其次对隐含资本成本的测算方法进行评述,并选择ICC-PEG模型与ICC-EP模型计算企业的隐含资本成本;最后对管理层预测数据与隐含资本成本数据的实证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管理层预测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与企业隐含资本成本呈现正相关关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大春  金赛男  
中国的基金自上个世纪末开始发展,近几年发展迅速。基金是否起到了稳定中国证券市场的作用?本文从基金对股票的持股比例与股票收益波动率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来分析基金的参与是否减小了我国股市的波动性。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1999年到2004年中国A股市场进行了分析,发现基金偏好收益波动大的股票,而另一方面随着基金提高其持股比例,其对应的股票收益的波动率减小,从而起到了一定的稳定股市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妍   桂黄宝  
异地并购是企业快速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通过PSM-DID模型以及三重差分模型,选取2011—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企业异地并购行为是否促进技术创新能力这一重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异地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效应;相较于同地并购,异地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鉴于此,从扩大并购“眼界”,合理选择标的企业;提升吸收能力,加快成果转化效率;重视长远发展,适当减少政府干预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启示,以期为企业选择异地并购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妍   桂黄宝  
异地并购是企业快速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通过PSM-DID模型以及三重差分模型,选取2011—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企业异地并购行为是否促进技术创新能力这一重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异地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效应;相较于同地并购,异地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鉴于此,从扩大并购“眼界”,合理选择标的企业;提升吸收能力,加快成果转化效率;重视长远发展,适当减少政府干预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启示,以期为企业选择异地并购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迎平  王磊  
本文利用中国A股市场数据对市场择机理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A股市场的确存在市场择机的现象,上市公司会利用市场时机采取权益融资手段获取额外的收益,降低了公司杠杆率。但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市场择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仅为短期的影响,对资本结构的长期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迎平  王磊  
本文利用中国A股市场数据对市场择机理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A股市场的确存在市场择机的现象,上市公司会利用市场时机采取权益融资手段获取额外的收益,降低了公司杠杆率。但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市场择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仅为短期的影响,对资本结构的长期影响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