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5)
2023(1498)
2022(1143)
2021(1149)
2020(1062)
2019(2259)
2018(2187)
2017(3650)
2016(2247)
2015(2495)
2014(2350)
2013(2282)
2012(2184)
2011(1760)
2010(1733)
2009(1655)
2008(1602)
2007(1435)
2006(1269)
2005(1141)
作者
(7515)
(6373)
(6236)
(6060)
(4082)
(3034)
(2885)
(2502)
(2416)
(2196)
(2191)
(2150)
(2087)
(2015)
(2000)
(1999)
(1976)
(1902)
(1879)
(1866)
(1792)
(1611)
(1434)
(1429)
(1428)
(1410)
(1408)
(1379)
(1358)
(1345)
学科
(8049)
(5764)
经济(5757)
(3977)
(3592)
企业(3592)
管理(3371)
经济学(2274)
理论(2259)
水产(1730)
方法(1680)
(1657)
教育(1642)
动物(1619)
中国(1616)
动物学(1478)
(1289)
(1265)
中小(1264)
中小型(1264)
乡镇(1264)
乡镇企业(1264)
小型(1264)
小型企业(1264)
(1191)
财务(1191)
财务管理(1189)
图书(1176)
教学(1159)
(1155)
机构
大学(31855)
学院(29779)
研究(12783)
科学(10550)
(9341)
(8960)
经济(8762)
中国(8735)
农业(7639)
(7509)
管理(7467)
研究所(7057)
(6800)
业大(6512)
理学(6153)
理学院(6015)
管理学(5778)
(5737)
管理学院(5726)
中心(5608)
实验(5458)
实验室(5276)
重点(4969)
(4934)
(4899)
农业大学(4890)
技术(4774)
师范(4732)
(4400)
(4381)
基金
项目(20560)
科学(15427)
基金(14893)
(14367)
国家(14268)
研究(12248)
科学基金(11234)
自然(8529)
(8436)
自然科(8302)
自然科学(8296)
自然科学基金(8153)
(7583)
基金项目(7545)
社会(6593)
社会科(6101)
社会科学(6101)
教育(5851)
资助(5849)
计划(5449)
重点(5196)
科技(5082)
编号(4609)
成果(4493)
专项(4490)
科研(4439)
(4365)
(4319)
创新(4107)
(4091)
期刊
学报(10902)
(9564)
经济(9564)
(8295)
研究(7656)
科学(7440)
大学(7024)
中国(6915)
学学(6542)
农业(5472)
(4263)
教育(4206)
图书(3518)
业大(3128)
(2938)
农业大学(2642)
(2603)
书馆(2560)
图书馆(2560)
管理(2282)
(2008)
金融(2008)
中国农业(2001)
财经(1993)
情报(1888)
林业(1877)
经济研究(1792)
(1742)
自然(1718)
水产(1626)
共检索到45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任莉莉  
目录学在读书治学的道路上意义重大。清王鸣盛、江藩等学者多有论及。《隋书.经籍志》注中"梁有"的正确含义亦为前代学者所揭示,然而笔者发现,学界在目录学的基本问题上还存在着误解。本文针对部分学者对《隋书.经籍志》注中的"梁有"含义的误解以及笔者在《七录序目》的笺注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展开论述。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思贤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出于史官的职责和自身的学术理想而对先秦图书进行了校勘整理。受其学术理想的限制,校书并没有为后世留下目录学专著。而作为校书的成果,《史记》则展现了司马氏父子的处理文献的方法、图书分类的标准和学术溯源精神,而这些又被刘向、让歆父子继承,奠定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基础。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斐章  
目录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实用价值的学科。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因素紧密相联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目录学的繁荣,而目录学的发展又反过来为政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雪飞  
对《目录学教程》一书的作者队伍、内容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揭示这部书对目录学发展的时代内容的总 结和在建构现代目录学方面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孙振田  
余嘉锡于《目录学发微·目录释名》中所提出的"认‘录’为‘目’"、"认‘录’为‘叙’"的说法及以之为据对"序录"、"录目"所作之解释均不能成立。余嘉锡所列相关之例证均不能证明其观点:关于"认‘录’为‘目’"者,其"录"或当解为"记录",或为"目录"之简称,或更多只是一种注释格式;关于"认‘录’为‘叙’"者,其"叙"均非为认"录"为"叙",其"录"则为指相关的目录著作本身;至于"序录",只是一种整体、宽泛的称呼,不存在认"录"为"目"的情况;"录目",其含义则主要是指目录之目录,亦非认"录"为"叙"。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耀盛  
本文以历时性学术文化积累与共时性目录信息交流为核心,以目录方法和思维方法为中介,把握着中西帐薄派、学术史派和列举、分析目录学在知识积累时期的发展,比较了不同学术文化心理与思维模式下的目录活动和目录学的不同特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骆伟  
《目录学》虽定为图书馆学核心课程之一 ,但目前它的地位大不如前。只有通过教学改革 ,去实现这门课的宏旨 ,改变师生观念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尹地  
全祖望(1705~1755)和章学诚(1738~1801),是清朝中叶的两位浙东史学巨匠。全章两人,一位以明史(?)辑、宋元学术见长,一位以文史校雠理论闻名;史学贡献可以方驾。但在目录学方面,章学诚的名声远过于全祖望。全氏留给后人的目录学著作并不多,仅有专题目录《读易别录》3卷和一些零散的论文。虽如此,对于全氏,学者们的观点仍有歧异。例如关于《读易别录》,清人李慈铭说:"剖析精严,尤易义之橐钥"(《越缦堂读书记》)。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却说:"非经义,属图纬占卜之易书目录,记书名、卷数、注记出处。至于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国华  
对《当代目录学》质疑几则刘国华南京大学郑建明编著的《当代目录学》一书是近年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重大成果,其主要成就我已撰文介绍。其主要不足我也曾提出过几点,近日,又细看了几遍,发现还有些小的不应有的失误,现按其在书中出现的顺序,逐一评述如下:1.该...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河源  
近年来,作为图书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目录学研究出现困局,笔者提出了一些值得学界关注的问题,“揭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语)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夏南强  张炯  
文章综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目录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成果,分析探究了当代指引读书治学的目录学著作缺乏的原因。认为在文献与日俱增,计算机的运用已较为普遍的今天,我国古代目录学的精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用“叙录”的方法揭示图书文献的思想,不仅没有过时,更应该发扬光大。提出了改变目录学研究领域“只开花,不结果”状况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波  谢秋菊  
总结了 1 996年以来 ,中国目录学研究在基础理论、目录学史、分支问题、应用研究、学科未来等五个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彭斐章  
清代学者王鸣盛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然此事非苦学精究,质之良师,未易明也。"又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据此,一直以来,人们将目录学称之为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今天来看,对读书治学来说,目录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入门",而且在于读书治学的全过程,是读书治学的"必修"之学。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这一问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傅荣贤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以及学科范属等不同层面,论证了传统目录学的核心理论就是清人章学诚提出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柯平  
文章概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目录学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代目录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提出中国目录学应当积极地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建立包括文献目录学、信息目录学和知识目录学在内的新体系。文章还讨论了21世纪目录学的发展转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