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4)
2023(7692)
2022(6233)
2021(6214)
2020(5060)
2019(11425)
2018(11003)
2017(19656)
2016(10539)
2015(11747)
2014(11344)
2013(11388)
2012(10737)
2011(9988)
2010(9798)
2009(8800)
2008(8819)
2007(7482)
2006(6475)
2005(6098)
作者
(30736)
(25883)
(25680)
(24788)
(16595)
(12523)
(11556)
(10024)
(9910)
(9209)
(8966)
(8674)
(8466)
(8431)
(8428)
(7975)
(7576)
(7550)
(7418)
(7304)
(6754)
(6329)
(6261)
(5897)
(5799)
(5797)
(5760)
(5269)
(5256)
(5192)
学科
(45514)
经济(45471)
管理(24000)
(23551)
方法(20201)
数学(18117)
数学方法(17986)
(17872)
企业(17872)
中国(15645)
(14551)
(11034)
贸易(11027)
(10848)
(10344)
(10243)
(8742)
(8172)
银行(8155)
(7966)
业经(7787)
(7684)
金融(7684)
农业(6616)
关系(6287)
(6167)
环境(6162)
(6096)
(6071)
理论(6059)
机构
大学(157926)
学院(152020)
(70408)
经济(69328)
研究(62655)
管理(52206)
中国(47927)
理学(44851)
理学院(44206)
管理学(43513)
管理学院(43203)
科学(37635)
(34111)
(32281)
(31367)
研究所(29911)
中心(26792)
(26483)
财经(25681)
经济学(24587)
(23884)
(22456)
北京(22082)
经济学院(22031)
业大(21294)
(21252)
农业(21130)
师范(21031)
(20254)
财经大学(19590)
基金
项目(104058)
科学(82800)
基金(79779)
研究(73043)
(72221)
国家(71747)
科学基金(59608)
社会(49243)
社会科(46794)
社会科学(46785)
基金项目(40980)
自然(38018)
自然科(37196)
自然科学(37185)
自然科学基金(36587)
(35295)
教育(33258)
资助(32914)
(32453)
编号(25963)
(25099)
重点(24719)
中国(23370)
国家社会(22580)
成果(22367)
(22300)
教育部(21403)
(21283)
(20744)
科研(20587)
期刊
(71834)
经济(71834)
研究(49134)
中国(29923)
学报(28645)
科学(26059)
(23209)
(22858)
大学(21102)
学学(19822)
管理(19083)
农业(16246)
教育(15291)
(13908)
金融(13908)
财经(13824)
经济研究(13818)
(12114)
(10681)
(10150)
世界(10021)
技术(9800)
问题(9779)
国际(9670)
业经(8289)
(7332)
资源(7172)
技术经济(6711)
统计(6691)
图书(6649)
共检索到228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卿家康  
本文论述了目录学的时代性表现、成因与内涵,并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分别从发展阶段、学科意识、理论建构策略、价值取向、研究内容、学科体系、发展动力与发展方向等方面,论述了当代中国目录学的特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斐章  
目录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实用价值的学科。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因素紧密相联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目录学的繁荣,而目录学的发展又反过来为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传夫  罗博  冉从敬  
目录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与优良传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学科。自产生以来,即被视为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毋煚在《古今书录·序》中写到,目录"剖析条流,甄明科部",使学者"览录而知旨,观目而悉词",免于"孤舟泳海,弱羽凭天";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提出,"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余嘉锡在《目录学发微》中谈道,"治学之士,无不先窥目录以为津逮,较其他学术,尤为重要"。使目录学一度被尊为显学。目录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雪飞  
对《目录学教程》一书的作者队伍、内容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揭示这部书对目录学发展的时代内容的总 结和在建构现代目录学方面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锰  郑建明  
当代目录学的发展面临着古典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思想在当代如何发展,目录学理论与实践如何齐头并进,相得益彰的问题。中国目录学研究至今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当代目录学理论体系。该文首先对目录概念的古今和东西方差异进行了分析,接着从目录学发展的阶段性、中西方目录学的比较和目录学发展的致用性本质三个方面探讨了目录学在当代发展的问题。最后指出目录学技术化和知识化的趋势明显,在此背景下,当代目录学的理论体系也要重建。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付先华  
当今的目录工作实践成就斐然,理论研究硕果累累,网上资源目录研究蓬勃兴起。当代目录学表现出了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致用性和技术性研究形成高潮,以及正向着独特方法论和整体化、科学化发展等特点。未来的目录学应当在专科目录学研究、网络文化研究、网络书目控制研究、书目情报研究、书目信息产业化研究、网络书目情报研究等方面有新突破。参考文献16。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思贤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出于史官的职责和自身的学术理想而对先秦图书进行了校勘整理。受其学术理想的限制,校书并没有为后世留下目录学专著。而作为校书的成果,《史记》则展现了司马氏父子的处理文献的方法、图书分类的标准和学术溯源精神,而这些又被刘向、让歆父子继承,奠定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基础。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国华  
对《当代目录学》质疑几则刘国华南京大学郑建明编著的《当代目录学》一书是近年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重大成果,其主要成就我已撰文介绍。其主要不足我也曾提出过几点,近日,又细看了几遍,发现还有些小的不应有的失误,现按其在书中出现的顺序,逐一评述如下:1.该...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夏南强  张炯  
文章综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目录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成果,分析探究了当代指引读书治学的目录学著作缺乏的原因。认为在文献与日俱增,计算机的运用已较为普遍的今天,我国古代目录学的精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用“叙录”的方法揭示图书文献的思想,不仅没有过时,更应该发扬光大。提出了改变目录学研究领域“只开花,不结果”状况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彭斐章  
中国目录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传统学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从汉代刘向、刘歆整理图书,主持编纂《别录》、《七略》,开创目录校仇工作,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录学自产生以来,就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己任,成为人们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科学研究的指南,深受学术界的重视,成为一门显学。正如史学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所说的:“目录之学,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柯平  
文章概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目录学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代目录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提出中国目录学应当积极地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建立包括文献目录学、信息目录学和知识目录学在内的新体系。文章还讨论了21世纪目录学的发展转向。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心裁  
探讨了中国目录学传统的意义 ,从目录学方法、书目范式、理论传统、方法论、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目录学传统 ,提出了中国目录学传统在现代的命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柯平  
本文阐述了衍生于文献目录学的数字目录学建立的意义,分析了数字目录学的基本原理,讨论了数字目录学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数字资源系统的目录学研究、数字参考咨询的目录学研究和数字化学习指导的目录学研究,并提出了21世纪数字目录学建设的一些意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任莉莉  
目录学在读书治学的道路上意义重大。清王鸣盛、江藩等学者多有论及。《隋书.经籍志》注中"梁有"的正确含义亦为前代学者所揭示,然而笔者发现,学界在目录学的基本问题上还存在着误解。本文针对部分学者对《隋书.经籍志》注中的"梁有"含义的误解以及笔者在《七录序目》的笺注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展开论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彭斐章  贺剑锋  司莉  
作者分析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目录学的基本矛盾,认为在目录学基本矛盾的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有所变化;研究了在电子化、网络化条件下目录学新的载体和传播特征,以及中国目录学在20世纪两次高潮、两次飞跃的基础上,21世纪在表现出更加开放、兼容、扩张的道路上,形成的大目录学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