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9)
- 2023(10442)
- 2022(9032)
- 2021(8385)
- 2020(7066)
- 2019(16094)
- 2018(15994)
- 2017(31202)
- 2016(17008)
- 2015(19068)
- 2014(18789)
- 2013(18676)
- 2012(17156)
- 2011(15691)
- 2010(15941)
- 2009(15269)
- 2008(15112)
- 2007(13993)
- 2006(12271)
- 2005(10804)
- 学科
- 济(76310)
- 经济(76252)
- 业(50553)
- 农(50303)
- 管理(42279)
- 农业(33238)
- 企(29362)
- 企业(29362)
- 方法(28905)
- 数学(25701)
- 数学方法(25477)
- 业经(20925)
- 中国(17787)
- 财(16420)
- 地方(15322)
- 制(15152)
- 学(15061)
- 贸(13481)
- 贸易(13478)
- 易(13122)
- 农业经济(12484)
- 发(12443)
- 土地(11768)
- 银(10591)
- 银行(10567)
- 体(10518)
- 策(10207)
- 行(10090)
- 融(10012)
- 金融(10010)
- 机构
- 学院(244498)
- 大学(237925)
- 济(99389)
- 经济(97228)
- 管理(91860)
- 研究(81009)
- 理学(78860)
- 理学院(78035)
- 管理学(76659)
- 管理学院(76234)
- 中国(64236)
- 农(63164)
- 科学(50859)
- 京(49562)
- 农业(48609)
- 财(43856)
- 业大(43726)
- 所(41927)
- 中心(39937)
- 江(38458)
- 研究所(37790)
- 财经(34716)
- 范(31975)
- 师范(31694)
- 经(31370)
- 北京(30258)
- 农业大学(30189)
- 州(30080)
- 经济学(29450)
- 院(28066)
- 基金
- 项目(159747)
- 科学(124064)
- 研究(119594)
- 基金(113322)
- 家(98288)
- 国家(97363)
- 科学基金(82178)
- 社会(74905)
- 社会科(70475)
- 社会科学(70453)
- 省(64996)
- 基金项目(60587)
- 教育(53500)
- 划(53098)
- 编号(51920)
- 自然(51227)
- 自然科(49907)
- 自然科学(49891)
- 自然科学基金(48958)
- 资助(44848)
- 成果(41470)
- 发(36047)
- 重点(35791)
- 农(35398)
- 部(35379)
- 课题(34510)
- 创(32994)
- 创新(30819)
- 科研(30628)
- 性(30588)
- 期刊
- 济(117627)
- 经济(117627)
- 农(67098)
- 研究(66176)
- 中国(50759)
- 农业(45350)
- 学报(39520)
- 科学(37129)
- 财(33636)
- 大学(29926)
- 学学(28657)
- 业经(26788)
- 管理(26620)
- 融(24853)
- 金融(24853)
- 教育(22685)
- 业(21436)
- 技术(19864)
- 问题(17105)
- 财经(16393)
- 经济研究(16325)
- 农业经济(15182)
- 版(15177)
- 农村(15054)
- 村(15054)
- 经(14036)
- 世界(12675)
- 资源(12465)
- 经济问题(12265)
- 技术经济(12039)
共检索到361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孟祥仲 朱健
在目前法律框架下,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界定存在较多难点,一是农民集体产权界定的困境,它有可能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的成员对农民利益的侵犯;二是农村集体所有制所有权行使界定的困境,当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时,会出现代理的"缺位"和"越位"现象;三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的使用权)界定的困境,它会使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流动偏离经济运行公平和效益的目标,导致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浪费;四是土地处分权界定的困境,它会导致国家对土地用途的管制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与保障农民的收益权之间的不协调、经济布局与保障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不协调。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 产权界定 困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佳
从国家理论的分析视角出发,援用委托-代理理论来说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安排。农村土地产权代理制在长期的演化中逐渐形成,以隐蔽的形态存在,是国家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之间非正式契约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样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农村集体是产权主体,国家是产权代理主体。这种特殊的产权代理关系产生的社会基础是国家权力意志对农村土地产权的渗入,产权代理制形成机理在于产权形式的特殊和产权主体的弱势。由于产生环境和演进路径的特殊性,农村土地产权代理制有着区别于规范代理形式的特点。
关键词:
农村土地产权 国家 委托-代理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健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界定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目前的农地制度,包括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国家对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流转进行管制、农地使用权定期调整等,通过不同途径影响粮食生产。本文从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流转、劳动力流动使农地用途管制效果发生的变化、农用地的流转、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的行使等四个角度分析农村土地产权界定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界定 粮食生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宏力
本文认为,异化的所有权、有限的使用权、不稳定的占有权、不完备的流转权是现行农地制度框架下农民土地产权残缺的浓缩性表征;而超高的交易成本造成的租金流失又是维持现行农村治理模式运作的社会福利损失或成本。因此,制度是导致农村交易关系无序和低效的深层次原因,政治和经济制度则形成了经济实绩的基本决定因素。
关键词:
农土制度 土地产权 交易成本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颖 唐麦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在实践中实现了自发突破,从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制度逐步调整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但当前中国相关法律尚未明晰、配套机制还不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仍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本文从法律角度探讨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特征,阐述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及特点,并认为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是根本,稳定承包权是前提,放活经营权是关键等结论。
关键词:
农村土地产权 “三权分置” 法律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职青云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在法律上还存在着产权主体不明晰、产权残缺、产权权能不充分等问题,未形成明晰的产权关系。在法律上存在着许多矛盾及缺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旭
农村土地产权界定面临着四大困境:一是产权主体界定不清;二是所有权行使主体地位职能的模糊及角色定位的冲突;三是现有农地产权残缺与产权完整性要求的矛盾;四是国家在产权界定中存在保护者与牟利者两大角色定位的冲突。完善农地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思路是:明晰产权主体界定的"两步走"思路(第一步,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之前,以保持农地集体所有制为前提,进一步明晰产权主体;第二步,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健全以后,实行农地国有化,并将土地使用权确定给农民);突出稳定性和完整性,完善农地产权权能;突出效率与保护,清晰界定国家在农地产权制度中的角色。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界定 困境与问题 制度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前林 何伦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了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这势必引起企业大规模参与农地经营。近年来,企业参与农地流转既有积极效应,也存在危及粮食安全、损害农民利益、面临法律风险、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生态环境、吞噬农村文化的潜在风险。本文针对这些风险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防范企业参与农村土地流转框架下出现潜在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
企业 农地流转 潜在风险 防范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丙军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这一制度安排的成功与否,关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稳定,其意义不言而喻。当前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带来了极大的绩效,但始终存在缺陷。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不仅涉及土地的绩效问题、意识形态问题,也牵涉到制度变迁的路径问题,需谨慎入手改革。
关键词:
农地 产权 机制 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红娟
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资本化权利、典型模式对比、发展困境和对策等问题法律层面分析,提出完善土地信息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立市场导向为主、政府支持创新为辅的双向模式,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利等对策建议,以及土地资本化发展的途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阎晓磊 黄红霞
市场化经济深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成为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途径。但是,农村土地实现市场化配置的前提是清晰明确的土地产权结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促进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前提条件,但是当前农村土地法律法规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农村土地正常健康流转,损害农民利益,需要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法律法规,保障农村土地资源的市场化,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与时俱进,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本文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及农村土地市场化为着眼点,分析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存在的法律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权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法律法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德起
国家作为制约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重要因素,其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50多年变迁历史的分析得到印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高低和国家强度在农地产权制度中的高与低基本上呈负相关分布,但其相关程度受国家强度变化速率限制。现阶段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中国家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些结论为我们通过对国家强度的调整来提高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效率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国家强度 制度效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滕卫双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和实践中的困境,尝试提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农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晓宇 张林秀
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当前和今后政府促进农民增收和消除贫困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采用中国农村调研的第一手资料,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个因素,并且特别关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道路交通投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稳定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持和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村地区鼓励公共投资和稳定农村土地产权的政策促进了农村地区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上述政策的稳定持续和进一步实施会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陈慧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财产属性、金融属性和人身属性三重属性。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健全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机制,具有前沿意义。本文从法律和实践的视角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实状况和法律风险,从而对其在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由农村土地流转概况、相关问题和法律建议三部分组成。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相关问题 法律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