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0)
- 2023(10414)
- 2022(8648)
- 2021(7797)
- 2020(6331)
- 2019(14337)
- 2018(14179)
- 2017(28008)
- 2016(15081)
- 2015(17038)
- 2014(17234)
- 2013(17358)
- 2012(16775)
- 2011(15274)
- 2010(15951)
- 2009(15129)
- 2008(14292)
- 2007(13048)
- 2006(12224)
- 2005(11785)
- 学科
- 济(69321)
- 经济(69247)
- 管理(42458)
- 业(40837)
- 中国(31014)
- 企(30210)
- 企业(30210)
- 融(27523)
- 金融(27523)
- 银(26643)
- 银行(26627)
- 行(25892)
- 地方(22290)
- 方法(21244)
- 农(21235)
- 数学(18690)
- 财(18575)
- 数学方法(18492)
- 制(18236)
- 业经(16378)
- 环境(15053)
- 农业(14448)
- 贸(13802)
- 贸易(13782)
- 易(13373)
- 发(12530)
- 学(12194)
- 中国金融(11377)
- 地方经济(11343)
- 体(11106)
- 机构
- 学院(217484)
- 大学(215088)
- 济(96944)
- 经济(94792)
- 研究(79338)
- 管理(77518)
- 中国(70026)
- 理学(63402)
- 理学院(62658)
- 管理学(61803)
- 管理学院(61382)
- 财(50024)
- 京(47339)
- 科学(44157)
- 所(41004)
- 中心(37642)
- 财经(37416)
- 研究所(35764)
- 江(35202)
- 农(33707)
- 经(33607)
- 北京(31704)
- 经济学(30590)
- 州(29506)
- 范(29420)
- 师范(29173)
- 院(28091)
- 经济学院(27539)
- 财经大学(27405)
- 业大(26932)
- 基金
- 项目(126125)
- 研究(98798)
- 科学(98533)
- 基金(88514)
- 家(75098)
- 国家(74391)
- 科学基金(62706)
- 社会(62465)
- 社会科(59421)
- 社会科学(59409)
- 省(50576)
- 基金项目(45932)
- 教育(44109)
- 划(41931)
- 编号(41212)
- 资助(36775)
- 自然(36307)
- 成果(35410)
- 自然科(35365)
- 自然科学(35358)
- 自然科学基金(34679)
- 发(34242)
- 课题(29800)
- 重点(28815)
- 发展(28373)
- 部(27988)
- 展(27903)
- 创(26330)
- 性(25773)
- 国家社会(25298)
- 期刊
- 济(120034)
- 经济(120034)
- 研究(77735)
- 中国(52018)
- 融(42648)
- 金融(42648)
- 财(37307)
- 农(33314)
- 管理(30894)
- 学报(27783)
- 科学(26730)
- 教育(26447)
- 大学(22056)
- 农业(21748)
- 业经(20677)
- 学学(20371)
- 经济研究(19048)
- 财经(18969)
- 技术(18765)
- 问题(16587)
- 经(16357)
- 贸(14024)
- 国际(12952)
- 理论(12561)
- 实践(11210)
- 践(11210)
- 商业(10940)
- 技术经济(10819)
- 经济问题(10466)
- 业(10436)
共检索到372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海霞
据世界银行统计,2005年全球碳交易额为108.64亿美元,2006年达到312.35亿美元,翻了将近三番;2007年为630.07亿美元,又比2006年翻了一番;2008年为1263.4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2.6%。世界银行预测,到2013年全球碳交易额将达到18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而碳排放额度也将取代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发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志成
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机制为碳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碳金融又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的金融解决方案。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我国发展碳金融市场所面临的项目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和政治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 气候变化 清洁发展机制 风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政平 王超萃
"十二五"规划对零售业节能减排提出了要求,发展低碳零售业势在必行。作为零售业的排碳大户,超市的低碳化发展从长远看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意义。本文从当前我国低碳超市发展现状的分析入手,指出我国低碳超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以期为我国低碳超市发展提供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
低碳超市 低碳零售 激励政策 约束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英杰 吴亚卓
比特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经济的格局,催动了网络银行的飞速发展。网络银行是金融市场运行方式的重大变革,它已日益成为各国金融业务的重点。我国加入 WTO在即,因此正视网络银行在效率、成本等方面对我国金融业形成的冲击并进而探讨如何加速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就显得分外迫切。
关键词:
网络银行 创新 对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储玉坤
亚太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由此也引起了美国与亚太地区贸易的一系列新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美国对亚太贸易采取“双重标准”,引致亚太各国(地区)的强烈反响,使他们不得不加强地区内部贸易,以减轻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照此发展下去,美国在亚太经济中的地位必将继续下降,美国对亚太地区的贸易政策正面临重新抉择。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耀谋 李世新
在所有市场中,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较突出,而在信贷市场中,个人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更为突出。为防范个人消费信贷风险,银行均采用提高利率、实行信贷配额、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等措施。这些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触及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必须尽快统一认识,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确立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技术标准和立法工作,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统一的个人信用体系,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贷风险,也为扩大内需发挥作用。
关键词:
个人信用体系 信息不对称 消费信贷 征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吴一凡
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全球碳金融市场呈现出飞速增长的态势。中国作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的碳信用供应国,却始终处于碳交易价值链的最低端。本文研究了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所面临的对碳金融认识不足、交易风险复杂、交易市场发展落后等几大瓶颈,提出我国可通过提升资源意识并制定碳金融战略规划、控制防范风险、建立健全多层次碳金融市场等手段来发展完善我国碳金融市场。
关键词:
碳金融 碳交易 低碳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凯 齐中英 黄凤
印度洋海啸所引起的灾难,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巨灾保险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巨灾保险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当前的巨灾保险发展却非常迟缓。从巨灾保险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巨灾保险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为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做出有意的探索。
关键词:
巨灾保险 巨灾互换 巨灾债券 再保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辉 张术环
低碳农业是循环、高效、可持续、安全型农业。当前,传统思想的束缚、资金的短缺、低碳农业技术的滞后、地方政府职能缺位、国际交流的不足等是我国发展低碳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科技兴农、农业规模经营、低碳政策和低碳型政府建设、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低碳农业 问题 解决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靖
金融科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着传统金融领域,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及金融产品和服务产生影响,包括:优化金融机构业务流程,丰富金融产品,提升金融运行效率等。但是,金融科技的创新性同样会带来新的风险,尤其是在金融科技监管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其破坏性更强。本文以一个完整的金融业务运作流程(产业链)为依据,以金融业务运营前端和后端具有代表性的环节(第三方支付和征信)及金融主体(商业银行)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问题进行探究,并从"新型风险"的角度提出了金融科技的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茜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金融服务覆盖不均衡,结构性排斥有待全面化解;民间借贷与信用借贷并存,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有待根除;输血型借贷主导而造血型借贷不足,金融供给侧导向有待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存在短板,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有待增强;吸储多于放贷,逆向资金流动有待扭转;普惠金融目标群体意识不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有待健全。破解这些难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一是突出重点群体,提高普惠金融的精准度。二是突出基础性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三是突出金融创新,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辐射度。四是突出政策导向,构建有效的普惠金融激励机制。五是突出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广大受众的主动意识。六...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排斥 金融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祺琦
近年来,我国着力扩大金融服务的规模、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目前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和融资需求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金融体系不具备完全的普惠性特征。因此,应丰富金融服务层次,鼓励金融服务创新,优化区域资源配置,调整区域金融结构,推动普惠金融立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体系 金融服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昕
1.起步晚、环保意识差导致对绿色金融的认知程度低。我国绿色金融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时至今日仍处于由"概念"向"实践"的过渡阶段。在实践过程中,虽然有些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业务方面已经先行先试,但就整体而言,大多数金融机构仍将短期利益作为目标,将限制"两高一剩"行业的信贷投放作为工作重点,对绿色金融的长远发展缺乏整体布局和战略思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欧阳泉
低碳经济、保护环境已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话题。物流产业涉及面广,实施低碳发展模式面临政策环境等外在因素以及发展现状的困扰。应采取制定政策、建立和完善机制、加强组织管理、实施科学规划、开展文化建设等措施促进低碳物流的发展。
关键词:
低碳物流 困境 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曲凌夫
本文分析了当前推进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针对我国资源紧缺、生态破坏、环境退化、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现实国情,提出:⑴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⑵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环境;⑶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以推进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生态环境 科学技术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