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9)
- 2023(7716)
- 2022(6405)
- 2021(5847)
- 2020(4768)
- 2019(10562)
- 2018(10518)
- 2017(19613)
- 2016(10615)
- 2015(11792)
- 2014(11159)
- 2013(10966)
- 2012(10199)
- 2011(9303)
- 2010(9526)
- 2009(8663)
- 2008(8696)
- 2007(7758)
- 2006(6923)
- 2005(6346)
- 学科
- 济(42554)
- 经济(42518)
- 管理(33107)
- 业(32798)
- 企(29397)
- 企业(29397)
- 方法(15724)
- 技术(13135)
- 数学(12954)
- 数学方法(12778)
- 中国(12302)
- 地方(11220)
- 贸(11193)
- 贸易(11182)
- 易(10911)
- 业经(10582)
- 农(10013)
- 技术管理(9778)
- 财(9196)
- 制(9143)
- 融(9049)
- 金融(9049)
- 银(8858)
- 银行(8848)
- 行(8619)
- 理论(7658)
- 学(7652)
- 策(7174)
- 划(6751)
- 农业(6423)
- 机构
- 学院(142200)
- 大学(141679)
- 济(62216)
- 经济(60937)
- 管理(54837)
- 研究(52194)
- 理学(46198)
- 理学院(45660)
- 管理学(45011)
- 管理学院(44704)
- 中国(42842)
- 京(29660)
- 财(29367)
- 科学(29091)
- 所(25531)
- 中心(23740)
- 研究所(22978)
- 江(22513)
- 财经(22322)
- 经(20264)
- 院(19527)
- 范(18930)
- 经济学(18869)
- 北京(18779)
- 师范(18777)
- 农(18597)
- 州(18339)
- 经济学院(16914)
- 业大(16714)
- 财经大学(16580)
- 基金
- 项目(91989)
- 科学(73942)
- 研究(68866)
- 基金(67277)
- 家(58429)
- 国家(58016)
- 科学基金(50133)
- 社会(44837)
- 社会科(42740)
- 社会科学(42728)
- 省(35610)
- 基金项目(34909)
- 教育(31321)
- 自然(31241)
- 划(30631)
- 自然科(30592)
- 自然科学(30587)
- 自然科学基金(30058)
- 编号(26997)
- 资助(26798)
- 成果(22380)
- 创(22356)
- 重点(21494)
- 创新(21140)
- 发(20955)
- 部(20212)
- 课题(20045)
- 国家社会(18702)
- 教育部(17688)
- 性(17473)
共检索到232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梅 黄娜
国际货币协调是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和货币风险的重要手段,国际金融危机是对货币政策协调的严峻考验和有力推动。当前,牙买加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协调呈现出不同以往的五大特征,实现了"无协调的协调"、协调中博弈因素减弱、呈现出"雁式分工"格局、收益分配不均衡加剧、长效预期与短期利益取向并存。新特征预示着新起点,今后国际货币协调应致力于实现三步推进的战略构想,以国际区域货币合作为起点,以多元货币体系为过渡,最终走向超国家主权货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松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和严重不公,也突显出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重构国际货币体系无疑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世界人民尤其是主要发展中大国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和抗争。因此,站在现实和客观的角度,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只能采取迂回的路子,即先通过人民币的国际化再逐步实现美元、人民币和欧元三足鼎立的多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才能实现公正合理的超主权国际货币体系的三步走战略。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三步走 战略 超主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伯努瓦·科尔 赵园
在联系日益密切的全球经济背景下,就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达成共识,对于抗击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至关重要长久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笼罩在历史的阴影之中。不过在过去的30年里,全球经济还是发生了一些决定性的变化,有三个方面尤其引人注目: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某些跨国经济联系减弱的同时,金融因素成了各国相互联系的一个重要纽带;二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对全球增长的影响及其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兵勇
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的不断增强、国际货币运行中出现的动荡、失衡、冲突和危机等现象要求加强国际货币运行的协调。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及利益的不一致 ,以及协调的基础、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致使协调的作用和范围有限。因此 ,需进一步完善国际货币运行的协调机制。
关键词:
国际货币 协调 利益 机制 IMF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泽民
本文旨在分析当今国际货币制度的特点,支撑这种货币制度存在的基础与方法,阐述货币制度与金融政策协调的关系,并指出现行国际货币寡头协调方式的不公正性。 一、国际金融政策协调的由来 重视国际金融政策协调是进入80年代之后的事,其根本原因是:(1)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的加深;(2)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对外不均衡日益严重,即长期不均衡引起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尖锐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青松
通过分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各国采取的货币政策协调措施及其实施效果,提出了G20机制下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策略,即完善G20框架下的互评机制、提高其决策的有效性、建立G20机制下的多层次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框架和以G20为中心的全球金融治理架构。最后提出中国如何利用G20机制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泽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袁鹰 涂志勇
哈马达模型和罗格夫模型是对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效应进行分析的两个著名的理论模型。哈马达模型对两国之间政策合作解优于非合作解给出了一个较为直观的解释。后者则引入时间一致性假设下的理性预期概念,考虑了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中货币当局与公众的博弈行为,得出结论认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并不必然带来福利的改善,在很多情况下甚至作用是相反的。本文对这两个模型分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评述,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推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中夏 洪浩
本文通过构建、校准、估计和模拟新凯恩斯两国(本国和外国)开放经济体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并解释我国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变动原因,指出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两种均衡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及其所包含的政策含义。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在不考虑外国利率状态的情况下(如封闭经济模型和小国开放经济模型),本国利率与汇率偏离和达到均衡的情况应同时存在,当本国汇率(利率)偏离均衡时,本国利率(汇率)也会偏离均衡。本国利率上升(或下降)压力与本国货币升值(或贬值)压力同时存在。因此,在估计与分析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时,应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本国利率与汇率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春晖 蹇明
本文采用一个简单的新开放宏观经济随机模型。在名义粘性工资的假定下,应用对数线性模型,通过求工资设定问题、预期的产出、预期的贸易条件、预期的效用等变量的解析解,分析得出了任何偏离均衡状态的国内货币政策都会给本国居民带来期望效用的损失;采用统一的国际货币时,只要采用谨慎的货币政策将优于多种货币共存的情形。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罗斌 苏文珺 罗暘洋
货币国际化需要货币发行国与货币使用国建立长期的互利合作关系,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国际货币发行国与使用国的利益博弈关系及其协调问题。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网和世界银行数据库1995~2018年数据,构建完全信息的一次博弈模型和重复博弈模型,分析了国际货币发行国与使用国的利益协调因素。结果表明,货币发行国的货币官方储备率、通货膨胀率、政治话语权和利息差是影响国际货币发行国与使用国利益关系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叙果 陆凯旋
开放经济下,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性越来越强。每个国家运用货币政策实现各自的宏观经济目标的同时,必然会对别国产生溢出效应。因此,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历来就是国际货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回顾和梳理了目前理论界关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收益研究的理论框架、协调收益产生的来源、增加协调收益的机制设计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加以评述,认为应该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建立一个能够能用于分析和指导中国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模型,以提高中国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收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海珍 王开阳
货币政策协调过程中,对经济前景的预测信息会对央行的策略选择有决定性影响。本文将非对称信息引入两国开放经济模型中,分析并比较不同信息共享策略与协调策略对国家产出与通胀波动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掌握信息优势的国家应当将对经济前景的预测信息分享给他国,这样经济冲击能充分反映在经济预期中,同时减少两国的产出与通胀波动;(2)在信息共享的条件下,货币政策协调能同时提高两国福利;(3)对于信息无法充分共享的情况,本文进一步给出了央行选择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条件;(4)多数情况下,更好的经济预测能力具有正外部性。以上结论启示我国央行应加强预期引导工作,并积极与国外央行和研究部门交流合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小军
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牙买加体系的运行状况及新世纪以来表现出的新特征。研究发现,当前国际货币体系除存在软约束的储备货币增长、货币危机的频繁发生和国际收支调节的低效等问题外,还表现出全球通货膨胀不断、美元悖论、新兴市场崛起、外汇储备分配失衡、货币风险高度集中、美元相对地位下降等六大新特征,而这些都源于牙买加体系固有的内在缺陷。因此,本文简要勾勒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牙买加体系 人民币 国际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政策的外溢效应凸显了国际协调的重要性,而全球化逆流泛起加大了政策国际协调的难度。经历各种波动和危机后,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各种多边和双边协调机制,但一些经济体往往习惯于单打独斗甚至以邻为壑。这并不奇怪。一国宏观政策本身具有主权性、防御性、竞争性,他国难以控制,国际规则约束力也不如预期的强。因此,对任何经济体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因时而变,改革和完善自身的宏观政策,以提高政策的弹性和效率。
关键词:
国际协调 宏观审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