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1)
2023(4806)
2022(3887)
2021(3816)
2020(3062)
2019(7498)
2018(7084)
2017(13454)
2016(7022)
2015(8154)
2014(7769)
2013(8099)
2012(7752)
2011(7345)
2010(6953)
2009(6452)
2008(6287)
2007(5131)
2006(4501)
2005(4334)
作者
(18711)
(15688)
(15652)
(15121)
(10067)
(7480)
(7115)
(6131)
(6064)
(5580)
(5409)
(5204)
(5137)
(5109)
(4975)
(4950)
(4729)
(4602)
(4493)
(4040)
(3999)
(3685)
(3615)
(3584)
(3581)
(3566)
(3413)
(3177)
(3058)
(3032)
学科
(36906)
经济(36876)
方法(18438)
数学(17578)
数学方法(17536)
管理(15911)
(15249)
贸易(15242)
(15120)
(14461)
中国(13105)
(11634)
(10262)
企业(10262)
出口(8602)
出口贸易(8602)
(8602)
(8356)
(7824)
(6103)
(6026)
银行(6025)
(6011)
金融(6011)
关系(5967)
(5938)
业经(5250)
环境(4939)
农业(4679)
(4638)
机构
大学(106985)
学院(102117)
(59876)
经济(59285)
研究(42102)
管理(37350)
中国(35539)
理学(32002)
理学院(31671)
管理学(31439)
管理学院(31252)
(25682)
(22924)
经济学(22036)
财经(20940)
(20373)
科学(20271)
经济学院(20077)
(19597)
研究所(18447)
中心(18044)
财经大学(16023)
北京(15327)
(14776)
科学院(12884)
(12859)
金融(12727)
(12682)
(12614)
研究中心(12431)
基金
项目(66681)
科学(54261)
基金(53705)
研究(49469)
(46828)
国家(46581)
科学基金(39650)
社会(36144)
社会科(34666)
社会科学(34662)
基金项目(26837)
资助(23535)
自然(22968)
自然科(22517)
自然科学(22511)
自然科学基金(22182)
教育(21848)
(19909)
中国(18573)
(18498)
(17771)
国家社会(17494)
编号(16813)
教育部(15877)
重点(15019)
人文(14369)
(14262)
社科(14053)
成果(14039)
重大(13678)
期刊
(58324)
经济(58324)
研究(37485)
中国(19454)
(18197)
(14180)
金融(14180)
管理(14096)
科学(13692)
学报(13371)
(12478)
经济研究(12093)
财经(11598)
国际(11259)
(11214)
大学(10941)
学学(10211)
(10153)
世界(9627)
问题(8771)
农业(7982)
技术(7069)
教育(6207)
业经(5866)
统计(5685)
(5644)
贸易(5644)
(5534)
技术经济(5515)
经济问题(4670)
共检索到160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钱津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于2004年进入了工业化的腾飞阶段。目前的CPI爬升和物价总水平上升是工业化腾飞中的价格调整表现,是市场机制发挥比价调整作用,不是通货膨胀,更不是明显的通货膨胀。不能将通货膨胀与物价总水平上涨划等号,通货膨胀就是钱多了,必然引起价格上涨,而引起价格上涨的原因还可有其他的方面。准确地说,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非价格因素的货币贬值。在目前工业化腾飞阶段,中国出现并继续的明显是由价格调整而引起的货币贬值,而不是非价格因素的货币贬值,在国家有效进行的宏观调控下,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程建林  王远鸿  
今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通货膨胀问题再次成为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明年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会不会转化为现实的通货膨胀,其转换的条件和可能性是什么,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内容。一、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表现形式今年以来,人们对潜在的通货膨胀是否会逐渐转化为现实通货膨胀的担忧不是没有理由的。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主要物资库存明显下降,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9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2%,其中全民投资增长39.2%,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裴传智  
今年出现明显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对策裴传智自从去年七月份我国经济运行出现周期性转折以来,尽管宏观调控在保持经济增长平稳过渡和整顿金融秩序方面成绩斐然,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成效突出,但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后一时期经济发展与改革深化的重大障碍。一、今年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日前表示,中国经济运行正常,近期不会出现高通胀。李剑阁说,目前消费领域呈现出住房、汽车、通信三大热点,其中有的领域出现过热迹象,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前几年中国经济一直苦于缺乏市场消费点的拉动,最近出现购房热、购车热,是几年来宏观政策培育的结果,也不要轻易把这一势头打下去。他表示,观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书桂  
近年来,随着我国CPI数值的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再次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继9月份物价出现小幅回落之后,2007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再次上扬,同比上涨6.5%,与8月份创出的十年最高点持平。一、通货膨胀的起因及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关于通货膨胀的起因,人们总是习惯于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去分析。在供给相对稳定的时候,如果需求突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剑  
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历次通货膨胀不同。本次通货膨胀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动造成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与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并存。因此,要治理它就得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同时下手,我国目前应该采取"供给扩张、需求紧缩"这样的政策组合。需求紧缩应该主要依靠"量化货币紧缩"政策,供给扩张主要依靠降低企业税收等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晖  
本文首次采用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等技术方法,对中国是否输出"通货紧缩"以及是否输出"通货膨胀"这一问题展开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中,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的美国发挥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无论是在中国"通货紧缩"时期还是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国对各主要贸易伙伴国物价水平的冲击均十分微小,因此,中国并非全球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的引发因素。在此研究过程中,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技术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本文分析结论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先炳  
我国的经济自1991年初爬出谷底并全面回升以来,1992年持续高涨,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938亿元,增长率为12.8%,人均GDP首次突破2000元(按外汇牌价折合成美:元为363美元)。农业在没有多大改革措施出台和自然灾害较多、较严重时,增加值的增长率为3.7%,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倩倩  许坤  许光建  
2021年初,随着生产端上游成本价格抬高、美债收益率大幅提升等,引起了人们对于我国是否会出现过度通胀的担忧。本文认为,2021年初物价水平的温和上涨主要由大宗商品价格提高导致的成本端价格抬高推动,但由于下游需求仍旧尚未恢复至新冠疫情前状态、成本抬高对总体物价水平的抬升有限、资本品价格涨幅高于消费品价格涨幅且长期持续的可能有限以及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弹性较大等因素,因此我国并不会出现"过度通胀"。但我国依然要在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制定上防范金融风险和资产泡沫,加强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结构性调整。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天顶  
基于中国1993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本文采用双变量GARCH模型测量了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并借助于传统的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下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中国实际产出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研究发现:中国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之间存在着Granger意义上的双向因果性,在作用机制上支持了Okun-Friedman理论假说以及Holland论断;传统的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中国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中国实际产出增长之间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性,但是基于MS-VAR模型的G...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京平  杜宇  
怎样认识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国家统计局综合司郑京平,杜宇小平同志1992年春视察南方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在快车道上运行,1994年我国GNP在连续两年以高干13%水平增长的基础上,又增长11.8%。但是,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物价急剧上涨,通货膨胀已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俊伟  
本世纪初的通货膨胀治理,奠定了此后我国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基本思路,规划了其基本政策选择;而且为此后通货膨胀的发生、发展埋下了伏笔。深入地考察可以发现,近10年来的三次通货膨胀是一体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新时期我国通货膨胀发生、发展的"三部曲"。本文所分析的,就是上述全过程。本文分析了2003~2004年我国通货膨胀发生的背景、特点,梳理了政府的主要对策,指出:"轻总量、重结构"是通货膨胀治理政策的明显特征。这样的政策组合在当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也赢得了成功"点刹车"的赞誉;但并未彻底消除通货膨胀产生、发展的根源。新一轮经济增长具有的若干新特点,在迟滞通货膨胀发生、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具...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昆亭  郑文风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问题是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本文在研究传统的(Bai- ley(1956)定义的消费者剩余的估计方法)和当前流行的Lucas(2000)一般均衡框架下,用补偿思想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的估计方法)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92—2005年的数据,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对我国的通胀福利成本分别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认为:名义扭曲是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根源,过度的扭曲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严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霍德明  
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通胀所代表的是生活成本增加;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分析通胀的原因并提供对策责无旁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嘉瑞  
在改革中我们遇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对于实现治理整顿的目标,促进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改革以来的通货臌胀及成因分析自70年代末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发生了两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从1978年到1982年,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货币发行过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