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1)
2023(11698)
2022(9677)
2021(8698)
2020(7386)
2019(16130)
2018(16079)
2017(30821)
2016(16462)
2015(18432)
2014(18349)
2013(18422)
2012(16754)
2011(14802)
2010(15264)
2009(14377)
2008(14502)
2007(13616)
2006(12054)
2005(10802)
作者
(47746)
(40244)
(39808)
(37340)
(25421)
(19027)
(18026)
(15638)
(15118)
(14581)
(13688)
(13377)
(12845)
(12582)
(12503)
(11935)
(11852)
(11765)
(11647)
(11473)
(10006)
(9912)
(9836)
(9366)
(9314)
(8945)
(8918)
(8857)
(8255)
(8115)
学科
(90827)
(75932)
经济(75837)
(73615)
企业(73615)
管理(62143)
(45937)
业经(31472)
农业(30752)
方法(29205)
(22207)
技术(21155)
数学(20799)
数学方法(20624)
中国(17952)
(17051)
财务(17015)
财务管理(16998)
企业财务(16051)
(15804)
(14750)
地方(14163)
理论(13834)
(13511)
(13422)
产业(13287)
(12987)
(12625)
贸易(12619)
技术管理(12385)
机构
学院(247324)
大学(234417)
(108624)
经济(106768)
管理(103498)
理学(89147)
理学院(88427)
管理学(87379)
管理学院(86934)
研究(76615)
中国(61052)
(56403)
(48240)
(46002)
科学(44738)
农业(43390)
业大(40968)
(39770)
(38596)
中心(36526)
财经(36309)
研究所(34644)
(32676)
经济学(31059)
经济管理(30955)
(30559)
北京(29231)
经济学院(28217)
商学(27910)
(27711)
基金
项目(161207)
科学(128868)
研究(122602)
基金(116300)
(99520)
国家(98476)
科学基金(86684)
社会(80370)
社会科(76075)
社会科学(76058)
(68116)
基金项目(61986)
教育(53576)
自然(53410)
(53178)
自然科(52238)
自然科学(52230)
自然科学基金(51381)
编号(51331)
资助(45294)
(39408)
成果(38898)
(38196)
(37596)
(35250)
重点(35225)
创新(34813)
课题(33683)
国家社会(33146)
(32923)
期刊
(131257)
经济(131257)
研究(66222)
(60424)
中国(50340)
农业(41713)
管理(41221)
(37065)
科学(33473)
学报(32718)
业经(29882)
技术(27170)
大学(26122)
学学(25381)
(22877)
金融(22877)
(22167)
教育(20357)
经济研究(18331)
问题(17412)
财经(17099)
技术经济(16449)
(15010)
农业经济(14085)
农村(14084)
(14084)
世界(13865)
商业(13407)
现代(13233)
科技(12764)
共检索到370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芳林  
"三农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而农业全产业链以农业发展为动力实现农民增收。盘锦稻蟹综合种养的成功探索为当前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富余  田春晖  孙文涛  于凤泉  于永清  
简述了水稻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及其危害,综述了水稻-河蟹综合种养生产模式发展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依据生态学理论、平衡施肥原理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原理,枚举了稻蟹生态种养中化肥农药减施的主要途径方法或措施,提出了化肥农药生态减施技术的概念,明确了稻蟹综合种养应以化肥农药生态减施技术为基础,协同优化化肥农药减施的各单项技术,因地制宜地建立实用的化肥农药减施技术体系,并对其生态学效应进行了评价。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金雨  赵志刚  罗亮  王世会  张瑞  郭坤  白庆利  李海涛  李明帅  
为探明寒区稻蟹综合种养过程中扣蟹的适宜放养密度,本实验以水稻单作为对照,采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放养密度(200、350、500、650和800只/667m~2)对寒区稻蟹综合种养过程中河蟹和水稻的生长性能及稻田水质和底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中华绒螯蟹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整体均出现显著下降的趋势。350只/667m~2处理组水稻的结实率和产量均显著高于水稻单作组和其他处理组。随着中华绒螯蟹放养密度的增加,各处理组土壤的总磷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800只/667m~2处理组土壤总氮和总磷含量均显著高于350只/667m~2和500只/667m~2处理组,与其它组差异均不显著。整个实验过程中,稻田水体的平均温度(T)、溶解氧(DO)、pH、总氮(TN)、总无机氮(TIN)、总氨氮(TAN)、非离子氨(NH_3-N)、亚硝酸态氮(NO_2-N)、硝酸态氮(NO_3-N)、总磷(TP)及化学需氧量(COD)在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综合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寒区稻蟹综合种养过程中扣蟹的最佳放养密度为350只/667m~2,该密度条件下,稻田水质环境较好,中华绒螯蟹及水稻的生长性能均能达到较高水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玲霞  许兴  邱小琮  石伟  杨涓  
【目的】研究低洼盐碱地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的氮、磷收支状况,为稻渔综合种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比较分析稻鳅共生(DQ)、稻蟹共生(DX)、稻鱼共生(DY)系统氮磷的输入和输出情况。【结果】①3种种养模式下,肥料输入约占氮总输入的81.83%、92.09%和89.51%,占磷总输入的95.64%、97.54%、96.14%。②3种种养模式下,底泥积累的氮磷含量约占氮总支出的79.71%、59.50%和70.66%,占磷总支出的93.00%、87.61%和72.14%,收获生物平均占氮、磷总输出的16.85%~36.74%和3.56%~22.62%。【结论】肥料是稻渔综合种养系统中氮磷输入的主要部分,其次为投喂饲料带入,而稻种和水中的氮磷含量所占比例小;氮磷在底泥中的沉积是稻渔共生系统中氮磷营养盐输出的主要方式,其次为收获生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嘉尧  常东  李柏年  吴旭干  朱泽闻  成永旭  
为获知和分析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在中国的发展现况及存在问题,根据2013年中国4个省份两种主要稻田种养模式的调查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不同稻田种养模式在生产投入、经济效益上的差异以及在化肥、农药减量等方面的效应。结果显示,稻田综合种养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稻蟹、稻鱼两种种养模式的平均利润为水稻单作的2.43~3.92倍,化肥成本减少2.8%~49.2%,农药成本减少3.2%~83.6%,但技术成熟度及产业化程度的差异使种养户在最终经济收益及生态效益上的极差较大。研究表明,中国稻田综合种养规模化程度不够、成本投入偏高、综合种养生态、社会效益提升有限是目前面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军民  朱有志  唐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晔  孟亚君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农业产业链管理尤其是园艺产业链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文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国家,如发达国家的美国、荷兰和发展中国家巴西作为案例,分析其农业产业链管理及其运作的实践,以期从中吸取经验、获得启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盛华  万柯均  陈红琳  陈尚洪  廖武  杨泽鹏  沈学善  刘定辉  
【目的】研究稻渔综合种养对成都平原水稻产量、外观和食味品质的影响,为成都平原稻田绿色综合种养和优质稻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20—2021年在成都市崇州现代都市农业功能区选择4个不同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点,以临近的常规水稻田为对照,测定稻米产量和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蛋白质等品质指标。【结果】稻渔综合种养田水稻产量2020年A3、A4样点显著高于CK,其他样点差异不显著。从产量构成因素看,产量差异主要体现在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与常规稻田对照相比,稻渔综合种养田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降低。部分样点稻渔综合种养田显著降低了稻米的胶稠度,提高了直链淀粉含量,大部分样点稻米蛋白质含量有升高趋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不同稻米品种的蛋白质含量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2021年样点A1水稻品种川康优丝苗的蛋白质含量,较CK显著降低,表现出品质改善的趋势。但是样点A3的水稻品种锦香优丝苗和A4的水稻品种宜香优2115的蛋白质含量,较CK显著增高。【结论】成都平原稻渔综合种养水稻产量较常规稻田显著提高或基本持平,显著提高了稻米的外观品质,未明显提高稻米食味品质。选择搭配适宜的水稻品种,并优化肥水管理可能是提升稻渔综合种养下稻米食味品质的有效途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淑豪  刘青  张清勇  
关注以稻虾共作为代表的稻田综合种养土地利用新型模式,基于在湖北省潜江市和荆州市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投入导向DEA方法,测算和比较了稻虾共作户和水稻单作户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果。研究发现:与水稻单作相比,稻虾共作能够改善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果;但调研区一半以上的共作农户仍然延续着传统粗放的生产模式,生产中存在严重的过量投入,阻碍了其土地利用生态—经济效果的进一步优化。此外,若忽略环境污染,只考虑经济效果,将导致稻虾共作的土地利用效率被高估45.28%。目前,稻虾共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亟需把环境影响纳入土地利用效率评估中,贯彻"双水双绿"的发展理念,引导农户合理安排各项生产投入,切实优化稻虾共作的生态—经济效果,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淑豪  刘青  张清勇  
关注以稻虾共作为代表的稻田综合种养土地利用新型模式,基于在湖北省潜江市和荆州市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投入导向DEA方法,测算和比较了稻虾共作户和水稻单作户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果。研究发现:与水稻单作相比,稻虾共作能够改善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果;但调研区一半以上的共作农户仍然延续着传统粗放的生产模式,生产中存在严重的过量投入,阻碍了其土地利用生态—经济效果的进一步优化。此外,若忽略环境污染,只考虑经济效果,将导致稻虾共作的土地利用效率被高估45.28%。目前,稻虾共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亟需把环境影响纳入土地利用效率评估中,贯彻"双水双绿"的发展理念,引导农户合理安排各项生产投入,切实优化稻虾共作的生态—经济效果,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金洁  杨倩楠  王超  陈静  张晓龙  张池  刘科学  
【目的】通过研究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下0~40 cm土层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明确该模式下稻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敏感性和碳库管理的特征,旨在为研究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下稻田固碳和养分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广州市增城区农业生态环境野外工作站3种水稻种植模式[生态综合种养模式(EIM)、水旱轮作模式(RVM)和常规水稻种植模式(CRM)]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总有机碳(TOC)、溶解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EOC)、颗粒态有机碳(POC)和微生物量碳(MBC),并探索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EIM模式土壤TOC为10.55 g/kg, DOC、EOC、POC和MBC 4种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分别为0.29、1.38、2.09和0.11 g/kg,明显高于RVM和CRM模式土壤;土壤微生物熵也以EIM模式最高,与RVP和CRP模式相比,分别提高51.11%~85.72%和46.04~223.99%;3种种植模式0~10 cm土壤有机碳组分以MBC最敏感,而10~20 cm土壤则以EOC最敏感;EIM模式显著提升了土壤各碳库管理指标,其中MBC是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变化的重要有机碳组分因子;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主要受土壤容重和pH的影响。【结论】MBC既是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的敏感性指标,也是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容重和改变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提高土壤有机碳库。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库水平,是水稻土壤固碳的有效种植模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贾丽娟  王广军  夏耘  张凯  谢骏  郁二蒙  李志斐  龚望宝  田晶晶  
为研究不同地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环境及克氏原螯虾肠道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为改进不同地区稻虾综合养殖策略提供依据,采用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武汉、永州和韶关地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水体、底泥及虾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并对水体、肠道菌群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地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水体、底泥及克氏原螯虾肠道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均大于永州地区和韶关地区。武汉地区的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水体及底泥的细菌群落结构与永州地区和韶关地区均相似,其中水体的优势菌门均为放线菌门、蓝细菌门、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底泥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武汉地区的克氏原螯虾肠道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优势菌属为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10.85%)、气单胞菌属(Aeromonas,9.88%)和[Anaerorhabdus]_furcosa_group(8.43%)等。永州地区的克氏原螯虾肠道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优势菌属为ZOR0006(9.78%)、拟杆菌属(Bacteroides,5.41%)和[Anaerorhabdus]_furcosa_group(3.98%)。韶关地区的克氏原螯虾肠道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优势菌属为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9.31%)、拟杆菌属(4.29%)和[Anaerorhabdus]_furcosa_group(4.58%)等。环境因子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总悬浮颗粒(TSS)和总磷(TP)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磷酸盐(PO~(3-)_(4)-P)和化学需氧量(CODcr)对肠道微生物结构具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地区水体、底泥及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水体与底泥的微生物结构更相似。武汉地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中水体的微生物多样性最高,对于稳定养殖系统有利。不同地区养殖系统微生物的优势菌门种类没有变化,但是会改变优势菌门和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养殖环境中的营养盐含量会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丽伟  高中理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美国的"智慧农业"是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直接产物,同时也是市场竞争及产业自身可持续、高水平发展的现实需求。美国利用物联网科技开展"智慧农业"生产的水平世界领先,带动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了全新变革,其做法值得研究及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杰利  张跃  
盘锦市坐落于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占辽河三角洲总面积的60%以上,地处沿海,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交通便利。几年来,盘锦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致力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围绕“水稻、水产、畜禽、林苇、蔬菜”五大主导产业,整合区域资源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基地、强龙头、打品牌、带农户,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已基本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