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55)
2023(3218)
2022(2509)
2021(2648)
2020(1876)
2019(4646)
2018(4790)
2017(6986)
2016(4982)
2015(5686)
2014(6046)
2013(5004)
2012(4725)
2011(4524)
2010(4884)
2009(4259)
2008(4246)
2007(3900)
2006(3590)
2005(3527)
作者
(11299)
(9333)
(9273)
(9001)
(6078)
(4530)
(4366)
(3822)
(3643)
(3568)
(3278)
(3158)
(3093)
(3018)
(2946)
(2941)
(2889)
(2787)
(2771)
(2761)
(2704)
(2325)
(2238)
(2233)
(2209)
(2203)
(2100)
(1977)
(1931)
(1874)
学科
教育(18922)
(11816)
经济(11798)
中国(10401)
理论(8609)
管理(7181)
(6720)
教学(5809)
(5580)
(5136)
企业(5136)
方法(4476)
(4146)
发展(3913)
思想(3820)
(3789)
(3420)
政治(3418)
研究(3307)
改革(3174)
思想政治(3145)
政治教育(3145)
治教(3145)
德育(3121)
高等(3088)
业经(2901)
(2850)
(2843)
数学(2799)
教育改革(2792)
机构
大学(68933)
学院(62314)
教育(26629)
研究(26140)
(20624)
师范(20582)
(17881)
师范大学(17363)
经济(17156)
(16900)
管理(16424)
科学(14238)
理学(13865)
理学院(13567)
管理学(13182)
管理学院(13026)
(12725)
中国(12723)
北京(11869)
研究所(11583)
职业(11402)
(10843)
技术(10583)
教育学(10374)
中心(9784)
(9385)
(9319)
(8512)
职业技术(7790)
教育学院(7646)
基金
项目(34993)
研究(34295)
科学(29244)
教育(25137)
基金(21779)
社会(19008)
(17773)
社会科(17572)
社会科学(17570)
国家(17444)
成果(17294)
编号(17028)
课题(15428)
(14729)
(14344)
科学基金(14170)
(13565)
规划(11194)
基金项目(10248)
项目编号(10128)
(9953)
(9948)
(9862)
重点(9767)
教育部(9492)
研究成果(9355)
(8861)
(8830)
阶段(8803)
(8708)
期刊
教育(45959)
研究(31929)
中国(23047)
(21568)
经济(21568)
职业(11021)
技术(9379)
学报(7307)
(7168)
技术教育(7146)
职业技术(7146)
职业技术教育(7146)
大学(6945)
科学(6591)
管理(5962)
高等(5172)
(5171)
论坛(5171)
成人(4940)
成人教育(4940)
(4605)
高等教育(4580)
(4546)
学学(4517)
财经(4095)
图书(4075)
发展(3964)
(3964)
比较(3824)
职教(3747)
共检索到108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洪捷  
有关教育的理论自古有之,但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的学科似乎产生于德国,启蒙主义教育学家特拉普(E.C.Trapp)在18世纪80年代就开始构建教育学理论,哲学家康德、费希特、施莱尔马赫等人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学体系。此后,德国的教育学理论大家不断涌现,赫尔巴特、狄尔泰、福禄贝尔等都是享誉国际的教育学大师,也是中国教育学界耳熟能详的名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从20世纪初以来,我们对德国的教育学大师与著作越来越有陌生之感,即使在教育研究圈内,也很难听到德国教育学家的名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评《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谢荣岱戚万学教授撰著的《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一书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在该书中着力讨论了本世纪西方主要国家中几种最具代表性、最富影响力的理论学说,并以当代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为主线贯穿之,旨在通过...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沈百福  
分析总结 2 0世纪末我国教育投资的变动趋势 ,对我们进行 2 1世纪初的教育决策十分有益。本文通过对我国 2 0世纪末教育投资的纵向变动趋势和横向地区差异的分析 ,探索了我国教育经费总量、教育投资来源结构、财政性教育经费相对于教育经费总量的增长速度、预算内教育经费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分配等方面的变动趋势 ,并探讨了各地的人均教育投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异、各地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的贫富差距和各地教育经费的个人分担比例的合理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20世纪美国教育哲学的发展对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①然而,从现有的一些教育哲学著述来看,中国教育哲学家对于美国教育哲学的认识主要集中在80年代之前一些主要的教育哲学流派上,对一百多年来美国教育哲学发展的历史缺乏总体把握。因此,本文以20世纪美国教育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些标志性事件为线索,将其大致划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对每一发展阶段的过程和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便读者认识和理解20世纪美国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叶赋桂  
在 2 0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历程中 ,教育受外部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所推动 ,教育的政治功能得以鲜明体现。展望未来的教育 ,政权对教育的干预 ,不能重蹈“教育政治化”之覆辙 ,应使教育投身到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中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通过择校计划、学券制和特许学校等,积极推进市场化,在教育界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强化联邦政府对全国教育改革的干预能力,努力实行优质教育,增进教育公平,建构学习化社区,试图在新世纪继续长期保持其世界惟一超级强国的地位。其间虽然围绕择校、学券制、特许学校和联邦政府干预地方教育改革等的合法性问题展开了广泛争论,但这一系列教育改革仍然得到了积极而坚决的推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美国教育史研究经过 2 0世纪几代教育史研究者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2 0世纪美国教育史研究进行了历史的回顾 ,认为美国教育史研究肇始于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30年代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运动时期教育史研究出现危机 ,4 0年代教育社会基础理论的创立时期教育史研究开始徘徊和遭受挫折 ,4 0年代后期教育史研究在曲折中前进 ,5 0年代后期教育史研究出现新曙光———新教育史学的滥觞 ,70年代新教育史学面临新的挑战 ,教育史研究出现了新动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本文概要回溯了20世纪英国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其学术方向的转换将其划分为三个前后相承、相对独立的时期:规范教育哲学时期、分析教育哲学时期、可能的公共教育哲学时期。文章就不同发展时期的学术背景、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主要特征及其他相关要素进行了比较详细地分析总结,并对英国教育哲学当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的希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劲松  
在保留传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20世纪的德国在文化上表现出共和宪政、高度物质文明以及批判精神的新特质。而基于文化与教育之间的主动和被动适应关系,20世纪的德国教育则形成并发展了三阶段公立学校制度、双元制职业教育、各州文化主权以及大学的理想神话。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洪捷  
:2 0世纪的德国高等教育在变化多端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下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由盛入衰。从文化或观念的层面分析 ,德国大学传统的组织理念是与 1 9世纪作坊式的科学活动方式相匹配的 ,因而大大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但随着科学由作坊式的小科学向企业化的大科学过渡 ,建立在传统大学理念之上的德国大学 ,在 2 0世纪受到科学本身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两方面的挑战 ,面临种种危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哲   孟凯   李孝更  
从洋务学堂到实业教育,再到职业教育,反映了中国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性跨越。这种跨越构成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因素。在转型内容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实现了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型、建立了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价值是奠定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基本格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如平  
本文着重介绍国内外有关 19世纪末至 2 0世纪 50年代美国教育管理思想研究的状况。认为这一时期的美国教育管理思想是美国社会生活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其主要特征是“效率”和“民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康绍芳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群体的社会结构特征,基本构成了美国教育学术研究传统形成的时代语境。集体传记法的研究发现:美国教育家在社会出身方面以"中下层-白人-男性-新教徒"为基本特征;在教育背景方面以就读公立学校为主;在知识结构方面群体知识传承主要源自德国大学,尤其是柏林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在学术秩序确立过程中,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成为早期美国教育学术人才培养及知识生产的核心阵地;在职业生涯方面,该群体主要由一批非教育专业的学者构成,同时大批知名教育家都有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经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斌贤  季楚潇  
为弥补已有研究之不足,本研究在借鉴儿童史、社会史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力挖掘霍尔青春期研究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探讨青春期概念“发现”对19—20世纪之交美国教育改革所发挥的推动作用,以此更新历史认识的视角,探讨观念变化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傅林  
20世纪在西方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新史学范式具有研究范围扩展、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强调史学家的主体认识作用、用问题史学取代传统的叙述史学等特征 ,它至少在研究的领域、研究者的主体性、叙事体例三个方面对外国教育史研究具有方法论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