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9)
2023(7859)
2022(6540)
2021(5886)
2020(4899)
2019(11072)
2018(10372)
2017(19582)
2016(10631)
2015(11451)
2014(11105)
2013(10859)
2012(9797)
2011(8817)
2010(8625)
2009(8048)
2008(7775)
2007(6891)
2006(5994)
2005(5262)
作者
(33357)
(27802)
(27765)
(26095)
(17560)
(13498)
(12432)
(10798)
(10635)
(9671)
(9432)
(9400)
(8865)
(8654)
(8647)
(8562)
(8462)
(8237)
(8031)
(8025)
(7078)
(6861)
(6515)
(6344)
(6275)
(6122)
(6090)
(5972)
(5617)
(5500)
学科
(42523)
经济(42473)
管理(31582)
(30675)
(24673)
企业(24673)
方法(21754)
数学(19899)
数学方法(19747)
(12060)
(11016)
中国(10859)
(10545)
(10125)
贸易(10120)
(10103)
银行(10056)
(9919)
金融(9919)
(9845)
(9653)
业经(9080)
(8755)
(7946)
财务(7940)
财务管理(7918)
企业财务(7620)
农业(7203)
(7172)
技术(6661)
机构
大学(154233)
学院(152085)
(65421)
经济(64321)
管理(59133)
研究(52701)
理学(51797)
理学院(51242)
管理学(50297)
管理学院(50029)
中国(42413)
(33822)
科学(33239)
(31436)
(29907)
业大(27865)
(27651)
农业(27280)
研究所(25335)
中心(24616)
财经(24492)
(22561)
(21546)
经济学(20803)
北京(19276)
经济学院(19060)
财经大学(18674)
(18647)
农业大学(18364)
商学(16944)
基金
项目(108307)
科学(85445)
基金(82173)
(75193)
国家(74601)
研究(70162)
科学基金(63497)
社会(47368)
社会科(45160)
社会科学(45147)
自然(43994)
基金项目(43794)
自然科(43132)
自然科学(43117)
自然科学基金(42453)
(40811)
(35561)
资助(33330)
教育(32098)
编号(25005)
重点(24535)
(24164)
(22869)
计划(22076)
(21862)
科研(21756)
创新(21476)
国家社会(20674)
教育部(20426)
(20094)
期刊
(64308)
经济(64308)
研究(41608)
学报(32071)
(28656)
中国(27699)
科学(26837)
大学(23353)
(23082)
学学(22609)
管理(21041)
农业(19059)
(18963)
金融(18963)
财经(12865)
经济研究(11770)
(10954)
(10818)
业经(10196)
技术(9876)
业大(8949)
教育(8651)
问题(8550)
(8262)
(7870)
理论(7787)
农业大学(7738)
商业(7671)
统计(7482)
技术经济(7415)
共检索到219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薛茗元  易阳  
本文关注交易所全类型问询函延期回函现象的影响因素与市场反应。以2015—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收到的问询函为样本,分析延期回函的影响因素与市场反应。研究发现,问询函的特征与公司信息披露的意愿和能力均影响企业回函的及时性,市场能根据函件类型与回函早晚给予差异化评价。交易所设计回函期限时考虑了所提问题的特征,但仍有改进空间。本文以企业对如期回函的遵从程度为新视角,拓展了监管问询的研究范围,为交易所与企业的监管互动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琳  张敦力  夏鹏  
以我国深交所年报问询函及其公司回复函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年报监管函件披露前后的内部人减持规模及其披露产生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1)年报问询函回复期的内部人减持规模显著高于控制期,内部人存在利用回复期的信息优势进行交易的择时行为;(2)年报问询函及其公司回复函披露后均出现了负面股价反应,披露前发生内部人减持的样本负面股价反应更大,表明此类函件揭示了敏感信息,内部人通过提前减持规避未来股价下跌的损失;(3)及时对年报问询函做出回复有助于向投资者澄清问题,不论年报问询函回复期是否发生内部人减持,未逾期回复样本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海波  李建勇  
问询函是证券交易所常用的信息披露监管措施和工具,问询函公告后,被问询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反应值得研究。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15年问询监管事件为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研究了问询监管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表明:问询监管对被问询公司总体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有显著影响,在问询公告前,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在问询公告后,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显著为正。而每天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在问询公告前为负且不显著,在问询公告之后显著为正。因而,证券交易所应严格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优化问询监管流程,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祥斐  郑雷  赵立彬  
基于搜索引擎大数据,研究投资者网络搜索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影响,揭示投资者从网络搜索到决策的行为机制。进一步地,研究交易所监管问询对由投资者网络搜索所致市场定价偏差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1)在注意力引致价格上涨的效应驱动下,投资者网络搜索增加导致更为正向的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且股价后期出现逆转,表明投资者网络搜索的"注意力效应"导致了并购公告事件中股票定价的偏差;(2)监管问询函削弱了投资者网络搜索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单边为正的定价偏差效应,表明以监管问询为代表的交易所一线监管发挥了向投资者充分揭示风险、引导市场定价回归理性的独特作用。本研究为注册制改革背景下引导市场理性定价、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应千伟  韩梦锐  黄丽  
并购重组问询函是交易所对并购重组实施一线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要制度安排。基于2015—2019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问询函及相应回复函的数据分析,本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延期答复并购重组问询函可以作为识别并购重组中存在大股东利益侵占的有效信号。一方面,当控股股东关联交易和资金占用更严重、评估增值率及重组溢价更高时,公司出现延期答复的可能性更高;另一方面,延期答复的并购重组面临更高的主动终止和被动终止风险,即便重组成功也呈现出更高的重组整合风险和更低的重组绩效。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有效识别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大股东利益侵占的信号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同时也为问询函制度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春玲  李思奇  魏晓璠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以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问询函监管对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产权性质与法治水平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问询函的监管作用确实提高了高管变更的概率,且当问询函中涉及资金占用时,高管变更的可能性增大;此外,问询函对高管变更的监管效果在非国有企业及法治水平较高地区的公司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有关问询函治理后果的研究视角,也为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思雨   范合君  
本文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研究问询函监管对股东并购决策投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后,全体股东投票参与率、中小股东投票参与率均显著提升,同时全体股东投赞同票比例和中小股东投赞同票比例均显著降低。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公司并购经验越少或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低,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后,全体股东投票参与率和中小股东投票参与率越高;高管持股比例越低,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后,中小股东投票参与率越高,全体股东投赞同票比例和中小股东投赞同票比例越低。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元艺   陈宋生   邵景奎   
交易所年报问询监管作为证券市场一线监管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多次问询现象还比较明显。那么企业多次收到年报问询函是“屡教不改”还是“知过必改”?多次问询监管存在边际递减效应还是边际递增效应?本文以201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上市公司多次收函与问询主题类型的关联性以及多次问询监管的边际效应。结论表明,问询同质主题现象较普遍,问询主题类型对年报问询函收函次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多次问询监管对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公司存在边际递减效应,对信息披露质量较好的公司存在边际递增效应。本文从问询主题类型及边际效应的视角丰富了年报问询监管收函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慧婷  王皓左  吕学振  
本文基于监管问询这一创新型监管方式,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监管问询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降低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对现金持有水平的降低作用在审计质量较低、分析师关注较少的企业中更显著;年报问询函在降低企业持现水平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现金持有价值。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监管问询和现金持有的相关文献,也为监管机构加大问询监管力度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撑与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玮佳  张开元  
根据现有理论,投资者行为可能给市场带来价格压力,同时信息搜索行为会产生信息传递,从而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本文以2015—2017年沪深交易所公开披露的年报问询函为事件背景,以超额百度搜索指数为投资者关注的衡量变量,对投资者关注对问询函公告日市场反应的影响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投资者关注削弱了市场对问询函事件的负面反应,这说明"价格压力"与"信息传递"可能同时存在。经过进一步验证,本文证实了中国市场投资者关注行为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投资者关注降低了收到函件公司的信息补救成本。研究结论旨在为信息披露监管层面及投资者行为等研究领域提供政策启示及研究方向。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郭照蕊  袁嘉浩  傅毅  
年报问询函是证券交易所向年报披露存疑的上市公司发出的函件,有问有答才构成一次有效的问询回合,因此综合考察年报问询函和回函的经济后果更具意义。本文通过对2015-2020年间年报问询函及上市公司相应回函的文本分析构建了“答非所问”程度指数并实证考察了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发现,“答非所问”程度指数越高,上市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越高,进而表明,有针对性的释疑能够降低审计费用,回函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因问询函而支付的审计费用“溢价”。该现象受到一系列公司内外部特征的影响,相对于问询函回函长度越长、内部治理水平和外部制度环境越差,审计费用受“答非所问”程度影响而提升得越明显。本文从审计费用的视角证实了高质量的回函对上市公司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超亚  
本文搜集在2011—2021年年报披露期间发生年报延迟披露的上市公司数据,从预期业绩和高管利益操纵两条路径考察企业年报延迟披露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采用事件分析法分析年报延迟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业绩差、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盈余管理行为以及内幕交易动机是引致企业年报延迟披露的显著因素。此外,年报延迟披露的企业,在年报实际披露前累计超额收益率持续下降,在年报披露后的2个交易日股价仍下跌,说明年报延迟披露拥有负收益率的市场反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岩  
利用2015—2018年交易所披露的问询函考察了问询函制度对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现有文献指出,财务报告问询函会对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起抑制作用,而本研究发现,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的上市公司会转而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收函公司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在代理问题严重的企业更明显,但在国有企业、审计师声誉较高以及上市年限较长的企业中却受到抑制。上述研究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问询函制度尚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研究结论为监管机构改进监管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新宇   吴岩   徐少康  
问询函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常用监管手段,对我国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和落实具体规划要求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此,文章从问询函的创始阶段、信息披露改革阶段、试点注册制阶段以及全面实施注册制阶段,分析了中国问询函监管的发展历程及演进特征,并对其背后的演变原因加以探讨。文章通过对问询函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回顾,以期为深化监管体制改革、提升监管有效性、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慧华  方军雄  
近年来,证券交易所推行的问询函监管逐渐成为保障和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机制,其实施效果自然成为监管者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银行的角度研究问询函监管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溢出效应,具体考察问询函监管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公司被出具问询函后,银行的贷款利率显著更高,贷款期限显著更短,银行贷款要求提供担保的可能性和比例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处于信息风险和信用风险相对较高的情境中,或银行对信息风险和信用风险较为关注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幅度更加显著,不过,贷款期限、担保要求等非价格条款并没有显著差异。同时,问询函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在银企之间存在较强的信息不对称时更加显著。最后,本文发现公司收到问询函以后,分析师预测分歧度显著提高,这表明信息风险是问询函监管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一个可能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