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4)
2023(14285)
2022(12573)
2021(11810)
2020(9972)
2019(23225)
2018(22900)
2017(44693)
2016(23761)
2015(26591)
2014(26239)
2013(25721)
2012(23437)
2011(20657)
2010(20449)
2009(18394)
2008(17660)
2007(14948)
2006(12765)
2005(10696)
作者
(65089)
(54059)
(53683)
(51325)
(34621)
(25880)
(24546)
(21323)
(20550)
(19110)
(18629)
(18049)
(16886)
(16870)
(16810)
(16353)
(16161)
(16126)
(15448)
(15393)
(13172)
(13052)
(12931)
(12370)
(12065)
(12034)
(11791)
(11771)
(10738)
(10644)
学科
(91602)
经济(91499)
管理(73112)
(68584)
(58973)
企业(58973)
方法(46864)
数学(41081)
数学方法(40538)
(27062)
(22852)
中国(21836)
业经(20366)
(19001)
财务(18931)
财务管理(18887)
(18585)
企业财务(18008)
(17580)
地方(16866)
(16343)
贸易(16335)
(15881)
理论(15574)
农业(15426)
(15320)
银行(15287)
技术(14995)
环境(14986)
(14802)
机构
大学(326712)
学院(324282)
管理(136244)
(128549)
经济(125800)
理学(119030)
理学院(117836)
管理学(115708)
管理学院(115130)
研究(99728)
中国(76555)
(67551)
科学(61165)
(60042)
财经(49196)
业大(47910)
(47744)
(47119)
中心(47083)
(44961)
(44878)
研究所(43427)
北京(41957)
(40700)
师范(40311)
经济学(38108)
(37281)
财经大学(37149)
(36881)
农业(36824)
基金
项目(231642)
科学(183286)
基金(170300)
研究(168948)
(147380)
国家(146150)
科学基金(127786)
社会(106823)
社会科(101352)
社会科学(101323)
基金项目(91349)
(89211)
自然(84797)
自然科(82799)
自然科学(82779)
自然科学基金(81272)
教育(77902)
(74990)
资助(70008)
编号(68968)
成果(53839)
(51583)
重点(50732)
(48230)
(47379)
课题(45619)
创新(44893)
教育部(44859)
科研(44710)
人文(44085)
期刊
(131597)
经济(131597)
研究(90612)
中国(56317)
学报(49086)
管理(48811)
(47193)
科学(45287)
(41041)
大学(38275)
学学(36192)
教育(32183)
技术(28790)
农业(28760)
(27975)
金融(27975)
财经(23341)
业经(21748)
经济研究(20686)
(19782)
问题(17017)
图书(16325)
理论(16122)
技术经济(15610)
科技(15297)
实践(14940)
(14940)
财会(14766)
(14701)
(14487)
共检索到455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季华  马丽  
本文以亿晶光电的重大资产注入事件为例,研究了重大资产注入过程中由于"监管软约束"而产生的虚假补偿承诺问题,并对"监管软约束"产生的制度成因和理论根源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由于资产注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注入方案顺利通过了证监会审核。同时,在大股东与其他中小股东利益分置,以及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存在超强控制的情况下,大股东在注入资产盈利承诺难以兑现时,通过修改盈利补偿协议,大幅度减轻了处罚效果。证监会为确保资产注入质量、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而设立的盈利补偿措施对大股东仅表现为"软约束"。为此,证监会应该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强对重大资产注入行为的监管,以提高资产注入质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鹏  熊雅琴  蹇洁  
相对于传统电网,智能电网引入了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能显著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电力数据处理效率,但由于传统状态估计的漏洞,智能电网易受到虚假数据注入的攻击。现有的研究仅追求电力系统运营成本的最大化或攻击资源的最小化,没有考虑两者之间的均衡。基于此,本文考虑建立智能电网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双层多目标规划模型,其中多目标表示电力系统运营成本与攻击成本之间的均衡,并结合IEEE 14总线算例进行分析,针对攻击者不同的攻击倾向给出了相应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策略。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徐婷婷  柳建华  陈果  
新一轮并购潮以来,由“高溢价、高承诺”的不合理业绩补偿承诺导致的商誉减值“爆雷”事件不断发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证监会于2018年11月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以下简称“8号文”),旨在规范商誉减值会计确认、计提时点及监管细节,并明令禁止故意以业绩承诺期为由不计提或跨期计提商誉减值的行为。文章通过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8号文”有助于降低签订了业绩补偿承诺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水平,加强媒体对签订业绩补偿承诺公司的关注与监督,但存在2018年突击计提商誉减值的现象。此外,“8号文”能够降低上市公司对不合理业绩补偿承诺的使用倾向,降低并购溢价并提高长期并购绩效。最后,签订了业绩补偿承诺的并购企业在“8号文”之后没有显著提升盈余管理水平和股价崩盘风险。文章总体表明,“8号文”有助于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合理使用业绩补偿承诺,降低商誉减值水平。但从长远来看,仍然需要从完善业绩补偿承诺设计机制、健全法律法规约束等角度遏制商誉减值的潜在风险。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雷倩华  柳建华  季华  
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承担何种的角色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用分笔高频交易数据库中分离出机构投资者交易记录的方法,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内幕交易和管理层激励对其影响的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给出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内幕交易的直接证据,探讨了我国特殊管理层激励状况对其与机构投资者合谋内幕交易的影响,并计算了投资者因为机构投资者内幕交易而受到的重大损害,指出证券监管部门必须对机构投资者进行强有力的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小刚  
在并购重组过程中,上市公司或其实际控制人总是处于主导地位,而中小投资者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为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监管机构强制要求参与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必须进行业绩承诺,并在业绩未实现时给予补偿。这样的措施能否真正起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作用呢?特别是并购双方处于同一控制下,资产置入方如果通过资产置换实现了借壳上市,其行为会对中小投资者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文章以佳电股份为案例,分析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在净资产估值、业绩承诺、财务操纵、赔偿投资者等环节与投资者保护问题。并提出了针对同一控制下借壳上市、业绩承诺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小刚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小投资者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监管机构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参与并购重组时必须进行业绩承诺,并在业绩未实现时给予补偿,与其他交易对手方可以自主协商是否采取业绩补偿。这样的措施能否起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作用呢?特别是实施非同一控制下的跨界并购重组,高溢价收购,有业绩承诺,也完成了业绩承诺,业绩承诺期后却巨额亏损等行为能否合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值得深入的研究。因此,文章选择“老八股“之一的退市游久作为典型案例,研究其在高溢价跨界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精准完成后的巨额亏损,选择性规避减值、违规信息披露以及退市新规出台后被迫退市等环节,长视角地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文华  
保护投资者是证券监管的核心。我国新兴的资本市场尚未成熟发育,各种侵害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还相当严重。本文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侵害现象进行了分析,从监管视角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侵害原因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完善顶层设计、修改相关法规、改善执法环境、加强监管执行力等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季华  魏明海  柳建华  
证券市场监管的效率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问题。由于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可划分为经证监会核准的监管型资产注入以及仅通过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就可实施的自愿型资产注入,从而为研究证券市场监管效率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2002-2006年五年间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发生的重大资产注入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证券市场监管对资产注入绩效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监管型资产注入对上市公司的绩效产生了正面的影响,而自愿型资产注入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则并不显著,证券市场监管发挥了相应的效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瑶  杨小娟  
本文系统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在重大资产重组中业绩补偿承诺的实践,分析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业绩补偿承诺的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挖掘重大资产重组业绩补偿行为背后的动因。研究表明:标的资产在重组前的盈利能力与公司的业绩承诺呈反向关系;关联重组的承诺率高于非关联重组;业绩承诺行为的存在可以提高标的资产的评估增值率,也能激励管理层提高业绩。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鸣  莫丹  
如何估算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一直是司法审判和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结果表明,司法实践在揭露日认定和系统风险扣除等问题上缺乏共识,原因主要在于欺诈市场理论仅揭示了虚假陈述影响证券价格,但并未明确其在何时以及如何作用于市场价格。以有效市场假说弥补上述理论不足,可以推导出投资者因虚假陈述遭受损失的理论模型。进一步对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事件研究分析显示,被处罚股票仅在《调查通知书》公告日出现平均约为-12.03%的显著超额负收益。该研究拓展了我国司法实践关于投资者损失的估计模型,有助于提高证券民事诉讼制度的效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闯  孙宏英  胡可果  
我们对2007年以来并购重组中大股东盈利补偿的统计发现,补偿方式主要有两种:现金补偿和股份回购(或赠送股份)补偿,而且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即2009年11月之前均采用现金补偿方案,之后基本上采用了股份回购(或赠送股份)的补偿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两个层面分析出两种补偿方案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小股东的权益,其中,股份回购方案比现金补偿方案更能改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同时更能制约大股东在并购重组活动中对过高评估或过高盈利预测的"冲动",因而更能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筱  罗小丹  韩小芳  
执法是立法的保障,效率和效果则是执法的关键。本文基于资本市场虚假陈述监管的角度,从效率和效果的两个维度,对现有关于资本市场虚假陈述监管经济后果的研究结果进行评述,进一步分析研究局限性,探求研究契机。同时,本文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监管后果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筱  罗小丹  韩小芳  
执法是立法的保障,效率和效果则是执法的关键。本文基于资本市场虚假陈述监管的角度,从效率和效果的两个维度,对现有关于资本市场虚假陈述监管经济后果的研究结果进行评述,进一步分析研究局限性,探求研究契机。同时,本文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监管后果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魏建国  庞国强  程鑫  李小雪  
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子银行资本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预先承诺制模型,分别构建影子银行资本监管的单一阶段和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在单一阶段博弈中,短视行为导致监管层对影子银行坚持实行传统的直接监管,这种激励冲突会导致影子银行资本监管趋于失效;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影子银行自我约束的均衡解是存在的,这说明将预先承诺制引入资本监管模式是可行的;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确保预先承诺制资本监管功能实现的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亦春  黄宗福  
公众投资者利益保护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通过有效的证券监管设计和实现,打击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理论界和监管层的共识。但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违法、违规操作,造成公众投资者利益遭到损害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本文主要针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追求控制权私人收益、损害广大公众投资者利益的现象,对执法力度与我国公众投资者利益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完善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