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7)
- 2023(10553)
- 2022(9114)
- 2021(8515)
- 2020(7426)
- 2019(17565)
- 2018(16741)
- 2017(31786)
- 2016(17216)
- 2015(19908)
- 2014(19852)
- 2013(20054)
- 2012(19189)
- 2011(17407)
- 2010(17814)
- 2009(17414)
- 2008(16660)
- 2007(14693)
- 2006(12900)
- 2005(12028)
- 学科
- 济(71564)
- 经济(71485)
- 业(49309)
- 管理(47660)
- 企(40467)
- 企业(40467)
- 方法(33511)
- 融(29810)
- 金融(29808)
- 数学(29545)
- 数学方法(29293)
- 银(27287)
- 银行(27245)
- 中国(26552)
- 行(26331)
- 财(24056)
- 农(19093)
- 制(18890)
- 务(16014)
- 贸(15989)
- 财务(15988)
- 贸易(15978)
- 财务管理(15945)
- 易(15611)
- 学(15421)
- 企业财务(15264)
- 地方(15154)
- 业经(14935)
- 农业(13077)
- 体(11801)
- 机构
- 大学(250012)
- 学院(246620)
- 济(106374)
- 经济(104084)
- 研究(90228)
- 管理(90122)
- 中国(77409)
- 理学(76112)
- 理学院(75241)
- 管理学(73983)
- 管理学院(73540)
- 科学(53832)
- 京(53654)
- 财(52345)
- 农(47448)
- 所(47399)
- 中心(43759)
- 研究所(42923)
- 财经(40560)
- 江(37831)
- 农业(37779)
- 业大(37747)
- 经(36872)
- 北京(34569)
- 经济学(33958)
- 院(31784)
- 经济学院(30771)
- 范(30583)
- 州(30524)
- 财经大学(30357)
- 基金
- 项目(157478)
- 科学(121812)
- 基金(113991)
- 研究(112231)
- 家(100576)
- 国家(99747)
- 科学基金(83268)
- 社会(70288)
- 社会科(66662)
- 社会科学(66640)
- 省(60570)
- 基金项目(59751)
- 自然(54070)
- 自然科(52796)
- 自然科学(52775)
- 划(52077)
- 自然科学基金(51867)
- 教育(51430)
- 资助(48319)
- 编号(45091)
- 成果(37980)
- 重点(36591)
- 部(35647)
- 发(34391)
- 创(32640)
- 课题(31577)
- 科研(31163)
- 创新(30624)
- 教育部(30127)
- 性(29773)
共检索到392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永明
监管资本套利是指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绕过资本监管"粉饰"其资本金实力的行为,其动机来源于银行节约资本税——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之差的内在要求。银行从事监管资本套利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摘樱桃"、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增信和间接增信。但在实践中,银行将其进行"组装"和"改造",通过对证券化产品的持有和对SPVs的流动性支持,保留了基础资产的绝大部分风险。在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时,这些风险开始显现,给银行造成了巨大损失,很大程度上致使得美国银行业的次贷危机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为此,我们应当从改善资本监管和完善公司治理等角度加强银行监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路妍
本文阐述了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提出中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借鉴美、英、欧盟金融监管改革的新经验,在新形势下积极进行政策调整,重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框架,完善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加强跨境金融机构监管,增强政府处理金融危机的能力,积极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与合作,以保证中国的金融安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合作 政策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苗永旺 王亮亮
本文认为现有国际金融监管框架存在着金融监管全球化趋势与金融监管国别化的矛盾、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缺位和错位,以及国际金融监管框架主体的国家地位不对等三个主要不足之处。结合现有国际金融监管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其改革的方向和策略。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传兵
对于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成因诸说纷纭,但是对于此次危机中无形资本这种新的资本形态发挥了什么作用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力图通过对无形资本在微观层面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探求这种新资本形态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本文认为,无形资本对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具有正向放大能力,无形资本在资本循环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金融危机的形成与无形资本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我们要注意观察金融危机发展的新特点,尤其是新资本形态——无形资本的作用,并据此在今后的金融改革和反经济危机的对策中,加大对无形资本的监管力度。
关键词:
无形资本 金融危机 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易纲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集中地体现了一个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通过迅速地传导,爆发在美国这样的世界金融中心,波及到全球各地,对全世界的金融体系造成了严重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祁欣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由此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的固有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反映了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有效性的不足,新一轮大规模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次铺开,国际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和模式变革正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一、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体系冲击的反思目前普遍认为,此次国际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建国
本文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四个经济增长周期,认为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了第五个周期。文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并对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玉强 汪川 武岩
香港和新加坡是两个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对市场反应灵敏,在全球金融经济发展中有重要影响。在金融危机中,香港和新加坡利用自身发达与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通过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最大程度避免了危机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金融危机后两地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监管体制 香港 新加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辰利 邵红岭
国际金融危机主要通过贸易渠道直接影响就业,这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已经明显呈现,出口萎缩,出口部门就业量减少。遵循这种思路,利用河北省1989年~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分析了出口和第二产业就业之间的数量关系,验证了经济危机对出口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影响工业部门就业的事实。同时将中国各地区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历史数据作了横向比较验证,结果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并且与国外一些研究结论相符。在对地区历史数据的回归和地区之间数据的比较基础上,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河北省就业作了影响幅度和持续时间的大致预测。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出口 就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平 陶玲 刘卫江
始终坚守市场信用和社会诚信,稳健经营,谨慎维护各相关利益者权益,不仅是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金融机构必须承担的社会职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添
本文分析了当前金融危机对铜价运行格局的产生的影响,提出金融危机导致支撑铜价持续上涨的三大基石明显松动,探讨了金融危机下铜价的未来走势,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铜价 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学臻 庞世伟
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因素很复杂,既有体制、政策层面的原因,又有基本制度方面的深层次根源。汲取西方国家引发危机的深刻教训,推进改革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不能踏入私有化的歧途;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决防止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必须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必须重视节制资本,防止资本侵害公众利益、危害经济安全;必须处理好储蓄与消费的关系,促使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原因 警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史明坤 邱兆祥
论文发现,国内的相关研究,分别基于金融体系、美国国内经济失衡、国际环境和马克思经济理论等探讨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基于金融体系展开的研究分别从金融体系运作、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体系顺周期因素和金融监管等视角进行探讨。基于美国国内经济失衡展开的研究分别从失衡本身、联储货币政策和政府经济政策等视角展开论述。基于国际环境展开的研究则分别从国际失衡本身、国际货币体系和新兴国家责任等视角进行分析。论文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国内关于国际金融危机成因的研究进行系统的介绍和评价。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成因 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有祥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加深,使世界面临着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所决定的。同时,从技术和管理层面研究金融危机的成因,深刻总结其中的教训,认真探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应对之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原因 启示 对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明华 赵峰
现行的关于国际金融危机产生根源的观点多达十几种,然而,鲜有研究从治理风险角度来诠释金融危机的成因。本文从更微观的公司治理视角来解读金融危机,结合一个治理风险的分析框架,将金融危机演变过程划分为:治理风险累积、治理风险放大和治理风险爆发三个阶段,系统阐述了金融危机爆发的作用机理,并着重分析了内部和外部治理风险的累积。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治理风险 微观剖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