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4)
2023(12780)
2022(10718)
2021(10088)
2020(8695)
2019(19640)
2018(19516)
2017(37519)
2016(19660)
2015(22155)
2014(21716)
2013(20975)
2012(18773)
2011(16514)
2010(16427)
2009(15032)
2008(14601)
2007(12461)
2006(10630)
2005(9281)
作者
(52778)
(44259)
(44181)
(41791)
(28094)
(20915)
(20061)
(17289)
(16867)
(15635)
(15144)
(14841)
(13876)
(13766)
(13572)
(13412)
(13105)
(12887)
(12751)
(12695)
(10773)
(10581)
(10511)
(10178)
(9955)
(9863)
(9697)
(9512)
(8743)
(8589)
学科
(76645)
经济(76525)
管理(67447)
(61056)
(52918)
企业(52918)
方法(38916)
数学(34417)
数学方法(33832)
(25547)
(20057)
中国(19519)
(19006)
业经(18221)
(16875)
财务(16814)
财务管理(16770)
企业财务(15998)
(14660)
银行(14651)
技术(14533)
(13990)
(13907)
(13673)
金融(13670)
(13341)
理论(13210)
农业(12633)
(12431)
贸易(12425)
机构
大学(270842)
学院(269196)
管理(112607)
(109699)
经济(107542)
理学(97760)
理学院(96812)
管理学(95012)
管理学院(94477)
研究(81262)
中国(64196)
(55098)
(54808)
科学(47645)
财经(43695)
中心(40523)
(39881)
(38967)
(37693)
业大(37508)
(36941)
经济学(34111)
研究所(33906)
北京(33380)
财经大学(32917)
(32094)
师范(31771)
(30861)
经济学院(30823)
(30345)
基金
项目(189820)
科学(152742)
基金(141579)
研究(140174)
(122155)
国家(121216)
科学基金(107042)
社会(91312)
社会科(86754)
社会科学(86736)
基金项目(74865)
(73204)
自然(69244)
自然科(67761)
自然科学(67746)
自然科学基金(66542)
教育(65185)
(61618)
资助(57040)
编号(56318)
成果(45332)
(42905)
重点(42228)
(40969)
(40203)
(38921)
国家社会(38717)
创新(38314)
教育部(37885)
课题(37298)
期刊
(111308)
经济(111308)
研究(74358)
中国(51367)
(45724)
管理(42016)
学报(37953)
科学(35836)
(32024)
大学(30200)
学学(28393)
教育(25524)
(25513)
金融(25513)
技术(25239)
财经(21713)
农业(21536)
(18474)
业经(18108)
经济研究(18059)
问题(14350)
理论(14266)
图书(14230)
科技(13893)
统计(13792)
财会(13626)
(13242)
技术经济(13217)
实践(13067)
(13067)
共检索到387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艳芳  
信息型操纵是证券市场潜在风险的引爆点,行为要件认定难、监管方式滞后、法律规则不完善是造成信息型操纵监管的困境。而监管科技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管工具,在提供技术条件、指明监管方式创新方向、转变传统监管思维等方面具有应对信息型操纵的优势。虽然通过信息识别、账户识别、行为识别等手段,能够有效应对信息型操纵新型行为,但是技术性、操作性、安全性等风险也会随之凸显。鉴于此,必须将"调适性"与"科技驱动型"两种新型监管理念相结合,出台应对信息型操纵的监管科技指引或者自律规则,构建风险防控体系,为监管科技法制化早日落地提供制度准备。
[期刊] 征信  [作者] 田丰  夏远航  
征信信息系统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其主要功能是解决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由于征信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健全,征信市场内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为切实维护征信消费者权益,强化征信市场培育引导,进一步健全征信市场信息披露机制成为关键。在全面梳理征信市场信息披露现状的基础上,以提高行业监管效率和监管质量为重点,通过与国内其他行业监管信息披露制度的比较,对征信市场信息披露的原则和内容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田丰  夏远航  
征信信息系统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其主要功能是解决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由于征信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健全,征信市场内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征信服务市场中,征信机构作为服务供给方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而受我国市场发展阶段特征影响,征信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明显。为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强化征信市场培育引导,进一步健全征信市场信息披露机制成为关键。本文在全面梳理征信市场信息披露现状的基础上,以提高行业监管效率和监管质量为重点,通过与国内其他行业监管信息披露制度的比较,对征信市场信息披露的原则和内容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晨  
近年来,伴随着证券市场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市场操纵行为亦在不断发展演变,信息型操纵案件数量增多、主体泛化、手段创新,呈现与其他操纵手段复合化的趋势。在剖析信息型操纵欺诈本质、揭示其社会危害的基础上,明确主观故意的要素地位及证明方法、类型化分析客观行为模式、完善影响交易价量标准有助于研究解决此类操纵的认定难点,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信息型操纵监管规则和法律制度的针对性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晨  
近年来,伴随着证券市场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市场操纵行为亦在不断发展演变,信息型操纵案件数量增多、主体泛化、手段创新,呈现与其他操纵手段复合化的趋势。在剖析信息型操纵欺诈本质、揭示其社会危害的基础上,明确主观故意的要素地位及证明方法、类型化分析客观行为模式、完善影响交易价量标准有助于研究解决此类操纵的认定难点,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信息型操纵监管规则和法律制度的针对性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正  
2007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在第二次全国土地大调查成果基础上,形成了土地现状、遥感影像逐年更新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矢量数据库,逐步完善了土地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等项目备案制度,初步建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基本农田数据库。同时,利用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以土地利用现状与影像为基础,核查备案管理信息的逻辑性、完整性;计算比较地类信息与项目区坐标信息之间的关系;套合比对项目实施规模、位置的真实性,利用现状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孔东民  王茂斌  赵婧  
本文考察了一类新的操纵类型——订单型操纵及其监管。研究发现,对于订单型操纵而言,订单提交频率较高且撤单速度非常快,以避免成交风险;申报买入笔数很多且提交订单额度巨大,但成交笔数极少;买入申报撤单量占该股票当日市场买入总申报比例极高。进一步,操纵者选择的股票往往具有低股价和小市值的特征;操纵行为对价格和流动性仅有短暂的影响。比较发现,中国和美国订单型操纵在制度上存在差异。本文研究对于如何在中国更好地加强这一类新型操纵的监管有着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浩萍  
文章通过建立了带有融资资格约束的利益最大化模型,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控制股东利润操纵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某种特殊情况除外,控制股东总是存在着对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操纵的方向和幅度受到上市公司真实的盈利水平、融资资格收益要求、控制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比例、控制股东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以及法律监管环境的影响。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利润操纵的发现和处罚机制以及关联信息强制披露制度对这一行为发挥的监管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宗杭  
公安部会同证监会排查今年6月以来A股市场异常波动过程中恶意卖空股票与股指的线索,引发了市场对"恶意做空"的关注。从市场的反应来看,很多市场参与者对跨市场操纵等恶意做空行为仍存在误解。恶意做空其实并不新鲜,如被香港证监会起诉的做空机构香橼就涉嫌发布虚假不实、具有误导性的报告恶意做空。恶意做空在市场异常下跌时危害巨大,其规制和监管须不断加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梁芬莲  
本文提出了遏制和消除审计造假行为的若干制度安排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胜军  
监管者应该有能力发现操纵行为,并建立多样性的操纵行为监测手段,实施有效的反操纵监管(anti-manigulation regulation)。对操纵行为泛滥的中国股市而言,打击股价操纵行为更具有特别的迫切性和制度建设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卫斌  苏剑  
本文以政府干预"制度可行性曲线"的比较制度分析新视角理解监管的性质,分析监管与市场、监管与法律、监管与税收补贴政策、监管与国有化间的区别与联系。基于文献综述,明确了适宜采用监管方式的三大范畴和七个方面的主要监管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时期监管制度建设问题。伴随着市场化改革,市场主体从原来的"政企合一"的国营企业转变为自主经营的商业化企业。针对不同性质的管理对象,要求政府管理方式作出相应地调整,突破国营体制下的内部协调与行政审批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监管体制。特别是要注重监管规则设计并监督企业执行,加强对垄断企业的成本、投资、价格、产品质量、市场准入的监管,规范企业行为,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孔兵  
本文从我国证券市场非市场自然演进模式所伴生的"双重路径依赖"出发,分析了"隧道效应"和"信息披露操纵"在全流通市场条件下继续存在的成因和条件,并对比分析其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不同市场表现形式及行为动向。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全流通市场条件下有效监管"隧道效应"与"信息披露操纵"行为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冰  周杰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信息操纵监管的现状,本文利用博弈论建立内幕信息操纵监管的静态博弈模型和动态博弈模型,探讨内幕信息操纵监管的内在机理,分析知情交易者与监管部门之间博弈关系的策略,对博弈模型的纯战略和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进行求解与分析。研究表明,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的违法成本,才能降低内幕信息操纵行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内幕信息操纵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冰  周杰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信息操纵监管的现状,本文利用博弈论建立内幕信息操纵监管的静态博弈模型和动态博弈模型,探讨内幕信息操纵监管的内在机理,分析知情交易者与监管部门之间博弈关系的策略,对博弈模型的纯战略和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进行求解与分析。研究表明,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的违法成本,才能降低内幕信息操纵行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内幕信息操纵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