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9)
- 2023(4786)
- 2022(4106)
- 2021(3804)
- 2020(3138)
- 2019(6595)
- 2018(6659)
- 2017(12037)
- 2016(6113)
- 2015(6465)
- 2014(5798)
- 2013(5274)
- 2012(4480)
- 2011(3883)
- 2010(3989)
- 2009(3882)
- 2008(3349)
- 2007(2911)
- 2006(2435)
- 2005(2109)
- 学科
- 管理(18241)
- 济(17019)
- 业(17009)
- 经济(16997)
- 企(14208)
- 企业(14208)
- 中国(6636)
- 制(6537)
- 农(6460)
- 银(6397)
- 银行(6394)
- 财(6333)
- 行(6185)
- 融(5724)
- 金融(5723)
- 方法(5698)
- 技术(5418)
- 业经(5121)
- 数学(4592)
- 体(4566)
- 农业(4507)
- 数学方法(4507)
- 务(4135)
- 财务(4124)
- 财务管理(4108)
- 贸(4092)
- 贸易(4089)
- 体制(4019)
- 易(3981)
- 企业财务(3867)
- 机构
- 学院(74127)
- 大学(70784)
- 管理(27964)
- 济(26033)
- 经济(25345)
- 理学(23702)
- 理学院(23455)
- 研究(23226)
- 管理学(22984)
- 管理学院(22860)
- 中国(19740)
- 科学(14989)
- 京(14612)
- 财(13854)
- 中心(11764)
- 所(11183)
- 江(11128)
- 农(10925)
- 财经(10606)
- 业大(10239)
- 研究所(10046)
- 技术(9745)
- 经(9604)
- 范(9392)
- 州(9318)
- 师范(9274)
- 院(8945)
- 北京(8930)
- 农业(8542)
- 科技(7998)
- 基金
- 项目(51130)
- 科学(40545)
- 研究(39648)
- 基金(35588)
- 家(30842)
- 国家(30572)
- 科学基金(26523)
- 社会(24080)
- 社会科(22788)
- 社会科学(22786)
- 省(21373)
- 基金项目(18633)
- 划(17663)
- 教育(17629)
- 编号(17287)
- 自然(16613)
- 自然科(16246)
- 自然科学(16241)
- 自然科学基金(15931)
- 成果(13506)
- 资助(13489)
- 创(12094)
- 课题(11687)
- 重点(11632)
- 发(11451)
- 创新(11229)
- 项目编号(11048)
- 年(10526)
- 部(10321)
- 制(10056)
共检索到111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费尔南多·雷斯托伊 谢华军
我们仍然迫切需要全面调整监管政策,特别是针对提供大量金融和非金融服务的大型科技公司金融科技和大型科技公司的出现在相当程度上"干扰"了金融市场。为应对新产品和新参与者带来的风险,监管部门正在逐步调整针对金融科技和大型科技公司的政策框架,使其规范发展的同时并不影响其在促进市场竞争、提高市场效率、加速金融包容进程等方面带来的益处。不过,我们认为仍然迫切需要全面调整监管政策,特别是针对提供大量金融和非金融服务的大型科技公司。
关键词:
功能监管 反恐融资 反洗钱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周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系《21世纪金融监管》由A JoAnne KellemAnn(荷兰央行执行董事)、JAKob de HAnn(荷兰央行研究主管)和FemKe de Vries(荷兰央行监管专家中心主任)编著,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张晓朴翻译,并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等作序。该书集合了国际上金融监管领域权威专家的真知灼见,全面总结了过去十年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翔实介绍了英国、荷兰、法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实践,深入探讨了如何打造高质量监管、构造新的监管范式,特别是对什么是良好的金融监管、如何才能做到良好的金融监管等关键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堪称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伍旭川 刘学
金融机构遵循监管以达到合乎监管需要的成本随之提高,由此催生了监管科技(RegTech)的发展金融科技主要通过创新金融业务模式和拓宽传统金融业务的边界,实现金融资源跨时域的优化配置,以此来促进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新的业务模式和业务边界难免触及现有的监管规则和框架,由此带来平衡金融科技发展与控制金融风险的监管挑战。从国际经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伍旭川 刘学
金融机构遵循监管以达到合乎监管需要的成本随之提高,由此催生了监管科技(RegTech)的发展金融科技主要通过创新金融业务模式和拓宽传统金融业务的边界,实现金融资源跨时域的优化配置,以此来促进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新的业务模式和业务边界难免触及现有的监管规则和框架,由此带来平衡金融科技发展与控制金融风险的监管挑战。从国际经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单鹏
保险科技的内涵与认知保险科技狭义上指应用于保险创新的新科技手段、产品和模式,侧重在非保险传统机构的科技创新公司和模式。广义上是指所有保险及科技应用创新的主体之间所形成的创新成果和生态体系。但保险科技与一般意义上金融科技的内涵不同。当物联网快速普及以及5G技术成熟应用的时代到来,保险科技将依托物联网及在其基础上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安全技术释放出更大的助力和冲击。互联网金融解决的是去中心化、定制化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大伟 李雪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与金融的深层次融合在促进金融普惠发展的同时,也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风险;科技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给金融监管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为金融监管机构提升监管效率、改善监管水平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一方面,金融创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传统金融风险的异化和新金融风险的出现对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多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监管责任与监管资源不匹配、监管技术手段不足、监管滞后于金融创新以及监管套利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我国金融监管机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鉴于此,研究探讨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改善监管,利用"科技+监管"应对"科技+金融"带来的各种挑战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监管 监管科技 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东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简称,最初被译为"初始数字货币发行"。但是关于coin的翻译引起诸多争议,学界认为用"Crypto-Token"来表示加密数字代币更为准确,则ICO又被解读为"Initial Crypto—Token Offering",译作"首次代币发行"。ICO近年的发展可谓曲折而迅猛。2014年ICO的融资规模尚不足2600万美元,2015年更是一度下滑至1400万美元,但随着2016年下半年数字加密货币市场热度升高,ICO全球融资总额跃升至2亿美元。自2017年6月后,全球ICO呈现爆发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东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简称,最初被译为"初始数字货币发行"。但是关于coin的翻译引起诸多争议,学界认为用"Crypto-Token"来表示加密数字代币更为准确,则ICO又被解读为"Initial Crypto—Token Offering",译作"首次代币发行"。ICO近年的发展可谓曲折而迅猛。2014年ICO的融资规模尚不足2600万美元,2015年更是一度下滑至1400万美元,但随着2016年下半年数字加密货币市场热度升高,ICO全球融资总额跃升至2亿美元。自2017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惠
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分别代表着针对不同金融风险主题的两种监管方式与理念,二者实不应有优劣之分。审视被普遍视为体现功能监管理念典型立法的GLB法案,其实际是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理念相互冲突和协调的产物。法案籍由二者的融合,使各监管机构能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达成监管效能的最大化。这一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关键词:
机构监管 功能监管 GLB法案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车宁
随着外部环境的风云变幻及内部问题的逐渐暴露,曾经风头一时无两的金融科技发展陡然失速。然而,在万马齐喑之下,有一支金融科技子业态却异军突起、逆势生长,这就是监管科技。地方金融监管的"新机制"外有世界贸易格局重塑挑战,内有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压力,特别是为应对前期货币宽松诱发的地方债务和互金乱象,
关键词:
地方金融监管 监管科技 风险处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志洋
金融科技本质上是风险科技,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金融科技有助于金融机构增强风险管理能力,进而提升企业价值;而监管科技有助于金融监管当局更加有效地实施风险监管、降低监管成本。随着金融科技运用的深入,金融监管风险管理的重心将会部分地从传统金融类型风险向法律风险、信息科技风险、第三方外包风险等非金融类型风险转移,并从微观金融风险向系统性金融风险转移,形成风险的"双漂移"机制。为更好地防范金融系统风险,金融监管当局应主动拥抱金融科技,积极探索应用金融科技提高监管效率的措施,提高监管人员应用金融科技的专业能力;在现行监管框架中融入金融科技,并进一步改革监管框架以适应金融科技发展;完善金融科技监管的跨国合作,共同应对金融科技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念 林琳 伍立杨
为了应对金融科技高速发展暴露的风险和问题,监管科技(Regtech)的概念被提出,旨在通过金融监管方式和手段的创新来提高监管效率并降低监管成本。监管科技发展背景及涵义随着互联网金融进入2.0时代,监管不仅是针对机构、市场和产品,还包括对技术的监管。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各类风险和问题逐渐暴露,迫切需要创新金融监管方式,对"数据主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达
本文从监管理念与监管效果出发,阐述了QDII监管所涉及的核心理论问题,从宏观的利益目标到微观的方法进行了监管创新尝试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QDII二元监管运动模型和新监管标准,将动态量化的监管模型纳入决策体系,从理论上催生金融宏观实证分析管理格局。依据QDII二元运动监管模型,在宏观更宽泛的层面提出创新监管体系的理论综合思考:创新与风险协调,监管与发展和谐,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并举,国家利益与大众利益均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美芳
国际上一般不用"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概念,而是直接从分业或混业的核心——银行是否可以从事证券或保险业务的角度进行划分。但是其实质,和我们提到的"混业经营"("综合经营")和"分业经营"是一致的。由于竞争原因,金融机构天然趋向于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并且有相当的经济合理性,在无法律、监管等外部强制要求的情况下,呈现出自然混业状态,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远
经济增长的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要素投入型增长,另一种是创新驱动型增长。目前,我国要素投入型经济增长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主要表现为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资源制约和环境制约,长期的高速增长已经难以为继。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型增长将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在这一增长模式的引领下,我国金融业也将逐步走向混业经营,从机构监管转变为功能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