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0)
2023(6964)
2022(5667)
2021(5074)
2020(4297)
2019(9519)
2018(8983)
2017(17713)
2016(9087)
2015(9754)
2014(9460)
2013(9277)
2012(8559)
2011(7458)
2010(7648)
2009(7419)
2008(6361)
2007(5707)
2006(4942)
2005(4692)
作者
(24923)
(20714)
(20207)
(19580)
(13066)
(9966)
(9420)
(7916)
(7732)
(7357)
(7061)
(6900)
(6541)
(6515)
(6489)
(6450)
(6162)
(5885)
(5786)
(5763)
(5021)
(5021)
(4982)
(4701)
(4624)
(4598)
(4582)
(4314)
(4232)
(4065)
学科
(33738)
经济(33696)
(29236)
管理(27312)
(26589)
金融(26589)
(24966)
企业(24966)
(24201)
银行(24193)
(23491)
中国(16466)
方法(16039)
数学(14615)
(14550)
数学方法(14490)
(13137)
中国金融(11198)
(10741)
财务(10724)
财务管理(10698)
企业财务(10421)
业经(8389)
地方(8326)
(8286)
(8162)
体制(7400)
(6258)
(6257)
贸易(6248)
机构
学院(119272)
大学(119136)
(52981)
经济(51884)
管理(44563)
研究(39892)
中国(39401)
理学(38184)
理学院(37804)
管理学(37211)
管理学院(36996)
(28711)
(23501)
财经(22757)
科学(22369)
中心(21515)
(20804)
(20141)
(19479)
(19180)
(18909)
金融(18853)
银行(18110)
经济学(18087)
研究所(17652)
财经大学(17450)
(17266)
(16866)
业大(16775)
经济学院(16472)
基金
项目(81472)
科学(64959)
基金(61448)
研究(57968)
(53825)
国家(53411)
科学基金(46350)
社会(39077)
社会科(37468)
社会科学(37458)
基金项目(32345)
(31644)
自然(29784)
自然科(29217)
自然科学(29207)
自然科学基金(28753)
(26309)
教育(25923)
资助(25242)
编号(21319)
重点(18744)
(18412)
(17895)
(17422)
(17296)
国家社会(17031)
成果(17024)
创新(16848)
科研(16173)
教育部(16054)
期刊
(51427)
经济(51427)
研究(37028)
(32507)
金融(32507)
中国(23570)
(23402)
学报(19468)
(17816)
科学(16870)
管理(16412)
大学(14999)
学学(14615)
财经(11913)
农业(10987)
(10091)
经济研究(9469)
技术(8118)
教育(7744)
业经(7328)
理论(6838)
财会(6383)
问题(6356)
实践(6149)
(6149)
(5865)
中国金融(5564)
统计(5479)
国际(5392)
(5388)
共检索到184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本文通过指标编制和跨国/地区实证分析,从宏观层面系统考察了金融监管独立性对金融体系稳定性和效率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监管独立性程度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效率性均有统计上明显的正面影响;(2)在金融监管独立性4个基本要素中,监督独立性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最为突出,而机构独立性则对金融体系效率性的影响最为突出;(3)通过将监管独立性和机构独立性相结合,能更加有效地促进金融稳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雪莲  张运鹏  
本文首先对监管独立和金融稳定的关系加以分析,然后从理论上分析实现监管独立的四个基础条件,并以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的FSA为例,分析这四个基础条件在实践中的体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少安  何坤  
本文从产权角度出发,建立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微观行为模型,通过分析和考察理论模型和现实情况,认为在中国当前金融稳定政策的框架下,由于中央银行与微观金融机构事实上的产权关系,其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职能均受制于微观金融机构,独立性受到损害。为了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必须切断其与微观金融机构的产权关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炳荣   孙志红   魏涛  
本文以《资管新规》这一强监管政策的出台为准自然试验,利用2010-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企业数据,考察金融强监管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资管新规的出台降低了个股股价崩盘风险,发挥了“风险缓释”的作用;上述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套利动机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金融强监管既能通过约束企业影子银行化引导其回归主业,又能促使企业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市场非理性情绪,在投资和信息的双重作用下助推实现金融市场稳定;企业自身不确定性感知、证券分析师关注和地方金融监管强度的提高增加了金融强监管的“风险缓释”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侯林萍  王蕾蕾  
我国先后设立的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依金融中介机构业务性质的不同行使各自的监管权,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监管体系,较为全面地覆盖了银行、证券、保险三大市场。至此,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初步实现了独立性,这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但实践中金融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受到诸多限制,笔者拟对此加以分析并予以初步探索,以期对完善金融监管机构独立性有所助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汤云龙  常飞  
金融监管独立性是监管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的实现有赖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内在方面是监管对象即金融业本身的特殊性,外在方面是防止政府不当干预和监管俘获。现有研究和实践忽视了内在方面对监管独立性的重要影响。目前,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金融业不同部门、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等三方面相互依赖的增强以及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影响了监管独立性的实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磊  
本文从当前金融稳定理论发展和中国金融稳定操作现实出发,构建了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居民部门的非均衡博弈模型,试图寻找最优金融稳定规则。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在当前的金融稳定政策框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与稳定政策组合存在多重均衡的可能;第二,基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对于流动性的信息的不对称,金融机构具有隐藏信息和游说央行的负面激励;第三,中央银行出于对未来支付体系稳定的考虑,在与金融机构的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均因此而丧失独立性;第四,居民不具备真正的博弈参与权,而只是博弈结果的承担者,其结果是承担真实或隐性的通货膨胀税;第五,根据以上博弈分析,建立最优金融稳定政策必须在微观机制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苗文龙  
以中国金融制度为基础,结合货币稳定、金融稳定的有关理论,本文构建了央行、政府和金融机构等部门的决策函数,从而将央行独立性、货币稳定及金融稳定纳入统一框架之下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信息约束下金融机构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倒逼机制不但使央行独立性受挫,而且导致了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的冲突;信息约束和政府增长偏好进而导致货币与金融双稳定政策屈服于高经济增长政策,从而加剧了通胀风险;居民被动地为通货膨胀、金融风险买单。本文并认为重新设计保证央行独立性的协调机制非常必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洪涛  蔡利  蔡春  
系统性风险是金融稳定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文从系统性风险的理论、整体系统性风险的估计、系统性风险的分配和系统重要性四个方面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研究文献进行评论。本文认为,基于金融稳定监管不断演变的要求,系统性风险的研究经历了从单个机构风险研究,到整体系统性风险研究,再到单个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研究这样三个阶段;采用的量化研究模型从单指标模型,到多指标模型,再到网络分析模型;研究范式从线性研究到期望损失概率分布的尾部研究。金融危机后,针对"规模和关联太大,以致不容失败"的金融稳定监管缺失,监管层认识到监管重点必须从市场转到系统重要性机构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刚  吴畏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低利率环境下对冲基金规模、市场影响和行业特征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从金融稳定视角看,对冲基金既可以基于不受直接监管的特点,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充当系统性风险"缓释器",也可以因高杠杆、隐蔽的操作直接或间接触发市场危机。为趋利避害,在构建对冲基金监管框架时,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避免直接限制对冲基金投资活动和风险管理细节,防止对其像共同基金或银行那样实施监管;二是在把握对冲基金市场影响传导机制的基础上控制监督关键变量,提高预警能力;三是在多元治理视角下,努力引导加强市场纪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瑞琳  
金融稳定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核心基础,它为实际资源的配置提供理性决策的基础,并为储蓄与投资营造出良好的氛围。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更增加了维护金融稳定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如何在实现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维护金融稳定,已成为一个迫切和重要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川方明  何乐  
为了防止国际金融危机重演和保持金融体系稳定,不仅需要微观审慎监管确保单家金融机构稳健运营,同时还需要宏观审慎监管来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状况实施有效监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妍  
本次危机之后,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最早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必须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本文主要探讨宏观审慎监管与金融稳定相关问题:近年来系统性风险的新特征进一步凸显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建立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中央银行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我国应如何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静梅  吴风云  
组建独享银行、证券与保险监管权的超级部——金融监管部,是最近20年来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热潮。本文首次梳理了金融监管独立性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指出金融监管适度的独立也是维护金融安全、保证金融市场公平公正的重要环节,并从比较研究的角度,说明了其他国家如何在"定规独立""、执法独立""、机构独立"与"预算独立"这四个方面保障金融监管部的独立性。适度的独立需要有效的制衡作为前提,本文也同时比较了其他国家金融监管部在立法机关、政府(主要是财政部)、中央银行、行业与社会公众等五个方面的制衡机制。最后落脚在我国金融监管部的设立构想上,提出了"先立法,后统一"、"先合作,后合并"的改革路径、思路,并初步设计了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文君  
次贷危机发生后,一些发达国家准备或正在改进其金融监管以防止危机对经济的进一步拖累。这些改进主要体现在组建超级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合作和重新重视规则监管,其实质是通过监管的改进来避免监管套利、监管本位主义和监管宽容。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改进是其对本国金融监管的深刻总结,对我国有着多重启示。不仅使我国认清了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不成熟一面,而且对我国的监管制度移植与本土化、监管分权和高度合作、以及规则监管在我国的实施都有着深远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