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4)
2023(5656)
2022(4716)
2021(4417)
2020(3775)
2019(8539)
2018(8390)
2017(16847)
2016(8764)
2015(9635)
2014(8722)
2013(8492)
2012(7735)
2011(6563)
2010(6799)
2009(6671)
2008(6999)
2007(6543)
2006(5753)
2005(5210)
作者
(22154)
(18424)
(18305)
(17135)
(11836)
(8836)
(8296)
(6711)
(6658)
(6534)
(6158)
(6149)
(5799)
(5688)
(5647)
(5554)
(5479)
(5427)
(5364)
(4983)
(4455)
(4306)
(4286)
(4176)
(4171)
(4070)
(3989)
(3912)
(3596)
(3534)
学科
(41184)
管理(39686)
(39655)
企业(39655)
(37075)
经济(37032)
方法(19887)
(19365)
数学(17856)
数学方法(17772)
(16118)
财务(16114)
财务管理(16089)
企业财务(15676)
技术(12164)
(11970)
技术管理(9775)
(9024)
银行(9017)
(8813)
(8681)
金融(8681)
(8490)
业经(8318)
体制(8238)
中国(7343)
(5753)
公司(5690)
(5679)
(4696)
机构
大学(120365)
学院(118864)
(54807)
经济(53927)
管理(53045)
理学(45730)
理学院(45421)
管理学(45042)
管理学院(44806)
研究(32993)
(30942)
中国(29967)
财经(24333)
(23076)
(22270)
财经大学(18536)
商学(16987)
商学院(16877)
经济学(16859)
(16791)
中心(16024)
经济学院(15211)
科学(15148)
(14843)
北京(14486)
(14002)
(13766)
金融(13689)
经济管理(13359)
业大(12674)
基金
项目(74325)
科学(61378)
基金(57848)
研究(55060)
(48638)
国家(48277)
科学基金(44278)
社会(38578)
社会科(36984)
社会科学(36974)
基金项目(31044)
自然(28304)
(27816)
自然科(27794)
自然科学(27790)
自然科学基金(27387)
教育(24843)
资助(23052)
(22699)
编号(20309)
(18855)
创新(17877)
(17677)
国家社会(16436)
教育部(16252)
人文(16190)
成果(16107)
(15971)
重点(15915)
(14807)
期刊
(56831)
经济(56831)
研究(36687)
(28932)
管理(22769)
中国(20730)
(19033)
金融(19033)
科学(13295)
财经(13236)
学报(12759)
(11115)
大学(10943)
学学(10575)
财会(9629)
经济研究(9613)
技术(9556)
(9081)
会计(8582)
业经(8222)
技术经济(7321)
问题(7031)
国际(6504)
(6474)
通讯(6410)
会通(6405)
教育(6149)
(6011)
理论(5890)
科技(5757)
共检索到180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蓓  
利用股权质押新规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监管新规对股权质押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2015—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监管新规显著抑制大股东股权质押后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对非效率投资发挥显著抑制作用;机制分析显示,监管新规引起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比例下降、盈余管理减少,由此弱化两权分离及信息不对称,减少公司非效率投资;异质性分析表明,监管规则变化对抑制非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作用更为显著。据此,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强股权质押行为监管,限制高比例质押和连续质押;强化信息披露监管,重视发挥独立审计机构作用;质权人也应加强股权质押业务事前调查与事后监督。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丁志国  张宇晴  金龙  
中国证监会于2017年出台减持新规对内部人行为进行限制,以期增强市场公平性,但新规出台的同时,股权质押水平攀升且爆仓事件层出不穷。基于此,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减持新规出台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减持新规推动了股权质押水平提升,且该政策效应在高估值和高股权集中度的公司样本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减持新规通过降低股票流动性提升公司的股权质押水平,但是信息透明度对流动性的积极作用可以弱化这一政策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对内部人交易的过多限制推动了市场中的股权质押,减持新规仍未起到完善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来看,本文不仅为测度减持新规的政策效应提供了数据支持,还为解释资本市场股权质押增长现象贡献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露  王超恩  
本文选取2006-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长期利益的不一致程度将加深。本文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2)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则越显著;(3)在多个大股东并存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会减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露  王超恩  
本文选取2006-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长期利益的不一致程度将加深。本文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2)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则越显著;(3)在多个大股东并存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会减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玉宇  
本文以2010—2016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股东股权质押是否会影响公司业绩预告。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更愿意发布业绩预告,且业绩预告的精确度更高。股权质押比率越高,披露概率和精确度也会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当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较高,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业绩预告披露概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会减弱。当公司为国有企业时,股权质押与业绩预告披露之间的关系会更加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彦锋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是会计实务中的难点,我国现行准则发布以来,先后有准则解释、监管办法等出台以完善该法。本文主要讨论证监会2011年第一期监管问题解答中有关权益法核算的问题,从理论及逻辑分析其存在的缺陷,基于该种交易是资本交易的本质,建议不应确认由此引起的投资损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侯婧  朱莲美  
控股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进行融资是资本市场的普遍行为,而投资作为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其决策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基于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视角,以2010~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大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致使控制权杠杆增高,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引起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显著增加,也表明股权质押行为加重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当公司治理内部监督机制较弱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显著;相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柯艳蓉  李玉敏  
本文以2003—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及公司期权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不利于公司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抑制了公司投资支出—投资机会敏感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不仅加剧了企业过度投资,尤其是面临较差投资机会企业的过度投资,也恶化了企业投资不足,尤其是面临较好投资机会企业的投资不足;对于投资机会较好的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增长期权价值影响不显著,而对于投资机会较差的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清算期权价值的影响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和市场化环境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投资支出—投资机会敏感性之间关系具有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广东证监局课题组  冯玉华  
进入后股权分置时代,资本市场利益机制、运行规则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变革将对上市公司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从而给监管工作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本文以全流通下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的行为变化为主线,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大股东、高管人员以及信息披露、融资、并购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监管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花旻  
从2007年《物权法》颁布以来,以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作为担保方式的银行贷款逐渐增多。如何更好地把握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业务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商业银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特点,分析其作为担保方式的风险,并就如何防范风险提出建议,包括:贷前调查阶段侧重押品的选择;依法完成股权出质的审批手续,重视质押合同的签订和质押手续的办理;细化押品和质押股权公司的贷后管理;与产权交易中心加强合作,拓宽非上市公司质押股权交易的途径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庆  张文瑶  
在众多上市公司陷入股权质押危机的情况下,各地省政府出台的如"凤凰计划"等一系列资本市场对接方案,在推进国资企业资产证券化和上市之余,有效地缓解了民营上市公司质押困境。以浙建集团"借壳"面临质押爆仓风险的多喜爱上市公司为例,阐述国资的合理介入,在稳定质押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缓解大股东流动性危机及保护债权人利益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为A股市场大面积股权质押风险的化解和重点问题企业质押纾困提供新思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若愚  霍伟东  张莹  
在经济增速减缓、结构性去杠杆以及流动性趋紧的宏观经济背景下,股票市场持续挤出泡沫,长期维持低位震荡局面。疲软的市场行情造成股价大规模下行,质押股权的平仓风险、股东控制权的转移风险以及民营企业的流动性危机日益加剧。为避免股权质押危机的负反馈机制危及整个金融市场进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央监管部门以及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多种化解危机的政策和举措。鉴于此,本文在对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整理各部门的驰援行动,并对这些举措进行客观的评价。一方面肯定了政策初显的成效,另一方面指出了当前政策所存在的风险转嫁、缺乏监督、甄别标准不一、忽略长效机制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改进建议,以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健康稳步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文莉  陈鑫鑫  阚立娜  
以2015~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不同状态的股权质押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比例与公司价值呈倒U型关系,关系发生转变的门槛值为36.53%,当累计质押率低于门槛值时,公司价值会随着质押比例的提高而提高,质押比例超过门槛值时则相反;连续股权质押行为并不一定降低公司价值,对累计质押率超过40.00%的公司而言,连续股权质押行为显著降低公司价值,对于质押比例较低的公司而言,连续股权质押不会降低公司价值;质押式回购股权质押与公司价值正相关;股价突破预警线的股权质押显著降低公司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新红  张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企业融资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规模在不断上升。本文通过对2011-2015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状况进行系统地统计分析,对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现状从年度统计情况、行业分布、公司性质、上市板块、质权人类别和大股东的质押分布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其特征及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并对股权质押的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珂  崔宸瑜  谢德仁  
本文基于2003-2017年间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在"高送转"与现金股利之间如何选择的影响。本文发现,当控股股东进行了股权质押时,上市公司更可能推出"高送转"的利润分配方案,回避或降低现金股利的倾向更高,这与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对"高送转"与现金股利之间偏好差异一致;这一关系在控股股东质押股份比例越高、质押股权面临的平仓风险越高时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在公司股利政策选择方面的经济后果,并为市场投资者对"高送转"以及现金股利的不同偏好提供了增量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