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30)
2023(16698)
2022(14179)
2021(13593)
2020(11415)
2019(26357)
2018(25862)
2017(49802)
2016(26604)
2015(29932)
2014(29386)
2013(28763)
2012(26598)
2011(23779)
2010(23708)
2009(22190)
2008(21809)
2007(19075)
2006(16758)
2005(15308)
作者
(71340)
(59526)
(59078)
(56572)
(38060)
(28138)
(27106)
(22994)
(22807)
(21226)
(20258)
(20109)
(18881)
(18785)
(18628)
(18511)
(17626)
(17233)
(17152)
(16974)
(14732)
(14408)
(14188)
(13665)
(13571)
(13415)
(13191)
(12780)
(11796)
(11514)
学科
(107478)
经济(107330)
管理(83332)
(77643)
(64695)
企业(64695)
方法(51283)
数学(46006)
数学方法(45513)
(34502)
(31468)
中国(31418)
(28503)
(27332)
银行(27186)
(25737)
业经(23511)
(22581)
贸易(22562)
(21963)
(21936)
金融(21933)
(21440)
财务(21381)
财务管理(21325)
企业财务(20347)
(18800)
农业(18465)
地方(17373)
(16661)
机构
大学(368245)
学院(365354)
(163304)
经济(160294)
管理(147795)
理学(126942)
理学院(125738)
管理学(123918)
管理学院(123222)
研究(121174)
中国(103187)
(81232)
(76510)
科学(66068)
财经(63445)
中心(58217)
(57982)
(57663)
(54340)
(52402)
研究所(51554)
经济学(51525)
北京(48354)
财经大学(47534)
业大(47372)
经济学院(46428)
(44092)
(43737)
师范(43362)
(42590)
基金
项目(241423)
科学(194297)
基金(181605)
研究(180230)
(155863)
国家(154625)
科学基金(135524)
社会(119223)
社会科(113397)
社会科学(113375)
基金项目(94429)
(89381)
自然(85620)
自然科(83728)
自然科学(83709)
教育(82984)
自然科学基金(82304)
(76165)
资助(75217)
编号(71836)
成果(59322)
(56377)
重点(53506)
国家社会(50940)
(50473)
(50251)
教育部(49808)
(49707)
课题(48402)
人文(48241)
期刊
(172868)
经济(172868)
研究(114617)
中国(72855)
(64742)
管理(56174)
(51556)
金融(51556)
学报(47754)
科学(47677)
(46719)
大学(38959)
学学(36593)
教育(33896)
财经(32377)
技术(31029)
农业(30289)
经济研究(28921)
(27643)
业经(26237)
问题(22548)
(21077)
国际(18889)
理论(18830)
统计(18244)
世界(17969)
技术经济(17408)
(16749)
实践(16705)
(16705)
共检索到560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宗新  徐冰玉  
当前,实施逆经济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的共识。通过对2001—2009年国内上市银行面板数据进行估计,本文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具有稳定的资本缓冲计提顺周期行为,但信贷活动并不具有明显的亲周期性特征,表明监管部门的资本监管政策总体上已经渐进有效。为了更有效地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进一步实施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协调的金融监管制度,完善逆周期的资本监管机制,抑制金融机构亲周期行为应成为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必要内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伟平  张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监管部门借鉴巴塞尔协议Ⅲ,引入不具有风险敏感性的杠杆率指标作为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补充,以限制银行体系的杠杆过度累积。本文基于2005~2016年期间中国67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杠杆率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杠杆率监管的风险吸收能力超过风险激励效应,有助于抑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过度扩张,降低风险偏好;基于巴塞尔协议Ⅲ视角的《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新规实施,有利于弥补资本充足率监管的不足,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能力;杠杆率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资产规模越大、流动性水平越高的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对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越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顾海峰   于家珺  
本文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纳入分析框架,基于2007-2020年中国340家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宏观审慎监管对银行信贷周期性特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宏观审慎监管在抑制银行信贷顺周期性方面存在权衡机制,宏观审慎监管虽能通过“提高银行资本缓冲逆周期性”与“倒逼业务多元化”来抑制信贷内生顺周期性,但也会降低逆周期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率,从而减弱其对信贷总体顺周期性的抑制作用。宏观审慎监管的治理效果在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国有银行中依次递减,在货币政策扩张期相对更弱,在抑制信用贷款顺周期性方面相对更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柯孔林  冯宗宪  陈伟平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人们对银行资本缓冲经济周期行为更为广泛的关注。本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银行资本缓冲与经济周期及相关决定性因素的关系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2002—2009年,中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具有逆周期行为,该特征并未因商业银行产权性质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来源于银行资本金及风险加权资产与经济周期之间显著相关性的共同作用,政府注资、上市融资等资本补充渠道是短期内提高银行资本缓冲的重要外源途径,建立市场化的长效资本金补充机制、确定适度的资本缓冲区间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的重点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文莉  宋佳  
本文从性别角度研究女性高管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影响,同时考虑了关键高管与普通高管在决策力、执行力、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和女性独立董事在完善公司治理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探讨关键女性高管和女性独立董事对女性高管与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总体来看,女性高管能够充分发挥女性在银行公司治理中风险厌恶、谨慎、道德要求高的优势,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起到抑制作用;二是女性关键高管由于对董事会决策的影响力较大,因而能够显著增强女性高管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三是女性独立董事在商业银行董事会中占比提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文莉  宋佳  
本文从性别角度研究女性高管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影响,同时考虑了关键高管与普通高管在决策力、执行力、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和女性独立董事在完善公司治理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探讨关键女性高管和女性独立董事对女性高管与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总体来看,女性高管能够充分发挥女性在银行公司治理中风险厌恶、谨慎、道德要求高的优势,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起到抑制作用;二是女性关键高管由于对董事会决策的影响力较大,因而能够显著增强女性高管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三是女性独立董事在商业银行董事会中占比提高,有助于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从而弱化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动机。为此,要引导商业银行完善人才培养和内部晋升机制,重视对女性员工的培养,提拔优秀女性员工充实到商业银行管理层,优化商业银行管理团队结构;要强化女性高管人员在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中占比的外部监管约束,引导商业银行选拔更多的优秀女性管理人员担任关键高管职务;要引导商业银行提高董事会中女性独立董事的比重,优化董事组成的性别结构,发挥女性独立董事的影响力,遏制盈余管理、改善财务报告质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陶宇鸥  汪怡  
本文基于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监管框架最终修订稿中银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的测算方法 ,以2003-2014年期间我国78家商业银行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资金比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宏观经济波动下我国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率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率的变化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性特征,而且这种特征主要体现为其分母项业务所需稳定资金资产组合的顺周期变化。同时,商业银行以贷款业务为主的资产结构强化了其净稳定资金比率变化的顺周期特征,说明银行资产结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陶宇鸥  汪怡  
本文基于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监管框架最终修订稿中银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的测算方法 ,以2003-2014年期间我国78家商业银行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资金比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宏观经济波动下我国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率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率的变化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性特征,而且这种特征主要体现为其分母项业务所需稳定资金资产组合的顺周期变化。同时,商业银行以贷款业务为主的资产结构强化了其净稳定资金比率变化的顺周期特征,说明银行资产结构和信贷供给水平是导致净稳定资金比率顺周期变化的重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书华  孔祥毅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融资结构调控对商业银行控制风险、提高竞争盈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利用我国11家商业银行2001~200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融资结构与流动性风险间的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二者相关性的分析发现,融资结构对改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核心资本、附属资本、资本充足率以及资产规模与以流动性比率度量的流动性风险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段军山  肖友生  
本文采用93个国家共4 498家商业银行的数据,研究监管质量、政治法律制度环境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监管质量的提升在总体上确实抑制了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使得商业银行降低了其风险承担。第二,健全的法律制度环境有效地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但单一的政治制度环境因素并未如预期般抑制或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反而使其承担更多的风险。第三,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经营设置过于苛刻的监管要求并配套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环境,会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段军山  肖友生  
本文采用93个国家共4 498家商业银行的数据,研究监管质量、政治法律制度环境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监管质量的提升在总体上确实抑制了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使得商业银行降低了其风险承担。第二,健全的法律制度环境有效地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但单一的政治制度环境因素并未如预期般抑制或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反而使其承担更多的风险。第三,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经营设置过于苛刻的监管要求并配套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环境,会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潘敏  魏海瑞  
本文基于我国38家商业银行2003—2012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高管团队政治关联对其信贷投放行为周期性特征的影响,并考察了高管团队成员年龄与海外教育背景在不同经济周期中对政治关联下的银行信贷投放行为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逆周期特征,高管团队政治关联程度的提高会强化银行信贷投放的逆周期性,但这种效应会随着高管团队成员年龄的提高而弱化。同时,在当前历史阶段,高管团队中具有海外教育背景成员人数的增加或占比的上升不会对政治关联下的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周期性特征产生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蒋海  袁典  
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性被认为是导致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它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加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对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危机过后各国学界与监管当局纷纷提出逆周期监管的设想。本文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总结了引发银行系统亲周期的因素,分析了实施逆周期监管的必要性,总结了逆周期监管政策在各国的实施情况,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归纳了学界对于实施逆周期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新娥  张志君  
一、引言我国银行实施资本监管以来,银行资本充足率总体状况逐年向好,截至2012年底,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25%,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近年来,人们对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研究较多,而对于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较少。资本充足率是否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结构和融资成本;上市商业银行是否通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灵活调整监管资本的结构;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段军山  庄旭东  
本文从银行信贷质量角度出发,研究地方金融监管的金融风险防控有效性。研究发现,加强地方金融监管能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效提高银行信贷质量;地方金融监管对银行贷款质量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并存在地区异质性;金融发展水平较发达地区的金融监管对提高银行贷款质量、防控金融风险更加有效,对于金融发展水平较落后地区,金融监管所产生的效果则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