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10)
- 2023(6166)
- 2022(5535)
- 2021(5124)
- 2020(4751)
- 2019(11190)
- 2018(11265)
- 2017(22277)
- 2016(12289)
- 2015(14037)
- 2014(14254)
- 2013(14293)
- 2012(13582)
- 2011(12106)
- 2010(12459)
- 2009(11678)
- 2008(12149)
- 2007(11176)
- 2006(9514)
- 2005(8555)
- 学科
- 济(51735)
- 经济(51681)
- 管理(39434)
- 业(38974)
- 企(33297)
- 企业(33297)
- 方法(27964)
- 数学(25272)
- 数学方法(25063)
- 财(19449)
- 务(14382)
- 财务(14365)
- 财务管理(14327)
- 企业财务(13718)
- 制(13699)
- 农(12976)
- 中国(11185)
- 银(10589)
- 银行(10562)
- 学(10123)
- 行(9942)
- 融(9707)
- 金融(9705)
- 业经(9589)
- 贸(9379)
- 贸易(9375)
- 体(9150)
- 易(9108)
- 地方(8695)
- 农业(8347)
- 机构
- 大学(181015)
- 学院(179183)
- 济(73501)
- 经济(71871)
- 管理(69536)
- 理学(59461)
- 理学院(58840)
- 管理学(57872)
- 研究(57708)
- 管理学院(57532)
- 中国(47094)
- 京(37865)
- 财(37727)
- 科学(35416)
- 农(32540)
- 所(30454)
- 财经(29781)
- 中心(28235)
- 业大(27658)
- 江(27311)
- 研究所(27305)
- 经(26999)
- 农业(25939)
- 北京(23901)
- 经济学(22642)
- 财经大学(22263)
- 州(21693)
- 范(20965)
- 师范(20725)
- 经济学院(20648)
- 基金
- 项目(114199)
- 科学(88799)
- 基金(83212)
- 研究(80996)
- 家(72555)
- 国家(71978)
- 科学基金(61176)
- 社会(50546)
- 社会科(47924)
- 社会科学(47905)
- 基金项目(44604)
- 省(44300)
- 自然(40702)
- 自然科(39758)
- 自然科学(39745)
- 自然科学基金(39073)
- 教育(37552)
- 划(37403)
- 资助(35091)
- 编号(33301)
- 成果(27586)
- 部(26219)
- 重点(25697)
- 发(23236)
- 创(23038)
- 科研(22787)
- 教育部(22240)
- 课题(22072)
- 大学(21755)
- 创新(21638)
共检索到264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春玲 蒋顺才
对控股股东股利分配行为的监管,是监管部门和控股股东之间的博弈过程。均衡分析发现,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C越小、控股股东进行侵占造成的外部损失W(ζ)越大,控股股东进行规范分配的概率越大;控股股东持股比例L越高、对控股股东违规处罚的力度K越大,监管部门监管的概率越小。
关键词:
监管部门 控股股东 监管 股利分配 博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春玲
本文分析了中小股东对控股股东分配行为进行监管的博弈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完全信息状态下,中小股东提供监管的博弈可能是一个囚徒博弈,也可能是一个斗鸡博弈,还有可能是一个智猪博弈,取决于各个小股东的股利收益和监管成本。在不完全信息状态下,中小股东对控股股东监管的可能性取决于自身的持股比例和对方监管成本的分布函数。
关键词:
中小股东 监管 股利分配 博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亚茹 赵耀 乔贵涛
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如何影响分析师预测,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分析师预测的分歧度、预测误差和乐观偏差均显著增加,但上市公司的分析师追踪人数降低。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作为一种信号机制,可以部分替代分析师的信息加工功能,从而降低了分析师跟踪人数;分析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理解不同,导致分析师预测的分歧度增大;由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信息进行粉饰,而分析师普遍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作为一种企业发展的积极信号,增加了分析师预测的乐观偏差。
关键词:
上市公司收购 制度设计 证券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继英 张敦力
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6—2012年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股权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未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分配的力度显著更高。(2)股权激励程度越高的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强,现金股利发放的力度更大。(3)控股股东拥有较强的控制地位对高管的自利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高管股权激励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越不显著;股权激励显著影响股利政策在控股股东控股比例较低的公司成立,隐含了拥有较高控制权的股东能够抑制高管的自利...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现金股利 控股股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玲
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分析了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在选择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过程中的博弈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建立适度股利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控股股东 中小股东 股利 博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强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特殊制度背景,考察了控股股东涉入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在股权激励效应实现过程中既有监督作用,也存在合谋现象,这种异质性的作用效果受到控股股东涉入程度的影响,并在不同控股股东类型的企业中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股权激励整体上具有激励作用,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相对于股权分散的公司,存在控股股东企业的激励效果更好,但控股股东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国有控股削弱了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国有控股股东的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强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特殊制度背景,考察了控股股东涉入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在股权激励效应实现过程中既有监督作用,也存在合谋现象,这种异质性的作用效果受到控股股东涉入程度的影响,并在不同控股股东类型的企业中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股权激励整体上具有激励作用,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相对于股权分散的公司,存在控股股东企业的激励效果更好,但控股股东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国有控股削弱了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国有控股股东的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效应并无显著影响,控股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合谋现象主要表现在民营企业中。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控股股东涉入程度高的民营企业中,股权激励的实施加剧了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本文还发现,授予激励力度更大、行权价格和条件更低、有效期更短的激励合约,是控股股东对管理层进行赎买,进而达成合谋的内在方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刚 刘丽丽
文章以2013—2017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高管减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否质押)与上市公司高管减持显著负相关,且质押比例越高,高管减持幅度越小;连续质押时,高管减持幅度显著提升。说明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对内部高管是利好的私有信息,但连续质押是负面信息,导致高管减持增加。研究发现不仅有助于从内部人交易视角评估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为高管减持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证据,而且有助于丰富大股东经济行为及内部人交易的相关研究,为中国证券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连续质押 高管减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艳利 郎清清
控股股东资金侵占分为非经营性占款、经营性占款和违规担保。企业集团的企业性和市场性特征,使得集团内控股股东资金侵占问题更具特殊性。从2010年开始,证监会把"解决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专项活动作为上市公司监管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2012年6月7日,上交所新闻发言人表示,该所近期将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市场违规失信行为的监管处罚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学洪 章仁俊
在一个简单的框架下,笔者运用进化博弈理论从监督的角度分析了大股东与监管当局的博弈关系。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表明:监管当局的超额收益、正常收益、大股东的掏空金额、租金等初始条对博弈均衡的结果都将产生影响。借鉴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范式得出,不同的掏空金额会导致博弈双方出现多重均衡,但并非所有均衡点都具有安定性。
关键词:
掏空行为 监督 有限理性 进化博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丽娜 胡淑涵 马亚民
基于2007—2021年A股实体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情景下,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金融资产配置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股权质押会显著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且质押比例越大,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比重越高;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下的金融资产配置有显著抑制作用。进一步地,动机检验发现股权质押后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是出于资本套利动机;机制检验发现股权质押通过加剧企业融资约束和降低信息透明度增加金融资产配置;异质性检验发现在低市场竞争程度和高股权集中度企业中,股权质押对金融资产配置的提升作用较显著,此时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仍能有效发挥治理作用。研究结论为引导企业“脱虚返实”和完善大股东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建鸾 许佳佳
公司治理中,大股东控制权滥用问题备受关注。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政府监管及风险的特殊性,导致其大股东控制权滥用在形成原因,表现形式方面区别于普通上市公司。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商业银行大股东控制权滥用对董事会独立性建设的影响,提出优化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完善独立董事产生机制,构建独立董事管理委员会,明确独立董事的权责以及加强独立董事的股权激励有助于完善商业银行董事会独立性的建设。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大股东控制权 董事会独立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迪 杨超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现象不断增多,逐渐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资方式。基于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随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的提高,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比例显著提高,而股票分红比例则显著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证券分析师关注度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具有抑制作用,即当证券分析师关注度较高时,可降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现金分红之间的正向关系,并且降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股票股利之间的负向关系。因此,要提高股权质押的信息披露,限定可用于质押的股票范围,强化动态监管并及时处置风险,来防止控股股东通过控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来缓解控制权转移风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佟岩
关联交易的有关利益主体中,控股股东控制下的内部人集团在信息拥有和资源支配方面占据优势地位,能够自由安排关联交易。本文进行控股股东与监管机构之间的静态博弈分析发现:当控股股东没有实现对企业的完全控制时,监管机构的均衡监督概率较大,此时实际监督的可能性降低,那么现实中控股股东更多选择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当控股股东掌握绝对控制权时,监管机构的均衡监督概率较小,此时实际监督的可能性增大,则现实中控股股东更多选择公平的关联交易。
关键词:
控股股东 关联交易 博弈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