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4)
- 2023(4654)
- 2022(3725)
- 2021(3477)
- 2020(2943)
- 2019(6832)
- 2018(6555)
- 2017(12496)
- 2016(6094)
- 2015(6918)
- 2014(6750)
- 2013(6702)
- 2012(6168)
- 2011(5463)
- 2010(5637)
- 2009(5837)
- 2008(5139)
- 2007(4519)
- 2006(4228)
- 2005(4189)
- 学科
- 银(33080)
- 银行(32935)
- 行(31370)
- 融(29532)
- 金融(29532)
- 济(21757)
- 经济(21735)
- 业(19164)
- 管理(17320)
- 制(17130)
- 企(16911)
- 企业(16911)
- 中国(14998)
- 中国金融(11721)
- 业务(11302)
- 度(10668)
- 制度(10667)
- 财(10347)
- 银行制(9939)
- 方法(8949)
- 数学(8287)
- 数学方法(8258)
- 务(8038)
- 财务(8025)
- 财务管理(8007)
- 企业财务(7767)
- 体(7230)
- 地方(6817)
- 体制(6788)
- 业经(5833)
- 机构
- 大学(77926)
- 学院(77119)
- 济(37141)
- 经济(36246)
- 中国(35911)
- 管理(28933)
- 银(28232)
- 银行(27117)
- 行(25170)
- 研究(25144)
- 理学(23249)
- 理学院(23080)
- 管理学(22882)
- 管理学院(22748)
- 财(22078)
- 融(20149)
- 金融(19817)
- 财经(16975)
- 中心(16104)
- 人民(16065)
- 京(15706)
- 经(15464)
- 国人(14509)
- 中国人(14459)
- 中国人民(14351)
- 经济学(13292)
- 财经大学(13124)
- 江(12481)
- 经济学院(12142)
- 人民银行(11998)
- 基金
- 项目(45819)
- 科学(36169)
- 研究(35609)
- 基金(34356)
- 家(28497)
- 国家(28251)
- 科学基金(24841)
- 社会(23641)
- 社会科(22716)
- 社会科学(22714)
- 基金项目(17632)
- 省(16955)
- 教育(15671)
- 资助(14707)
- 自然(14488)
- 自然科(14212)
- 自然科学(14210)
- 编号(14176)
- 自然科学基金(13993)
- 划(13925)
- 成果(12138)
- 融(11854)
- 部(10680)
- 性(10466)
- 重点(10395)
- 创(10279)
- 国家社会(10261)
- 发(10006)
- 制(9810)
- 教育部(9773)
共检索到142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思翀 肖振拯 冯晓健
本文基于全球95个国家2000—201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银行监管与外资银行进入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监管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机制,同时探讨金融开放对二者关系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外资银行倾向于进入监管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进行监管套利。换言之,严格的银行监管抑制了外资银行进入。进一步研究发现,一国的金融开放水平越高,银行监管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程度越大,即金融开放在银行监管套利的过程中存在调节效应。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银行监管主要是通过减少绿地投资这一中介渠道抑制外资银行进入。
关键词:
监管套利 金融开放 外资银行 中介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长春
随着外资银行进入及国际资本流动障碍的减少,外资银行扩展迅速,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成了维护本国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一环。由于外资银行经营的跨国特性,一国不能将其监管收益内部化,产生监管溢出效应。外资银行母国与东道国监管机构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以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阻碍双方之间监管信息的有效交流。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需要母国与东道国监管机构更多的合作。
关键词:
外资银行 溢出效应 监管合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长春
随着国际资本流动障碍的减少,外资银行扩展迅速,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成了维护本国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一环。由于外资银行经营的跨国特性,一国不能将其监管收益内部化,产生监管溢出效应。外资银行母国与东道国监管机构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以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阻碍双方之间监管信息的有效交流。因而,协调母国与东道国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明确划分双方监管责任、保障监管信息有效交流,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外资银行进入 溢出效应 监管协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耿明英 丁晓鸿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向世界承诺:五年后将取消在华外资银行机构所有地域和业务对象限制。2006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细则》。《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白俊 董颖颖 罗玮婷
如何缓解我国金融资源错配引发的信贷配置效率低下问题是相关决策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外资银行进入视角,研究金融开放对委托贷款供给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以2006—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外资银行进入后,企业委托贷款供给显著降低;机制检验表明,外资银行进入通过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抑制委托贷款供给;进一步研究显示,外资银行进入对委托贷款供给的抑制程度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以及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拓展性检验发现,外资银行进入抑制了委托贷款的发展空间,进而降低了其所引发的金融风险,维护了金融稳定。研究结论为新时期如何把握金融开放带来的机遇、促进中国金融体系的优化升级以及防范委托贷款所带来的金融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帆 汪峰 倪娟
外资银行进入提高了我国本土银行的经营风险,也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将利率市场化环境纳入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包括银行管理层、金融市场监管部门和中央政府部门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当外资银行进入后,相较于利率市场化改革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阶段的监管者更有意愿抑制银行风险;当外资银行进入后,监管者识别银行风险的条件为监管者准确识别银行风险获得的奖励小于没有识别银行风险的处罚;当外资银行进入后,政府给予奖励更能激励监管者发现银行风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虎城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开放取得了重大进展,外资银行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渗透有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控股始终是银行业开放进程中重要的制度约束。外资银行进入可能会加剧中小企业贷款难现象的严重性,但与银行危机的相关性较小,也不会增加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银行业开放路径,努力提高银行业的风险监管水平,是有效维护金融稳定的两个关键要素。
关键词:
银行业开放 金融稳定 外资银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邱延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阮峥 余文建
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与我国金融安全的关系,认为外资银行主要通过在华设立机构和入股中资银行的方式实现在华扩张,并以此影响我国金融安全。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被我国的金融政策部分屏蔽,而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起到了竞争和示范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体银行业的效率,促进我国的金融安全。
关键词:
外资银行 金融安全 金融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骆祚炎 莫贤锐
本文以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的测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往文献对理财产品的研究较少,且这些研究侧重于定性分析,关于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的测度等定量分析更少见,本文力求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本文测度结果表明,银行理财产品无论从单项产品还是从总体来看,监管套利程度都呈现上升趋势,理财产品的监管套利风险在增加。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本文认为,应该采取"疏堵"相结合的措施进一步防范理财产品监管套利风险。第一,根据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做好分类监管,尤其要做好对短期理财产品的重点监管。第二,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相配合遏制理财产品监管套利可能引发的风险。第三,从深度上推进银行理财产品纳入监管体系。第四,将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作为货币政策关注目标。此外,在适度限制银行理财产品交易的同时,要有效促进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家全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异化为监管套利,具有很大的负向溢出效应,不仅弱化资本监管的有效性、妨碍公平竞争,也给商业银行自身带来风险。后危机时代,国际社会进行大力度的金融监管改革,有助于防止金融创新被滥用。在我国,理财业务、同业业务等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活跃地带,同时也是监管套利多发的领域。为了防止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被滥用并异化为监管套利的工具,有必要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优化监管制度安排,加强监管的协调性和"穿透性",避免过度复杂和不透明的资产证券化,并弱化简单、直接的数量型监管措施的使用,在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取得平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百花
监管资本套利产生于巴塞尔协议资本监管框架的缺陷,其根源是银行最优资本和监管资本要求的不一致。在新巴塞尔协议框架下仍然面临监管资本套利的问题。监管资本套利在对银行产生负面影响的同时,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国应从短期、中期和长期对我国银行业的资本管理和监管分阶段进行改革。
关键词:
监管资本套利 巴塞尔协议 证券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红贵
本文对监管套利的内涵,特别是当前基层商业银行监管套利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揭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综合监管、平台监管、依法监管和责任监管的四大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
基层银行 监管套利 监管规则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万晓莉 郑棣 郑建华 严予若
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业务的高速发展已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监管套利的视角,以商业银行为主线,结合相关金融监管措施与影子银行的业务数据,就中国影子银行套利模式的演变路径进行了研究,将其分为单一通道与多重通道模式,并详细剖析了其监管套利的动因。研究发现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套利模式的演变是与监管措施不断博弈的结果,但根本动因体现为监管资本套利、存贷比套利以及信贷额度和投向套利,最后本文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
影子银行 监管套利 演变路径 套利动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丽平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届十年。其间,中国银行业认真履行开放义务,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地域、客户对象和其他方面的非审慎性限制,在世贸组织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在贯彻落实银行业对外开放战略部署的过程中,外资银行监管部门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