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7)
- 2023(11877)
- 2022(9980)
- 2021(9374)
- 2020(8117)
- 2019(18602)
- 2018(17990)
- 2017(35179)
- 2016(18790)
- 2015(20893)
- 2014(20486)
- 2013(20043)
- 2012(18326)
- 2011(15842)
- 2010(15729)
- 2009(14122)
- 2008(14004)
- 2007(11590)
- 2006(9527)
- 2005(8075)
- 学科
- 济(79282)
- 经济(79201)
- 管理(64517)
- 业(60127)
- 企(53139)
- 企业(53139)
- 方法(46718)
- 数学(42620)
- 数学方法(42077)
- 财(36732)
- 务(21282)
- 财务(21233)
- 财务管理(21172)
- 企业财务(20377)
- 中国(18855)
- 制(17518)
- 农(17322)
- 业经(15692)
- 财政(13636)
- 融(13336)
- 金融(13335)
- 银(13325)
- 银行(13320)
- 地方(13185)
- 体(13109)
- 贸(12570)
- 贸易(12566)
- 行(12514)
- 易(12232)
- 理论(11951)
- 机构
- 大学(255265)
- 学院(253239)
- 济(109507)
- 管理(108106)
- 经济(107727)
- 理学(95782)
- 理学院(94978)
- 管理学(93372)
- 管理学院(92906)
- 研究(72847)
- 财(61512)
- 中国(58062)
- 京(49429)
- 财经(46625)
- 经(42850)
- 科学(40409)
- 中心(35664)
- 经济学(35571)
- 财经大学(35359)
- 江(34571)
- 所(33094)
- 业大(32952)
- 经济学院(32584)
- 农(31166)
- 商学(30432)
- 商学院(30162)
- 北京(29939)
- 研究所(29470)
- 经济管理(28192)
- 范(28153)
- 基金
- 项目(178842)
- 科学(144977)
- 基金(136713)
- 研究(129827)
- 家(116955)
- 国家(116068)
- 科学基金(103898)
- 社会(87431)
- 社会科(83353)
- 社会科学(83331)
- 基金项目(72141)
- 自然(67663)
- 省(67058)
- 自然科(66267)
- 自然科学(66257)
- 自然科学基金(65130)
- 教育(61501)
- 资助(56675)
- 划(56571)
- 编号(50343)
- 部(41828)
- 重点(39413)
- 成果(39338)
- 创(38068)
- 教育部(37629)
- 国家社会(37560)
- 人文(36475)
- 创新(35525)
- 发(35421)
- 科研(35090)
- 期刊
- 济(104489)
- 经济(104489)
- 研究(72004)
- 财(53732)
- 中国(40709)
- 管理(39049)
- 学报(33640)
- 科学(31811)
- 大学(27714)
- 学学(26484)
- 农(25132)
- 融(24711)
- 金融(24711)
- 财经(23409)
- 技术(22109)
- 经(19822)
- 教育(19081)
- 经济研究(18720)
- 农业(16989)
- 财会(15312)
- 业经(15227)
- 统计(15060)
- 策(13790)
- 问题(13658)
- 会计(13447)
- 技术经济(12629)
- 决策(12392)
- 理论(11974)
- 版(11325)
- 商业(11144)
共检索到352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慧华 方军雄
长期以来,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核心,2014年证监会设立的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便是为此所做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通过考察投服中心设立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治理效应以检验这项制度创新的保护效果。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地区的上市公司,投服中心试点地区的上市公司在试点之后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显著下降。基于手工收集的投服中心真实行权数据,同样发现被投服中心行权以后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现象确实显著减少。此外还发现,该治理效应在外部治理环境较差——审计质量较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分析师跟踪人数较少的上市公司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投服中心作用的实现机理,我们发现投服中心成立后上市公司的法律诉讼风险增加,产生威慑效应,是我国现有行政司法体系的有效延伸;此外,投服中心行权的示范效应带动了股东“用手投票”,提高了股东大会的整体参与度和中小股东参与度。
关键词:
投服中心 财务重述 中小投资者保护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汤旭东 张星宇 杨玲玲
成立于2014年、具有“半公共—半私人”特征的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投服中心)是中国证券监管体系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2016年2月,投服中心在上海、湖南、广东(深圳除外)三地开展行权试点,以上市公司小股东的身份行使投资者保护职能。基于这一试点政策,本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监管型小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试点地区上市公司的ESG表现显著提升,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管理层短视与加强风险管理意识为其中的三条作用机制。此外,试点的效应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大、管理层能力较强、分析师关注度较高以及所在地区公众环境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投服中心带来的ESG表现提升,也有助于企业降低经营风险,提升股票回报率。本研究丰富了有关投资者保护和企业ESG驱动因素的文献,对于进一步推进证券监管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投服中心 企业ESG表现 投资者保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伟忠 吴磊磊
本文以2003~2009年期间全部挂牌交易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财务重述主要受到与大股东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司再融资、保壳、限售股解禁后的市值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未发现财务重述与管理层行使期权、减持股份之间的系统性联系。这一发现显示,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已有研究结论,A股公司财务重述主要由大股东自利动机引起。
关键词:
财务重述 自利动机 盈余管理 私人利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运森 袁薇 李哲
上市公司监管和投资者保护一直是困扰中国资本市场的难题,而成立具有监管性质的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后简称"投服中心")则是具有创新性的监管尝试。通过持有上市公司100股股票,投服中心采用市场化手段为小股东发声,是独特的半公共—半私人实施机制。本文手工搜集投服中心参加股东大会的行权数据,对监管型小股东行权的影响因素、市场反应和监管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首先,投服中心选择行权标的时,倾向于选择曾受到监管机构处罚和问询、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较少发放股利及大股东掏空动机较强的企业;其次,投服中心的行权事件具有信息含量,即被行权企业的市场反应更差,这一负向市场反应在中小股东行权积极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且会受到具体的行权提问特征及被行权公司特征的影响;投服中心行权还具有实际监管效果:上市公司在被行权后有更加负面的新闻报道,也更可能引发监管机构的处罚跟进;此外还发现投服中心行权的监管效果具有行业溢出效应。结论显示,作为中国特色的半公共—半私人实施机制创新,监管型小股东具有较好的监管效果,对近年来持续推进的"创新监管方式改革"及新《证券法》实施都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贝贝 陈培友 高太光
由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所推动的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发展赋予了新动能,同时也给公司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以2011—2020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财务重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降低财务重述的发生概率,其通过提升内部控制水平、改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增加高管联结度三条途径减少财务重述,且当企业股权集中度较高或面临并购压力、资本市场业绩预期压力、融资约束时,会弱化数字化转型对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先进技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研究,对完善公司治理具有参考和启示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贾莹丹
在我国,当中小股东对公司重要议案投出反对或弃权票时,基本无法影响议案的通过结果;然而,由于中小股东异议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因此可能对其他市场主体产生影响。通过观察1996—2011年间1098例上市公司改聘会计师事务所议案的股东投票结果,发现对于改聘前收到不利审计意见的公司,中小股东异议的出现显著加强了公司在改聘后继续收到不利审计意见的概率,即后任审计师基于中小股东异议作出了更加谨慎的反应。这意味着即使中小股东"用手投票"无法改变议案的表决结果,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外部监督力量的关注,从而发挥出间接的公司治理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傅建源 梁青
本文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事务所规模、审计意见、审计费用和财务重述发生可能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事务所规模方面,"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显著的降低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而国内"十大"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发生财务重述与否不具有显著关系。在审计意见方面,上市公司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发生财务重述可能性更大,表明注册会计师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上市公司的年报错误,并反映在审计意见中;在审计费用方面,审计费用越高时,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小。
关键词:
事务所规模 审计意见 审计费用 财务重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凌 梁青
文章选取沪深A股2009~2011年年报发布更正、补充、更正补充和会计差错更正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不同实际控制人性质研究了公司治理与财务重述、财务重述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表明:相对于非财务重述公司,财务重述公司的盈余管理更为严重;国有控制发挥了有效的治理效应,特别当其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控制时,更能有效抑制财务重述的发生和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实际控制人 公司治理 财务重述 盈余管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齐鲁光 李曼曼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系统影响已引起学界和监管机构的广泛关注。文章以2013—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控制权保持的市值管理动机,探讨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财务重述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企业财务重述概率较大,且股权质押比例越高财务重述概率越大;高质量外部审计能有效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财务重述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财务重述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质押新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股权质押带来的财务重述。文章揭示了财务重述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情境下盈余管理的一种买单行为,对规范股权质押监管和会计信息披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股权质押 财务重述 控股股东 盈余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威风 刘启亮 罗乐
从财务重述视角研究了债务监督效应,发现财务重述后银行贷款利率会提高,贷款总额会减少,保护性条款会趋严,但财务重述前后的银行贷款期限差异并不显著。研究发现,财务重述性质对银行贷款政策没有影响,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重述会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获得更少的银行贷款总额,制度环境差的地区的上市公司财务重述会比制度环境好的地区的上市公司获得更少的银行贷款总额和更严格的贷款保护性条款;财务重述公司治理的改善不会影响银行对其的贷款政策。
关键词:
债务监督 财务重述 银行贷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毅
财务报表重述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引起了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关注。我国在2002-2003年补充更正高峰后,证监会颁布了相关规定,要求对财务报表的差错更正按照重大事项临时报告方式进行披露。本文以2009年我国沪市上市公司发布的87份重述公告为研究对象,从市场波动方面考察了重述公告的效应。结果显示重述公告的发布产生了短期的市场负效应。
关键词:
财务重述 市场效应 资本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亦一 潘越 刘思超
本文研究了媒体报道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政府干预在影响媒体治理效应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1)仅有来自媒体的负面报道可以有效遏制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对财务重述进一步细分还可发现,媒体监督对经济后果较为严重的非技术问题和核心指标重述的影响更为显著;(2)来自地方政府的媒体管制会大大削弱媒体的监督治理效力,在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更弱。本文为理解媒体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提供经验支持,并提出改善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新路径。
关键词:
媒体监督 政府干预 财务重述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朝辉
本文研究了新闻媒体的报道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经实证检验发现,新闻媒体的批评与谴责能有效抑制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对财务重述进一步分类后回归分析发现,媒体的负面报道对非技术原因引起的财务重述行为和涉及核心会计数据的财务重述行为起到了更为积极的监督作用。据此可知,新闻媒体的确发挥了其外部监督作用,能促使上市公司改善其治理机制,保护了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
新闻媒体 财务重述 公司治理 外部监督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晓敏 胡玉明
GAO(2002)的研究报告指出,投资者对财务报告的信心是证券市场有效运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财务重述现象在国内外呈现出"蔓延"局势,国外一系列研究表明财务重述对公司价值产生负面影响,而比短期的市场价值受损更可怕的是投资者对重述公司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对整个资本市场的信心下降。中国上市公司的重述现象也不容乐观,但是对于财务重述经济后果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主要考察重述报告对重述公司的盈余反应系数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数据检验投资者对财务重述公司盈余信息的反应程度,研究发现重述公告使重述公司特别是涉及核心会计指标重述公司盈余反应系数降低。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上市公司敲响警钟,并为监管部门对财务重...
关键词:
财务重述 经济后果 盈余反应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国坚 林东杰 张飞达
目前国内外关于大股东掏空的文献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往往集中于关注被掏空方,对掏空方(控股股东)的关注严重不足,仅仅是简单地从一些静态的结构特征(如家族、国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等)去刻画其动机,这在很大程度限制了该文献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本文在国内首次基于掏空方的财务状况这一动态的、更直接的视角分析其掏空行为,并实证检验各种常见的治理机制在公司处于非正常状态(即大股东面临财务困境时)的有效性问题。借助1999~2008年全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关于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2637个独特财务数据并定量判定其财务状况,本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表明:面临财务困境时,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非法资金占用行为异常明显,显...
关键词:
大股东财务困境 掏空 资金占用 公司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