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68)
2023(5118)
2022(4375)
2021(4040)
2020(3288)
2019(7160)
2018(7044)
2017(13601)
2016(6858)
2015(7370)
2014(6814)
2013(6283)
2012(5358)
2011(4689)
2010(4655)
2009(4505)
2008(4224)
2007(3668)
2006(3337)
2005(3047)
作者
(16606)
(13597)
(13358)
(12965)
(8584)
(6392)
(6256)
(5215)
(5028)
(4842)
(4613)
(4591)
(4278)
(4200)
(4065)
(4058)
(4048)
(3965)
(3914)
(3798)
(3363)
(3215)
(3190)
(3162)
(3105)
(3045)
(3033)
(2986)
(2762)
(2721)
学科
(18780)
经济(18755)
管理(17947)
(17363)
银行(17218)
(15991)
(15760)
(14315)
(13782)
企业(13782)
(9773)
金融(9772)
业务(9403)
(9346)
制度(9345)
银行制(8282)
方法(7480)
中国(6783)
(6423)
数学(6261)
数学方法(6183)
(5782)
业经(5767)
(5421)
体制(5278)
(4952)
贸易(4943)
(4823)
(4271)
财务(4261)
机构
学院(80418)
大学(77306)
(31119)
经济(30324)
管理(30151)
中国(27723)
理学(24942)
理学院(24721)
管理学(24290)
管理学院(24142)
研究(23755)
(19277)
银行(18422)
(17836)
(17052)
(15652)
财经(13677)
中心(13212)
(13088)
科学(12909)
(12404)
(11909)
(11250)
(11201)
金融(11074)
(10976)
财经大学(10345)
经济学(9974)
人民(9912)
研究所(9734)
基金
项目(51940)
科学(41034)
研究(40331)
基金(37307)
(31468)
国家(31207)
科学基金(27600)
社会(25727)
社会科(24455)
社会科学(24452)
(20902)
基金项目(19232)
教育(18623)
编号(17381)
(17050)
自然(16892)
自然科(16543)
自然科学(16541)
自然科学基金(16228)
资助(14896)
成果(13452)
重点(11688)
课题(11665)
(11473)
(11253)
项目编号(11207)
(10988)
(10794)
(10723)
创新(10670)
期刊
(35090)
经济(35090)
研究(27426)
(26289)
金融(26289)
中国(16478)
(14533)
管理(11463)
(11361)
学报(9673)
科学(9168)
教育(8484)
大学(7558)
学学(7264)
业经(7223)
财经(6837)
经济研究(6508)
农业(6133)
技术(6103)
(5711)
理论(5058)
实践(4726)
(4726)
商业(4447)
国际(4190)
农村(4165)
(4165)
财会(4139)
(3876)
论坛(3876)
共检索到132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剑辉  应习文  
当前中国乃至全球金融业面临的困境已经十分明显,在金融业加强监管的同时,商业银行也必须实现自我重塑,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2017年是中国金融业加强监管、促进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的关键之年,金融监管之所以受到广泛重视,在于近年来随着我国实体经济收益率的下行,“资产荒”一度成为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出于逐利目标,我国部分金融机构通过资金多层嵌套进行监管套利以应对“资产荒”下的收益率要求,在金融体系内部加杠杆实现快速扩张,累积了一定风险。对此,2017年以来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分别从宏观审慎和微
关键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兴旺  
区别于以往影子银行监管研究,文章在对国内外影子银行体系监管进行系统总结与梳理的基础上,基于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立足于影子银行发展与监管现状,采用历史与逻辑的分析方法,对影子银行体系监管进行剖析,提出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具体思路与目标,创新性提出对影子银行体系实行三重动态平衡监管的思想,并进一步从宏观审慎、微观审慎以及法律监管视角对影子银行体系监管进行修正与完善,采用功能性监管和行为性监管模式从而达到防范影子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维持金融体系稳定与安全,最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和明  
近些年,随着金融产品创新和资金需求增加,影子银行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金融中介,影子银行进行期限,信贷和流动性转换,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然而,影子银行游离于传统金融监管之外,高杠杆经营和存在严重期限不匹配,从而这种金融中介活动内在是脆弱的。亟需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减少监管套利激励,促进影子银行体系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振兴  
首先,概括描述了银行并表监管区别于单一法人监管的五个主要特点,由此明确界定了并表监管的内涵和外延。其次,总结回顾了银行并表监管的国际监管实践,并对次贷危机后国际社会的反思和改革重点进行了说明。再次,以并表监管的国际实践为借鉴,以国内现实问题为导向,深入探讨了我国银行并表监管方式的改进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振兴  
首先,概括描述了银行并表监管区别于单一法人监管的五个主要特点,由此明确界定了并表监管的内涵和外延。其次,总结回顾了银行并表监管的国际监管实践,并对次贷危机后国际社会的反思和改革重点进行了说明。再次,以并表监管的国际实践为借鉴,以国内现实问题为导向,深入探讨了我国银行并表监管方式的改进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燕  王晓婷  沈沛龙  
金融包容作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领域重要的新理念,是平衡金融体系安全、效率和公平的标准。以金融包容理念下当前中国银行监管变革所产生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面板模型,对中国14家上市银行2006年末至2014年末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监管标准的变化反而降低了全体样本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安全,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当前急需树立包容性监管理念,以金融包容理念来构建金融监管体系,将提高金融包容与维护银行体系稳定、保护存款人利益、增加贫困低收入人群多种金融包容服务为目标,大力发展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尤其是中小型银行等机构,并实行监管差异化,加强监管有效性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成洁  
本文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银行在资本监管约束下的资本与风险调整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将资本监管压力分为惩罚压力与预警压力,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要求的银行面临惩罚压力,而达到监管要求但与监管要求之差低于其资本充足率的一个标准差的银行面临预警压力。研究发现,惩罚压力对银行资本与风险调整均没有显著影响,预警压力显著提高了资本缓冲不足银行的资本比例调整,对风险调整没有显著影响,显示出我国商业银行为达到资本监管要求,补充资本的同时又不放弃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进一步地,通过对资本补充机制的分析,发现银行较为依赖资本市场融资,内源性资本的内在激励和降低风险的约束机制尚未形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白贞  
本文通过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金融企业的影响,分析了银行监管标准与银行会计标准的差异,提出了相应的银行监管措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新兰  
缓冲资本是商业银行的可用资本与资本需求之间的差值,优化缓冲资本是商业银行提升资本管理能力的关键。本文运用存货管理中的策略,将银行资本视为存货,基于我国46家银行的相关财务数据,考虑资本监管约束及资本募集成本因素,检验在该策略下各银行的最优资本缓冲水平。经与实际资本缓冲水平比较、研究不同类型银行之间资本充足率水平差异的原因以及模型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水平的解释力度,发现模型对股份制银行的资本配置行为模拟最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华  孔令林  
2006年11月15日,酝酿一年有余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正式对外颁布,由此拉开了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大幕。2006年12月11日开始,我国取消对外资银行的一切非审慎性市场准入限制,向在中国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从而实现了内外资银行公平竞争。预计未来几年内将是外资银行大规模抢滩登陆中国的重要时期。本文结合《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并借鉴国际经验做法,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体系的建构提供部分启示和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好文  陈璐  
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约束条件下降低金融风险、提高监管绩效,是金融监管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信息结构对于监管的重要性,认为声誉机制的建立可以降低银行与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和风险发生的概率,并运用KMFW模型,分析了不对称信息下银行声誉机制减少违规动机的过程,指出应该注重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将外部监管与自律有机结合起来,促使银行自发选择接受监管且减少进行高风险投资的动机,这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策略。结合我国实情,本文提出可通过银行风险评级、建立可置信的惩罚机制、完善银行内部治理机构、改进监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构建和完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等措施,建立健全银行声誉机制,以进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龙清  孙碧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的业务之一。为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有序发展,针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实际发展情况,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规。在新规下,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将进一步规范,银行理财产品有望回归稳健,银行理财业务也将向着公开、透明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艳超  
近两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提速,利率市场化对国内金融市场运行的影响逐步凸显,面对利率市场化对传统静态市场的革命性调整,亟待引入监管新思维、构建监管新框架。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但其对金融市场运行的影响是长远性的内在变革和全局性的格局调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喆  张明  
长期以来,中国式影子银行依靠监管套利模式快速发展,经历了从"通道"到"同业"的发展阶段,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金融风险。自2017年以来,去杠杆金融监管深入推进,防范化解影子银行风险成为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影子银行发展也进入调整期,规模明显收缩,高风险产品和业务得到有效控制。未来,随着统一、全面金融监管框架的完善,影子银行有望向服务实体经济、提高核心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