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77)
2023(10717)
2022(8289)
2021(7582)
2020(6167)
2019(13578)
2018(13355)
2017(25902)
2016(13114)
2015(14364)
2014(13460)
2013(12781)
2012(11338)
2011(9912)
2010(10334)
2009(10028)
2008(8972)
2007(8462)
2006(7617)
2005(7158)
作者
(33968)
(27890)
(27749)
(26327)
(18023)
(13030)
(12474)
(10906)
(10368)
(9944)
(9455)
(9439)
(8854)
(8840)
(8816)
(8494)
(8173)
(8140)
(8004)
(7532)
(6863)
(6722)
(6480)
(6474)
(6406)
(6309)
(6148)
(6101)
(5524)
(5463)
学科
(50443)
经济(50394)
(45888)
管理(42789)
(39761)
企业(39761)
(28134)
金融(28134)
(25988)
银行(25978)
(25231)
中国(24407)
方法(17326)
(16104)
技术(15950)
业经(15903)
(15508)
(14794)
数学(14588)
数学方法(14500)
地方(12301)
技术管理(11904)
中国金融(11408)
(10806)
财务(10779)
财务管理(10757)
(10661)
企业财务(10376)
农业(10120)
产业(9972)
机构
学院(172223)
大学(169917)
(76994)
经济(75454)
管理(68463)
理学(57652)
理学院(57160)
管理学(56437)
管理学院(56106)
研究(55560)
中国(53396)
(38950)
(34600)
财经(30314)
中心(29000)
科学(28411)
(27600)
(27117)
(25778)
经济学(24996)
(23439)
(23438)
金融(22980)
财经大学(22836)
研究所(22678)
银行(22447)
经济学院(22433)
(22390)
(22336)
北京(21943)
基金
项目(110308)
科学(89489)
研究(85549)
基金(81016)
(68646)
国家(68038)
科学基金(60819)
社会(57241)
社会科(54534)
社会科学(54522)
(44270)
基金项目(42555)
教育(38464)
自然(36519)
自然科(35854)
自然科学(35849)
(35616)
自然科学基金(35305)
编号(33931)
资助(31109)
(30177)
成果(27259)
创新(27128)
重点(24818)
(24758)
国家社会(24272)
(24014)
课题(23832)
(22788)
(22058)
期刊
(86900)
经济(86900)
研究(57645)
中国(39988)
(39381)
金融(39381)
(30905)
管理(29976)
(21665)
科学(20837)
学报(19996)
教育(18634)
大学(16703)
财经(15983)
学学(15712)
技术(15532)
经济研究(14719)
业经(14604)
(13770)
农业(13467)
问题(10605)
科技(9617)
理论(9572)
技术经济(9380)
商业(8764)
现代(8605)
(8604)
国际(8526)
实践(8469)
(8469)
共检索到279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戴国强  方鹏飞  
互联网金融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存款利率管制导致的利率扭曲,直接原因是证监会的监管创新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由于构建在互联网企业的支付平台上,支付功能的提供使得互联网金融具有货币属性,成为活期存款的替代品。因此,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活期存款的利率市场化,它冲击了央行负责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此外,互联网金融有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可能引发系统性危机,应将其纳入监管框架之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斯  张晶  
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对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影响。其所具备的众多优点也令其业务规模及客户覆盖面不断扩大。市场门槛低、支付方式便捷、信息披露充分是其业务运作的主要特点。针对的客户群体也大都是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到的区域。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互联网金融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它的出现势必会加剧目前的市场竞争程度,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众多的风险。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还没有真正实现规模化及产业化。它的出现是否会对金融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又或者只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产物?本文将分别对其产生、运作模式及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并针对其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及监管提出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卢清波  
近年来,有关互联网金融话题的讨论与争议一直没有停止,但其概念尚未确切定义,一些新鲜经验尚未固化形成范式,开创性的实践步伐走向何方,未来的探索触角往何处深化,目前难以定论但值得期待。在互联网金融深化、嬗变的全新视野下,作为引领金融业改革发展,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监管部门,应积极适应、主动作为,使互联网金融每深化一步,监管法规体系构建和监管工作就往前推进一步。为此笔者在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的基础上,从监管法律法规建设、监管主体明确化、建立动态监管体制、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等方面入手,为改进和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汇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营造了政策支持的氛围。2017年的一号文件又用近千字的篇幅对农村金融创新进行了论述,提出既支持金融创新又要打击非法集资。在4月份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的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汇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营造了政策支持的氛围。2017年的一号文件又用近千字的篇幅对农村金融创新进行了论述,提出既支持金融创新又要打击非法集资。在4月份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的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秦文岩  
对于缺乏完备监管系统、详细监管数据和清晰风险底数,且混合着互联网信息科技因素的多样化新兴金融而言,金融监管科技的引入对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互联网信息科技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存在高度虚拟性、迅速迭代性、技术同源性等自限性,但金融监管科技底层支撑技术的实时性、敏捷性、交互性、智能性等特征,使其能较为容易、便捷地将金融监管从传统的命令性、时滞性、封闭性、分散性监管向智能化的协同性、过程性、包容性、集成性监管转变,并在实践中逐步构建具有公私协同性、数据自动化、人机交互性科技型金融监管体系。推动传统金融监管与科技型金融监管的衔接与融合,破解互联网信息科技应用于金融监管创新的自限性问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发力优化金融监管系统:一是以数据为核心,设计新兴金融监管信息系统,二是统筹安排传统与新兴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的协同和链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连  
今年,政府两会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议题热度相较去年有所下降。鉴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不断暴露出来的风险,尽快出台监管规章制度,对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网贷平台开展专项治理已成共识。在此背景下,复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探讨开放性的问题,对于展望我国互联网金融有所裨益。互联网金融发展新常态互联网金融的提出,把很多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金融服务都整合在一起,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热潮。这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吕秀梅  
运用演化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间的动态博弈,推演出并行策略演化路径,并通过仿真模拟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互金企业创新意愿与创新收益、监管成本正相关,与创新成本和可能罚金呈正态分布关系;监管部门监管意愿与罚金、监管额外收益正相关,与创新收益负相关,与监管成本呈正态分布关系;创新成本对监管部门的监管策略没有影响,但与监管部门非监管策略的概率负相关。因此,互金企业应以合规为前提,通过技术、模式及产品的创新提高创新收益,通过多样化营销渠道降低创新成本;监管部门可通过监管科技来降低监管成本,且在互金企业创新意愿不强时采取多种措施来刺激或鼓励创新。该研究有助于厘清互联网金融中互金企业创新与监管机构之间的激励约束,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斐  
以消费为驱动是当前经济转型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传统的消费方式带来了高昂的时间成本和鞋底成本,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成为了刺激消费市场的变革性力量。本文利用2005-2015年间互联网金融市场宏观大数据,对互联网金融内生性风险与消费市场扩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新的消费模式的出现显著增加了居民的消费意愿,除了传统金融固有的风险,互联网金融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最后贷款人风险、法律风险和货币政策风险在1%的水平下显著影响着互联网金融市场,因此,走科学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之路势在必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卜亚  张敏  
当前,互联网金融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2013年甚至被称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元年"。如何在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监管,是一个兼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发展模式、风险及监管等多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及述评,并提出了激励相容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的主要思想,即如何达到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安全和效率之间的平衡。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提出了从"内部风险管控→市场约束→政府监管"的激励相容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机制设计路线,构建了互联网金融安全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双  刘鹏  
当前,伴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规制缺失带来的潜在互联网金融风险日益突出,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基础上迫切需要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亟待化解的三大突出风险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发达国家在鼓励和开放的前提下,通过立法和差异化监管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举措,并从处理好"必须"监管与"必要"监管关系,实施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相结合监管方式,构建登记注册、信息披露、资金托管三大监管底线,运用好互联网金融科技属性四个方面,提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双  刘鹏  
当前,伴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规制缺失带来的潜在互联网金融风险日益突出,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基础上迫切需要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亟待化解的三大突出风险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发达国家在鼓励和开放的前提下,通过立法和差异化监管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举措,并从处理好"必须"监管与"必要"监管关系,实施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相结合监管方式,构建登记注册、信息披露、资金托管三大监管底线,运用好互联网金融科技属性四个方面,提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有效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斐  
以消费为驱动是当前经济转型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传统的消费方式带来了高昂的时间成本和鞋底成本,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成为了刺激消费市场的变革性力量。本文利用2005-2015年间互联网金融市场宏观大数据,对互联网金融内生性风险与消费市场扩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新的消费模式的出现显著增加了居民的消费意愿,除了传统金融固有的风险,互联网金融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最后贷款人风险、法律风险和货币政策风险在1%的水平下显著影响着互联网金融市场,因此,走科学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之路势在必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青  黄俊杰  肖立伟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虚拟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等细分行业已趋于成熟;而P2P、互联网理财等行业仍处于混乱局面。互联网金融有零边际成本、长尾理论、互联网思维和双边市场理论等理论支撑,而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经历0-1和1-N两个阶段,这不仅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与新兴产业融资需求的匹配性,也预示着互联网金融的行业整合与规范化趋势。参考英美监管模式,中国应当采取多样化监管措施,并打通全业务监管渠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静  张宇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将从投资拉动逐步向消费主导升级。在我国"互联网+"发展战略的支持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发展迅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主体不断增长,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并逐步进入迅猛发展的快车道。然而,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时间尚短,在法律政策、监管方式、技术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创新监管方式,为互联网消费金融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