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08)
- 2023(5561)
- 2022(4771)
- 2021(4290)
- 2020(3927)
- 2019(9018)
- 2018(8718)
- 2017(17651)
- 2016(9342)
- 2015(10530)
- 2014(10479)
- 2013(10619)
- 2012(9884)
- 2011(8547)
- 2010(9102)
- 2009(8695)
- 2008(8287)
- 2007(7247)
- 2006(6088)
- 2005(5338)
- 学科
- 济(43235)
- 经济(43185)
- 业(31928)
- 管理(29833)
- 方法(28597)
- 数学(26359)
- 数学方法(26201)
- 企(25767)
- 企业(25767)
- 财(14769)
- 审计(12246)
- 中国(12088)
- 制(11278)
- 银(11187)
- 银行(11186)
- 险(10831)
- 保险(10739)
- 行(10546)
- 融(10436)
- 金融(10436)
- 务(10385)
- 财务(10376)
- 财务管理(10308)
- 企业财务(9959)
- 农(7856)
- 业经(7180)
- 贸(6892)
- 贸易(6880)
- 易(6686)
- 地方(6598)
- 机构
- 大学(131662)
- 学院(129654)
- 济(57763)
- 管理(56861)
- 经济(56654)
- 理学(48961)
- 理学院(48601)
- 管理学(48071)
- 管理学院(47845)
- 中国(35219)
- 研究(34855)
- 财(33322)
- 京(26809)
- 财经(26543)
- 经(24327)
- 财经大学(20229)
- 江(19213)
- 中心(18702)
- 经济学(18679)
- 科学(17951)
- 经济学院(17174)
- 商学(16386)
- 商学院(16288)
- 北京(16246)
- 所(16133)
- 融(15962)
- 金融(15703)
- 业大(15594)
- 农(15297)
- 经济管理(15043)
- 基金
- 项目(86270)
- 科学(69600)
- 基金(66032)
- 研究(62701)
- 家(55637)
- 国家(55215)
- 科学基金(49631)
- 社会(42785)
- 社会科(40835)
- 社会科学(40820)
- 基金项目(34590)
- 省(32333)
- 自然(32028)
- 自然科(31330)
- 自然科学(31324)
- 自然科学基金(30787)
- 教育(29485)
- 资助(29141)
- 划(26889)
- 编号(24000)
- 部(21073)
- 成果(19030)
- 教育部(18992)
- 重点(18877)
- 人文(18496)
- 国家社会(18101)
- 创(17468)
- 科研(17345)
- 大学(17010)
- 制(16672)
共检索到193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爽 吴溪
本文研究了监管信号对审计定价的潜在影响。通过比较自愿性与监管诱致性审计师变更样本的审计定价 ,发现在控制了一般意义上的审计风险评价 (以事后审计报告类型为替代 )差异后 ,监管诱致性变更的审计定价显著高于自愿性变更样本的审计定价。我们将此发现解释为 ,监管诱致性变更所传递出的监管信号提高了后任审计师对审计客户的风险评价水平 (更可能是心理上的 ) ,并进一步传导为审计定价的提高。
关键词:
监管信号 风险评价 审计定价 审计师变更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韩洪灵 陈汉文
初始审计的定价折扣具有重要的与审计独立性相关的公共政策含义。本文基于DeAngelo(1981)和Dye(1991)关于初始审计定价折扣的竞争性理论预期,利用2002——2004年我国审计市场的数据对初始审计的定价行为与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实证考察。经验结果支持中国证监会关于审计费用的强制性公开披露政策,准租金和低价折扣引起的潜在的审计独立性问题会随着审计费用的公开披露而得到消除或减轻。本文还具有重要的监管含义:对审计师变更的监管应着重关注那些大型上市公司在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之间进行变更的行为。
关键词:
初始审计 审计师变更 准租金 折扣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民 黄旸杨
审计师非自愿性变更没有明显提高后任审计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非自愿性变更后,上市公司有选择小规模事务所的偏好,降低了市场集中度。非自愿性变更对审计质量没有起到预期的监管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贾莹丹
在我国,当中小股东对公司重要议案投出反对或弃权票时,基本无法影响议案的通过结果;然而,由于中小股东异议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因此可能对其他市场主体产生影响。通过观察1996—2011年间1098例上市公司改聘会计师事务所议案的股东投票结果,发现对于改聘前收到不利审计意见的公司,中小股东异议的出现显著加强了公司在改聘后继续收到不利审计意见的概率,即后任审计师基于中小股东异议作出了更加谨慎的反应。这意味着即使中小股东"用手投票"无法改变议案的表决结果,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外部监督力量的关注,从而发挥出间接的公司治理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盛纹 陈黄悦
以2005-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股价崩盘风险对外部审计的影响。研究表明,股价崩盘风险越高的公司,当年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且下年越可能发生审计师变更(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下年未变更审计师的公司中,股价崩盘风险越大,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仍然更高。此外,分组回归结果显示,非"四大"审计师较之"四大"审计师更易因客户股价崩盘风险而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或退出审计业务。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股价崩盘风险能被审计师识别,并能据此修正他们的风险判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伟 刘星
以1999~2004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审计师变更、盈余操纵与审计师独立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上市公司能够通过更换审计师达到操纵盈余的目的,同时后任审计师对此并未保持应有的谨慎;(2)变更审计师当年报告盈利的公司,其操控性应计利润在变更前相对较低,而变更后得以显著增长,且增长主要来自于对资产减值准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利润调节;(3)与此相反,变更审计师当年报告亏损的公司,在变更当年存在调低收益的"清洗"活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变更与前任审计师的稳健性有关,且这种变更行为损害了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崑 张立民
本文以我国2001~2002年出台的相关审计监管政策为例,讨论审计监管对审计师变更和后任审计师谨慎性的影响。由于证监会2001年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以下简称14号文)增强了非标审计意见之于上市公司的不利后果,因此可能推动了机会主义审计师变更的增加。我们发现,在14号文出台后,前期非标审计意见同审计师变更的正相关关系变得更为紧密,且大所向小所的审计师变更频率显著上升。但是,没有证据表明,相比于未变更公司而言,变更公司的后续审计意见改善程度更高。并且,在2000~2002年,后任审计师针对变更公司的谨慎性有逐渐增强的趋势,这...
关键词:
监管政策 审计师变更 审计意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方红星 刘丹
以我国2010年变更审计师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衡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指标,对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师变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低,变更审计师的可能性越大;而变更审计师的公司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概率则与内部控制质量变化表现为倒U型曲线关系,即对于变更审计师的公司,在变更方向上,高质量审计需求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变化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当内部控制足够有效时,内部控制与高质量审计之间具有替代关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余海宗 朱慧娟 何娜
本文以证监会公告[2015]25号的发布为契机,考察地方证监局一线监管能否对个体审计师的执业行为发挥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双随机、一公开”地方证监局现场检查显著提升了被监管个体审计师的执业质量,且审计师行业专长水平越高这种影响越显著,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证监局一线监管具有溢出效应,且监管效应在国有企业样本中更明显。本文结论对于重视地方证监局作为一线监管主体的积极作用,推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创新监管方式”和“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兵 辛清泉 杨德明
本文以IPO定价市场化为背景,研究实施询价后的审计师声誉对IPO定价的影响。文章以"四大"和国内排名前十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衡量审计师声誉,采用多元回归和两阶段回归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审计师声誉与公司询价水平正相关,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在对抑价率的检验中,我们发现审计师声誉显著降低股票抑价率。进一步地,我们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上述关系更为稳健。总体来看,审计师声誉已经初步影响了股票定价。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股票定价 IPO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米莉 黄婧 何丽娜
交易所质询作为资本市场一种重要的非处罚性监管手段,主要聚焦上市公司的风险敏感事件,具有丰富的信息含量。而在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审计模式下,审计师在进行定价决策时是否会将交易所问询监管视作一种风险信号?以2015—2017年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交易所问询监管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到交易所问询函的上市公司其审计费用显著高于未收到问询函的公司。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一段时间内被频繁质询,审计师会对其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特别是收到与会计信息相关的问询函时,审计费用增加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董延安 展嘉宜
为健全资本市场体系,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及审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传递信息的作用不容忽视。以我国2018—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关键审计事项文本相似度视角研究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审计师履职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会促使审计师积极履职,降低关键审计事项文本相似度,机制分析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通过提高代理成本使审计师积极履职;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审计师行业专长较高、客户重要性较高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更能提高审计师履职积极性。基于此,提出了关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和审计师的对策建议,并扩展了审计师履职行为的界定,有助于更全面认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和关键审计事项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爽 李辉 吴溪
参照西方发达证券市场的相关信息披露制度,审计师变更应披露的实质性信息应包括在向证券监管部门以及市场披露的有关公告中明确审计师变更的发起方,披露变更前最近两个会计年度与前任审计师存在的意见分歧、意见分歧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前任审计师对变更事实的说明或意见申述以及客户与后任审计师的咨询商洽情况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毕铭悦
本文基于机会主义动机分析管理层采用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对外部审计治理功能发挥的影响。研究表明,真实盈余管理更容易帮助管理层实现机会主义动机且更容易弱化审计治理功能,即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预警信号传递概率低;提高审计收费会降低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变更的相关性。本文发现管理层盈余管理方式上的偏好及审计收费将影响外部审计治理功能的发挥,这为健全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审计师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中国证券市场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因素——来自2003-2006年的经验证据
企业产权、财务重述与审计师变更——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与审计师稳健主义——来自前任审计师为中天勤或深圳华鹏的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审计师变更的“新视角”效应——基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文本证据
媒体监督影响审计师的审计意见决策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证据
审计师变更时机选择的时点效应和时期效应——基于证券市场的证据
审计师可以为交易所提供监管线索吗?——基于年报问询与关键审计事项关系的证据
预防性监管伴随着更严格的审计结果吗?——来自中注协年报审计风险约谈的证据
表外融资入表会影响审计师定价决策吗?——来自新租赁准则实施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