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41)
2023(18945)
2022(16095)
2021(14948)
2020(12668)
2019(28321)
2018(27982)
2017(53729)
2016(29264)
2015(32235)
2014(31281)
2013(30810)
2012(27946)
2011(24799)
2010(24790)
2009(23260)
2008(22696)
2007(20094)
2006(17472)
2005(15318)
作者
(83113)
(68840)
(68748)
(65042)
(43846)
(33055)
(30939)
(26967)
(26108)
(24581)
(23328)
(23294)
(21827)
(21727)
(21255)
(21025)
(20651)
(20511)
(19833)
(19778)
(17351)
(16773)
(16661)
(15799)
(15430)
(15418)
(15377)
(15212)
(13727)
(13635)
学科
(113157)
经济(113020)
(103586)
管理(96843)
(92668)
企业(92668)
方法(50170)
数学(40063)
数学方法(39652)
(36309)
业经(35207)
(35079)
中国(29415)
(25001)
(24977)
财务(24910)
财务管理(24871)
农业(24473)
企业财务(23582)
技术(23380)
(22004)
理论(21416)
地方(21083)
(21046)
贸易(21032)
(20422)
(20035)
(19307)
银行(19240)
(19111)
机构
学院(405760)
大学(402015)
管理(163700)
(161049)
经济(157726)
理学(141269)
理学院(139769)
管理学(137582)
管理学院(136834)
研究(130733)
中国(100945)
(84944)
科学(82113)
(76412)
(71774)
(65266)
业大(63372)
财经(60507)
(60160)
中心(59860)
研究所(59355)
农业(56676)
(55152)
北京(52803)
(49842)
师范(49283)
(48297)
经济学(47690)
(47584)
财经大学(44907)
基金
项目(277298)
科学(218092)
研究(201330)
基金(200909)
(176079)
国家(174523)
科学基金(150325)
社会(127522)
社会科(120860)
社会科学(120831)
(109885)
基金项目(106790)
自然(98377)
自然科(96134)
自然科学(96107)
自然科学基金(94424)
(91496)
教育(91218)
编号(81525)
资助(81322)
成果(64598)
重点(61791)
(61409)
(59927)
(59147)
创新(56707)
课题(55505)
科研(52862)
(52607)
国家社会(52274)
期刊
(178573)
经济(178573)
研究(115956)
中国(76754)
学报(66028)
(66015)
管理(63670)
(61860)
科学(59780)
大学(49725)
学学(47336)
农业(45393)
教育(41594)
(36494)
金融(36494)
技术(34876)
业经(32275)
财经(29790)
经济研究(28288)
(25994)
(25592)
问题(22970)
科技(21069)
技术经济(20935)
(19648)
现代(19450)
商业(19179)
理论(18475)
图书(18088)
财会(18000)
共检索到592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会新  关忠路  张淼  邢会  
本文基于2009—2018年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政府创新补助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政府创新补助会促进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和实质性的创新产出;(2)从政府审计监督视角来看,政府审计在创新补助和国有企业创新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能够提高创新补助的激励效果;(3)从社会监督视角来看,高资质审计师能够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促进国有企业创新,而机构投资者监督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审计、高资质审计师监督能够对企业创新产生叠加效应,共同对创新补助进行监督。本研究有助于理解监督在政府创新补助中的作用,对减少政府资源浪费、提高创新补助激励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俞会新  关忠路  张淼  邢会  
文章基于2008-2017环保企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政府创新补助对环保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外部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为外部监督参与政府创新补助监督、促进环保企业创新提供了量化的依据。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助在当期、滞后期均对环保企业创新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相较于民营环保企业,政府创新补助对国有环保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从外部监督的调节效果来看,高资质审计师监督和机构投资者监督发挥了正向的调节作用,能够提高政府创新补助对环保企业创新的激励效果。因此,政府在实施创新补助政策时,应充分发挥高资质审计师、机构投资者的外部监督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姚佩怡  
中小企业是中国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主体之一,在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备受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本文在梳理既有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政府补助对于企业创新影响的内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于企业创新具有助推器作用和积累作用,政府补助能够为战略代表性行业企业创新“锦上添花”,但并不能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为企业“雪中送炭”;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程度有助于企业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地方财政政策制定、企业战略制定等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翠香  臧冲冲  
政府补助是国家纠正市场失灵、解决技术创新投资不足的重要制度安排,技术创新理论给出了政府科技补助合理性的依据。近年来,绿色技术创新及相关政府补助受到特别关注。从效果看,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效应,即激励效应和挤出效应。学者们的实证研究分别给出了两种效应的证据,认为两种效应随补助力度的增加呈倒U形分布。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政府补助所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在创新初期给予的政府补助其政策效应更为明显。直接补助和间接补助的效果也有所不同。间接补助属于普惠性政策,而直接补助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良华  张莉  王惠庆  
由于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存在双重外部性和研发成果外溢性特点,需要财政补助来消除排他效应的不利影响并增强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动力。文章以2010—2020年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区分政府补助方式实证分析其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可以提高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绩效,不同方式的财政补助对绿色创新的激励效果不尽相同。财政拨款、财政贴息和税收返还三种补助方式中财政拨款对绿色创新的激励效果最明显,财政贴息次之。相比于金融市场较为发达的地区,财政贴息对金融发展程度滞后地区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促进效果更显著,而税收返还对高成长性的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比低成长性的新能源企业激励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翠香  臧冲冲  
政府补助是国家纠正市场失灵、解决技术创新投资不足的重要制度安排,技术创新理论给出了政府科技补助合理性的依据。近年来,绿色技术创新及相关政府补助受到特别关注。从效果看,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效应,即激励效应和挤出效应。学者们的实证研究分别给出了两种效应的证据,认为两种效应随补助力度的增加呈倒U形分布。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政府补助所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在创新初期给予的政府补助其政策效应更为明显。直接补助和间接补助的效果也有所不同。间接补助属于普惠性政策,而直接补助发挥的作用更为直接,但可能有失公平。应进一步加强对政府补助持续性特征的研究,关注政府补助与其他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应,合理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丹丹   张荣刚  
在国家审计引领下,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监督职能,加强与社会审计的协同作用,并协调多种治理机制,对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利用2008-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及其协同社会审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从内外部治理机制视角考察媒体监督和内部控制对其影响过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均起到显著的激励效应,并且治理效果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的滞后效应;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在促进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协同关系,高质量的社会审计能显著增强国家审计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国家审计有效协调媒体监督和内部控制机制发挥治理效应,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均能促进企业创新。媒体监督与国家审计在促进企业创新中存在互补效应,而内部控制与国家审计在促进企业创新中存在替代效应。因此,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国家审计协同监督治理功能,从加大国家审计实施力度、有效整合国家审计与社会监督的资源、完善外部治理机制等方面协同促进企业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静  丁玲  林仪  
成立政府产业基金是国家优化政府投资方式、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产业基金依靠自身优势,提供财政、税收和政策支持,从而弥补市场缺陷,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是政府产业基金本身的弊端——资本的逐利性会削弱产业基金支持创新活动的效果,甚至导致企业创新效率下降,形成政府产业基金支持创新活动悖论。进一步地,本文从审计监督的视角分析认为,通过发挥审计的政治与管理功能限制资本逐利性、发挥审计的监督功能规范资金使用,可以平衡悖论,间接促进政府产业基金的创新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树宽  齐齐  张金峰  
文章利用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中3 325家中国上市公司2012-2015年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索寻租行为在政府补助和企业创新水平之间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不仅促进企业创新投入,还增加企业创新产出,整体上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进一步考察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寻租对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企业寻租会减弱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活动(投入、产出)的激励效应;政府补助滞后一期后,其仍然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文章从寻租视角就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调整政府补助政策、抑制企业寻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树宽  齐齐  张金峰  
文章利用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中3 325家中国上市公司2012-2015年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索寻租行为在政府补助和企业创新水平之间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不仅促进企业创新投入,还增加企业创新产出,整体上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进一步考察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寻租对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企业寻租会减弱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活动(投入、产出)的激励效应;政府补助滞后一期后,其仍然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文章从寻租视角就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蒋樟生  
近年来,"三农"问题受到极大关注。为了应对外部资源、环境、科学技术等多重压力对农业升级与发展的影响,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本文从政府干预视角分析政府补助和税费返还两种形式的政府创新支持政策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重点分析机构投资者与大股东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以及社会审计事务机构参与公司外部治理这两者所发挥的不同监督作用。研究发现:第一,不同形式的政府创新支持(政府补助和税费返还)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不一致。政府补助产生替代效应,税费返还则产生互补效应。第二,持股监督(机构投资者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上升)能增强政府补助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替代效应,也能增强税费返还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互补效应。第三,审计监督(社会审计事务机构的审计意见)会减弱政府补助支持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替代效应,也会减弱税费返还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互补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政府制定适宜的创新支持政策,以及合理发挥持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内外部治理作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慧雪  沈毅  郭怡群  
以2009—2017年创业板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研究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区域创新环境是否会改变政府补助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研发支出和专利产出,也提高了企业发明专利,即政府补助同时提高了企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进一步将创新环境指数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发现区域创新环境越差的地区,政府补助的促进作用越强。本文的结论建议是提高补助效率,政府在制订和实施补助政策时应该考虑区域创新环境,实行差异化的补助政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连超  张卫国  毕茜  
以环保约谈制度实施为契机,基于合法性理论和遵从理论,考察环境执法监督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执法监督会有效地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即环保约谈显著地提高了被约谈地区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拓展性检验与分析后发现,环境执法监督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低融资约束企业和低代理成本企业中。影响机制探索后发现,环境执法监督通过提高企业环境成本、环境处罚力度和企业环保投资,进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褚剑  方军雄  秦璇  
政府"有形之手"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是重要的研究话题。基于2009—2015年审计署实施的中央企业审计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政府"有形之手"的重要手段——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审计实施后,相关公司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都显著提高,不过,创新的提高主要集中于技术含量较低的专利,而在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方面效应并不明显。这意味着,整体上政府审计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不过,国有企业存在策略性创新的可能。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审计的监督效应、激励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国企创新。以上发现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府监管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中华  刘泽圻  
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政府创新补助是引导和保障企业开展改善生产效率的创新活动、助力实体经济可持续增长最直接的方式。利用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比较分析政府创新补助和非创新补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补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面影响,非创新补助则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倒U型影响,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寻租的遮掩效应和超额雇员工对研发资源的挤占以及创新补助释放的高风险消极信号,造成企业内部资源错配和外部资金减少,是创新补助产生负面效应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类补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融资约束水平、市场竞争程度、所有制、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异质性企业间呈现显著差异。研究结论既有助于深化理解政府补助和企业生产效率间的内在联系,也为政府完善补助政策顶层设计、激活创新补助引导效应提供政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