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55)
- 2023(6613)
- 2022(5701)
- 2021(5207)
- 2020(4531)
- 2019(10417)
- 2018(10085)
- 2017(21179)
- 2016(11370)
- 2015(13045)
- 2014(12897)
- 2013(13121)
- 2012(12474)
- 2011(11127)
- 2010(11323)
- 2009(10768)
- 2008(11025)
- 2007(9821)
- 2006(8762)
- 2005(8108)
- 学科
- 济(52767)
- 经济(52704)
- 业(42331)
- 管理(40700)
- 企(35257)
- 企业(35257)
- 方法(30726)
- 数学(28726)
- 数学方法(28647)
- 财(21976)
- 务(16088)
- 财务(16082)
- 财务管理(16043)
- 制(15592)
- 企业财务(15558)
- 中国(15498)
- 农(12523)
- 银(12344)
- 银行(12339)
- 行(11703)
- 融(11576)
- 金融(11576)
- 贸(10716)
- 贸易(10702)
- 体(10595)
- 易(10484)
- 业经(9841)
- 体制(9405)
- 农业(8383)
- 技术(6994)
- 机构
- 大学(171990)
- 学院(168965)
- 济(79433)
- 经济(78051)
- 管理(69960)
- 理学(60225)
- 理学院(59734)
- 管理学(59241)
- 管理学院(58917)
- 研究(49545)
- 财(44279)
- 中国(43709)
- 财经(35187)
- 京(34637)
- 经(32153)
- 财经大学(26662)
- 经济学(26227)
- 经济学院(24151)
- 中心(23654)
- 江(23617)
- 科学(23366)
- 所(23310)
- 北京(22449)
- 商学(21629)
- 商学院(21504)
- 研究所(19992)
- 融(19808)
- 金融(19410)
- 州(19170)
- 农(18965)
- 基金
- 项目(101638)
- 科学(81915)
- 基金(77666)
- 研究(77465)
- 家(64714)
- 国家(64226)
- 科学基金(56795)
- 社会(52538)
- 社会科(50164)
- 社会科学(50154)
- 基金项目(40695)
- 教育(36699)
- 省(36472)
- 自然(34754)
- 自然科(33978)
- 自然科学(33972)
- 资助(33465)
- 自然科学基金(33452)
- 划(31101)
- 编号(30815)
- 成果(25934)
- 部(25725)
- 教育部(23274)
- 人文(22595)
- 国家社会(22203)
- 重点(22094)
- 制(20981)
- 创(20936)
- 性(20880)
- 发(20610)
共检索到254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青原 时梦雪
本文以我国2004-2015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投资组合角度检验监督型基金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监督型基金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正相关,在考虑监督型基金持股内生性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为非国有公司、宏观经济发展平缓时,监督型基金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正向作用更明显。上述结果表明,在中国经济体制下,基金机构投资者可以作为市场上的监督力量,提高公司盈余质量,帮助解决公司治理问题。
关键词:
监督型基金 盈余质量 产权性质 经济环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青原 张璐琦
本文以2003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监督型基金持有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按照上市公司在基金投资者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程度来区分基金投资者的监督水平,本文认为只有监督型基金会从监督中获得超过成本的收益,更积极地对公司实行监督,对高管薪酬产生更大影响,帮助公司减轻代理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监督型基金持股增加能显著提高高管薪酬水平,同时,通过分组样本回归结果,当公司为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低、存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现象时,监督型基金持有与高管薪酬水平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青原 张璐琦
本文以2003~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监督型基金持有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按照上市公司在基金投资者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程度来区分基金投资者的监督水平,本文认为只有监督型基金会从监督中获得超过成本的收益,更积极地对公司实行监督,对高管薪酬产生更大影响,帮助公司减轻代理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监督型基金持股增加能显著提高高管薪酬水平,同时,通过分组样本回归结果,当公司为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低、存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现象时,监督型基金持有与高管薪酬水平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棉之 刘洋
以中国2008—2012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盈余质量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外部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盈余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考虑外部监督因素,证券分析师跟踪及机构投资者持股作为公司外部监督力量,均能缓解信息不对称,抑制公司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使得盈余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间的负向相关关系减弱,但证券分析师的外部监督作用仅在没有乐观预期的前提下存在。
关键词:
盈余质量 外部监督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汪健 曲晓辉
本文以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数据和财务数据为样本,检验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行为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关联交易公司,发生关联交易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较低;相对于交易规模小的公司,关联交易规模越大的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低,关联交易行为对盈余持续性具有抑制作用。高质量审计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提高了盈余持续性。发生关联交易的公司,在关联交易与高质量审计或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共同作用下,其增量盈余持续性显著为正。进一步研究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了盈余持续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路军伟 张珂 于小偶
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往往针对净利润实施盈余管理,分类转移是在不改变净利润的情况下通过核心费用的分类转移、虚增核心盈余的一种盈余管理方式。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会实施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吗?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A股市场的IPO公司为样本,发现:(1)上市公司在IPO前三年存在显著的分类转移,即通过把核心费用分类转移至营业外支出以虚增核心盈余;在IPO后三年,不存在这一行为;(2)在IPO前三年,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将营业成本而非期间费用转移至营业外支出的方式虚增核心盈余,制造业企业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分类转移行为应是权衡多种动机的结果,四大审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一行为。
关键词:
IPO 分类转移 盈余管理 盈余持续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季侃
本文将研究样本分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和较低的两个样本,从盈余持续性的角度研究了这两个样本中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信息含量问题。研究发现,在将会计盈余分解为应计利润和现金流量后,两个样本下分析师盈余预测都能反映出盈余构成的持续性差异,但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样本中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的预测偏差更小。在将应计利润进一步分解为操控性和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后,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样本中则不能正确反映出这种差异,且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的预测偏差更大。此文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信息含量,这也为研究分析师基本面分析能力提供了一个视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璐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前景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盈余管理三因素理论,选取2009—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业绩期望落差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处于业绩期望落差状态的企业,随着其落差程度的扩大,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研究结论拓展了已有文献对企业业绩反馈后果的认识,丰富了企业盈余管理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强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监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茶芬 李志文
文章研究了政府干预对上市公司会计报告行为的影响。首先,为了避免干预行为泄漏引发的政治成本,地方官员在实施干预时倾向于压制公司的透明化披露。其次,在以GDP增长为中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官员很可能基于政绩目标的考虑要求公司高估利润、隐藏损失。文章利用樊刚和王小鲁(2004)编制的市场化指数和其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分指数度量政府干预水平,并从盈余信息含量和盈余稳健性入手,探讨了政府干预与会计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行为确实对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尤为突出。上述发现对资本市场的会计管制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政府干预 盈余信息含量 稳健性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蔡春 蔡利 陈幸
通过对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8年数据的分析,检验了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质量与低水平的盈余管理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抑制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从而为公司治理对财务报告的重要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洪辉 杨洋
本文以我国2003~2012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政治关联、所有权与盈余质量关系。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高管持股比例的提高会促进企业盈余质量的提高;政治关联会削弱高管持股对企业盈余质量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对解决我国企业目前盈余质量偏低问题和经理人片面追逐于建立政治关联问题提供一些思路,以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
政治关联 所有权 盈余质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蒋德权 徐巍
文章研究了费用粘性对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费用粘性在不同情形下对盈余信息质量影响的差异。文章发现,费用粘性越大,公司会计盈余持续性越低,盈余反应系数也越小。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当公司管理层预期较为乐观以及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费用粘性对盈余反应系数的负向影响更大。最后,文章也发现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会抑制费用粘性的作用,国际四大审计公司的费用粘性与盈余信息质量的负向关联相对较弱。文章的结论对拓展费用粘性经济后果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费用粘性 经济后果 盈余信息质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祖光 万迪昉
本文以2000~200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国有和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盈余质量的关系,以揭示债务融资水平所传递的盈余质量信号。结果发现:(1)对于国有企业,盈余质量与总负债水平呈倒"U"形关系,与流动负债水平负相关,而盈余质量与长期负债水平呈"U"形关系;(2)对于民营企业,盈余质量与总负债、流动负债水平均负相关,与长期负债水平呈倒"U"形关系。国有企业适中的总债务水平和较高的长期负债水平预示着较高的盈余质量。民营企业较低的流动负债和适度的长期负债可以作为高盈余质量的信号。长期负债水平在债权人的风险判断过程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产权性质 债务融资 盈余质量 上市公司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兵
盈余质量和资本成本一直是西方实证研究的热点,以2001年~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DD模型和Jones模型计量盈余质量,检验公司盈余质量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质量显著影响公司资本成本,公司盈余质量越高资本成本越低。按照产权性质分类回归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越高资本成本越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能区分质量好坏的公司,能有效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关键词:
盈余质量 资本成本 资源配置 模型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青原
高质量会计信息能通过改善契约和监督,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来提高公司投资效率。以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我们实证发现,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会计信息质量分别与公司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负相关,同时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过度的负相关性在具有较高审计质量的公司中更明显。因此,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加快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和披露系统的市场基础设施,同时鼓励国内事务所之间的强强联合或与外资所合作、合资,提高审计监督质量,加强制度创新以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在公司资本配置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无形资产降低了年度盈余的持续性吗?——来自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政府治理与会计盈余的持续性——来自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内部审计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社保基金持股与企业盈余质量: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银行监督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股权稳定、盈余管理与非效率投资——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独立董事本地化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来自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经验证据
盈余质量与公司现金持有——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动机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关联交易、资本结构与盈余管理——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