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7)
- 2023(2242)
- 2022(1810)
- 2021(1795)
- 2020(1660)
- 2019(3782)
- 2018(3831)
- 2017(6677)
- 2016(3899)
- 2015(4563)
- 2014(4655)
- 2013(4712)
- 2012(4226)
- 2011(3562)
- 2010(3832)
- 2009(3605)
- 2008(4026)
- 2007(3904)
- 2006(3604)
- 2005(3323)
- 学科
- 管理(22705)
- 企(16119)
- 企业(16119)
- 业(16020)
- 财(8063)
- 济(8056)
- 经济(8047)
- 制(6909)
- 务(6493)
- 财务(6470)
- 财务管理(6444)
- 银(6144)
- 银行(6144)
- 企业财务(6111)
- 行(5740)
- 融(4301)
- 金融(4301)
- 体(4062)
- 方法(3943)
- 体制(3806)
- 划(3752)
- 策(3702)
- 经营(3627)
- 人事(3584)
- 人事管理(3584)
- 度(3536)
- 制度(3535)
- 理论(3425)
- 决策(3270)
- 计划(3230)
- 机构
- 大学(48209)
- 学院(47499)
- 管理(22772)
- 理学(16448)
- 中国(16316)
- 理学院(16281)
- 管理学(16179)
- 管理学院(16049)
- 济(15412)
- 经济(14699)
- 研究(13082)
- 财(12692)
- 京(11537)
- 江(9704)
- 公司(8338)
- 财经(8188)
- 中心(7870)
- 州(7772)
- 北京(7562)
- 经(7415)
- 银(7161)
- 科学(7090)
- 省(6973)
- 银行(6739)
- 所(6721)
- 行(6226)
- 人民(6172)
- 财经大学(6151)
- 商学(5616)
- 技术(5616)
共检索到94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景慧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对工程变更定义为: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对部分或全部工程在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可见实施监理制后,工程变更与以前的设计变更相比较,无论从范围、性质及具体运做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不能按设计变更的概念来理解FIDIC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董春山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如何对工程变更进行管理文/董春山一、对工程变更进行管理的意义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来自业主方对项目要求的修改、设计方由于业主要求的变化或现场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的要求而产生的设计变更以及承包方对施工组织设计的更改...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齐勋 王雪青
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文本及实际案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监理工程师承担安全责任的原因,总结了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工程的安全承担责任的前提条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避免安全责任的具体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绍锋 王贤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祥军 晋宗魁 柏建栋
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对于监理单位及监理工程师义务与责任的规定,分别梳理出监理工程师的刑事法律风险、行政法律风险和民事法律风险;并就其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事先防范和过程控制为主,以事后救济为辅的法律风险防范理念。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肖跃军 焦石
本文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赋予监理工程师的质量安全责任和义务出发,分析了监理工程师责任风险的来源,探讨了防范风险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监理工程师 责任风险 防范措施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丽丽 王雪青 陈超 宋晓刚
业主从心理契约的新视角来实现监理工程师的自我约束,能够防止信息不对称消极作用的发生,大幅度减少业主的交易成本,促进监管的有效性。通过构建监理工程师心理契约与其信用行为相互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运用隐性契约实现对监理工程师信用行为的长期治理。研究结果表明,监理工程师的心理契约可以通过组织承诺和组织公平感对其信用行为产生正向作用。
关键词:
心理契约 组织承诺 信用治理 监理工程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高红伟 王海燕
随着工程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工程迫切需要既快又准的价格预测或决策。监理工程师将遇到越来越多补充定额的测定与审查工作。补充定额作为一次性使用的计价依据,测定工作意义重大。关于其测定工作,理论方法很多,但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很多同志觉得难以着手。笔者根据在工作中积攒的一点经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以供借鉴交流。
关键词:
补充定额 测定 审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磊 蒋卓见 刘军
总监理工程师是建筑市场重要的参与主体之一,对其进行诚信评价有利于提高其工作质量。现有评价主要涉及守法诚信,缺少守约、自律、职业道德等其他评价内容,需要进行补充完善。文章探讨了现代诚信内涵,定义了总监诚信;分析了总监诚信影响因素,构建了总监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完善并最终形成了总监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描述了基于ANP赋权的模糊综合诚信评价过程,并进行了实证应用分析。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赵丽丽 王雪青 陈杨杨
传统信用评价方法多从单一建筑市场主体的视角对监理工程师进行信用评价,但监理工程师存在于众多利益相关者形成的社会网络中,且各利益相关者的偏好不同,这会使得在其不太关注的指标评价中出现知觉性偏差。针对此,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偏好,引入模糊软集合理论对监理工程师信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此方法运用模糊软集合对利益相关者的评价值进行转化,并对其评价信息进行集结,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最终信用评价值。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充分表达各利益相关者的偏好判断,更好地约束监理工程师诚信执业。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丽丽 王雪青 陈超
由于外界环境的复杂多变和决策者的主观偏好,若运用传统信用评价方法单从业主或承包商的视角对监理工程师进行信用评价,会导致评价结果出现偏差。针对此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层面,运用区间直觉模糊集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监理工程师的信用行为进行评价,此模型通过相似性度量值、精确度函数分别得到利益相关者的权重和信用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IIFHG等算子对区间直觉模糊信息进行集结,可以充分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在评价过程中的话语权,有效规避评价主体因主观偏好所引起的偏差。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璞 杨静
在全国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中,《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是一份独立试卷,总题量是50道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和30道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110分,及格分数线为66分。通过本科考试,主要检验考生了解、熟悉、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及合同管理基本理论的熟练程度,以提高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