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9)
- 2023(12001)
- 2022(9786)
- 2021(9337)
- 2020(7883)
- 2019(17736)
- 2018(17029)
- 2017(32498)
- 2016(17362)
- 2015(19588)
- 2014(19394)
- 2013(19279)
- 2012(17962)
- 2011(16257)
- 2010(16393)
- 2009(15765)
- 2008(14999)
- 2007(13523)
- 2006(11819)
- 2005(11159)
- 学科
- 济(68785)
- 经济(68718)
- 业(48492)
- 管理(46889)
- 企(38040)
- 企业(38040)
- 方法(31695)
- 融(30100)
- 金融(30098)
- 中国(29729)
- 银(29132)
- 银行(29118)
- 数学(28535)
- 数学方法(28288)
- 行(28149)
- 财(21095)
- 制(20797)
- 农(17587)
- 贸(16381)
- 贸易(16363)
- 易(16066)
- 业经(14291)
- 务(14187)
- 财务(14158)
- 财务管理(14120)
- 企业财务(13609)
- 学(13477)
- 体(12292)
- 地方(11996)
- 中国金融(11814)
- 机构
- 大学(246170)
- 学院(244064)
- 济(109980)
- 经济(107788)
- 管理(89942)
- 研究(89088)
- 中国(82221)
- 理学(75483)
- 理学院(74639)
- 管理学(73422)
- 管理学院(72971)
- 财(54844)
- 京(53019)
- 科学(50709)
- 所(45324)
- 中心(44032)
- 财经(43394)
- 研究所(41062)
- 农(40706)
- 经(39717)
- 经济学(36697)
- 江(35284)
- 北京(34579)
- 业大(33306)
- 经济学院(33126)
- 财经大学(32956)
- 农业(32184)
- 院(31801)
- 融(30442)
- 金融(29946)
- 基金
- 项目(159281)
- 科学(125417)
- 基金(118981)
- 研究(114619)
- 家(104819)
- 国家(104005)
- 科学基金(88319)
- 社会(75018)
- 社会科(71380)
- 社会科学(71362)
- 基金项目(61126)
- 省(58142)
- 自然(56261)
- 自然科(55071)
- 自然科学(55056)
- 自然科学基金(54158)
- 教育(51812)
- 划(50755)
- 资助(50741)
- 编号(43702)
- 部(36838)
- 成果(36488)
- 重点(36429)
- 发(33837)
- 创(33406)
- 国家社会(32818)
- 教育部(31721)
- 创新(31482)
- 性(31424)
- 中国(31120)
- 期刊
- 济(114971)
- 经济(114971)
- 研究(78931)
- 中国(52816)
- 融(48181)
- 金融(48181)
- 财(42230)
- 学报(39306)
- 农(36444)
- 科学(35568)
- 管理(34188)
- 大学(29835)
- 学学(28428)
- 农业(24034)
- 财经(22702)
- 经济研究(20298)
- 教育(19934)
- 经(19464)
- 技术(19223)
- 业经(15333)
- 贸(15269)
- 问题(14737)
- 国际(14471)
- 业(13953)
- 理论(13687)
- 世界(13392)
- 统计(12437)
- 实践(12038)
- 践(12038)
- 技术经济(11413)
共检索到387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敏波 梁爽
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日益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核心关切。囿于数据频率,基于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评估的金融系统性风险监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中央银行及时进行风险应对,利用金融市场交易数据进行风险监测可极大程度克服滞后性问题。本文根据中国金融市场特点,选取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17个有代表性的指标,运用经验累积分布函数法分别构造了各子市场的压力指数,以各子市场之间时变的相关关系刻画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染特征,合成金融市场压力指数,并通过建立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对金融市场压力状态进行识别。金融市场压力指数能有效反映样本域内的压力事件,并兼具稳健性、能逐日监测等优点,为监测评估系统性金融风险、选择政策实施窗口和评估政策实施效果等提供了有力工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春红 杨扬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反映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程度及金融体系压力状况的金融压力指数(FSI),通过FSI与GDP增长率的IRF脉冲响应函数图验证了来自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冲击在滞后5个季度会对宏观经济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数据显示压力指数曾经历过两次巨大的波动并于2008年1月达到峰值100点,虽然指数近年来走势平缓,但现阶段又出现略微上升的态势。从各部门对金融压力贡献度看,银行、股票和外汇市场主导了大部分的压力变化,但债券、基金和保险市场的重要性也在最近几年开始凸显。
关键词:
金融压力指数 压力识别指数压力源 贡献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娜 祁帆 张宁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会对一国的宏观经济稳定产生重要影响,更可能带来国家福利和社会财富的损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鉴于此,本文从宏观层面选取了包含宏观经济、货币流动性、外部市场、资产泡沫四个层面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分层面和我国宏观总体的系统性风险指数,以此来度量我国金融系统的总体风险水平,并给出了风险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以来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一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指数 度量与监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登宝 金宇
构建碳金融市场压力指数能够综合刻画碳金融市场的风险状态,帮助市场参与者前瞻性评估碳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水平。本文将GARCH模型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中国碳金融市场压力指数,基于MS-AR模型识别碳金融市场风险,并应用PatchTST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压力指数趋势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碳金融市场压力指数总体呈现阶段性和周期性变化特征,并在疫情前后差异较大;疫情前压力指数表现为趋势性增长态势且周期较为稳定,疫情后压力指数波动加剧且周期显著缩短。MS(2)-AR(2)模型显示碳金融市场压力指数波动存在高低压力两种状态,状态内持续性强,状态间转换概率低。与其他模型相比,PatchTST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未来64个交易日内压力指数呈现出向下波动趋势,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陶玲 朱迎
国际实践表明,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危及金融稳定,更会给宏观经济和社会财富造成巨大损失。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风险输入和我国转轨阶段自身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叠加的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上升并逐步显现。如何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度量方法,从而有效地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论文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在国内外现有研究尚不成熟的方面深入探索。论文将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归纳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因素,将传导机制归纳为内部传导和跨境传导,将扩散机制归纳为信贷紧缩机制、流动性紧缩机制和资产价格波动机制。立足我国转轨体制特点和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状况,论文提出了...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监测 风险度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及时有效地识别和监测金融风险,判断风险的演化方向,对于宏观审慎措施和危机干预措施的制定有重要意义。然而,许多常用的风险度量指标仅适用于单个市场,难以反映系统性风险。由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各金融市场风险联动性、传染性的显著增强,本文基于这个特征,构建了描述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压力的指数——中国CISS。本文选取债券市场、金融部门、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的13个子指标,用子指标间时变的相关系数矩阵作为动态权重,对市场间相关性增强且各子指标均上升到高位的情况(显示风险在市场之间的传染)赋予更高的权重,以此识别系统性压力。结果显示,中国CISS指标的峰值与历史上的金融风险事件高度吻合,且具备很好的稳健性,可以及时发挥监测金融市场压力的作用。
关键词:
系统性压力 监测指标 CISS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宗新 黄梓健
本文从股票、债券、衍生品、外汇四个市场选取指标构建资本市场压力指数,对中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进行动态测度;在此基础上,从时域和频域视角考察风险在四个子市场间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资本市场压力指数能够准确识别样本区间内的重大风险事件;极端冲击将导致风险溢出水平上升,各子市场在风险传递中的作用具有差异性和时变性;根据风险溢出的大小、方向和长短期结构,能够对风险动态演化过程及驱动因素进行有效判别。本文的研究对完善资本市场风险动态监测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靖国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持续蔓延表明,以保证单个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为目标的微观审慎监管不能有效维护金融稳定,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当前,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防范,建立健全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高度关注的内容和改革的重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俞树毅 袁治伟
本文在大致阐释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内在逻辑关系及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体现系统性风险特点及与金融监管不同层次分工的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并从三个层次就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方法进行探讨,最后尝试运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就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些关键变量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监测 VAR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涤龙 陈双莲
维持金融体系稳定、预防金融危机对于一国的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准确地测度系统性金融风险则是基本前提。本文基于CRITIC赋权法构建金融压力指数(FSI),并从银行、房地产、股票市场和外部金融市场综合测度我国面临的金融压力。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在2008年末达到了金融压力指数的较大值,处于需要关注的金融压力时期,说明当时我国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较为严重;从2012年开始,系统性金融风险又达到较高水平,并且抖动较为严重,2012年2月和2013年2月的金融风险指数分别达到0.6747和0.6910,说明系统性金融风险仍然较为严峻,要谨防风险的意外冲击。整体来看,该方法的测度结果较好地吻合了我国的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文君 闻岳春 王泳
通过构建金融压力指标体系与金融压力指数,本文实证分析了上海A股市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实证结果表明,上海A股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相对处于稳定的状态,并没有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影响上海A股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主要原因是来国内政策调控。为了降低上海A股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市场化机制,提高市场监管透明度,削弱政府干预,强化市场的自主调控能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瑾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主要国际组织和经济体进行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宏观审慎管理的根本目标。本文在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设计构建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指标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指数,并对上海市的情况开展实证研究。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压力 指数 评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党印 苗子清 张涛 冯冬发
大数据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提供了新的数据源,衍生出新的分析方法,为监测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产生了预测效果更好、性能更佳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模型,以更全面的视角考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情况。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有一些共性因素,也有一些与特定国家相关的国别因素,各类大数据方法模型均有一定的解释和预测力度,不过尚没有统一的普适模型。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具有集群效应,并可能跨国传染。未来需要进一步拓展数据源,研判风险成因,与传统统计和计量分析相融合,扩展运用大数据方法。
关键词:
大数据方法 系统性金融风险 监测 预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研妮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开放度的不断增加,国内外的冲击加大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压力。本文依据相关文献以及中国现实,建立了一套测定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指数值。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探讨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指数应用于货币政策制定的作用机制,为货币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娜 申琳 张宁
本文首先构建了中国金融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金融系统脆弱性指数进行趋势分析,然后利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对其进行区制状态分析,从而识别出金融系统脆弱性状态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研究区间内中国金融系统脆弱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大,但在2014年以后,脆弱性指数有所回落且处于可控范围内;中国在"低脆弱性"区制的时间要少于"高脆弱性"区制的时间,且向"高脆弱性"区制转移的概率较高,金融体系容易产生脆弱性集聚的风险。因此,中国需要将以前粗放式的金融增长转变为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高效金融增长,完善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和风险指标体系,加大对金融产品、组织和制度的监管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