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8)
2023(3797)
2022(2964)
2021(2974)
2020(2670)
2019(6444)
2018(6596)
2017(12996)
2016(6733)
2015(7883)
2014(7834)
2013(7546)
2012(6661)
2011(5979)
2010(6346)
2009(5681)
2008(5455)
2007(4699)
2006(4119)
2005(3756)
作者
(18546)
(15158)
(15117)
(14506)
(9755)
(7111)
(6856)
(5878)
(5836)
(5479)
(5258)
(5123)
(4876)
(4791)
(4790)
(4566)
(4562)
(4449)
(4290)
(4213)
(3794)
(3664)
(3657)
(3530)
(3473)
(3427)
(3424)
(3217)
(3045)
(2914)
学科
(28453)
经济(28423)
管理(19239)
(18066)
方法(16672)
(15757)
企业(15757)
数学(15455)
数学方法(14976)
(7846)
中国(7267)
(6443)
银行(6442)
(6208)
(6170)
(5945)
理论(5870)
(5858)
金融(5857)
(5692)
业经(5483)
体制(4981)
(4682)
(4557)
贸易(4554)
(4438)
教学(4126)
技术(4051)
地方(3857)
农业(3842)
机构
学院(91843)
大学(91297)
管理(38101)
(36225)
经济(35411)
理学(32899)
理学院(32605)
管理学(31692)
管理学院(31542)
研究(27231)
中国(23410)
(19188)
(17148)
科学(16321)
财经(13512)
(13424)
中心(13373)
(13192)
业大(12549)
(12347)
北京(12186)
(12014)
研究所(11851)
(11105)
师范(11005)
(10872)
经济学(10748)
财经大学(10300)
技术(10253)
(10044)
基金
项目(61390)
科学(48641)
基金(44696)
研究(44084)
(38713)
国家(38448)
科学基金(33894)
社会(27288)
社会科(25998)
社会科学(25991)
(24152)
自然(23044)
基金项目(22884)
自然科(22607)
自然科学(22605)
自然科学基金(22176)
教育(21935)
(20412)
资助(19937)
编号(18277)
成果(14307)
重点(13826)
(13609)
(12858)
课题(12682)
(12112)
创新(12027)
教育部(11905)
科研(11835)
大学(11701)
期刊
(37849)
经济(37849)
研究(26375)
中国(19645)
管理(15353)
(13606)
学报(12354)
科学(12166)
教育(11964)
(10712)
技术(10674)
(10374)
金融(10374)
大学(10070)
学学(9398)
农业(7347)
统计(7239)
财经(6624)
(6477)
经济研究(6468)
业经(6231)
决策(5904)
(5594)
技术经济(5189)
(4428)
理论(4414)
商业(4315)
图书(4198)
问题(4185)
科技(4043)
共检索到137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郑华梅  
自实行当期监督以来,监事会对企业的监督检查方式从过去的以财务监督为主,逐步发展成为以财务监督为切入点,以日常监督和集中检查相结合,对企业的运营管理进行过程监督、动态监督,及早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砚书  柯大钢  
本文通过阐述上市公司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之间关系模糊的现状与危害,认为公司内部监控统合治理的可行性在于不同监控主体目标是一致的,统合监控系统功能具有放大效应,不同公司治理模式出现国际趋同格局;监事会主导的必要性在于监事会处于公司治理层次,制度具有互补性,现行审计委员会是一种协同机制。基于此,论文构建的监事会统合监控模型的核心内容包括目标机制、组织机制、动力机制和能力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善敏  
本文以发表了否定独立意见作为监事会履行监督职责的替代变量,研究分析A股上市公司2002年至2003年监事会独立意见。研究表明,监事会监督功能十分薄弱,体现为很少公司监事会会出具否定的独立意见,而少量的否定独立意见主要受监管层处罚决定和外部监管意见(审计意见)的影响。这说明监事会独立性不高制约了监事会的监督功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  
国资委向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资产及权益不受侵犯。本文通过工作实践,探索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监督检查方法与技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郭华  
监事会作为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其存在至关重要。随着监督工作的持续推进,如何更有效、客观、及时地发挥监督和服务价值对于监事会职能的发挥来说越来越重要。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及时客观地对监督对象开展评价,显然是监督工作发展的方向之一。本文通过总结从事监事会工作的实践感悟,对企业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邱兆祥  刘国平  安世友  
我国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虽然已经确立,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并不理想。在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监事会的功能时常被忽视。而从监事会内部看,我国商业银行监事会的监督工作普遍流于形式,行之有效的核心监督机制始终未能建成。本文通过对股东价值论视角下的监督机制模型研究,重新审视了不同监管模式下监事会在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相关制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第一,厘清商业银行监事会与独立董事之间的权力分工;第二,正确定位商业银行监事会的具体工作模式;第三,保持商业银行监事会的独立性。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瑞庭  
向国有重点金融机构和国有重点大型骨干企业(以下简称“国企”)派出监事会,是国家完善和强化对国企财会和审计监督的重大举措,是国家对国企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是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国有资产、资金安全、强化国企监管制度的重大创新。 健全和规范监事会制度的意义 以财务监督为核心,运用审计手段开展监事会的监督检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强的可操作性。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需要。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灵魂;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避免并切实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理层执行的职责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逸杰  王艳  唐元虎  蔡来兴  
以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指数成份股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监事的财务监督有效性问题。数据统计结果显示,除了在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当年横截面数据回归结果不显著外,面板数据和其余年度的横截面数据都表明,监事会规模越大,线下项目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但监事会活动强度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不显著。总体而言,监事会对盈余管理起到了弱遏制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树义  
本文在认真总结国务院稽察特派员制度和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和特点,并借鉴国外对国有企业监管的有效做法,对国有企业监事会实施监督检查工作的程序、内容及事项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完整概括,并研究、创立和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监督理论和可操作的工作规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广乾  徐瑞  李妍溪  
本文以155家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国有上市公司的监事会结构对其监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监事会的监督效果与监事会的人均薪酬、监事会持股比例、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人数比例存在显著关系。因此,国有上市公司应当重视监事会成员的激励,明确监事会与独立董事之间的职能界限,为职工监事和外派监事行使各自的监督权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信贵  沈乐平  
监事会是"新三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研究领域中理应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相比于股东及股东大会、董事会的研究,监事会研究显得薄弱得多。本文从监事会的有效性、监事会的作用机制、监事会治理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监事会治理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工作技术研究中心课题组  薛梅梅  崔竹  刘凌  王晓洁  
本文运用产业链理论深入研究中央企业产业链布局模式及特点,揭示产业融合及产业链整合加速背景下监事会分类监督面临的多重挑战,提出构建产业链视角下监事会分类监督的工作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竹  刘凌  王晓洁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企业国有资产运行安全也呈现出新的形态和规律。本文适应新时期国资国企改革的新要求,深入分析企业国有资产在企业投资、并购重组、国际化经营、内部管理等关键环节运行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揭示出危及国有资产安全的关键风险点,进一步明确监事会监督的职责定位,提出保障企业国有资产安全、维护国有资产合法权益的监事会监督检查重点调整建议,助力增强监事会监督的有效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成增  
本文从我国监事会计检查制度现状找出绝大部分监事会或监事形同虚设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监督立法不完善、执法不严格。对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建立、发展监事监督制度失败和成功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 ,根据我国会计监督立法现状 ,进而提出发展我国监事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思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缪艳娟  
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关法律规范对监事会职权等的规定本身存在诸多缺陷,是导致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 的重要制度原因。在当前董事会仍为大股东或内部董事控制的情况下,引进独立董事制度不仅难以发挥预期作用,而且还会造成与监事会功能的交叉、机构重叠,为此建议借鉴德国监事会成功的经验,重整我国公司治理监督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